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未来聪慧而高尚的人生奠基

2023-07-10 05:56李慕绚王娜娜周小益杨亮亮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葫芦丝学校课程

李慕绚 王娜娜 周小益 杨亮亮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稚嫩而响亮的童声在咸宁梓山湖北大邦实验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响起。这是一二年级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比拼。为了丰富大课间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学校提供了多种活动项目。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超市”自由选择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或者进行“大课间比武”:一二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比拼,三四年级的器乐、舞蹈展示,五六年级的篮球操拉练,七八年级的“绳彩飞扬”跳绳比赛,九年级的体育技能训练……学生总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项目。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纪曹文说:“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大课间活动,就要提供孩子想要的、喜爱的。我们的大课间活动紧密结合学校的社团课程,类型包括行为艺术、体育课程超市、课程展演等。课程是育人的重要抓手,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就要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给学生。我们的课程理念是,一切服务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近年来,咸宁梓山湖北大邦实验学校将“一切为了儿童”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创新性落实国家课程,积极开发适宜儿童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打造丰富、多元的“儿童地球村”课程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21世纪现代公民,为孩子未来聪慧而高尚的人生奠基。

时时处处皆课程,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

在北大邦实验学校转一圈,记者发现各式各样的书架比比皆是。走廊边、楼梯拐角、宿舍楼、活动广场、教室里……依据环境变化而设置的大小不一的图书角里,时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或依靠栏杆翻阅,或席地而坐小声诵读。“学生只要想读书,就可以随手取阅。阅读空间里放置了大量书籍,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小学部语文教师彭丽霞经常鼓励学生去图书角坐一坐,“环境也能育人,学校重视环境课程建设,让师生沉浸在‘书香校园的环境里,更能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朝读经典”“激情晨读”“阅读指导课”“睡前阅读”……学校把阅读贯穿学生一日在校生活,积极进行海量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建构,丰富阅读课程的实施路径。

在刚刚结束的学校戏剧节上,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把书中人物和故事惟妙惟肖地“搬”上了舞台。701班学生表演的是《皇帝的新装》,一名学生身着古代皇帝衣服,饰演骗子的两个学生戴上滑稽的头套,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对话,引得台下学生阵阵欢笑。还有演奏《广陵散》的嵇康、梦游仙境的爱丽丝、小王子……“学生用戏剧的形式呈现他们对于作品的独特感想,让大家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的欲望。”初中部郜梦丽副校长说,“我们一直在不断丰富阅读活动,探索阅读课程的多元化落地路径。”

海量阅读课程也是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拓展、校本化研究与实施,甚至进行了跨学科融合。比如,学校将整个小学阶段涉及的数学人物和数学事件进行汇总,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汇编数学故事,内容广泛,包括日常生活、工程建设、经济贸易、军事科技、金融等,形成了一部具有极强可读性的数学综合性读物供学生阅读。在大阅读课程工作室主任刘清华看来,学校开展海量阅读课程,通过整本书阅读和主题项目式阅读,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让课程育人更有实效。

在引导学生海量阅读的同时,学校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漂流活动,并先后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我知道”“故事比赛”“树上有书香”“儿童戏剧节”等主题活动,多元化呈现阅读成果,让学生在书海中获得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秉承“处处皆课程,事事皆课程,时时皆课程,人人皆课程”的大课程观理念,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学校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出发,构建了“五立公民成己达人”课程体系。“五立”即立德、立身、立学、立行、立异,分别指向学生的品行修养、学习素养、艺体与劳动素养、科学与实践素养、个性与优势发展五个维度,对“五育”并举进行校本化解读与落实。

走进学校的“童声广场”,有的孩子在五彩缤纷的格子上“跳房子”;有的孩子在广场中间搭建的小舞台上,或吹奏葫芦丝,或排练戏剧,或一展歌喉。环顾四周,每个班级的外墙上,描绘着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图画,汇成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廊、楼梯间和操场上的图画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朱蒙晰是学校的美术老师,也是美术社团的指导老师。“用自己的画笔美化校园是创意绘画社团课上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美术主题。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表现,采用多种作画形式。”如今,学生的作品在校园中随处可见。

