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东北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城市“热搜”现象

2023-07-10 06:09姜懿珊
辽宁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房价人口

姜懿珊

〔内容提要〕城市人口外流、资源枯竭、支柱产业变迁等因素导致地方经济下滑,出现房价下跌甚至“白菜价”成“网红”热搜现象,理性认识其特殊性影响的生活压力及就业困难等问题。当“白菜价”憧憬安居梦买房者又逃离,折射出当地城市经济、资源、人口等发展出现明显收缩,本文分析“网红”热搜城市规模收缩原因,探讨如何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化环境、创新思路,促进东北收缩性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人口;房价;收缩性城市;转型发展

一、“白菜价”买房“网红”热搜现象

(一)鹤岗万元买房成“网红”

2019年网络热搜,讲述浙江舟山的李先生花费5.8万元买房定居东北城市鹤岗。国内房子居然有这么便宜的,促使感同身受的一些人去鹤岗实现“安居梦”。无独有偶,“白菜价”引发蝴蝶效应,在拉萨上班的许先生花费3万元买房,却又2.2万元卖房上热搜,曾经激动地成为有房一族又无可奈何地赔钱卖掉,难免令人深思。有位职业画师从南京来到鹤岗,花费1.5万元买房,本来想“躺平”,却意外地在鹤岗开始了新生活。在内地城市房价都破万的年代,1.5万元可以全款买房,无异于夏日甘霖。

早在2019年便因低房价受到关注的鹤岗,会成为年轻人逃离大城市“高房价”工作就业内卷的新出路吗?到鹤岗买房的原因很多,低房价、休闲度假、过小城市生活等,也有一时兴起发泄一种情绪,在其他城市达不到满足,来到这里可以成为有房一族。买完低价房又不能脱离原来的工作和生活。留下还是离开,普遍面临纠结的考量。

(二)“白菜价”网红城市消费低迷和就业压力困扰

“1.5万元一套房”“不到5万拥有两室”,许多人开始在网上搜索鹤岗,想在鹤岗买房,一时间鹤岗成为“网红躺平圣地”,甚至一度被打工人奉为“拒绝内卷的归宿”。不过另一面,当年鹤岗的第一批购房者走了大半,年轻人纷纷出逃,虽然在鹤岗买房便宜,但找工作难,很多人没有收入,北方房子需要取暖,有的人甚至交不起暖气费。精神终究变不成物质。正所谓“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人们总要工作,支撑生活消费,尽管鹤岗城市消费低,但工作难找、就业压力大成为“骨感”现实。

然而本该如世外桃源般悠哉生活的鹤岗,却在年轻人向往憧憬奔赴后出现另外一种局面。年轻人来到鹤岗后发现,远离大城市带来的喧嚣,拥有一套房并不意味着拥有生活,围绕着有关工作学习、婚育养老、生活居住等的一系列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曾因房子“白菜价”而引发公众关注的鹤岗,在2021年的岁末再度因“财政重整”受到关注聚焦。由于财力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实施财政重整。2021年12月23日,鹤岗市决定取消公开招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计划。财政重整对鹤岗来说意味着城市存在财政风险和压力,鹤岗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财政重整的地级市。因财力情况而取消基层公务员招聘,这是鹤岗继房子跌回“白菜价”之后“诞生”的另一个新纪录。

(三)房子“白菜价”折射当地城市经济、资源、人口等发展出现明显收缩

2020年10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鹤岗常住人口89.1万人,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16.7万,同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15.8%。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16800人,占24.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6.45%,人口老龄化严重。

鹤岗房子“白菜价”其根源在于它的供需错配。2011年鹤岗被国家列为第三批的25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户籍人口连续16年呈现负增长。2013—2018年推進棚户区改造,鹤岗共建设16.6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这导致整个城市的房源越来越多,供大于求。棚户区改造中,鹤岗选择实物安置的方式,采取以房换房,摒弃了当时全国流行的货币化安置。有无“房照”都按面积换房,每户分得几套房的不在少数。

