天人合一: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

2023-07-10 12:18杨家刚
百年潮 2023年6期
关键词:天人天道周易

杨家刚

人生于天地宇宙之间,对于人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总难免产生好奇。对于天与人关系的认知与探索,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即未尝停歇。综观人类早期文明,大都有对于天人关系的神话或宗教性解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几大早期文明则更从思想与哲学高度尝试予以解答。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江畔,屈原更以诗歌《天问》对天与人的各种困惑发出一系列追问。作为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开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表达了通过撰史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天人之际”,或天人关系问题,成为中国古代思想与哲学中一直尝试解答的一个核心性论题。

先秦时期,虽有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相分主张,但大多也落在“制天命而用之”,从而在利用天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层面,后世进入中国哲学主流的还是在基于天人贯通视域下的“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固定成语出现比较晚,出自北宋大儒张载的《正蒙·乾称》篇,原文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然而,这也是张载对之前哲学思想的概括总结。追根溯源,“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时期已露端倪。其直接经典来源是《周易》。《周易·贲·彖传》有“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基于天象与天时的天人贯通观念可谓直接影响中华文明几千年。《周易·系辞》则指明《周易》一书的性质:“《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周易·说卦》则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作为经学体系的易学因而成为古代讲述天人关系的重要经典,且经由孔子赞《易》,具有了经纶天人的哲学属性,这与作为数术范畴的卜筮之书是不同的,《周易》揭示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因而成为中国传统对宇宙与道德中天人关系的普遍认识。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的概念作为宇宙本体,并以“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概括了天、地、人相效法的宇宙观。其后,庄子沿续老子无为、自然的观念,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成为“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渊源。

作为汉代天人之学的确立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萌芽于殷周,完善于战国末期的天人感应思想与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发展为一整套天人感应论,包含“天人同类”“人副天数”“同类相动”等,他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是古书中最早提出的“天人一”,然而与后世“天人合一”有所不同,董仲舒是在天与人相似的比较层面强调天和人具有同质性,以类而言,天和人是一样的,实际是他的“天人同类”说。

至宋代理学的哲学重构时期,北宋大儒张载基于易学与气化宇宙论,同时阐演《中庸》“天命之谓性”与“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等思想,强调天命与人性的贯通,最终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的经典概括。在“天人合一”的视域下,张载进而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社会观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人格追求,广为传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超越自身、效法天道、追迹圣贤。由此,著名史學家钱穆先生提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底色

“天人合一”观,脱胎于中国上古对宇宙和人世的观察,在基于天文历象的观测和人世各方面的总结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尤其体现为易学哲学。

作为中国传统五经之一,《周易》被赞为“群经之首”。根据传说,易学源自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而画八卦,用八种卦画统括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八种事物,用来解释人间各类事物的变化法则。《周易》直接来源则是商末周初的占筮之书,经由周文王、周公等进行编订,至孔子赞《易》,作《易传》,则为其注入了理性色彩,使其脱离了原有的占筮性质,从而为儒家学说贯注了天人哲学视角,儒家道德观因而有了“形而上”的宇宙观来源。

《周易》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比类,或者叫比物象异,通过取象把万世万物都统合到一整套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中,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统合天人的思维方式和符号系统,因此《周易·系辞上》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就开启了“万物一体”的天人观念。

宋明理学为了回应佛教与道家,利用先秦儒家资源建构了一套哲学的天道观,其中很重要的是利用了《周易》的资源,将天道和人道统合到一起。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中说道:“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与北宋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理念遥相呼应。

除了“万物一体”观念之外,中国古代一直有“三才之道”的论述。三才,即天、地、人,这一观念最早也源自《周易》。《周易·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概括了天、地、人三才的不同属性。天道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运行变化;地道的根本,在于世间万物的刚柔交错;人道的根本,在于道德仁义的修养遵循。在这些属性中,天、地、人也是互相呼应的。

世界是在天、地、人的交互作用中才得以成立。因而,古代又有“天人相参”的说法。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相国范蠡说:“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越语》)《中庸》也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即便是战国时期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子,在天人相互作用中,也强调君子在“天人相参”中的重要作用。《荀子·王制》说:“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尊重天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入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天地万物的造化之中,这就是《中庸》所表达的“参赞化育”理念。

二、“天人合一”最重要的是“天人合德”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在敬天的基础上转向了对人生及人伦社会关系的思考,进而运用于政治学说之中,尤以道家对天道与人生关系的认知与儒家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及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的天人学说最为典型。

同样也是《周易》最早提出了“天人合德”的思想,《周易·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里的“大人”即是指具有崇高道德品性的圣人君子,这种人的德行是可以上合天道、明昭日月、普照四方的。《周易·乾·象传》与《坤·象传》进而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即君子效法天道而刚健不息,效法地道而宽厚包容,在德行上不仅纵向层面天、地、人具有同质属性,横向层面又兼具乾坤刚柔的两面,从而达成天、地、人同德的道德境界,“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因而成为中国最典型的民族特征。

