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伟 廖肇银
在瑞金这片红土地上,有一所学校以“解放”为名,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少年为核心,筑牢红色文化阵地强化环境育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化课程育人,打造“红色小导游”队伍加强实践育人,让红色文化基因浸润学生血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红都少年。这所学校就是瑞金市解放小学。
环境育人:校园里处处皆红色
步入解放小学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我们注重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环境建设的点点滴滴,让校园处处皆红色,让学生进了校园就浸润其中,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解放小学校长李小金说。
进入解放小学校门,就是一条依着围墙建设的红色长廊。对这条长廊,六年级学生钟语晗格外熟悉。“每天进入校园从这里走过,放学又经过长廊走出校门,长廊里的陈列内容我们都烂熟于心。”在钟语晗的引导下,记者见到,长廊陈列的内容包含“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红都瑞金”“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瑞金籍将军”五大板块,重点呈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岁月,让学生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翻天覆地的建政历史和感天动地的革命精神。“你看,这是我们的‘五星墙。”循声望去,文明之星、体艺之星、进步之星、阅读之星、礼仪之星,集中展示学生的风采。“我们都以能登上‘五星墙为荣。”说这话时,钟语晗眼神放光。
走过红色长廊,就是学校的红色文化楼——求真楼。在这栋楼穿行,走廊、过道、教室,到处都以图文形式布置着与瑞金相关的革命旧址、革命故事、革命英雄。“这里,我们以‘五角星为元素,专门设置了露天的‘红色书屋。”李小金介绍,学校按照“选书从优、专人管理、定期更换、全天开放”的图书管理原则,在这里陈列了各种红色书籍。钟语晗告诉记者,课余时间,她和同学们都喜欢来到红色书屋,挑选自己喜欢的红色书籍,静静地坐在这里,慢慢地品读。
李小金介绍,红色书屋对面的红色影院也是学生喜欢的去处。在这里,学校会定期放映各种红色题材的电影。“《闪闪的红星》《鸡毛信》都是我们特别喜欢的电影。”四年级学生肖政辰说。
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李文辉经常指导“红领巾”广播站的学生。“我们利用广播站,每天在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播放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诗词等,大力宣讲苏区精神,让红色基因随着旋律拨动孩子的心弦。”她说,学校的每个班级还设置了红色文化宣传栏,展示学生绘画、手抄报、书法等作品。学校还结合每月的主题宣传活动,将师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各类橱窗、展板中予以展示,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
课程育人:把红色文化渗透到每一门课程
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一所赣南红土地上的学校,如何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李小金说,解放小学的做法是既抓好红色文化课程开发,也抓好学科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在解放小学课后服务现场,记者看到,一群学生正拿着学校的校本教材《红色歌谣》,学唱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李小金说,为了让每名学生都了解赣南苏区的革命历史,学校邀请当地的历史专家,成立课程开发小组,收集整理苏区红色革命故事、传记、散文、诗词、歌曲等,编写了《红色歌谣》《红色故事》《红色旧址》《红色诗词》4册校本教材,供全校师生使用。
钟娟红是解放小学的语文教师。对于学校开发的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她感同身受。“在家里,我经常把教材的故事讲给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听,然后又带着儿子到革命旧址现场感受,每次回家儿子都会和我分享他的感受。”从儿子的身上,她也在思考,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融入红色文化,是否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户外去?在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后,她和部分学生家长利用周末,把“我的植物朋友”这一课的写作课堂搬到了红井景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另一方面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学生谢沁玲的母亲钟美娟一同上完这堂课后,难抑内心的激动,给钟娟红发来微信说:“户外课堂的教学效果好。教师与学生有了更立体更深的互动和联系,家长与孩子也有了非常好的亲子互动,呈现了人人爱参与、参与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美术教师叶青也颇有心得。他领着记者欣赏由他指导学生创作的瓷盘画作品,红井、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等在学生的笔下栩栩如生。“这些都是学生在美术课和美术社团里创作的。”叶青说,以美术学科为例,教师会引导学生描绘心中的革命英雄、珍贵文物等,并让学生介绍绘画思路、作品含义,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学校还设立了“红色瓷盘”绘画室,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参与瓷盘画创作,并向全校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
