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智能化技术已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引发了传媒业大规模的融合化发展。机器人新闻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化写作模式,其经过大数据挖掘、测量“新闻价值”、确定报道角度、套用模板等生产流程,最终生成报道文章,这大大促进了传媒业的融合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闻伦理问题。本文基于新闻伦理命题,从新闻真实性,人文关怀,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审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整个生产流程。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于新闻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们须学会与其同行,在机器数据采集过程中人为加强信息过滤,实行人机责任捆绑,并立足具体情境,注入人文情感,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延伸新闻内涵,再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使得机器新闻做到“自净”,人类做到“自律”,学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关键词:机器人新闻写作;伦理问题;著作权;新闻业;智媒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新闻业各个生产流程中去,而机器人新闻写作便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融合发展下的产物。机器人新闻写作,又被称作“机器人新闻”“自动化新闻”“机器写的新闻”,它是舶来品,源自于美国,美联社率先开发了Wordsmith软件,开启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先河,Wordsmith软件主要运用在财经领域。在我国,机器人新闻写作起步比较晚,腾讯财经在2015年运用机器人Dreamwriter发出一篇名为《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新闻。在这之后我国媒体纷纷开始进军机器人新闻写作蓝海,目前,我国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运用主要有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阿里巴巴联合第一财经推出的“DT稿王”、今日头条推出的“Xiaomingbot”、微软推出的“小冰”、南方报业推出的“小南”、封面新闻推出的“小封”……蓬勃发展的机器人新闻写作技术给新闻业带来新的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闻伦理问题,例如,新闻失实、冷漠式新闻、著作权纠纷等等,亟需探索在运用好技术的基础上,让媒体长远发展的路径,实现技术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
国内外学者对于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定义、生产原理、优劣势、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分析机器人新闻写作的产生背景、现状及运作机制,探索机器人新闻写作面臨的新闻伦理、法制问题,尤其是针对机器人新闻写作所面临的作品著作权纠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当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自阿尔法围棋机器人打败李世石、柯洁后,人工智能领域便成了各大企业集团争相进军的蓝海。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社交媒体时代,时效性是媒体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机器人新闻写作随之而诞生。机器人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发展融合的产物。新闻写作机器人能够快速生产新闻报道,在时效性方面取得绝对优势。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工作流程可以将其概括为: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套用结构和格式、生成文本。机器人在新闻写作之前需要收集大量数据,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不间断地自动在网络中获取已经发布的信息数据。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对信息的新闻价值进行判断,选取合适的数据样本,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将筛选好的数据与系统中的结构和格式匹配,套用到模板中去,最后自动生成稿件。例如,封面新闻的小封机器人曾仅仅耗时8.09秒写出一篇名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发生5.4级地震》的新闻。这也是机器人实时监控网络信息,并将信息汇总后进行分析输出的过程。
拼贴式写作导致新闻失实
真实是新闻生存的基础,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土壤,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始终重视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机器人新闻写作集数据、程序、算法为一体,看似脱离了人类的控制,保持了新闻的客观性存在。但机器人新闻写作过程中,由于通过大范围网络数据采集,很有可能将不实信息纳入数据库中,在算法无法过滤这些不实信息时,机器人创作出的文章会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失实,导致新闻报道失真。例如,今日头条推出的Xiaomingbot是国内报道体育新闻领域的机器人,在报道德国世界杯时,由于机器人在收录信息时搜集到的信息有误,错误报道了球员苏巴奇赛场表现,使得新闻报道内容与事实不符,并且造成对球员、球队声誉上的影响。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新闻真实夹杂着主观性,新闻真实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闻真实需要充分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步步将它呈现出来。机器人新闻写作缺乏人工记者现场采访与思考的经验,只注重表象而忽略了客观真实背后隐藏的人为因素,忽略了深层次的新闻真实。
机械性“思维”缺乏人文关怀
传统新闻写作是通过记者对素材进行加工后创作出来的,记者作为文章的主要创作者,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人类情感因素,加强文章的可读性,提升文章的阅读量。而机器人新闻写作多用于财经、体育、灾难等方面的新闻报道,这使得新闻生产的速度快速提高,但由于机器人新闻写作是基于数字技术生产内容,无法真正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类的情感,因此,机器人生产的新闻内容大多具有模板化、公式化的弊病。
从小封机器人对股市的新闻报道来看,内容上,采用模板化的痕迹严重,主要采用的是股票当日交易情况、资金流入情况、公司基本情况介绍、重点财务指标等方面形成文章结构,标题会采用“××年××月××日××公司大涨/异动百分之多少,报收多少元”的模板报道,行文措辞也较为死板,俨然是数据堆砌而成的文章。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人工智能写作来说,它既是优势,也可以成为其劣势,依靠数据堆砌而成的文章缺乏人情味,长此以往,媒体会失去对用户的吸引力,难以引起用户的群体共鸣,进而影响媒体的长远发展。
机器新闻写作作品陷入著作权纠纷
新闻写作是建立在记者采访的基础之上的,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第一来源,是记者写好文章的基础和保证。但机器人写作却有所不同,在数据采集阶段,机器人新闻写作是通过使用第三方的数据,采集到他人的原创作品,如文字作品、图片等,完成文稿的写作,这无疑会侵犯原创作者的版权,机器人所在媒体机构也可能面临被起诉的困境。
