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的鉴赏教学

2023-07-06 22:27:22刘筠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朱自清景物

刘筠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抒情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学体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展开鉴赏学习,能促使学生进入研学核心,发展学科综合素质。抒情散文鉴赏有描写方法、思想情感、表现形式、写作方法等不同角度可以选择,教师针对学生鉴赏需要作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鉴赏实践,以全面提升学生学力基础。

关键词 抒情散文  鉴赏策略

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涉及方法运用、作者情感表达需要深度发掘,文本表现形式和写作方法亟待专业研究,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和组织,以示范引导和组织训练等形式打开教学程序,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研学互动中建立鉴赏认知。

一、抓住景物描写设计鉴赏方案

抒情散文需要运用描写方法。教师要对学生鉴赏学习存在的问题作集中分析和处理,指导学生围绕景物描写方法运用展开鉴赏设计,帮助学生理清鉴赏学习路线,促进其鉴赏认知的顺利内化。景物描写关涉角度的选择,教师要从感官拓展、时间拓展、空间拓展、虚实拓展等方向展开指导和干预,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教师设计景物描写鉴赏任务时,要提出明确的鉴赏要求,给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鉴赏方法,确保鉴赏学习顺利展开。学生掌握必要的鉴赏方法,教师需要作学情分析,以提升教学指导的适合性。如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有不少景物描写,学生阅读时大多关注的是作者要展示的事件,而对景色描写内容不是很关注,教师从景物描写角度设计鉴赏任务:深入阅读文本,找到一些景物描写片段,寻找适合的角度展开鉴赏思考,准备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学生对景物描写内容并不陌生,也能够找到一些角度进行研读分析。如句式、典型词语、修辞方法等,这些角度是景物描写鉴赏的基本切点,教师作出及时的提醒:作者对这些景物有很深的情感,不妨从感官角度展开阅读和分析,或者从空间、虚实角度进行思考,看有哪些新发现。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自主研读、集体讨论,获得明确认识。作者描绘了五幅图画,主要关注了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姿态等,这是典型的“五觉”描写方法的应用。除了从感官角度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还有学生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景物描写内容作归类处理,从虚实结合角度进行鉴赏分析,揭示作者情感维度,能获得不错的鉴赏效果。

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作先期研究,根据学生学力基础展开对应指导,要求学生从感官角度进行鉴赏分析,能有效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学生对感官鉴赏并不陌生,但平时却很少涉及,特别是虚实、时空角度的应用,能有效拓宽学生鉴赏思维,其鉴赏效果更为显著。学生在景物描写鉴赏中对文本内涵有了全新了解和感知,对作者情感和散文主旨有了深刻理解。

二、针对思想情感组织鉴赏讨论

抒情散文写作中常常会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构思。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鉴赏学习时,要对作者情感和作品背景等進行分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然进入到鉴赏核心,感知文本情感走向,形成理性鉴赏体验和认知。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设计鉴赏讨论任务,教师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阅读鉴赏认知的自然成长。学生对作者和历史背景不是很了解,教师不妨利用网络和教辅材料,给学生准备一些辅学材料,让学生作好鉴赏学习准备工作。

散文鉴赏不能只关注其语言,深入研究作者情感和文本主旨内涵应该成为一种自觉追求。教师对学生鉴赏学力基础要作客观分析,要能针对性地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为学生带来更多鉴赏提示,以提升散文鉴赏效果。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教师先期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对散文基本情节和内容作梳理,然后设计鉴赏学习任务:史铁生的经历是曲折的,他的人生充满了磨难,天灾人祸使他失去了双腿,他需要面对这残酷的现实。阅读他的文章,可以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启迪,展开深度阅读,说说作者要借助文字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思想,不妨以读后感的形式呈现鉴赏学习成果。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教师及时投放史铁生的简介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广泛讨论,对读后感设计思路给予一些提示,学生逐渐找到阅读鉴赏的切点,独立写作自由表达阅读感知。在读后感展示评价环节,教师挑选精彩的文段进行公开评价和推荐,对学生鉴赏表现作正面评价。学生阅读感悟的写作与交流,等于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迪。阅读鉴赏行动获得丰富成果,学生感知体验更为强烈。

教师设计鉴赏任务,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材料,对作者心理和情感基础作重点推介,帮助学生矫正鉴赏思维方向,从作者思想解析角度进行深度鉴赏。读后感以书面形式呈现鉴赏成果,这是比较有价值的设计。学生撰写读后感的过程,其感知体验更为深刻,对文本涵义和作者情感的解读也会更为全面,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历练。

三、围绕表现方式展开鉴赏训练

抒情散文不仅内涵丰富情感丰盈,其语言、写法也会有突出特点,特别是经典散文,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教师在鉴赏引导时,要注意传授一些实用的鉴赏方法。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设计一些课内课外对接鉴赏训练任务,让学生在探索、对比、分析学习中建立鉴赏认知能力。特别是个性语言的鉴赏和分析,教师要从鉴赏角度选择和鉴赏程序组织等方面展开指导,以提升鉴赏操作品质。

学生进入散文鉴赏训练环节后,教师需要有跟进观察的意识,对学生鉴赏学习表现作客观评价,以提升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抒情散文可谓是典型的经典之作,其语言之精美、语意之悠远、情绪之婉约,都超出一般人的认知。学生对这篇经典散文有很高的阅读主动性,但大多关注的依然是语言的华美。教师设计鉴赏训练任务: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很多,不妨做课内外对比阅读,找到一些经典的片段,运用适合的鉴赏方法,进行深入的鉴赏学习。学生对朱自清的散文较为熟悉,如初中阶段的第一课就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后面还学习了他的《背影》,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搜集朱自清的其他抒情散文,学生能够找到《绿》《匆匆》《航船中的文明》等。经过一番筛选,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对比性鉴赏分析,找出这些作品中相关的描写内容,确定适合的角度,特别是对散文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入鉴赏分析。在汇报展示环节,要让学生充分表达,积极发言,并学生互动评价,特别要对学生阅读鉴赏中对文章表现方式的分析作客观点评,予以正面鼓励。

教师要设计对比鉴赏学习任务,有效激发学生鉴赏主动性。学生对朱自清散文比较熟悉,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组织学生课外搜集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学生学习有明确方向,其鉴赏设计和操作能够比较顺利展开。特别是鉴赏方法的传授,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支持和辅助,确保鉴赏训练活动顺利推进。延伸性阅读鉴赏,学生感知体验更为深刻,对朱自清散文内涵能有全面的感知,这对有效提升散文鉴赏效果有一定促进作用。

高中生有一定的鉴赏学习经验积累,但学法应用还存在不少短板,教师对学生鉴赏操作能力作客观评估,针对抒情散文的具体特点展开教学安排,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帮助。景物描写角度选择、作者情感思想探索、表现方法和写法特点研究,教师选择适合的切点进行具体引导,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升学习效果。

[作者通联:安徽蚌埠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朱自清景物
景物描写——雨
景物描写——风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22
写写冬天的景物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1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景物描写要准确
读写算(中)(2016年9期)2016-02-27 08:47:37
风韵幽淡,意旨遥深
青春岁月(2015年16期)2015-08-29 12:32:27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