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3-07-04 04:55:37欧阳纯晶
西部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组织力高校

摘要: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组织保障”“智慧党建”“支部活动”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由此可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组织力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政治功能夯实基层组织,具体通过强化政治保障、完善组织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优化智慧党建四个维度深入。结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党员特征,设计并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特色活动,并在干部培养中着力提升政治素养及工作能力,充分借力高校信息化平台,从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关键词: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1-003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首次明确把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编者注)建设成效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组织力是检视党建整体水平的“晴雨表”,因此成为各高校用来评价其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要标尺。到目前为止,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多停留于历史梳理及理论分析层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研究多是基于二级院系的层面。学生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专门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基于结构方程,对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将研究问题聚焦于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具象特征和组态路径上,基于此提出基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结论可为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理论假设

经文献分析,郭方[2]指出高校党组织的成员对象、运作机制、外在表现等与其他党组织有明显区别,所以既有一般党组织的特点,又有显著的不同。其中党组织结构的变动,势必影响组织力的波动,并且组织结构的层级清晰,相对固定完整,也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实施,确保教师和学生政治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保障。林宁[3]提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并且指出智慧党建工作效率直接影响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王元彬[4]提出因学生党组织成员大多为青年学生党员,支部活动的开展形式与内涵,直接体现了整个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可认为支部活动对组织力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具体假设:

H1: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保障对组织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保障对智慧党建工作开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保障对支部活动的开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4: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智慧党建效果对组织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5: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支部活动的开展对组织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二)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构建如下实证分析模型(如图1),就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刻画,后续将借助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和AMOS软件对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路径分析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5]。

二、调研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变量测量

本文涉及组织保障、智慧党建、学生支部活动和组织力等四个潜变量,根据四个潜变量构建四个分量表。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保障通过规章制度、职能履行、人员组成三个题项来度量;智慧党建通过工作平台建立、工作队伍专业技能、使用体验感三个层面进行衡量;支部活动开展主要从政治性、创新性、经费保障三个维度来测量;组织力从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六个方面进行测度评价。

(二)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通过发放问卷形式来收集实证所需数据。上述4个分量表的16个具体测度指标构成了问卷的核心内容,各指标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语义量表进行度量,被调查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或感知分别做出判断。同时,选取了性别、年级、学科门类等作为个人信息变量。根据上述内容设计出调查问卷,问卷预调查于2022年3月中旬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进行,结合预调查结果所反馈的信息,对问卷部分内容及语句表述进行完善与润色。

运用完善后的问卷于2022年7月正式开展调研,调用对象是湘潭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和湖南医卫职业技术学院4所院校。调研主要在2019级、2020级和2021级学生中进行,每所高校发放调研问卷80份。在各高校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共收回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03份,问卷有效率94.68%,有效樣本信息如表1。

表1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统计

项目类别人数性别男95女208所在院校本科一批14本科二批248高职高专41政治面貌中共党员151预备党员147共青团员5学科理工类125文科类141艺体类37三、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基于所获数据和AMOS20.0软件对模型进行适配性(拟合度)及路径分析,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路径分析结果和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

由图2和表2可知,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保障对组织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假设H1通过检验;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保障对智慧党建工作开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2通过检验;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保障对支部活动的开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3通过检验;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智慧党建效果对组织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4通过检验;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支部活动的开展对组织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5通过检验。

四、结论与展望

基于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的视角,借助调研数据就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学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开展支部活动、组织机构设置和智慧党建三个方面对基层学生党组织的组织力水平进行了评估,突破了仅从政治建设、支部主体或中心工作出发评估组织力的局限性。通过调研获取了实证所需要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式检验了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组织保障、支部活动和智慧党建三个板块对学生党组织组织力均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二,组织保障可以通过支部活动和智慧党建两个板块间接影响组织力,由此可见,组织保障在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智慧党建和组织保障对组织力提升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支部活动,因此未来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重点在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互联网+党建”工作。

(一)强化政治保障,提升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第一,要坚定全体师生党员的政治信仰,牢记立德树人的政治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使命,在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中也要充分彰显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6]。第二,通过学习及开展主题教育,有效坚持政治学习制度,以此增强政治定力、凸显政治本色。第三,依法依规落实从严治党,通过严格的政治生活,做好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在学生群体中的政治领导力,组织领导学生群体的政治教育,将党的政治主张变成全体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体制机制,增强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组织保障力

