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点亮艺术明灯

2023-07-10 18:55汤皎丽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戴嵩月光曲知音

汤皎丽

统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艺术之美”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与人文主线高度融合。笔者就此艺术单元做了以下探索。

一、解读,找寻艺术的原点

解读是教学重要的第一步。对文本的解读深度,对学情的解读准度,都决定着课堂最终呈现的效度。如何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融入美育,通过读写融合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在单元教学过程中让文本的教学价值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梯度呢?单从艺术的类别划分,本单元课文之间呈现出并列关系。再读文本,笔者发现了艺术之美的内在原点:《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突出艺术需要知音,志趣相投才能擦出火花;《书戴嵩画牛》是因戴嵩图上牛尾的画法引发的一个故事,点出艺术是需要长期观察、务学好问,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月光曲》反映了贝多芬这样的艺术大家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告诉我们艺术必出自具有美好情感的人;《京剧趣谈》介绍了“马鞭”和“亮相”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艺术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艺术从“找寻艺术伙伴—重日常观察—修炼情怀-研究表现手法”层层深入,如此才能到达最高境界。课文之间有了螺旋式上升的梯度,单元教学就融合为一个整体。

文本的解读最终能否落地,还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六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在音乐美术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节活动中,逐步对艺术有所感悟,但大多停留在有艺术就是有一项才艺,才艺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这样浅层次的理解上。而本单元的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本单元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习时,学生的知识储备、审美和鉴赏能力会显得不足,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借助课后资料和其他阅读资料,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丰富审美体验。

二、思辨,探秘艺术的支点

2022年版课标提出六个语文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形成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基于对本单元“艺术之美”的解读,如何引导学生探寻到这样的艺术原点?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搭建探寻的支架,引发学生思辨,让学生的思维在逻辑的引领下走向艺术之秘。

1.质疑追问,激艺术情怀

思辨最初的形态是质疑。没有质疑,何谈思辨的思维过程呢?教学时,教师应发挥质疑的作用,保持学生的好奇心,逐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我在《月光曲》一课的教学中,一学生质疑:“皮鞋匠的家庭这么穷,能买得起钢琴吗?”学生的这一问倒也契合我备课时关注的“传说”一词。由此我引导学生展开对“《月光曲》为什么会有‘传说”这一问题讨论,随后学生翻阅《拓展阅读》资料,在了解了贝多芬的基本信息后,我出示了贝多芬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的幸福。”让学生结合贝多芬的一生谈谈对这番话的理解。交流中,学生感受到贝多芬关心、同情穷苦人民,他虽是音乐家,但却没有居高自傲。由此,我问:“为什么如此柔美的《月光曲》会与皮鞋匠盲姑娘这样的穷人角色关联在一起,有这样一个传说的故事呢?”学生立即能真切地理解“传说”由来的原因——贝多芬有着为穷人造福、与命运抗争的美好情怀。最后,学生再回到文本阅读,在朗读声中,那皮鞋匠和盲眼姑娘的神情、音乐激荡的心情与艺术的美好情怀融合在了一起。

2.对比分析,明艺术“表现”

对比的思辨方法是在人的思维中形成的,也最能够激发人的深度思考。可以说,每堂课我们都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共同之处。《京剧趣谈》一文,通过“马鞭”介绍了京剧道具有虚有实,通过“亮相”介绍了京剧表演过程有动有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适用于每一种艺术。绘画用笔墨的深浅画出动态的意蕴。文学艺术何尝不是在虚实动静中表现人物或者事物的特征……如何让学生理解艺术的这兩种表现手法呢?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对比:“京剧道具全用实物或者全虚表演可以吗?”“京剧表演中不要那个静态的亮相,一直唱念做打不是更精彩吗?”学生被我如此提问,先是一愣,后沉思,接着一只只小手开始举起来。小柴说:“不行,如果全是实物,例如吃面,在台上吃一是时间不够,二是端上来走、吃等动作会显得比较死板,没有艺术的形态。如果全虚,观众也许看不出什么内容,会有脱离生活的感觉。”小程说:“一直唱念做打,舞台没有变化,观众会审美疲劳。”小林紧接着补充:“汤老师,我怎么突然觉得这跟我们写作文一样,写景要动静结合。上次我们写观察动车的文章,既要写动车飞驰的动态,还要写动车来之前和过去之后的静态,以此衬托动车疾驰的壮观之感。”小薛也迫不及待:“对的,绘画也是这样,美术老师让我们画景物时,也要注意光线的不同,表现出物体的实与虚。”小帛总结:“我觉得写文章、绘画、舞台表演,都可以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方法,这样才更有艺术。”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加深了对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

