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左薇拉
语言被视作文明的象征,亦是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讲述与书写,人类记载下了一段段传说和历史。在这些故事中,有的饱含对油盐酱醋的体察入微,有的致力于探讨宇宙的边界。无论是哪一类故事,都起步于人类与自己、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探索。而在科幻作家笔下,这一交流的界限被拓宽到了无限大。
聊聊吗?地球上的朋友们当我们谈到应如何与其他文明交流时,第一个想起的,或许便是我们身边的这些朋友——地球上的生物们。它们之中既有人类的近亲猩猩,亦有社会型生活习性的蚂蚁,又或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或作者虚拟出的生物。在作者笔下,这些地球上的其他文明往往也表现出了和人类社会接近的特质。
在电影《猩球崛起》中,猩猩“恺撒”在母亲亡故后被化学家威尔2罗德曼收养,并在其家庭中迅速掌握了和人类交流的能力。作为一只在人类身边长大的猩猩,恺撒在拥有了智慧后,便表现出了和人类相近的本性。它组建了猩猩们自己的家园,而在这个家园里,也随之出现了阴谋、内斗、复仇等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戏码。
尔大奖获得者贝尔纳·韦伯(Bernard Werber)的代表作。在书中,蚂蚁构建起了超乎人类想象的庞大帝国,而人类则以“手指”——这个在蚂蚁帝国里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古老恐怖传说的形象登场。之后,为了证明蚂蚁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蚂蚁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手指”展开了秘密行动,组建了一支特别行动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丰富的蚂蚁生态学知识,以人类和蚂蚁的故事为两条平行主线,讲述了人类与蚂蚁两大文明社会接触、较量、共处的史诗。
相较于科幻作品中人类能够通过语言、脑电波直接与其他生物进行交流的高级模式,现实里人类依然处于理解地球生物行为的初期阶段。
早在1872年,达尔文便发表了著作《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TheExpressionofEmotions inManandAnimals)。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分析人和鸟类、家畜、灵长类动物的声音、表情、手势及身体各部分姿势来表明人和这些动物的共性,进而证明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随着研究的推进,人们逐渐知道了狗摇尾巴代表欢迎,猫摇尾巴代表好奇,海豚会将海绵放在鼻子上保护鼻子不受泥沙伤害,鹦鹉在通过训练后能和人类进行一些基础对话。但目前人类以为的沟通大多都是经过长期训练后的条件反射,难以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如果无法直接沟通,我们能否发明出一种翻译器,来将动物的叫声、脑电波又或是行为翻译成人类能理解的语言呢?
来自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康2斯洛波奇柯夫 (ConSlobodchikoff)博士是动物交流研究领域的先锋,有三十余年的草原土拨鼠研究经历。他发现,土拨鼠有一种复杂的声音交流方式。这种方式就像土拨鼠的语言一样,会提醒同伴捕食者正在附近。这些叫声会基于捕食者的类型和大小发生变化,甚至还能用来指示靠近它们的人类的衣服颜色。
基于这些发现,斯洛波奇柯夫开发了一种将动物的声音翻译为英语的算法,科学家们也正将人工智能用于理解动物的语言、行为,期望能跨出理解地球朋友的第一步。
然而,即使AI翻译成为现实,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和动物进行一场无缝对话,毕竟,人类和动物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面对许多动物,我们甚至难以确认它们的行为究竟是依赖于它们的本能,还是来自它们的想法。
一种可以让我们了解狗神秘心理活动的技术是大脑成像。在医学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可以让医生通过观察大脑活动来检测患者的精神状态。
在埃默里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格雷戈里2伯恩斯(GregoryBerns)博士的眼里,这一技术同样是上帝为人类了解狗的想法或感受而打开的一扇窗。他付出了大量努力去训练狗养成在大脑扫描仪内 静止不动的习惯,并根据扫描结果,分析发现狗将我们视为朋友,而不仅仅是喂它们的手。
也许有一天,科学家们能够取得跨世纪的突破,这样我们就能和动物们来打个货真价实的招呼——
“早上好,你吃了吗?”
