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中有7500~19900万吨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总重量的85%。如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预计到2040年,每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塑料垃圾数量为2300~3700万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这些数据并不是危言耸听,在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一片由400万吨塑料垃圾组成的漩涡,形成了相当于两个得克萨斯州面积的垃圾带,其庞大可怖被人们称为“第八大陆”。
塑料危机,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微塑料已经威胁到人类的食物链,入侵我们的身体。就像本期封面所表达的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看似平静的冰山海面,实则潜藏让海洋失去生机的巨大危机,我们所看到的塑料污染问题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严重危害迫切需要协力应对。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时隔5年,UNEP再次将世界环境日主题设定为“Beat Plastic Pollution”(“塑战速决”),呼吁全球为抗击塑料污染制定解决方案。其近期发布的题为《切断根源: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并创造循环经济》的报告吹起冲锋号角:如果各国和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在政策和市场方面进行深入变革,就可以在2040年内将塑料污染减少80%。
世界环境日期间,全球开展减塑行动的势头十分明显。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签订《谅解备忘录》,以减少有问题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改善航空业塑料利用的循環性。《肯尼亚塑料公约》发布了关于塑料包装可回收性的新行业准则,旨在就如何设计与未来机械回收基础设施兼容的塑料包装方面,向决策者提供明确建议。在巴拿马,民间社会发起减少塑料废物的倡议。在希腊,得益于非营利企业Enaleia提供的培训,42个港口的渔民承诺不再乱扔垃圾,并利用自己的渔网回收海洋塑料。在美国,一个以世界各地收集的塑料垃圾为素材创作的巨型塑料垃圾地球仪,在纽约世贸中心展出,以唤醒公众的减塑意识。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智利,各地机场和交通网络的广告牌播放世界环境日的信息,让数百万乘客和市民了解遏制塑料污染的重要性。
终结塑料的呼声已经在全球回响。6月2日,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第二次会议在法国巴黎结束,175个国家达成共识,同意在2023年11月于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INC第三次会议前,完成制定一份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条约的“零草案”(Zero Draft),这一草案将成为第一个遏制塑料污染国际条约的基础性文件。终结塑料污染已如同减碳一样,势在必行,政府、国际组织、专业机构、企业乃至每一个人,都需要参与到这一场对抗塑料污染的战役中,即刻行动“塑战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