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摘要: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加强地域歌曲传承与发展对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积极作用。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蕴含强烈的时代精神与革命精神,是区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影响着众多人民群众。本文通过梳理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的发展渊源,发现当前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面临诸多困境,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及歌曲发展现状,提出具体的促进浙西南歌曲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帮助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浙西南音乐风格民间歌曲发展现状传承路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主要有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文化。对于中华儿女来讲,优秀的中华文化不仅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代表着民族的发展历史,是在精神领域锻造出来的,其文化形态有助于整个民族的团结。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挖掘思想价值、精神理念,结合当前新时代语境,系统性的文化教育,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意义。当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政策中,优秀传统文化和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浙西南风格音乐由于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文化意识,具有恒久的历史价值、丰富的艺术魅力、教育和娱乐功能、独特的地域特色。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是区域的文化名片,它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追溯浙西南人民的文化根源,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自豪感。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的发展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创造独特的民族文化形象作出了贡献。然而,如今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拓展,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中蕴含的时代精神、革命精神被大众对民歌的刻板印象所取代,在后申遗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面临瓶颈。浙西南歌曲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与令人担忧的传播和传承现状之间的反差,使我们有必要寻求新的发展策略。
一、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的发展渊源
通过对现存的史料、实地考察《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丽水分卷》《丽水地区戏曲志》的长期研究,可以看出,浙西南地区的音乐创作源远流长,而其中包山的花鼓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是民间艺人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演变、加工而形成的。
第一,在传播的过程中,浙西南地区的包山村等地方的民间艺术家吸收了许多当地民谣,并将其与花鼓的原型相融合。例如《十二月花名》《闹湖船》《叹五更》《只愁无钱讨老婆》《送郎》《劝酒》《劝郎》《绣花曲》《十八大姐七岁郎》《九重山下采牡丹》等等,通过艺术家们深层次的改编,成为了包山花鼓的原始素材。艺术家们的创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始素材的选取也是煞费苦心,选取的民歌在旋律和节奏上与花鼓音乐相似,可以用花鼓音乐的独特韵味、地方民间音乐风格和包山花鼓的流行音乐进行加工和创作。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艺人由单一的传唱逐步演变为两个或多个人的表演。由传唱到有动作的唱法,是浙西南包山花鼓最初形成的一种主要形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浙西南包山花鼓不但融合了民谣还融合了民间器乐。浙西南包山花鼓由一人伴奏,到后来又加入了民族管弦乐、打击乐器,使乐曲锦上添花,使演出艺术更具感染力。此外,当地的民俗文化也逐渐接受了浙西南包山花鼓的民间习俗,并将这些习俗融合到云和县的龙灯、狮子灯、鱼灯、采茶灯、台阁等舞蹈节目中,因此,浙西南包山花鼓的音乐在云和县广为流传,成为一种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的包山花鼓,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了浙西南音乐的一大特色。
第二,在表现形式日益成熟的今天,它的艺术表现方式丰富多样,有坐唱、说唱、走唱等。浙西南包山花鼓的音乐表现力大幅度提升得益于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展现了它独特的艺术气息。经过艺术家不断地润饰、加工、打磨、创新,在民众的激情驱动下,艺术家们将时尚与民间时尚的文化习俗相结合,从艺术的演变中汲取艺术的各种有益的养分,随着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艺术形式,准确的把握艺术修养使之向着客观规律不断发展,准确把握观众的审美和艺术兴趣,这种逐渐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即包山花鼓戏。当地剧院有20多部传统戏剧,包括《大花鼓》《祭塔》《哪吒》《徐庶回营》《貂婵拜月》《金朝算命》《刘秀抢饭》《牡丹对课》《断桥》等,这些剧目在内外都有很好的影响,同时,它的演唱和表演也是一门多门的艺术,比如服装,就是一种艳丽的舞蹈,在表演的时候,往往会穿插飘逸、自然等多彩多姿的舞蹈动作,是集舞蹈、音乐、地域风俗、曲艺为一体的歌唱表演,极大地增加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使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形式演变更为丰富。
二、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现状
(一)歌曲受众群体心理发生变化