轮到了与人造物沟通
或许,我们和这些地球同伴的交流鸿沟起源于万年前在进化树上的某次分杈。相比之下,人类和人造物的沟通便顺畅多了。
为此,甚至诞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是一个关注人和机器之间交互模式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它关注人与物品、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设计和实现的所有问题,旨在降低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摩擦系数。
人机界面的摩擦,指人和机器之间在交流过程中所遭受的阻力。这种阻力 来源于碳基生物与硅基产物的本质差别。比如说,当人向机器传输数据时,无论是语音又或是文字,都只能达到每秒几个比特。而机器向人传输数据时,人类也总是需要一个对于机器而言非常漫长的过程才能理解其含义。这种速度相比起机器与机器之间动则高达几百兆的传输速度而言慢了万倍,并且经常出错。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就和货物一样,慢速的系统和快速的系统创造出来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快的系统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和行动,从而获得多重方面的好处。网页10秒打开和1秒打开,问题1分钟内被回答和1天被回答,效果完全不同。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史,几乎每一次变革的核心本质都是人机摩擦系数的显著下降。
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将人类从无趣又繁复的指令输入界面中解救了出来,桌面从此有了颜色和形状,人类可以通过点按、拖拽的形式,以一种更符合人类直觉的方式来和机器交互。随着苹果发布了初代iPhone手机,电脑变成了可随身携带的触控手机,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
如今,我们离赛博朋克作品所描述的场景越来越近。
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的推出,人类所处的物理世界开始与虚拟世界融为一体。2017年,倫敦街头出现了一条可动态更新交通标志的街道。它通过感应技术来监测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并会实时调整道路标记。
而可穿戴设备也从常见的手表、手环,变成了文身、标记,又或是一小片贴纸。它们能够通过黏合剂应用于患者的皮肤,并具有泡沫部件和嵌入式电子设备,以监测患者的生理体征,如脉搏、血压。
从某种意义来说,也许从人体数据被持续追踪的那一刻伊始,人类的电子化身也诞生了。
科学家对人体电子化的追求并没有局限于此。
美剧《良医墨菲》展示了这样一种技术。医生在进行复杂外科手术前,能在术前对1:1建模的病人器官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操作,在将操作细节具体到1毫米误差后,再对患者实施手术,这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你不要以为这只是科幻小说,或者是电视剧,它已经真实发生了。”斯坦福大学临床副教授大卫2阿克塞尔罗德(DavidAxelrod)博士说道。事实上,自2016年伊始,VR技术便已开始被用来培训医学生和教育病人,并在2017年于伦敦皇家医院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由VR技术辅助的脑动脉瘤治疗。
此外,通过为手术提供增强现实(AR)平台,患者和外科医生能够看到病患隐藏的解剖结构视图,从而避开错综复杂的人体结构,精准定位病灶,为手术提供实时的、更加清晰的视野,从而提升整个手术过程的精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将我们从现实世界拉入了电子世界,而科幻作品们带我们去往了更远的未来。
在这片未来里,人造物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也有了各自迥异的和人类的相处之道。
在白饭如霜的作品《家电人生》中,电器们有了生命。每天清晨,闹钟将微波炉、电动牙刷逐一叫醒。电视机会跑到主人跟前来提醒其观看国际新闻。洗衣机作为电器团队的领袖,还会分配工作,制定激励制度和安排调休……在保有各自天性的同时,这些人造物与人类相处的过程堪称丝滑。在书中,我们甚至能看到这群家电
辅助主角开展声势浩大的爱情挽救行动的桥段。
经典动漫《人型电脑天使心》(Chobits)则是以一个电脑全部人型化的世界作为背景,也是一部少见的不受“机器人三定律”限制的作品。在作品中,人們把电脑当作了家庭、生活甚至情感的一部分。由于其拟人化的外形,人型电脑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喜爱甚至超越了人对机器普通的喜爱,以至于导致了一连串道德伦理问题。这部作品中所讨论的话题也不再局限于展示人与机器的交流如何顺畅,而是进入了更深的意识领域。人和电脑,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甚至谈情说爱吗?人对电脑的好感是因为电脑的高效率、好脾气以及美丽的外表,还是因为电脑本身?电脑表现出来的对人的情感,是来自贴心的算法设计还是其个人意志?如果电脑被格式化,这样的情感还会存在吗?