3.言语辩论,找艺术知音

当思辨意识形成,最终需要通过表达进一步促进思维整体而有逻辑性。如在教学《伯牙鼓琴》一文,最后“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时,班里有个平时比较特立独行的学生偷偷说了一句:“为什么锺子期死了,他就不能自己再弹琴呢?”这一问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理解伯牙的伤心,而对“知音”的理解不够。于是,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场简短的辩论活动。正方观点:艺术需要知音。反方观点:艺术不需要知音。在辩论过程中,反方坚持艺术自我的不懈修炼,遇到不好的听众反而影响成长;正方不否认自我的修炼。他们引用文本“善哉乎……”的语句,表明对自己欣赏、激励的听众才能称为“知音”,艺术不能只是孤芳自赏。艺术会在碰撞中不断提升。意外的言语辩论让艺术的原点悄悄植入学生的心灵,我想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会辨识知音,会珍惜知音。

4.课外拓展,审艺术“生活”

思辨不是单纯的思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知识储备越多,思辨角度则越多,越深入。在《书戴嵩画牛》这一课的备课中,牛尾是“搐”还是“掉”引发了我的好奇。我上网观看了一些斗牛的视频,发现牛在争斗时既会“搐入两股间”,又会“掉尾而斗”。课堂上我让学生观斗牛视频,于是,学生分别对牧童、杜处士、戴嵩、苏轼质疑:“牛尾画错了吗?”随后,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些课外资料,有关于苏轼放牛经历的,有关于牛的种类的,有关于戴嵩的画技名望情况,有关于苏轼对艺术的理解……学生在查阅资料中作出思考判断,找论据进行观点表达。交流中,我们明晰了牧童因眼光局限而只知自己牛的牛尾情况,杜处士对于艺术的喜爱或因画之生动或因戴嵩的名望,戴嵩画牛追求斗牛激烈的艺术意境,而苏轼更想告诉我们艺术是需要日常长期观察、务实好学,才能达到最高境界。课外拓展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拓宽了学生對艺术的审视标准。

四节课的学习,学生运用思辨的方式——质疑追问、对比分析、言语辩论、课外拓展,找到了发展艺术的支点,对美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三、读写,表达艺术的主张

如果说思辨让学生找寻到艺术的支点,那么,读写融合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艺术主张。

1.以“情”作基,畅游想象

《月光曲》课后习题: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课堂上我和学生再次聆听月光曲。练笔中,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不再是月光下的兄妹俩,有贝多芬被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有贝多芬倔强地抗争命运的练琴画面……此外,我们又聆听了《高山流水》《十面埋伏》《茉莉花》《二泉映月》四首经典乐章的片段,讲述了乐曲表达的情感,并依据乐曲的创作典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让乐曲的“情”流入心底。

2.以“特”为主,畅品国粹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要求有条理地表达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看法。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每一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书法特色,也正是众长荟聚了书法的独特魅力。《京剧趣谈》一课,我们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技法中感受到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在“聊聊书法”活动中,我请学生课前着重欣赏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发现并总结其书法特色。在“特”的思维引导下,表达对作者及作品的欣赏。

3.以“好”串线,凸显艺美

本单元习作为《我的拿手好戏》。这个好戏要呈现出“艺术之美”。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呈现的艺术种类(音乐、绘画、京剧、书法)和艺术理解(志同道合、尊重事实、美好情感、创新表现),找找自己有什么拿手好戏。学生在思考自己的拿手好戏时,要将其放在艺术的理解中去解读。在确定内容后,引导学生进行逻辑表达,列提纲。教师可以追问学生:你想介绍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好”的点在哪儿?怎么变得“拿手”的?重点介绍“好”还是“拿手”?有哪些具体展现“好”或者“拿手”的故事讲述?你想通过拿手好戏的介绍,表达什么情感或者什么意义呢?……在一系列问题中,学生对于拿手好戏有了明确的逻辑思维,明确了为什么写、怎样写。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戴嵩月光曲知音
知音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月光曲
月光曲
山水知音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从戴嵩画牛看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误笔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
牧童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