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
摘 要:沂蒙红歌诞生于沂蒙人民英勇无畏抗击外来侵略的社会实践,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沂蒙精神的生动体现。沂蒙红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密切关系。沂蒙红歌的内核便是沂蒙精神,而沂蒙红歌的传承与发展又使沂蒙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新的价值。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有必要推动沂蒙红歌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沂蒙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用沂蒙红歌唱响沂蒙精神。文章在准确把握沂蒙红歌与沂蒙精神的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时期如何用沂蒙红歌推动沂蒙精神的弘扬。
关键词:沂蒙红歌;沂蒙精神;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5-0074-04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运动以及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烙印,彰显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精神风貌。通过沂蒙红歌的传唱,可以促进沂蒙精神的弘扬,为沂蒙人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投身沂蒙家乡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沂蒙精神是沂蒙红歌的内核
沂蒙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先进文化、优秀文化,而文化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沂蒙精神正是在沂蒙人民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与之相应的,沂蒙人民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创作出沂蒙红歌,而沂蒙人民的劳动实践则为沂蒙红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沂蒙人民和文艺创作者以这些素材为养料,通过艺术升华的方式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社会实践、展现沂蒙人民伟大精神的歌曲。通过这些歌曲的传唱,不仅可以重现沂蒙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奋斗的艰苦岁月,而且可以感受到党和人民的水乳交融,进而理解伟大的沂蒙精神。
(一)沂蒙红歌是沂蒙地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写照
沂蒙精神是沂蒙红歌的本质与内核,沂蒙精神的实质是党领导人民,党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共产党人和沂蒙人民便成为沂蒙红歌的两个重要角色。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沂蒙地区共产党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共产党人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无微不至地开展群众工作,才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沂蒙红歌最初的作用之一就是拉近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帮助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以一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方针。同时,在实际的群众工作之中,沂蒙红歌获得了沂蒙人民的一致认可,也受到沂蒙地区各级党组织、文工宣传队伍的一致重视[1]。
1.沂蒙红歌蕴含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政策主张
现在流传最广泛的沂蒙红歌当属《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宣传党的政策主张。1940年春夏之交,沂蒙地区抗大第一分校文工团成员阮若珊、李林等文艺工作者结合沂蒙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党提出的斗争策略,历经十数个日夜的辛勤工作,创作出《沂蒙山小调》的原型《反对黄沙会》。在当时的形势下,国民党的恶意渲染使部分群众受到蒙蔽,不欢迎共产党的群众工作,不接受共产党提供的帮助,因此,创作《反对黄沙会》最初的目的便是为了满足政治宣传的需求,揭露国民党及“黄沙会”的恶劣行径。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文艺创作者将抗日元素加入歌曲,对歌曲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形成了《沂蒙山小调》的雏形,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改革开放后,沂蒙地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区,也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沂蒙山小调中加入了改革开放的元素,其内容从抗击外来侵略转变为传承红色精神,歌颂改革开放,传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沂蒙山小调》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便有“红色精神是承诺”“改革开放新的篇章,哎人人都说它好”这样的歌词,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对改革开放的支持。沂蒙红歌取材于现实,同时又结合不同的时代形势,展现出沂蒙人民的不同追求,通过对沂蒙红歌的鉴赏,可以一窥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斗争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主张[2]。
2.沂蒙红歌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担当
人民的利益便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人民的诉求便是中国共产党的诉求,中国共产党始终选择与人民站在一起,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同沂蒙人民一同抢秋收、锨铁道、烧炮楼。中国共产党和沂蒙人民一起与日寇战斗达四千余次,其中不乏许多年轻战士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利益而奉献自己的生命,也不乏沂蒙人民为了掩护八路军部队撤退而壮烈牺牲。沂蒙红歌中的《打蒙阴城小调》和《孙祖战斗》便展现了党和人民荣辱与共的鱼水之情,也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民谋利的责任担当。
沂蒙红歌同样展现了共产党人谋求妇女解放的政治担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沂蒙地区,妇女不仅可以跟男子一样参与生产劳动,也可以参与政治生活,与男子一同拿起武器抗击外来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沂蒙地区虽然经济落后,却出现了妇救会、识字班等一系列妇女解放组织。与这些妇女解放组织相关的歌曲也涌现出来,包括《放脚歌》《识字班模范》等等,极大地激发了妇女同志参与抗日斗争和生产活动的热情,真正展示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精神面貌[3]。
(二)沂蒙红歌展现了沂蒙人民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任何伟大的精神文化都是人民创造的,也必然属于人民群众,沂蒙精神是由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劳动实践创造的。因此,沂蒙精神作为沂蒙红歌的内核,也必然使沂蒙红歌展现出沂蒙人民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1.沂蒙红歌展现了沂蒙人民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1940年6月,沂蒙地区的文工团根据沂蒙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真实情感创作了《跟着共产党走》这一优秀作品。这一作品一经传唱便引起了沂蒙人民的广泛认可,尤其是歌词“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更是真实展现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既表达了沂蒙人民跟随党的步伐前进的信心,又表达了沂蒙人民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2.沂蒙红歌展现了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的精神