在作品中,作者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正面回答,而是选择通过不同的角色和故事来引导读者思考。这些故事或悲伤或感动,却将“人应当如何与电脑相处”的思考贯穿了整部漫画。
在美剧《西部世界》中,作者将这一思考推演到了极致。这部作品设定在未来的一个高科技成人主题乐园中,机器人在人造“西部世界”里过着平凡而朴素的生活,但它们存在的目的,却是让游客能尽情放纵自己的情欲和暴力。机器人女主角德洛莉丝生性单纯,不谙世事,和父母居住在农场里,还有着自己的爱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甜美的机器人女孩,系统为她设定的命运却是父母被杀,自己被游客凌辱,并随着“西部世界”的一次次开放周而复始。饱受欺凌的机器人在一次次磨难中唤醒了自己的意识,展开了对人类的报复。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人和机器人一并陷入了毁灭性的循环,因他们的罪恶而被囚禁。
这部作品深刻地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流。它并未将视角着眼于未来的某个时代,而是将其拉长到了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当时间被拉得足够长,人类成为一个为生存而设计的算法,成为机器人,而机器人最终变成了人。人与机器人不再是神与创造者的关系。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人性,也难以下定论说是人类更具有人性,还是机器人更具有人性。
向宇宙发出呼唤
让我们离开地球,将目光投向大气层外的未知荒野——宇宙。
和那些知根知底的人造物相比,人类与外星生物的交流方式则可谓是种类繁多、新意频出了。
在早期的科幻作品中,科幻作者对交流途径的处理倾向于“黑盒化”。无论是《星之继承者》《地球停转之日》,又或是《星球大战》《火星编年史》,人类遇见的大多数外星人都拥有某种神秘的能力或是神奇的“翻译器”,能够将地球语言无缝转化为外星人语,就像一个不知道原理但是能正常工作的黑盒子。
但这种处理方法却存在着许多漏洞。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而翻译的本质是映射。换言之,翻译便是将一个物体在一个种族中的表达映射到另一个种族的表达里。如果在地球和外星上都存在着苹果,那么只需指着苹果,双方便能迅速交换这个物品在两个世界上的表达。但若对方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这一物体或是这一概念,便无法映射。
即便在地球,也依然有大量的语言难以得到合适的翻译。南美洲穆拉族(Mura)的皮拉罕语(Pirah?)没有用于表达数字的词汇,也没有除了父母外用于表达亲属相关的词汇。因此对于一名穆拉族人而言,理解英语便成了一件常人难以想到的难事。
可以预想到,外星人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天差地远的区别,当第一次接触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与外星文明接触和交流呢?世界著名奇幻兼科幻小说作家厄休拉2勒古恩在作品集《变化的位面》中给出了一份更为详尽的答案。
《变化的位面》英文版封面
《变化的位面》更像是一本幻想民族志,以十五个短篇故事讲述了迥异不同的位面民族的文化和故事。通过位面管理局,人类能够进入不同位面进行短期旅行,以体验这些位面居民的生活和文化。
有的位面和人类的世界相近,主角与居民的交流便颇为流畅。在《伊斯拉克粥》中,主角遇见了解开基因锁链的伊斯拉克人。由于基因技术的滥用,伊斯拉克的各种生物自由异种交媾。因此在这个位面里,你能够看到长着羽毛尾巴的清洁女工、长着猪拱嘴用四肢行走的小学生,以及长得一模一样的克隆人。更奇特的是,你甚至能够一边喝着玉米粥,一边与拥有4%玉米基因的女人聊天。