此外,机器人创作出的文章也会面临被抄袭的境况。在我国,腾讯公司曾状告“网贷之家”未经授权许可,抄袭腾讯机器人Dreamwriter撰写的文章,名为《午评:沪指小幅上涨0.11%报2671.93点通信运营、石油开采等板块领涨》,这是人工智能写作领域第一案,以腾讯公司胜诉告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判决书显示Dreamwriter软件生成的文章具有一定独创性,受著作权法保护。然而,在许多国家、地区,作者资格仅适用于人类创作者,不适用于公司实体或软件。美国版权局也曾一再声明“注册原创作品,但前提是作品是由人类创作的”。法律保护上的不完善使得机器人写作出的新闻稿件在维权时存在一些争议,由机器人写作软件形成的新闻报道很难断定其著作权属于谁,是否具有版权。著作权若得不到保护将导致新闻市场纠纷不断,阻碍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创新和发展,对未来新闻传播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加强信息过滤,实行人机责任捆绑
为避免机器人新闻写作出现新闻失实的情况,一方面,需加强信息的过滤,对算法进一步完善,严格控制采集并过滤后的信息内容,在算法无法过滤时,机器人生产出的文章应注明数据来源、内容的生产方式,从源头最大限度地避免虚假新闻。例如,美联社在企业财务报道方面,会在文末标注报道的生产者以及数据来源。
另一方面,實行人机责任制,做好新闻的审核和检验。机器人新闻写作是人类创作出来的,人类对机器新闻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人类设计了操作流程,编写了算法,为实现机器人新闻写作提供了基础,因此,若需要追究机器人新闻写作中出现错误的责任,则应该明确机器新闻的问责机制。为避免机器新闻的伦理问题,实行人机责任捆绑的机制,对于每一篇机器新闻都应该有对应的责任人,在保证机器新闻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也能够让有专业人士对新闻进行把关,做好新闻报道的审核和校验。
立足情境注入人文情感,延伸新闻内涵
机器新闻写作本是由算法操控,是套用模板后输出新闻的软件,机器新闻常常会出现用冷冰冰的数据堆砌而成的文章,缺乏人文关怀,降低文章的可读性。
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机器人新闻写作过程中应立足具体情境,注入人文情感,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延伸新闻内涵。
一方面,将人类生活情境与机器人新闻写作模式相融合,预设生活情境。人工智能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曾给出建议,他认为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逻辑的角度看,不分离事实与情境是唯一可选择方法,我们应放弃事实的独立意义,把它们看作是情境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要想能够解释事实,必须将其置于某一情境中。将机器新闻建立在人类生活具体场景之上,拉近与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注入人文情感,增强新闻可读性。另一方面,记者可以通过机器人搜集到的大量数据,经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选择并寻找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或是近期社会中发生的热点,找到主题的突破点,最终获得新闻选题,在选题确定的基础上,记者对背景材料进一步采集,增加趣味故事、精彩瞬间,增加新闻的厚度,对主题做深度报道延伸新闻内涵,让新闻更贴近大众生活,更具可读性。
“自净”与“他律”,健全法律法规
在新闻传播领域,机器人新闻写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机器新闻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问题,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在对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完善技术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惩罚,明确技术可抓取数据的边界和范围,提升技术的透明性,加强对人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另一方面,机器人新闻写作是按照人类所设定的算法程序生产新闻内容,本质上来说,机器新闻并不是机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生产新闻,而是按照人类主体的传播意图来生产新闻,计算机的选择逻辑便是人类的选择路径。因此,在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人类的干预,而只要有人工的干预,则应具有某种独创性,例如人为指导、编写文章模板、注入算法程序、对新闻文本深入修改等等,一旦有了某种独创性,机器人新闻写作也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在对“作品”下定义并列举作品类型的同时,在第(九)项设置了开放式条款,即“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此条款意味着只要符合作品的定义皆可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表明新《著作权法》鼓励新类型作品创作和传播。这是我国著作权保护的一大进步,但是缺少对于机器人新闻写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者说,对于人工智能生产的作品保护方面,还需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他人侵犯机器新闻著作权的惩罚。推进著作权法的完善,不仅能够促进对机器人新闻写作版权问题的界定,也有助于规范机器新闻作品版权方面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对新闻伦理产生巨大冲击。机器人新闻写作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产物,使新闻内容生产系统得到有效升级,从而解放了新闻媒体的生产力,但是,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势必存在着风险,可以看到机器人新闻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新闻失实、缺乏人文关怀、陷入著作权纠纷等。在智能媒体发展的同时,记者是否被替代的相关争议不绝于耳,技术自然会给人类带来便利,但也不能摆脱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少不了人类的参与,人机互补将是未来新闻生产的趋势。根据鲍尔格曼(Albert Borgmann)的观点,在对未来媒体的研究范式中,媒介既不能概括为对人的绝对统治,也不是之前的一般的物质媒介,而是一个不断地与人类的价值规范进行同构的过程,是一种生态学视野下的有机整体。因此,如何优化人机协同模式,才是当下传媒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向东,郭萌萌.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自动化新闻的实践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7,39(5):29-41.
[2]刘涛,刘倩欣.融合新闻伦理的“问题域”及其内涵[J].新闻与写作,2020(6):67-73.
[3]胡钰.正确面对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崛起[J].青年记者,2020(24):4.
[4]刁毅刚,陈旭管.“Xiaomingbot”
背后,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探寻:专访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万小军博士[J].中国传媒科技,2016(9):10-11.
[5]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6):5-15+126.
作者简介:
周雯雯(1994—),女,汉,江苏省南通市,河北传媒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