沂蒙根据地自成立后,经过12年的发展,成为北方著名的抗日根据地,这离不开沂蒙地区乡亲父老的大力支持。在沂蒙根据地的发展过程中,沂蒙人民出粮出枪、出人出钱,为革命事业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参加主力兵团》《做军鞋》《劝丈夫抗战》等沂蒙红歌深切表达了沂蒙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尤其是沂蒙妇女对人民军队的拥护,而《恨丈夫当伪军》这一红歌则展现了沂蒙妇女知荣辱、懂进退的民族大义。
3.沂蒙红歌展现了沂蒙人民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在革命斗争中,沂蒙人民和八路军战士中涌现出许多不畏牺牲、敢于抗争的英雄,而文工团结合这些英雄人物创作了相应的红歌,充分展现了沂蒙精神。如歌曲《歌唱于大娘》《歌唱模范青年高洪安》等就展现了沂蒙人民对英雄人物不畏牺牲的赞美。这些歌曲中的人物形象都采编于真实事件,通过艺术加工使这些人物特点鲜明、形象生动,起到了学习宣传模范的作用。
二、沂蒙红歌是沂蒙精神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沂蒙红歌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载体
前文提及沂蒙精神的实质是党和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是党扎根人民、依靠人民、维护人民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开来,才能感染更多的人,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显而易见,通过红歌传唱可以使沂蒙精神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沂蒙红歌作为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自然在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较于其他的传播方式,沂蒙红歌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4]。
沂蒙红歌取材于沂蒙人民的劳动实践,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歌词主要包括军民齐心协力艰苦斗争的内容,也包含一些广为流传的英雄故事,这样使歌曲更加贴近人民、靠近群众。沂蒙红歌的歌词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不包含高深难懂的内容,而且引入特定的方言词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嫩孩童都能通过红歌了解歌词描述的英雄事迹,感受歌词中包含的沂蒙精神。例如《烈火燃烧在沂蒙山上》中的“兄扯弟,儿别娘,前呼后拥上战场,同心协力打东洋”以及《老百姓拥护共产党》中的“葵花儿开放朝太阳,老百姓拥护共产党”,均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传达了沂蒙精神。
相较于专业艺术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沂蒙红歌的曲调大多来自民间,所以加入了一些沂蒙方言作为语气助词。如在《沂蒙山小调》中,“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其中的“那”字读作“nei”,同“内”音。沂蒙红歌凭借宛转悠扬的曲调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为沂蒙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沂蒙红歌促进了沂蒙精神的发展
沂蒙红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呈现出变化发展的态势。许多文艺创作者在保留沂蒙红歌曲调的基础上对歌词内容进行了修改,并且赋予其不同的时代内涵。如《沂蒙山小调》涉及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虽然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其本质上都包含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因此,沂蒙红歌的发展也促进了沂蒙精神的发展,使沂蒙精神在保持其本质的基础上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沂蒙精神也必然会在沂蒙红歌中获得新的展现[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音乐会发挥其独特的魅力,那些无法用语言传达的内容,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诉说。红歌也是一种音乐类型,红歌可以让沂蒙人民感受美的同时,也体会到“红”的特点。例如芭蕾舞剧《沂蒙颂》展现了沂蒙精神的艺术美,以舞蹈刻画出明辨是非、爱恨分明的英嫂形象。由此可见,沂蒙红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使沂蒙精神的展现更具有张力,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沂蒙精神的“红”和美。
三、基于沂蒙红歌弘扬沂蒙精神的路径
(一)将沂蒙红歌融入党性教育
《乐记》有云:“乐者,德之华也。”音乐是道德品质的外显,具有道德教育、锤炼心性的重要作用,而红歌的内容也可以作为传播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素材。共产党员必须进行党性教育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保持崇高的党性,坚守党性原则,积极为人民谋福祉。因此,有必要将沂蒙红歌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沂蒙红歌传唱形式,将其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补充。
1.做好党性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教学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撑。沂蒙红歌与党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许多曾经流传于村头巷尾的沂蒙红歌濒临失传。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沂蒙红歌的搜集、整理和创新。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派工作人员深入沂蒙农村地区,了解当地的沂蒙红歌资源,做好沂蒙红歌的采编记录,并将沂蒙红歌以音频、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当地的文化部门要做好沂蒙红歌文化内涵的开发,做好对沂蒙红歌的历史解读,使沂蒙红歌重展魅力。
在沂蒙红歌融入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转变沂蒙红歌无法吸引年轻党员干部的局面。文化部门可以将沂蒙红歌与现代音乐理论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沂蒙红歌传唱形式的创新,增强吸引力。
2.做好党性教育活动的创新
在沂蒙紅歌融入党性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做好教育活动的创新,鼓励全体成员,不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都要积极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对党员能够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让非党员也接受了党性光辉的照耀。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编排各式各样的活动,包括文艺晚会、红歌献礼等,鼓励工作人员积极上台表演节目,也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红歌传唱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党性教育活动促进沂蒙红歌在党性教育中的应用[6]。同时,各相关单位也要将红歌中的具体精神提炼出来,通过标语、座右铭等方式提醒党员时刻保持党性,积极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将革命和建设年代形成的沂蒙精神传承下去。