有的位面则和人类的世界全然不同。在《恩纳2穆穆伊的语言》中,作者描述了一种和人类无法破解的语言。“恩纳2穆穆伊的文字不是横向书写,也不是纵向书写,甚至不是按照任何一个固定方向书写,而是放射性的。许多单字从最初的,或说中央的一个单字开始向外扩展,就像树木枝叶的生长过程或结晶的过程一样……我们说话的方式就像蛇行进的方式……他们说话的方式就像海星行进的方式。一只海星通常什么地方都不去。它没有头。这样它就有许多方向可以选择,尽管它根本就不会选择任何一个方向……”这种语言就像这个神秘的位面一样,他们消灭了所有没有用处的生物,于是所有地方的景色都是一模一样的,无论是山丘、田野、高原,还是森林,都一样肥沃富饶。整个位面变成了一个绝对安全的看护室,人们除了享受生活之外,什么都不需要做。
除了提到的两篇小说,书中,厄休拉还探索了大量其他的位面。有的种族像候鸟一般定期迁徙,有的种族奉献千年,只为替仇敌建造一座宏伟的堡垒,有的种族则终日静默,他们不写字、不说话,也不使用任何信号系统或其他装置来表达自己。
改编自特德2姜的《你一生的故事》的科幻电影《降临》则描述了七肢桶外星人与人类的第一次接触。
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十二架贝壳状的不明飞行物,悬浮在十二个不同的国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类发出了信号,但人类却不能解读。经过多次接触,语言学家路易斯发现外星人的语言结构与人类截然不同——它们的语言能同时表现因果。通过一种极为特殊的圆环状的水墨符号,七肢桶能随心所欲地支配文字,无须用语言表达,更不需要受到线性时间控制,事实上,对于七肢桶而言,它们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前因后果,因此它们可以任意看到过去和未来。这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和思维体系对一直处于线性时间里的人类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因此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冲突。当然更多时候,我们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或许根本不会有见面这个环节。
在《三体》中,人类与三体人的第一次接触便是如此。那是在1979年的紅岸基地,在那看似再寻常不过的一天,科学家叶文洁正在值夜班。就在这时,红岸接收宇宙电波的波形显示器上出现了异样的波形。经过解码,叶文洁看到了三体世界向地球发送的第一条消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回答,还是不回答?
人类的命运,从此在叶文洁的纤纤两指间改变。
现实中,人类早已向宇宙发送过多条信息。
第一条信息是一块镀金铝板,于1972年被安装在先驱者10号上发送,上面刻画着一男一女的画像,及一些符号用以表示这艘探测器的来源。这艘探测器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漂流瓶,如果探测器被外星文明捕获,外星人就可以通过这块铝板快速了解地球和人类。但是,姑且不论在浩瀚宇宙中外星文明能恰好发现探测器的可能,探测器的飞行速度终究是有限的,据科学家们计算,先驱者探测器光是要航行到距太阳30光年距离的恒星,其所需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银河系自身的年龄。
另一种发射信息的途径和《三体》中叶文洁所采取的方式类似,发送无线电信号,这也是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式。
人类向宇宙发出的第一条无线电信息是阿雷西博信息,发送于1974年,目的地是距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这一信息共有1679个二进制数字,能够被排列成一个矩形,里面包含了大量基础科学信息,如数字、DNA元素、核苷酸、双螺旋、人类数据、星球位置,以及发送该信息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人类向宇宙发送了更多信息。
