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3-07-06 14:59张婉
南北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

张婉

[摘 要]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如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素质教育、高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并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为新时期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意图从民办高校的专业育人体系和素质育人体系等一体化融合提升的角度,探索教与学一体化提升学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旨在从一体化建设的角度有效提升大学生学风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催使行业和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技术、新工具、新应用、新产品等方方面面都在催生新变化。如何在新时代有效提升学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是每所民办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1 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

1.1 学生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大部分民办高校定位于应用型高校,区别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民办高校的学生与专注于学术研究的研究型高校学生相比,更加热衷于实践和社团活动。在他们的日常学校生活中,善于管理和乐于助人的学生大多参与很多学生干部的工作,在为教师提供支持和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锻炼自己;善于沟通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更喜欢参与各种自己喜欢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与更多的学生交流并体现自己的价值;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与人沟通,沉溺游戏世界,更是很少走出宿舍、走进学习的环境……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民办高校的普遍现象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很多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难有良好的学风。

1.2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强

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专注力等。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不高,又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往往学习的专注力不够高。加之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态势,各种娱乐信息、视频软件、游戏软件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层出不穷。对于专注力不够高的学生来说,很难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学习自律性。因此,无论是教师上课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课后需要巩固复习的过程,抑或是闲暇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自律性或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1]。

1.3 教学过程中对学风建设重视不够

民办高校各专业特点不同,教师的能力、资历不同,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等原因,导致各个专业学风建设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教师由于年轻或刚从企业转到学校,教学资历不够,课堂上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气重视不够,轻易放弃了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多数学生,只专注提升学习成绩较好的、能跟随教师上课节奏的学生,导致更多的学生没有进一步提升学习动力的机会;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科研项目的提升,或者只带个别学生参加比赛,或者认为学生的出勤率、学习状态与专业教师关系不大,并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上,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风。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问题成因分析

2.1 从主观因素分析

2.1.1 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

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在中学时就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考入民办高校的學生中,很少有人是因为向往这所大学或专业,更多的是高考成绩决定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步入高校之前,就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这样的学习状态到了大学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同样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大学与中学的集中学习、强化学习的应试状态不同,大学教师更多的是讲授、教授和引导,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支配学习时间、学习难度深度广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本身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很难在大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就更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1.2 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强

民办高校大多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定位于所学专业的就业领域,以就业为导向,深刻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能跟随学校的教学过程进行学习,以获取职业导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就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动力、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然而,由于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强,或者自中学开始就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而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抑或是由于家庭教育或生长环境不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并没有把上大学和就业联系起来,依旧沉溺于享受大学生活和依赖父母的惯性思维中。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往往也缺乏持续性和持久性,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2.1.3 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辅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生小学阶段起就应该具备或形成了。但是,民办高校的很多学生自小学阶段最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就没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素养,导致后来大学阶段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依旧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这就导致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依然延续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不具备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自主设定学习时长、自主检验学习效果的能力,也就没有办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2 从客观因素分析

2.2.1 专业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调查了解到,各民办高校对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水平不尽相同。重视学习效果达成度的专业,会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成优良的学风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效果。但是,有的专业更加注重科研建设的水平,有的专业更注重学生竞赛的成绩,或者只注重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作为牵引,就很难实现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有的专业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把更适合小班授课的课程建制改为大班授课制,导致教师的注意力受限,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大部分学生存在听不懂或开小差的现象,学生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

2.2.2 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

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通过深入了解,其大多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造成的。有的家庭家长工作繁忙,无暇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身心健康但学习成绩堪忧;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或有各种婚姻问题,孩子没能在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习和生活,存在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等问题。这样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的家庭过于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却没有正确的方法,在最需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年龄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承受学习压力而产生反效果,出现厌学、逃学等情况,到了大学,更加需要释放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因此,不合适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会对学生的学风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2.3 社会环境对民办高校学风的影响

虽然当前我国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注重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希望所有学生拥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元文化逐渐以其包容性等特点成为人类文化发展新的方向。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多元教育理念和思潮对部分学生和家长带来冲击,导致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或成长成才理念被个别家长或学生误解为“独辟蹊径”。个别家长会认为上大学的竞争压力大,于是很早就让孩子接受出国学习或移民的思想,导致这部分学生即使上了大学也依然不适应国内的教育体系。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会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去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因为缺少了家庭的关爱而缺乏求学动力。还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金钱主义的危害,导致很多学生物质条件丰厚而精神世界空虚,间接影响了学风。

3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一体化建设对策思考

3.1 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化建设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专业教育主要是从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维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素质教育多从学生管理及能力拓展的维度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效提升学风的最好方法,是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化融合,全面提升学风水平。具体而言,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接受程度、知识基础及兴趣点,不同的课程内容要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的特点来制定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风建设水平也随之提升。同时相匹配的是素质教育过程要同专业教育的过程同步设计和配合。在学生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出勤率的考核,保证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游戏、走进课堂,才能保证上课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层次的学生,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模式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同时,在素质教育的维度还要加强学生卫生管理、自我管理、道德情操提升、沟通能力提升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在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习风气的最佳效果。

3.2 教风与学风一体化建设

学校的学习风气与教师的教风有很大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学风一般是指大学生学习的风气和大学教师治学的风气。也就是说只有进行学生学习的风气与教师的治学风气一体化建设,才能真正地提升学风。高校教风的形成,需要每位教师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足以引领学生进步的扎实学识和一颗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仁爱之心。同时,学校上下要将教风与学风进行一体化建设,在建设良好教风的同时,一体化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达成,才能真正地提升学风[2]。

3.3 课上与课下一体化建设

课堂上,教师的教风、学术水平、学识修养,学校规范化的管理、课程的有效设置、教学质量的有效落实和保障,以及学生出勤及上课的学习状态,等等,都是影响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课堂下,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知识拓展情况,学生在课程知识之外对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学习,以及学校社团活动、各类竞赛、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加上学校整体风清气正的办学环境,学校打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严谨规范的制度文化、赏心悦目的环境文化、催人奋进的行为文化等所构建的大学文化的建设水平等,都是构成良好学风的重要因素。只有课上与课下进行一体化融合建设,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提升学风[3]。

3.4 学校与社会的一体化建设

学风建设并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才能真正地提升学风和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由于社会认知或待遇等问题,往往无法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有些地区的有关部门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教风方面就能有所保障,从而有效促进学风建设水平的提高。同时,家庭方面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和睦健康的家庭,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地看待問题、处理问题的家庭,将会在学生大学期间给予学生最好的辅助和支持,从而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真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另外,数字时代,必须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有效控制,让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这也是新时代提升学风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许毛毛.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现代交际,2021(7):199-201.

[2]白雪. 浅论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J]. 才智,2011(28):99.

[3]管兆勇. 怎样学、为谁学:高校学风建设的主题[N]. 光明日报,2018-09-04日(13).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