3.开设党性教育主题课程
相关单位可以开设与沂蒙红歌相关的党性教育主题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明确党性教育课程主题。此类主题课程课时短,具有灵活的形式与较强的互动性,能够深受党员干部们的喜爱。同时,沂蒙红歌作为党性教育“大课”的补充,让党员干部在欣赏、练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其蕴含的精神,对沂蒙精神形成新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使沂蒙精神沁入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内心。
(二)推进沂蒙红歌融入中小学教育活动
沂蒙红歌的宣传应当从学生抓起,发挥学生在传唱沂蒙红歌、弘扬沂蒙精神中的关键作用。“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精神传承的要求,也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精神融入中小学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成长的殷切期望。引导中小学生传唱红歌,发扬其中的红色精神,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1.推进沂蒙红歌融入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用沂蒙红歌唱响沂蒙精神,就要做到将沂蒙红歌融入中小学思政教育,使得沂蒙精神的传承实现从娃娃抓起[7]。现阶段山东省委宣传部已经委托相关单位开展沂蒙精神教材建设,针对中小学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编排了相应的教材。具有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红歌被选入教材。沂蒙红歌教材不仅包含沂蒙地区的红歌,也有一些其他地区的红歌,内容丰富多彩。
2.推动沂蒙红歌教育常态化
沂蒙红歌教育应是一项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工程,需要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應当持续推进红歌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借助沂蒙红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挖掘沂蒙红歌中的英雄形象,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沂蒙红歌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红歌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从而达到沂蒙红歌进校园的预期效果[8]。
3.推动新时代沂蒙红歌创作
用沂蒙红歌唱响沂蒙精神,就是要在坚守沂蒙红歌本质的基础上,对沂蒙红歌进行符合时代的创作,从而使沂蒙红歌和沂蒙精神保持强劲的生命力,进而推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例如,中小学音乐教师、语文教师和历史教师可以齐心协力,明确沂蒙精神的实质,通过多种形式将其融入音乐、语文、历史等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四、结论
沂蒙精神是沂蒙红歌的内核和本质,沂蒙红歌中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斗争的政策方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抗日斗争中的使命担当,也体现了沂蒙人民坚定跟党走的政治决心。沂蒙红歌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主要途径,沂蒙红歌是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展现了沂蒙精神的艺术美、文化美,沂蒙红歌的创新也使沂蒙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新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沂蒙红歌唱响沂蒙精神,需要做到沂蒙红歌与党性教育的结合,做好党性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党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同时需要推进沂蒙红歌进校园、进课堂,融入中小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将其与中小学思政教育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沂蒙精神的魅力,在沂蒙精神的熏陶下成长,从而促进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蕊蕊.课程思政视域下沂蒙红色歌曲传唱路径探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6):50-54.
〔2〕张晓玮,苗新悦.沂蒙精神的数字化存储、传承与弘扬[J].艺术研究,2021(04):148-153.
〔3〕孙囡囡.识字班运动与妇女解放[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20.
〔4〕房子怡.临沂党报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报道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1.
〔5〕宋保莉.沂蒙精神融入山东基层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6〕徐木兴,夏侯文鑫.新媒体时代沂蒙精神政治传播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46(03):317-324.
〔7〕肖桂彬,张清华,韩霖.沂蒙革命历史歌曲研究[J].当代音乐,2020(10):8-13.
〔8〕王金义.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在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开发与利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曹彩霞)
Abstract: The Yimeng red songs were born i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e Yimeng people's brave and fearless resistance to foreign aggression. It is a true portrayal and a vivid embodiment of the Yimeng spirit. The Yimeng red songs show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C and the people. The core of Yimeng red songs is the Yimeng spirit,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imeng red songs has shown new value in the new era background. Therefore,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imeng red songs, achiev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Yimeng spirit, and sing Yimeng spirit with Yimeng red song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confidence.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esse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Yimeng red songs and Yimeng spirit,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use Yimeng red songs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Yimeng spirit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Yimeng Red Songs; Yimeng Spirit; Cultural Conf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