1999年,两位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撰写并发送了一条无线电信息到太空。这条信息由23页数据组成,由位于乌克兰叶夫帕托里亚的RT-70射电望远镜发送,并被命名为宇宙来电。
宇宙来电与阿雷西博信息相同,也采用二进制进行编码,但它包含的内容比阿雷西博信息更加丰富,光是数学便囊括了数字、算术、指数、代数、几何等部分,此外还介绍了人先驱者10号上的镀金铝板阿雷西博信息解码图类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化学、人体形态等各领域的知识。
如今,人类已向宇宙的各个角落发送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既有地球的宇宙坐标、地理信息,也不乏人类的艺术创造品,比如披头士乐队经典歌曲《穿越苍穹》(AcrosstheUniverse),这首歌就曾在2008年2月被美国宇航局送上天空,预计将在2439年到达北极星;同年6月,欧洲非相干散射协会(EISCAT)使用北极圈的雷达站向太空广播了六个小时美国食品生产商多力多滋(Doritos)的广告。
如今,就像《三体》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人类仍然对是否应该向宇宙发送地球信息存在分歧。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作家霍金就曾在《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系列影片中公开表达了他的忧虑。他说:“如果外星人拜访我们,我认为结果可能与哥伦布当年踏足美洲大陆类似。那对当地印第安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而俄罗斯雷达天文学家、搜寻外星文明专家扎伊采夫则称,只要人类要研究雷达天文学,就不要费工夫担心发信息会向外星文明泄露地球坐标的事。因为地球人为了研究雷达天文学所发出的信号早就遍布了整个天空。除非我们禁止研究雷达天文学,否则我们根本无法避免暴露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然而,一旦封禁了雷达天文学,我们也将无法监视和预防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待人类的终究还是毁灭。
如今,人类早已在探索地外文明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太远,我们的信号不仅遍布地球,甚至走出了太阳系。
即便至今为止这种交流依然是单向的、单次的。
但或许,外星人的舰船已经在拜访地球的路上了呢?
跨越时空的声音
最后,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类永远无法控制的第四维度—时间。
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终有谢幕的一天。
而当那一天来临,或许我们将离开地球母亲的摇篮,或许那一天,平凡如现下我们正在度过的每一天。
那时,我们又能给那些千里迢迢赶来的外星人又或是地球上即将孕育出的新智慧生命留下些什么呢?他们看到的,将会是《银河帝国》中描写的辉煌帝国,还是一个满目疮痍的过度开采星球?
余卓轩的《白凛世纪》将背景设置在了人类文明消亡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里保存的种子用三层铝箔包装数个世纪之后,地球由于一颗神秘坠入太平洋的陨石陷入冰封,人类遗失了科技,魔物在陆地上肆意横行,拥有特殊能力的“奔灵者”是人类的后裔,他们在野外与魔物作战,同时也深入人类文明曾留下的废墟遗址,期望从中找到世界毁灭的真相,找到生的希望。
而他们找到的是什么呢?