浙西南风格音乐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以此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大多以方言的形式流传。使用方言的人群决定着方言的诞生和发展,在学校中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这种习惯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人觉得普通话很标准,也有人觉得方言“不好”听,很难适应时代,这是一种主观的偏见。一门语言是否“好”听,或者是否新潮与时宜,都可能源于人们对该语言的偏颇和社会趋势的倾向。普通话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各类影视作品和美术作品都是以普通话作为媒介,在大城市里也是主要的交际语言。而且,方言也有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各地的方言千差万别,互相很难理解,所以在民众心目中,普通話有一种普遍的、易懂的倾向。
(二)城镇化与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大量的移民,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在悄然的变化中,使得人们工作交流、生活沟通最大化的使用了普通话,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在互联网的涌入下,慢慢地大家的语言都改成了所谓的普通话,时间一长,方言生活的空间就缩小了,因为流动空间所引致的虚拟集聚的交流,加大了互通性。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涌入,家家户户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乐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动人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明星效应,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在流行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的今天,浙西南地区的音乐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传统音乐逐渐消失,或者正在走向自我毁灭的边缘。
(三)歌曲创作人才匮乏,经费不足
挖掘、收集、整理、创作、传承地方文化艺术,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同时歌曲创作者也在不断地减少。一种地域性的歌曲,只有在那些每天都在使用它的社区里,它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创作者必须要对当地的文化、生活有一定的了解,熟知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创作出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提高作品魅力,引发更多共鸣。浙西南地区音乐创作人才匮乏,创作水准不高,严重制约了作品的质量。再加上歌曲创作需要足够的经费来支撑,特别是在创作人才方面,更是如此,想要请到一位专业的艺术家和传承者,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才能满足创作需求。由于很多创作者都没有完全掌握传统的旋律,无法体现出传统音乐的特色,无法体现出曲调的逻辑性和韵味性,所以他们的作品往往会被认为是过时的,很容易被抛弃。
(四)歌曲受众老龄化严重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其鲜明的个性和鲜明的偶像明星、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受众群体为其所吸引。所以,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传统的音乐与创作歌曲都是一种“过时”的艺术。年轻人很少会喜欢听传统的音乐与创作歌曲,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接受和学习。比如浙西南地域性音乐和歌曲的受众大多数为中年人和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严重。由于缺少年轻观众和新生代的参与,浙西南地域性音乐和歌曲受众呈现显著的老齡化特征,受众数量也急剧下降。
三、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保护原生态歌曲风格,挖掘歌曲传承潜能
以浙西南地域音乐为基础的民歌中,有相当部分的曲调来源于浙西南的原始民歌,既能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又能丰富都市人民的音乐生活。现阶段,由于注重对原生态歌曲的保护,在保持原有曲调、演唱演奏的基本韵味的前提下,发掘出歌曲的传承潜力。将民间音乐引入都市,进行商业化的展示,既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能促进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例如,晚清时期的部分地方性民乐,进入城市后,就形成了一种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剧种、乐种、曲种,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承。在古代,传统艺术的传承主要靠的是口传心授,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的传统音乐都是由专门的学校来传承,有些民间艺人被请去专门的学校担任老师,传授给年轻一辈的技艺,而一些原本就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老师,则是虚心向他们请教,受益匪浅。实践表明,将民间艺人送到学校进行教学,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构建多元化宣传模式,强化舞台展演保护
基于多媒体环境下,构建多元化的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歌曲创作需以媒介为宣传基础。媒介对文化传承的广度有很大影响。在人类诞生之初,人口的流动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人们通过面对面等基本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在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中,长辈们不仅给年轻一代带来了文化“儒家化”,而且还保持着传统的权威。当前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发展也是通过这种方法传承的。随着书写和印刷业的出现,人们想要进行文化传承不再依赖传统的面对面方式,可以借助先进的移动媒介来完成。浙西南歌曲也有文字或图画,流传于浙西南以外的世界。随着电子网络媒体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新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机、照相机、摄像机等,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中延续文化遗产。以现代电子媒体为媒介,用摄像机、照相机等记录或拍摄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然后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是传承与发展浙西南歌曲的一种新方式。