高校党委、党总支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开展,所以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需要摆在突出位置,重视其整体部署和系统谋划,落实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一览表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清单,同时形成校、院(系)两级保障和监管制度,确保制度实施、经费投入保障和平台载体支撑。

第一,建立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制度,根据学生党组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让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有标尺、管理有规范、考评有依据,推进学生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及民主评议制度,围绕学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履行相应的政治责任,在学生党组织中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点带面,助推全院、全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加强基层学生党组织队伍建设,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将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与党团工作、班级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按制度要求配备学生支委,协助做好学生党支部党务工作。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视情开办党建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

第三,建立学生党组织考评体系,按照“五化”(即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标准,通过自评考核打分、召开述职会议、上级党组织评议等方式,以考核促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履职履责的能力水平。

(三)创新活动载体,强化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组织号召力

学生党支部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强调个性发展,看待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但少数人在立场上不够坚定,这就需要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来教育引导。要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通过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去辐射影响其他同学的思想和行为。从当代大学生的特质和实际出发,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当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活动的形式及内容,激发学生党组织的活力,提升影响力、号召力。

第一,将学生党组织活动与学业相结合,争创学习型党支部。在认真抓好政治学习计划落实的同时,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当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开展以专业学习为导向的系列活动,促进专业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实现“党建”和专业学习的双向促进、共同提高。

第二,学生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应当紧扣时代主题,紧跟政治前沿动态,紧密联系实际,举办高质量的党建特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吸引青年团员参加,例如采取“讲述红色故事”“欣赏红色文化”“学习良好家风”等活动主题,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洗礼。

第三,将学生党组织活动与教师党组织活动有机结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院校党委(党总支)组织师生一起参加党建活动,这样有助于强化青年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也能够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与优秀的教师党员深入交流,通过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进步。

(四)加强智慧党建,提质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组织创造力

互联网时代,扩大高校智慧党建的工作覆盖面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党建工作者的考验,如何让党建工作更具专业性、长效性和科学性,如何通过智慧党建的新思路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当前高校党建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完善智慧党建工作的平台建设。高校智慧党建离不开有效的工作平台,借助科学、完善的党建工作平台,能够从源头整理党建工作清单,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党建工作,在党员管理、培训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发挥优势。首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帮助学生党员改变以往党建工作的固化思维和行為方式,了解和明确智慧党建工作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充分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开展各项工作。其次智慧党建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应当对工作平台的安全性和承载力进行维护和定期优化,保障智慧党建工作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二,加强智慧党建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完善党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机制,尤其学生党组织具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培训工作需要分阶段、分周期进行,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党课理论知识培训,还要根据工作需要,提升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能力,确保智慧党建工作稳妥推进。其次,高校应当对党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学生党员负责人工作效果列入奖学金评定细则,将支部书记工作效果列入年度考核,从而增强责任心,激发工作的创新性。

第三,强化智慧党建文化感染效应。依托高校的文化软实力和校风校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挖掘鲜活事例,在党建平台上设计板块,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传播优秀文化,供师生党员随时学习,从而助推高校以文化人,促进“党建”与“业建”工作相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助力。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提升组织力有助于强化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学生党组织的组织力与支部党员学生的专业学习、政治生活等息息相关。因此,提升学生党组织的组织力有助于学生思想、行为的强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蕾,邱鑫波,李江涛.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1(2):76-87.

[2]郭方,魏雪晨.新时代高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意义及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5-31.

[3]林宁.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28-30.

[4]王元彬,李航敏.创新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37-139.

[5]王晶晶,李宁,欧阳纯晶,等.基于教师胜任力的高校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及效应[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4):110-117.

[6]向晋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4):39-41.

作者简介:欧阳纯晶(1990—),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组织力高校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卷宗(2018年13期)2018-06-29 07:55:52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人民论坛(2018年4期)2018-03-26 08:22:56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社区居民旅游公平感知与旅游参与、旅游收益的结构关系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预测(2016年3期)2016-12-29 18:39:27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13:45:22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