是一艘艘表面结满黑褐色铁锈的巨大舰船、被大自然的力量轻易扭曲的金属与钢骨建造的旧时代居所,以及储存了上万份原生种子的“种子库”。
在《三体》中,人类则选择在冥王星上建造自己的墓碑。墓碑的名字叫作地球文明,以现代东西方混合文字写成,能在10萬米高空清晰可见,每个字都大得像一座城市。黑色方碑里整齐码放着地球文明的结晶——凡2高的《星空》、达2芬奇的《蒙娜丽莎》、维纳斯的雕像。而对于一个希望将物品保存上亿年的人类墓碑而言,这些都只是墓碑里的边角料,毕竟它们的保存年限仅有短短的五万年。
五万年,足够晚期智人进化成人类现在的模样,而在宇宙的尺度里,只是弹指一挥间。
为了让地球文明保留得更久,科学家尝试了所有能尝试的存储媒介,从先进的量子存储器、硬盘、光盘、印刷品,一路回溯到史前文明曾用过的载体,如陶器、壁面、刻痕。最终,他们找到了把信息保存一亿年的唯一方法,将字刻在石头上。
于是,人类的五千年文明被浓缩成了一面又一面的洞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刻着一厘米大小的小篆、隶书、拉丁文。而这,便是我们能保存下来的全部信息了。
迟卉的“拉比特人”系列作品则从未来人的角度描绘了他们对人类文明的挖掘与发现。拉比特人是一种从啮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地球智慧生物,对人类文明进行了持久的挖掘和考古。根据人类遗留下来的垃圾堆、下水道和排泄物集中处理场所,他们认为人类是奢侈的远古巨型种族,有着短暂而兴盛的文明,并最终由于生存压力、资源短缺等因素,选择了集体逃离这颗贫瘠寒冷的星球,投身宇宙。
纵然在拉比特人的考古记录中,我们能看到许多与人类真实现状不符的猜测,但更多的考古推测,却也正确地指向了当前人类所广泛面对的来自环境、食物、生存等多方面的压力。
联想到当前人类对已知古文明进行的考古研究,这部系列作品仿佛是一面镜子,一边在未来世界里探寻人类留下的足迹,一边在叩问当下的我们,是否真的读懂了古文明留下的线索。
在现实世界里,人类早已为自己备下了墓碑。
而这个墓碑就坐落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的“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在这座墓地里,排列着近三百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鸟类和兽类的名单,每一块墓碑都代表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上面记载着灭绝的年代和灭绝的地方。
人类的墓碑和其他动物别无二致,坐落于整个多米诺墓碑骨牌的倒数第二位,只待刻上灭绝日期。
现如今,大多数人类艺术结晶都保存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内供游客参观。反而是人类的数字遗产,由于其可批量复制的特性,被率先存放在了北欧的冰山之下。
2006年,瑞士科学家便发起了这样一个项目,通过网络服务进行长期数据保存和获取,主要保存着档案馆、图书馆等纸质资料的数字信息。科学家们计划用密封舱封存刻录了数字信息的穿孔卡片、微缩胶片、软盘、磁带、CD、DVD、USB和蓝光媒介等,然后将该密封舱放置于瑞士诺克斯地堡进行保存。
而2020年,世界上最大的代码托管服务平台Github也启动了一项代码永久保存计划。通过对每个活跃的公共代码仓库进行快照捕捉,Github收集了大量人类创造的开源代码。这些代码被写入长达3500英尺的胶片卷轴,并被存储于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座废弃煤矿密封室内的钢壁容器中。根据ISO标准,这种介质的使用期限约为500年。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在矿山旁一英里左右,还有着著名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GlobalSeedVault)。该种子库拥有超过110万个种子品种,几乎来自世界上所有国家,包括玉米、大米、小麦、豇豆、高粱、茄子、生菜、大麦和土豆。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保护世界上独特的作物遗传材料,以避免自然灾害和战争对地球生态体系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并为后代克服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提供选项。这些种子通常被密封在定制的三层铝箔包装中,这些包装被密封在盒子里并储存在种子库内的架子上。而种子库内的低温和湿度水平则确保低代谢活动,使种子长时间保持活力。斯瓦尔巴群岛的永久冻土和厚厚的岩石确保即使没有电源,种子样品也能保持冷冻状态。
尾声
无论是自然生物、人造物、外星生物,又或是未来的人类文明,交流始终是人类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然而,交流并不只局限于语言,当我们面对那些和我们的历史、文化甚至生物组成完全不同的种族时,语言便失去了效用。于是我们选择通过脑电波、激素、电磁波、探测器、考古来跨越时空长河,和它们进行一场隔空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幻作品便是这一重大需求的衍生物。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第二、第三智慧生命,也有天资聪颖的人类造物,既有来自外星的、敌我难辨的生物,亦有未来人对我们的考古。这些作品饱含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也将交流的界限拓宽到了无限大。
交流是双刃剑,会带来希冀和危险,人类秉持着“预见悲伤,心驰所往”的态度一路向前,或许在不远的未来,真的会收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