“网红白菜价”实现很多人的“安居梦”,然而,鹤岗的人口流出趋势,却不太可能因为外地买房客的涌入而扭转。“煤城”鹤岗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与此相应的是产业收缩、工作机会减少、人口持续外流。

二、东北城市规模收缩逐步蔓延广泛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外流严重

观察城市收缩,最直观的层面就是人口变化,人口关联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快,人口必然开始流动,吸引大量人口流向城市,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外流往往以青年离开居多,导致老龄化加快,原因和结果都与人口有关,城市规模逐渐收缩。

东北地区的人口10年来发生变化的特点: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比10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老龄化程度较深,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16.39%,比10年前提高了7.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增长开始明显放缓,2010年后,东北常住人口开始出现明显快速下滑趋势。截至2021年底,东北三省总常住人口数从2010年的1.10亿下降到0.97亿,期间下滑1226万人。

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黑龙江省常住人口3185万,较10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减少646万,下降16.87%,年平均增长率为-1.83%,出现了负增长,是全国人口流失最多的省份,包括省会哈尔滨在内,全省13个市人口全部下跌,其中,绥化和大兴安岭地区人口降幅超三成。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变化最大的城市为绥化市,10年来人口减少166万,其次为齐齐哈尔市,10年来人口减少130万。其中,作为省会的哈尔滨市10年来人口减少62.61万,下降5.89%,年平均增长率为-0.60%。同时,哈尔滨是全国唯一人口减少的省会城市。2020年,哈尔滨的常住人口已经降至1000.99万人。

人口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人口的衰退,背后是经济与产业的低迷。人口越多、越聚集,规模效应越突出。如果城市收缩,人口减少,产业衰退,许多建设就会无力支撑,诸如公共设施建设、地铁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都需要庞大的人口规模作为前提。

(二)物商流成本较高,没有形成均衡规模网络系统

东北地区消费潜力整体规模大,但经济发展不均衡,东北没有一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导致物商流呈现中心下沉式流向。东北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道里程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明显处于落后状态,物商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没有形成一个便捷、高效的物流网络。

东北是个相对独立的大圈子,内部也有差异。受行政区域划分因素的影响,又形成了三个以省级行政中心为核心的小单元,其商贸流通业基本以三个省会城市为核心,进行多中心下沉式分布。其中沈阳经济能力最强,商贸业输出辐射能力也最大,哈尔滨次之,长春最弱。由于东北三省经济实力的差异,其物流市场规模也有大小之差。辽宁的经济能力最强,其商贸流通业更繁荣,区域网的市场规模也相比黑龙江和吉林更大。东北地区的区域网市场规模有多大,恐怕没人能给个准数。例如,虽然东北三省的社会零售总额和人口规模都强于河南,但受地域面积和多中心商流因素影响,其货量的分散性更强,导致东北区域网企业的规模没有河南(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区域网的规模大。

目前,全网企业在东北地区的网络主要以到达派送为主,由于运作成本高,无法与其他区域网竞争,区域内业务规模没有形成均衡网络系统。由于三个核心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辐射能力差异,导致下沉式覆盖范围有一定的交叉,其中沈阳和哈尔滨除了覆盖本省的地区外,还覆盖了吉林省的部分城市,这就导致位于两省中间的吉林商贸流通业处于三省最弱的地位。辽宁省内市场规模约占41%,黑龙江市场约占35%,吉林市场约占24%。东北地区的区域网企业体量都还很小,存在着低门槛和商流改变的危机。

(三)东北对外贸易市场开放程度低

东北地区的开放水平相对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对外贸易为例,2017年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约为6.7%,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3.3%左右。

东北对外开放度严重偏低,突出矛盾体现在市场开放程度和产业开放程度滞后,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低于全国发展平均速度,民营经济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更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差距很大。

积极拓展开放新的空间。要想改善政府服务和市场环境,应从过去主要依赖投资要素的低成本及政策优惠这种路径中转变,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加强企业管理,拓展技术市场,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四)思想不够解放,还停留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东北诸如煤炭、钢铁、石油、森林、军工、粮食等资源丰富,东北也曾是全国铁路网最密集的地区。改革开放之初,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GDP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8和第18,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不断下降的,到了2018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GDP则分别位居全国第14、第23和第24名。