“点点滴滴地把红色文化渗透到学科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小金介绍说,学校鼓励教师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找准红色文化与各学科的熔接点,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比如,少先隊活动课着力打造“红色品牌”队课,语文课指导红色诗文诵读、红色故事演讲、红色征文比赛、音乐课教唱红歌,等等。
实践育人:把课堂搬到红色景点
红井依然涌动着清冽甘甜的泉水,红军广场上“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依然清晰……从叶坪到沙洲坝,从大柏地到云石山,红都瑞金的每片土地,都激荡着火红年代的回声。
“叔叔阿姨们,你们知道这口井为什么叫‘红井吗?”正值周末,在瑞金沙洲坝红井旧址,解放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杍昕正为游客讲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动情的讲解结束,游客掌声四起。
身穿红色校服的刘杍昕,是瑞金市解放小学红色小导游社团的成员,常常利用节假日到景区为游客义务讲解。“讲解红色故事时,我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刘杍昕说。
在解放小学,每年新生一报名,就有一个环节——红色小导游海选,由学生自愿报名后参加选拔。“孩子们不仅能接受生动的红色教育,还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解放小学副校长、社团指导教师刘洁琴介绍,2001年,学校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创办了红色小导游社团。教师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开展红色寻访、实地讲解等活动。
刘杍昕如今是红色小导游“高手”了,但她至今难忘第二次在叶坪景区讲解时的尴尬。“那一次,应该是自己刚开始讲解的缘故,面对游客围拢过来,突然就特别紧张,一紧张,我就忘词了。”怎么办?她想起了社团教师指导时的一幕幕,调整,调整,再调整。停顿片刻,刘杍昕对着现场游客微笑着说:“我给你们唱一首赣南民歌吧。”说完,她便唱起了最喜欢的那首《谢大娘家的天窗》。歌一唱完,现场游客就给她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现在,我越讲越自信,越讲越开心。”如今的刘杍昕,足迹遍布瑞金各个红色景点,参加志愿讲解30多次。
起初,一二年级的学生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到景区讲解,有模有样地学,从不敢讲到抢着讲。每年暑假,每名红色小导游在红井、叶坪等景区义务讲解都要超过10次。
在解放小学,双语讲解已成为学校红色小导游的一大特色。英语教师积极参与红色教育——红色小导游社团增设了英文版讲解教学,不少学生都能用中英双语介绍家乡。“欢迎来到我的家乡瑞金!”四年级学生肖政辰对这段讲解词已经非常熟悉。“未来,我要把家乡的红色文化讲给更多人听!”肖政辰自信地说。
在学校红色文化墙上的一个巨大的红心图案里,张贴着一批又一批的红色小导游照片。虽然如今已经是瑞金七中的初二学生,但何柳霏每次回到解放小学,她都会来到这里,看着自己和其他红色小导游的照片,久久不愿离去。“刚到解放小学上学时,我胆子特别小。”在教師的鼓励下,她加入了红色小导游社团。从不敢讲到试着讲,再到越讲越放松,何柳霏越讲越自信,成了赣州市“四星级红领巾讲解员”、瑞金市首批“五星级红色小导游”,还被评为2021年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我现在还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红色景区参加志愿讲解,让游客感受瑞金红色小导游的风采。”何柳霏满脸自豪地说。
李小金介绍,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成为“红色小导游”。目前,学校有红色小导游社团班5个,学生120余名。这些红色小导游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到景区进行义务讲解。据不完全统计,红色小导游已志愿讲解3万余人次,受益游客近10万人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
在李小金看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任重道远。“学校能够被列为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培育创建试点学校,是使命更是责任。”他说,学校将继续把创建活动纳入学校建设发展之中,坚持以“学红色历史、看红色影视、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当红色导游”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书写“红都少年别样红”的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