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画的成就兼论其当代性

2023-07-05 02:48杨力舟
中华书画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蒋兆和徐悲鸿人物画

□ 杨力舟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幻与前进而不断发展,中国画紧随时代步伐也不断创新。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变革最大、成就最突出,并以鲜明的区别于任何时代的当代性谱写出新的篇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可悲境况,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但是这样的乱世仍然造就了一批有为之人才,正如鲁迅所说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诸如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等人,于民族危亡之时亦不忘拯救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对当时的中国画现状发出切中时弊的批评与革新主张。他们大声疾呼,近代的中国画陈陈相因,可谓颓败极矣,力主“学习西方写实造型”“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然而他们只是说道者,实际的革新者还必须依靠实践家,拿出作品说话。于是涌现出陈树人、高剑父、高奇峰、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人。特别是徐悲鸿,为开辟20世纪新时代的人物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62年,杨力舟(左一)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时在农村写生

1979年,杨力舟在山西永乐宫临摹元代壁画

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叶浅予师生展”,杨力舟(左一)、王迎春(右一)与叶浅予先生(中)合影

2000年,杨力舟创作《奔马图》

2011年,杨力舟(左)、王迎春在陕北写生

杨力舟素描、速写、创作草图

杨力舟、王迎春 太行铁壁 200×200cm 纸本设色 1984年

旧的中国人物画落后的表征是什么呢?我以为从内容上看,元、明、清以来的绘画创作回避现实、脱离时代。中国画其原有的意象美学是高于摹写客观的绘画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十分精辟的理论,然而多年来背离造化,仅仅传移摹写复古恋旧。因而徐悲鸿等人对这一现状给予了抨击,对人物画衰败已极的状况十分深刻而具体地做了点评。徐悲鸿指出:“夫写人不准以法度,指少一节,臂腿如直筒,身不能转使,头不能仰面侧视,手不能向画面而伸。无论童子,一笑就老,无论少艾,攒眉即丑。半面可见眼角,跳舞强藏美人足。”就连陈老莲,他也提出了尖锐地批评:“其作美人也,均广领”“其作老人则侏儒……”

我们掩卷深思,徐悲鸿这样的描述难道不是事实吗?再想一想,这样的具体认识也只能出自实践家之口,只能出自具备了精深人物造型能力、具有西方写实主义美学涵养的画家之口。纵览近代画史,除任伯年有几幅描绘民众生活的人物画外(如《疏雨牧读图》《何以诚肖像》《横云山民行乞图》《吴昌硕肖像》),整个画坛贴近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实可谓凤毛麟角。换句话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的中国人物画,基本上呈现远离现实的复旧状态。

今天再作反思,徐悲鸿等人改良中国画,属于当时崇尚科学救国思潮的部分,似乎对传统绘画的形式美有所贬斥或忽略,但是他们抓住了画坛存在弊端的主要矛盾方面,因此他们旗帜鲜明的改革观点正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并从办教育入手,这样的措施抓住了根本。他们引进了西方艺术强调真实之美的主张,对各种对象进行客观描绘,其方法、手段,是把以合法的自然为依据的绘画科学带入到中国画,以客观世界的真和美做标准。这种认知从艺术上看显然有其局限性,但是衰弱的中国人物画,百年来基本上是在这样的框架里图新、变化发展。同时徐悲鸿身体力行的从油画、素描、国画诸方面开辟新人物画的创作天地。他的《陈散原像》《愚公移山》《泰戈尔像》,以及主题性国画《九方皋》、鸿篇巨构《愚公移山》等作品,紧扣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振兴的坚强信心,从造型结构的精确到神貌个性化的刻画、体面与线描的有机结合,一反俗套,为20世纪中国人物画开辟了新局面。

杨力舟、王迎春 建设抗日战争民主根据地的模范——陕甘宁边区 300×5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继徐悲鸿的艺术思想、致毕生精力使中国人物画发展达到高峰、贡献卓著者当推蒋兆和。蒋兆和没有入过正规学校,贫寒交迫中自学,但是他的西画人物造型功底极深,面对真人又多用毛笔直取,线面光影明暗结合,中西融合,使人物画的写真技法达到极高水平,而且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时代特征,都是可以与西方绘画大师相比的。蒋兆和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近百幅人物画,和40年代的巨作《流民图》(1943),完全是旧中国灾难深重的悲凉人世的真实写照。蒋兆和自序中说:“知我者不多,爱我之画者尤少,惟我所同情者乃街旁之饿殍。”他笔下数百个处于苦难境遇的男女老少,个个动人心魄。长卷式又大如壁画的形式,其规模之大、人性人情含义之深、线描皴擦之精妙、挥写之豪放、墨色之丰富,都堪称中国画百年史上最好的作品,誉为当代世界画史之经典并不为过。进入50年代后,蒋兆和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人物画创作,虽然有配合时事与政策之感,然而也反映了他始终用画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艺术主张。创作道路的一贯性、时代变迁的脉搏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成为一条主线。

50年代后,中国的文艺政策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使写实绘画和歌颂性绘画成为时代的主要倾向,杰出的人物画家层出不穷。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画家,歌颂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创作切入所处的时代,直接、间接或曲折地表现了各种人物为实现中华腾飞的宏伟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壮丽画卷。老一辈人物画家叶浅予的《和平解放北京》《民族大团结》,年轻一辈的石鲁、李斛、黄胄、方增先、周昌穀、杨之光、王盛烈都有优秀作品问世,更年轻一辈的刘文西、周思聪、姚有多等等,数不清的人物画家、大量风格各异的作品涌出,形成了中国人物画奇伟瑰丽、浩浩荡荡的洪流。其成绩之辉煌,与当年徐悲鸿所批评的那种中国人物画的状况相对照,更可以看出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变化与进展非常不凡。

我认为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可以在世界艺坛占据一席之地。因为这个时期的人物画一改过去脱离社会、重复古人的积习,而紧随时代的风云变幻,又表现出当时的现状与民众生活。它以可视的当代性,反映了中国社会各个时期与层面的变化,借鉴了外国的写实画风和技巧,以强有力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形式显示了独有的民族艺术特色,大大提高了中国画的生命力。须知,当徐悲鸿等人引进西方写实主义到中国时,西方正盛行各种现代流派,中国人没有追逐时尚,吸收的是写实画风,因此,近80年来中国人的写实技巧与能力迅猛提高,甚至与西方绘画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一点我们应该充满自信。

中国画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的进程必定产生变化,这是肯定的。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国画不可能超越时代而发展。因此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化进程还比较艰巨,固然前景非常广阔,仍需大家加倍努力。所以我认为中国画在20世纪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转化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从21世纪开始向现代形态迈进,其任重而道远,仍然要在沿着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作当代性的延续和创新。

杨力舟、王迎春 太行烽火 407×640cm 纸本水墨 2009年

猜你喜欢
蒋兆和徐悲鸿人物画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蒋兆和简介
蒋兆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蒋兆和自叙
人道之光蒋兆和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