通过现代网络电子媒体传承浙西南歌曲的优势之一是可以丰富浙西南的传统文化价值,可以将其有形、生动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媒体虽然只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其传播的内容却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比如西方熟悉印度后,流行的山中音乐所蕴含的西方价值观也传到了印度的千家万户。新德里的一位报纸专栏作家将西方人描述为“像吞噬我们传统价值观的白蚁”。一位印度作家说,现代网络媒介让印度人民向往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都美好的,而印度文化十分糟糕。可见,现代电子媒体传播的不仅是事物本身,更是文化价值的定位和认同。以现代网络电子媒体为手段,传承浙西南歌曲,不仅可以向人们展示浙西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还可以向人们介绍浙西南歌曲所创造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让人们感受浙西南歌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同时,网络媒介下传播范围不仅广阔,且有着传播速度快与传播内容丰富的优势。以现代网络化电子媒体为手段,传承浙西南歌曲是不可缺少的,只为扩大触角,让浙西南歌曲被更多人知道。同时,也可以让浙西南歌曲对外交流过程中更加生动,让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器官直观地看到浙西南歌曲的传递的情感。通过听觉感受浙西南歌曲的节奏,通过感受到浙西南歌曲现场的欢乐气氛,让人心情愉悦。基于多元化宣传模式下,还应做好浙西南歌曲舞台表演的保护,如提前聘请浙西南歌曲传承人在表演过程中加以讲解,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加深群众对歌曲的认识与了解,让更多群众走进传统、亲近传统,提高歌曲的影响力,培养继承传统技艺的自觉性。
(三)积极组织专业队伍,扶持优秀民间艺人
发展地域性音乐,创作更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需要得到专业队伍和优秀民间艺人的共同支持。
首先,组织专业队伍。需要普及浙西南方言和地区音乐文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域音乐传承与发展方案,结合理论知识,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提高歌曲传承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能通过将浙西南音乐引入大学校园实现这一目标,让更多大学生关注、认知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举办校园歌唱活动,提高浙西南歌曲的传唱力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让学生、大众与社会重新认识浙西南歌曲的重要方式。此外,可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大众了解、学习、传承本地艺术,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其次,扶持优秀民间艺人。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很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出现了严重的短缺,青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导致了各个区域的文化接班人的缺乏,同时也导致了地方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僵硬、呆板、落后。应加强对优秀民间艺人和濒临绝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支持,并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和方言歌曲融合到旅游发展中。
(四)注入时代发展元素,实现地域音乐风格创新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浙西南歌曲的传承与发展需立足于时代发展特征,创新歌曲风格,提高歌曲吸引力。它可以编排成多种形式的浙西南歌曲艺术作品,拓展浙西南歌曲等地方音乐观众群体。发展地方舞台剧、戏曲等优秀表演,将地方特色、艺术、舞蹈、戏剧融合在一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积极发挥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优点,利用其语音功能、视频功能打破传统歌曲分享方式的时间、地点、年龄等的制约,改变群众对传统音乐的印象,同时利用这一形式,还能使浙西南歌曲发挥效益最大化價值,避免因经费不足导致的传承困境。未来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可通过举办线上和线下歌会的形式进行发展,以实现浙西南音乐丰富的创新,凸显浙西南歌曲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性。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下,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青年人更偏爱流行音乐,导致传统音乐的发展遇到更多难题。浙西南音乐有着独特的地域性特征,蕴含着浓厚的时代精神,面对这一情况,其发展应立足于实际,做好歌曲的传承与发展,具体可通过保护原生态歌曲风格,挖掘歌曲传承潜能、构建多元化宣传模式,强化舞台展演保护、积极组织专业队伍,扶持优秀民间艺人、注入时代发展元素,实现地域音乐风格实践。通过研究以浙西南地域风格音乐为创作基础的歌曲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歌唱浙西南歌曲、丰富大众精神生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薛瑾.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 39 (3):68-71
[2]崔玲玲.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8 (7):62-65
[3]赵珂.古代诗词歌曲的当代传承渠道及传播方式探索——以国家艺术基金“古代诗词歌曲演唱人才培养项目班”的教学为例[J].中国音乐,2019(5):120-125.
[4]吴云.蒙古族长调的记忆方式与口头传承——以乌珠穆沁部长调为例[J]中国音乐,2019 (6):39-49.
[5]陈弦章.闽台客家山歌传承流变及客家语歌曲创新浅议[J].龙岩学院学报,2016,34 (1): 19-24
[6]高栋梁.弘扬和传承闽南文化《唱歌拼输赢》[J].当代电视,2017(8):55-56.
[7]奚学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红歌传承与创新策略分析[J]公关世界,2021 (2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