作为与《周易》同等地位的另一部中国早期哲学经典,老子在《道德经》中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结构层次,与《周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似,也是“人—地—天—道”的天人贯通视域,通过“道”这一核心命题将天、地、人统括为一体,融于“天人一体”的大道之中。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即人的性来自上天,人遵循天道而行,按照上天的“诚”来实现人的“诚”,这个修养过程就是遵循和践行天道,而修学天道的过程就是教化,圣人是能做到不用强求而从容中道的,因而是践行天道的表率,圣人通过教化使人遵循天道而行,从而实现人人行为符合天道的理想状态,其实就是道德教化层面的“天人合一”,也可以说是“天人合德”。

相传《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孔伋)所作,孟子受学于子思的门人,在道德教化与践行天道方面,孟子继承了子思的思想并发扬光大,成就了后来成为儒学主流的思孟学派。在回答人与天的关系方面,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道德修养方法论,《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方面是君子通过“尽心、知性”来了知天道,通过“存心、养性”来侍奉天道;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修身来达到安身立命、顺应天道,从而推动了儒家由心性论的修养了知天道及侍奉天道的修养方法论,从而成就君子人格,在心性层面实现天人贯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外,与《中庸》一同被朱熹列为“四书”的《大学》则通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建构了一整套由个人推及家、国、天下的修养与治国理论。个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明了光明的德行,这一德行来自天道。个人修养完善后,进而推己及人,由家到国再到天下,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安顿全天下人,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而“至善”,就是与天道相合。这是在具体实践层面藉由“天人合德”最终达至“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三、“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恰当追求

“天人合一”除了作为传统道德观的“形而上”的理论来源之外,在社会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生态观念与养生思想。中国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观由来已久。在与“五经”中《尚书》具有同等性质的古籍《逸周书》中就记载了周朝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追求与规定,《逸周书·文传》中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卵不?,以成鸟兽之长;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骛,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故凡土地之闲者,圣人裁之,并为民利,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山林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百物以平其利,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而战国时代的孟子则继承了这一思想,用来劝谏梁惠王施行仁政,从而在保证生态协调的前提下维护民生,实现其民本与仁政主张。《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近些年来,粗放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产生的恶果已经凸显,南北极冰川融化、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生态恶果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逐渐显露,有人称之为“大自然的报复”,或者称为“天人相感”。这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种提示,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上考虑转变人类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实现天与人和谐共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论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他就引用了《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经典语句,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也是古老文明对现代生态发展的重要启示。

作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医及其养生思想,也在医学理念上贯穿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代朴素观念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气”推动运行的,具体又可归纳为阴阳二气的交互运行。人由阴阳二气所推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人的体内循环依循外在时空而变换,因而人身具有与外界相合的生物节律与生命周期。人体治病与养生都不能脱离外在时空和节律而存在,因而中医理论除了提出五行辩证的观念外,还有五运六气的身体运行理论与养生观念。这实际体现了基于天、地、人同构的身體观念。对于天地时空的强调贯穿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医学思想与养生观念的始终。

四、“天人合一”体现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趣

基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和思想理念,中国传统艺术无不贯注着“师法自然”的精神理念,为中国传统艺术注入了精神活力与审美滋养。

与西方古典艺术倾向于具象写实有所差异,中国古典艺术以“尚意”为先,尤其表达天人和谐的审美意趣与思想意旨。与西方传统上以宗教画或人物画为大宗的写实性绘画不同,中国的水墨画尤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为代表。

在居住环境上,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与古典园林意趣上。由于哲学理念与审美意趣的差别,西方古典园林大多视自然为不完美的,因而强调通过人工设计加以改造,从而以几何设计和对称性为主要表现形式。与之相比,虽然中国传统礼制建筑通过人工规划突出礼制的威严,如紫禁城、天坛,而在园林这样的非礼制性建筑中,中国古典园林却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造园意趣表达“天人合一”的理想世界,以苏州园林、圆明园、颐和园等为代表,善于运用借景、框景等手法将自然景物纳入生活空间之中,运用装饰和植物点缀表达田园意味与思想品位,从而达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巅峰,并进而反映到文人山水画的水墨意趣之中。可以说,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与审美意趣合而为一。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列举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就提到了“天人合一”。2014年5月15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首次提出阐释中国和平发展基因的“四观”,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2021年4月,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天人合一”既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追求。“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因子,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智慧源泉。我们应汲取“天人合一”的文明智慧,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使这一久远智慧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璀璨的时代风采。

(责任编辑 黄艳)

猜你喜欢
天人天道周易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天 道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通”的哲学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
权健天道体系精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