“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着教育。”纪曹文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

“课程工作室”让每个教师都能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建设者

学校物理教師辛时应这学期有点忙,除了完成物理教学工作,他还在筹备自然科学课程工作室。如果他的申请顺利通过,自然科学课程工作室将成为学校的第17个课程工作室。这个想法源于一次实验课——“电磁起重机”实验,这个实验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感兴趣的学生不少。通过调研,辛时应发现很多学生对类似跨学科融合的实验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既然有需求,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专门课程呢?”辛时应说,“先有学生,后有课程,这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逻辑。我们召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老师,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和科学实验。通过一步步梳理总结,探索跨学科融合实验课程。”

课程工作室是学校搭建的一个自主发展平台,目的是激发师生的智慧,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去设计、开发、完成课程。目前,学校已经有16个课程工作室,包括葫芦丝课程工作室、篮球课程工作室、书法课程工作室、足球课程工作室、围棋课程工作室、劳动课程工作室、田径课程工作室、国学课程工作室、大阅读课程工作室、AI数学课程工作室、TOP英语课程工作室、创感思维课程工作室、云智课程工作室、舞蹈课程工作室、创意美术课程工作室、铜管乐课程工作室。课程工作室主任是从一线教师中精选出来的,具有扎实学识、深厚素养和专业影响力。

学校制定了课程工作室管理办法及考评办法。在课程工作室主任的带领下,课程工作室需要制定每学期的课程规划与实施路径,完成相关课程的培训、学生素养活动、对外交流成果展示及科研任务。

葫芦丝课程工作室是成立最早的工作室。目前,通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葫芦丝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全面铺开,有专门的课表。回忆起当时创建葫芦丝课程工作室的经历,学校课程建设中心主任、葫芦丝课程工作室主任王靓颇为感慨:“一步步把葫芦丝课程开起来,非常不容易。从试点到全校开展,凝聚了工作室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据王靓介绍,学校创办之初,希望能建设一批艺术类的校本课程,但是苦于没有相关专业的老师。于是,学校发动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艺体类校本课程的尝试与探索。王靓虽然是教英语的,但自己本身很喜欢吹葫芦丝,而且有一定的乐理知识。葫芦丝简单易学、音色优雅、价格低,推广起来也相对容易。王靓先在自己班上进行试点,取得不错的效果之后,他又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来做,最后带着音乐组教师一步步开展课程实践,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直至形成完整的葫芦丝课程体系并在全校推广。像这样利用教师自身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课程工作室不在少数,比如围棋课程工作室、篮球课程工作室等。

“学校鼓励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申报成立课程工作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专门的场馆,让课程更好地落地。”王靓说,“课程工作室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教师以工作室为阵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深入研究,不断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为了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精品课程,学校除了激发校内的力量,还从校外引进專业人士资源,对接高校资源,共同支持学校的课程研发。目前,学校与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武汉篮球培训学校、王浩名师团队工作室、武汉爱乐乐团等达成合作,分别为学校的足球、篮球、器乐等课程提供专家指导,并对相应的课程、社团、活动、校队训练、教师培训方面进行指导,促进学校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落实情况的重要标准。除了对课程工作室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之外,学校对所开发的课程也进行细化考核。比如,对葫芦丝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及期末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是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艺体类课程根据自身特色申报考评形式并提交考评材料。课程工作室主任将该课程一学年的活动成果和特色向评委组汇报。评委组结合课程手册中的完成情况及上交的材料,现场进行考评。”艺体课程中心主任汪志华介绍,“我们要求所有学生人人参与,可以根据学习层次进行分段展示,比如美术课程要确定每人有作品。学期末,各艺体类课程将本学期活动档案及学生活动情况,提交艺体课程中心审核、存档。”

