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凯, 刘晶磊, 刘燚隆, 安召伟, 李晓龙, 孟 玉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1.肿瘤内二科;2.病案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3.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介入治疗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
肝硬化门脉高压易引起血管破裂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失血过多,继而休克甚至死亡[1-2]。目前,门静脉分流术、门静脉引流术、静脉结扎术和静脉组织胶注射术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治疗门脉高压、胃肠道出血和难治性腹水的微创、有效治疗方法[3-5]。随着TIPS技术操作指南和临床应用共识的完善,新型支架、球囊等耗材的研发和应用,围术期临床治疗的标准化,使得TIPS被忽视的因素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6-7]。准确确定肝静脉和门静脉穿刺点对TIPS的成功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8-9]。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电脑构建3D模型指导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经检查均符合手术指征且能够耐受手术;临床资料完整;不存在相关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自身免疫系统者;存在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存在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功能障碍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87±8.25)岁。B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5.64±8.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A组采取常规方法,通过股动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放置覆膜支架连接门静脉系统和体静脉系统[10-11]。B组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电脑构建3D模型指导穿刺,设计制作“体表定位导板”及“穿刺角度校正器”,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验证B组患者中模拟穿刺点与实际穿刺点的一致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术中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B组患者穿刺点一致性 B组患者中,模拟穿刺点与实际穿刺点完全一致30例,不一致0例,一致性为100%(30/30)。
2.2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B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28/30),高于A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剂量、穿刺针数、总透视时长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感染6例,腹腔出血4例,肝性脑病5例,胆汁漏出3例。B组:腹腔出血1例,肝性脑病3例。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A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肝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肝硬化患者在疾病初期肝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此阶段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血流不良可能会发生门脉高压[12-13]。TIPS是一种微创肝内分流手术,其作为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4]。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和指南支持早期TIPS手术[15]。近年来,由于“穿刺位置及角度不理想,血管内支架成角和未完全覆盖分流道”这一原因,凸显为限制TIPS发展的主要桎梏[16]。因此,亟需寻求更为安全便利准确的TIPS穿刺导向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剂量、穿刺针数、总透视时长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电脑构建3D模型指导TIPS治疗能够起到指导穿刺作用,避免盲目重复穿刺,有效预判术中可能风险,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有研究报道,TIPS的实质是通过建立门静脉至肝静脉至下腔静脉的分流通道,有效降低门脉高压,从而有效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7-1 8]。门静脉造影会间接增加额外的穿刺风险,而术后可能出现的诸多并发症多与此步骤有关[19]。TIPS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门脉高压症的症状,如顽固性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但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支架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20]。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中,模拟穿刺点与实际穿刺点完全一致30例,不一致0例,一致性为100%(30/30)。这提示,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电脑构建3D模型能够准确还原肝静脉和门静脉的解剖结构,为穿刺提供可靠的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28/30),高于A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应用“体表定位导板”及“穿刺角度校正器”能够有效简化定位操作步骤,减少路径偏差,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A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电脑构建3D模型指导TIPS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造影和重复穿刺的风险,减少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应用CT薄层扫描数据电脑构建3D模型指导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模拟穿刺点准确安全,能够有效提高术中穿刺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患者额外穿刺风险及经济负担,简化TIPS操作步骤,减轻患者额外有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