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民营经济比例比较低,发展不足,优秀民营企业更少。截至2015年,东北三省国有經济占比辽宁为30%、吉林为40%、黑龙江为50%以上,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东北三省7家上榜。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东北三省9家上榜。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东北地区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消费水平普遍提高,而东北地区对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化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还停留在传统观念模式。从目前东北的情况看,最大的落后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发展滞后于时代,也是东北城市经济收缩蔓延的重要原因。

(五)在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吸引力不足

从地理位置看,东北是国家战略中的边陲要地,非交通枢纽,从地缘看,周边地区人口在收缩,村庄和城市等地接连荒废。养老、医疗、教育及三甲医院、“985”“211”大学、科研机构等人文环境缺乏吸引力。在现代化城市交通出行方面,缺乏便捷舒适的综合设施。东北黄金旅游时间短,旅游业与绿色食品经济结合本是一个双赢方式,而冬天冰雪旅游与一年四季新鲜瓜果蔬菜却是反季节。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长,平均半年需要采暖,御寒成本高于其他省份地区,对吸引投资不利,目前人口外流严重,营商环境欠佳,民间甚至有“投资不过山海关”之说。

三、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东北收缩性城市转型发展

(一)留住人才,吸纳人才

东北曾是人才汇聚的高地,而今天却沦为人才洼地。改善人才政策,优化社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当务之急,应进一步完善能够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住人才,“良禽择木而栖”,应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留住人才。要想留住人才,吸纳人才,要真正拿出诚意,满腔热忱,“不拘一格”吸纳人才,不要过于苛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潜移默化的力量,留住人才、吸纳人才就是赢得未来,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城市发展注入资金流、商业流、信息流,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对策。

(二)依托基础优势转型发展

因资源型城市支柱产业经济衰退,应依托优势,转型发展科技新能源、服务加工、工业遗迹旅游等。在世界范围内最值得借鉴的是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其在资源枯竭后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将大量废弃的矿山、工厂进行综合性开发,形成工业遗址来发展旅游业。除了鲁尔地区,德国境内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址400处,每年平均有4亿人次游客。广西“煤都”合山就是借鉴这个思路,通过规划设计,整修矿山、矿井、老火车站、铁轨等遗迹,打造了独树一帜的“一城一轨一园”特色工业旅游品牌。

近年来,鹤岗积极谋求转型,依托资源基础优势,向煤转电、煤制焦、煤制气、煤制肥等方向转型发展。推进构建石墨全产业链、新能源、绿色食品加工和文旅产业等现代产业格局。旅游数据显示,2021年鹤岗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29.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

营商环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营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辽宁阜新为摆脱煤炭单一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吉林辽源以煤炭为主,一并形成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生产、农产品加工、新能源优势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营商文化的潜力不能忽视,良好文化氛围对经济增长点能够起到优质孵化和培植作用,成为一种力量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辽源作为以煤炭为主的城市,同袜子生产原料及袜子产业等并没有关联基础,却形成了袜子纺织生产基地,这是叠加激发营商文化潜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转型发展成果。

(三)因势利导,积极创新鼓励措施

以鹤岗为例,真正能做到长期定居鹤岗的大多是90后,对于工作没有地域限制,依靠互联网的自媒体、电子商务、带货直播等几乎都是在网上赚钱,不需要实体。对于近些年有部分年轻人因为低价房等原因来到鹤岗生活的现象,辩证地看,这对鹤岗而言是一个好现象,或许会成为其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机遇。这些年轻人大多数是做互联网相关工作,如果这样的年轻人聚集起来,在鹤岗形成一个产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人到鹤岗发展。

因势利导出台政策,除了这些年轻人自己主动来到鹤岗发展外,当地政府也应该在政策上有一些鼓励措施,让这些年轻人真的能够在鹤岗安心生活和工作,而不是成为一种仅仅维持几年的短暂现象。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房价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