提升课程价值引领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赋能

教育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学校课程从学生个体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同时,明确课程育人导向,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时代新人所必备的核心素养,提升课程价值引领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赋能。

阅读,滋养成长的根基。学校为学生搭建了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功能室内、教室的班级文化墙、走廊、宣传橱窗等处都贴有学生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公众号、“抖音”上展示着“阅读之星”“书香家庭”各类评选活动;学生还可以把喜欢的诗句写在卡片上,挂在“读书园”的树枝上,让书香无处不在。

5月30日,在咸宁市第六届中小学经典诵读暨第二届“新华杯”诗词大会中,咸宁梓山湖北大邦实验学校代表队以325分的绝对优势,斩获大赛中学组冠军,获得该赛事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教学副校长王建强认为,成绩的取得是学校海量阅读课程的价值彰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艺术,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每天下午,学校专门开设了艺体素养课程,一二年级开设国学和围棋课程,三四年级开设器乐和舞蹈课程,五六年级开设“三大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掌握1~2项艺术爱好和1~2项体育爱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品质、习惯素养、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年级学生周皓从小就喜欢下围棋,进入学校后,他将围棋社团作为自己的首选社团,坚持学习,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他懂得了“下棋时要观察大局,不要局限棋盘上的一个小块。平时生活也是这样,要放眼大局,胸怀宽广”的道理。周皓将在围棋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生自治委员会的管理中,同学们对他很是信服。

四年级的张芃钰因为学习葫芦丝课程而变得更加自信。刚开始学习,因为不熟练,往往需要重复吹奏同一段旋律,父母“不堪其扰”,甚至不理解、不支持她练习,爸爸让她吹给妈妈听,妈妈让她吹给奶奶听,她很受挫。但是她在老师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后来,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甚至所居住的社区有活动的时候也邀请她献艺。张芃钰的妈妈也从这件事情中得到启发,多次感谢学校老师。

周欣荣原本是个喜欢画画的内向孩子,六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班级的戏剧演出《昨天,今天,明天》,意外发现自己非常有演戏的天赋。在初中阶段,教师对她的戏剧专业部分提供了指导,并鼓励她磨炼自己的演技,最后她通过艺考考上了重点高中。

体育,锻造坚韧的身心。石成是篮球课程工作室主任,他带领老师围绕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三大要求,搭建“学练赛评”一体化课程运作体系,并通过播放篮球赛视频、讲述篮球人物故事,让学生体悟拼搏精神,学习篮球规则。

五年级学生小力(化名)在石成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懂得了如何与同学相处,明白“团队合作才是比赛取得胜利的法宝”。小力来自单亲家庭,性格有些孤傲,平时在班里也总是“独来独往”。一次篮球课上,石老师发现他擅长扣球,是很好的打篮球的苗子。刚开始,他不太愿意加入篮球社团,经过几次试课后,他决定留在篮球社团,但并不合群,球场上往往“一腔孤勇”,与队友也产生了矛盾。每次训练结束,石老师就和小力聊天,表扬他不服输的精神,也慢慢教会他与队友合作。渐渐地,小力变得开朗了,与队友配合默契,也慢慢融入了班集体,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劳动,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学校的劳动教育以课程为依托,通过项目式学习,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课程。

在学校的“乐稼园”里,学生在“田间地头”学习探究,一方面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学习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珍惜劳动果实。“乐稼园”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运作,学生在自己班级的责任田里堆肥、育苗、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移栽……用心播种、细心呵护、仔细观察,在劳动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创造性地劳动。看着自己亲手播种的农作物一天天长大,劳动的喜悦也逐渐漫溢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质,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时时刻刻用心观察每一个学生。课程育人应该是有温度的。只有在‘育的过程中,尊重人的多样性、差异性与不完美,教育才能使人趋于完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纪曹文说。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葫芦丝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我迷上了葫芦丝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