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智性数学课堂建构策略探究

2023-07-04 22:35管宏斌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管宏斌

【摘要】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构建智能数学课堂可以充分展示数学的智慧和文化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构建高中数学智能课堂时,需要立足实际,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参与数学学习,探索领悟,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品味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为数学高效教学提供更多可能.

【关键词】高中数学;智性教育;课堂教学

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學科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培养学习中的理性思维起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无数著名的数学家.因此,这门学科不仅具有理性精神,而且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通过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构建智能课堂,更好地展示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创造智性数学课堂.这包括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提供一个开放式问题或挑战,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案.建立一个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环境是智性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创造解决方案,并将问题解决方案分享给同学.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创造性写作和独立的探究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智力数学的内涵

智慧来源于德国古代哲学中的“知识的直觉”.著名学者康德提出了“知性”的概念,指的是在经验范围内连接现有直觉的感觉.“知性”是指通过知性所获得的知识,也到达我们的感性世界.康德认为,一旦“智能”试图提供超越知觉领域的直觉,即“非直觉直觉”或“智力直觉”,那么“智力直觉”的对象就是所谓非直觉的“本体论”或“知觉”.因此,康德指出,智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主动自发性和原创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智力的内涵被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后人继承并大大丰富.智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延伸是指从经验到智慧的过渡过程,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智能与理解的融合.基本特征:具有知识、情感、意图、行动的融合和自觉;它不完全等同于Verstand和Vernunft,而是承载着原创性、思辨性、审美性、感知性、智慧性和整体性的内涵.

智能数学是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意识地观察数学思维,激发和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共同探索和领悟,使学生能够独立、主动、创造性地实现从经验到智慧的身心过渡,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智能与理解的融合,并最终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稳定的数学能力和读写能力.就其数学本质而言,智力数学体现了数学的智慧和文化性,融合了数学的理性和人文精神;从教育特点看,它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和主张的结合.它坚持教育规律和核心价值观,是对“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的教育本质的回归.

2 高中数学智力课堂建设的现状

智育被正式提出的时间并不长.笔者在搜索中国知网、维普网等学术网站时发现,与高中数学智育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献也相对有限,研究主要集中在智力教育领域.然而,在分析智力数学的核心时,笔者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创新,而这些尝试实际上与智力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 一些教师试图在课程中探索数学的文化元素,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人文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一些教师试图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数学教育的规律,这实际上是智力教育的一种表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尚未形成系统的智育思维,但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围绕数学所做的一系列尝试,都是智育的外在表现.这也是本研究分析和探讨数学智力课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构建高中数学智能课堂的价值

3.1 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单一,课堂气氛沉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相对被动,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学习多半是为了成绩.数学智能课堂的建设可以打破这一僵局,使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构建智能数学课堂,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挣脱出来,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才能充分挖掘数学的理性和人文精神.在构建智能数学课堂时,教师可以灵活引入各种教学资源,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数学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3.2 有利于丰富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智能课堂的建设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例如,教师可以灵活地将微课堂、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法等新兴方法融入数学课堂,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在多种教学方法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获得多样化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来优化和调整数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智能数学课堂具有发散性、自主性、针对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点.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展示自己,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互动,获得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例如 在构建智能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抽象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主动分析和探索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们正在构建智能数学课堂,展现数学的人文理性精神,从多角度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空间和路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4 构建高中数学智能课堂的策略

4.1 更新数学思维,树立智能课堂教学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甚至可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成功建设智能课堂,更新数学思维是极其必要的.如果教师在智能课堂中仍然坚持传统的灌输教学法,那么智能课堂也是徒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习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明确新时代各行业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案,从而更好地建设智能数学课堂.在智能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构建智能课堂时,教师应坚持探索的原则,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对数学的定义、概念、方法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和分析.

例如 在讲授“集合”知识时,包括集合及其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操作等内容.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性质等,准确理解集合中归属关系的内涵,能够准确区分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难度其实不是很高,但是它涉及很多数学语言,容易让学生混淆集合中的一些关系,导致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在教授这一知识时,教师需要着重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应用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强调一定的概念,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图象、声音、文字有机结合的微课件,让集合知识以更加生动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集合知识,发挥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4.2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智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更高效、顺利地推进一系列教学工作.在智能课堂建设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要认识到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及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因此,他们对数学学习也有自己的追求.在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方法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推进各项工作.在构建智能课堂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好地呈现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 在教授“不等式”知识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解集和不等式的具体应用.不平等现象经常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构建智能课堂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生活,使学生逐渐形成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这显然对数学智慧的启蒙非常有益.

4.3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教学是双向的,师生之间有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可以对问题提供更好的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它也是智能教室成功建设的基础.在数字课堂中,教师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时,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学会同理心、尊重、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 在“复数及其几何意义”知识的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复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能够通过类比实数的几何意义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在智能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深入探究数字的概念,向学生讲解数字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复习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的数字知识.他们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营造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4 丰富教學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

数学的内容是多样的,数学知识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构建智能课堂、培养学生核心数学素养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还要适当延伸和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立足于实际生活,让学生分析和探索该知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5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研究不断深入,教学创新可谓层出不穷.高中数学智能课堂的建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要准确解读智能数学的内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和能力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B-b/2018/02/01)“中学智性数学的教学品质与本真意蕴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雪莹.智能时代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04):19-21+33.

[2]缪小燕.关于高中数学“沉浸式”智慧课堂构建的深入分析与探讨[J].数学之友,2023,37(02):70-73.

[3]刘雪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及实施策略[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01):56-58.

[4]宋扣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2(35):13-15.

[5]白晓曦,王超.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32-34.

[6]祝维男.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育“智性”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07):1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