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异文对比研究

2023-06-29 02:05刘艳红袁鑫懿
关键词:丛刊异文张生

刘艳红, 袁鑫懿

(东华理工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善本戏曲丛刊》(下文简称《丛刊》)是由中国台湾学者王秋桂主编的明清戏曲选集,在1984至1987年间陆续影印出版了海内外善本、孤本共六辑、四十二种、一百零四册[1]。《丛刊》篇目繁杂、种类众多,因而其中关于异文的内容俯拾皆是。异文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版本在语言使用上的风格特点,知晓不同版本塑造人物时手法的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对《丛刊》异文进行研究的文献,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由于《丛刊》异文较多,本文将研究焦点集中于《西厢记》。

张正学指出《丛刊》中的《西厢记》共有53折被保留,其中《乐府菁华》《词林一枝》《八能奏锦》《乐府歌舞台》《万家和锦》各收1折,《摘锦奇音》《大明春》《尧天乐》《万壑清音》各收2折,《玉谷新簧》《时调青昆》各收3折,《乐府红珊》《赛征歌集》各收4折,《风月锦囊》收11折,《歌林拾翠》收14折[2]。

经过对照发现,这些《丛刊》不同版本之间、《丛刊》与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下文简称《金评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3]。本文从异文视角入手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归纳出不同版本在文字、词汇、句法方面的差别,进而挖掘出异文背后蕴藏的语言使用风格及人物性格上的特点。例证来自底本,如表1所示。

表1 例证所出之底本

钱慧珍认为,“异文”从宽泛意义上讲,是指记载同一事物的不同文字;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指文献的不同版本之间、文献本文与他处引文之间对应的不同文字;从文本流传的角度看,异文体现的是原稿文字之“正”和传抄文字之“讹”的对立现象;从书体的角度看,异文可以是文本中文字的正俗异体的对立现象;而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异文之间往往有字音词义上的联系,或属同义替代的关系,或属音近通假,或属同词异形,或在文本语境意义上二义皆通[4]132。

王彦坤[5]7、苏杰[6]20、张琴[7]等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异文进行了不同的分类。综合前辈学者的观点,将《丛刊》中《西厢记》的异文分为三类:文字异文、词语异文、语句异文。

1 文字异文

《西厢记》作为戏曲,属于通俗文书的范围,因而俗字充斥其间。张涌泉认为所谓俗字是一种不合法的、其造字方法未必合于六书标准的浅近字体,它适用于民间的通俗文书,适宜于平民百姓使用。他将俗字分为减省、改换、音近更代、改换意符、声符等十三类[8]44-117。《西厢记》中的俗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改换意符

1.1.1 葬—塟

(1)相公弃世,老身与女儿扶柩往博陵安葬。(《金评本》)

(2)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愽陵安塟。(《乐府红珊》)

1.1.2 径—逕

(1)疑是银河落九天,高源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金评本》)

(2)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玄。入东洋不离此逕穿。(《风月锦囊》)

径,《说文》曰:“步道也。从彳巠声。”[9]37彳,义为“小步走”。逕,从“辶”巠声。“辶”同“辵”,俗称“走之旁”。“辵”义为“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凡辵之属皆从辵。”[9]33“彳”“辶”意义相近,皆与“行走”有关。因而,“径”换成了“逕”。

1.2 音近更代

音近更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仅仅是语音相同或相近而形成正俗;另一个则表现为语音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同。本文所指的音近更代主要体现在第二方面。

1.2.1 拈—撚

(1)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撚。(《金评本》)

(2)尽人调戏,亸著香肩,只将花笑拈。(《风月锦囊》)

1.2.2 櫬—襯

(1)你看櫬残红,芳径软,步香尘底印儿浅。(《金评本》)

(2)若不是襯残红的,芳径软,怎显得他这步香尘底样浅。(《风月锦囊》)

櫬,《玉篇》曰:“亲身棺也。”[10]198襯,《康熙字典》:“音櫬,近身衣也。”[11]2376两字同音,语义中都具有“贴近”义素,因而两个字具备了替代的可能。

1.2.3 卷—捲

(1)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金评本》)

(2)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捲。(《风月锦囊》)

1.3 形近而通

1.3.1 待—特

(1)正待回小姐话。(《金评本》)

(2)正特囘姐姐话。(《歌林拾翠》)

特,《说文》:“朴特,牛父也。从牛寺聲。”[9]23义为“雄性的牛马”。待,《说文》:“竢也。从彳寺聲。”[9]37义为“等待、等候”。两字无论语音还是语义都不相通,但字形上“牛”与“彳”字形相近,特别是在传抄的过程中,若出现书写潦草时很容易讹误,从而形成异文。

1.3.2 博—愽

(1)相公弃世,老身与女儿扶柩往博陵安葬。(《金评本》)

(2)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愽陵安塟。(《乐府红珊》)

《说文》云:“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9]37“愽”《正字通》释为:“博字之讹。”[12]550“十”“忄”字形相近,若用毛笔书写,由于笔墨的影响,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形体。

1.4 减省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为了更好地完成语言交际的目的,文字减省成为文字演变一个非常重要的潮流。

1.4.1 齊—斉

(1)九曲风涛何处险?正是此地偏。带齊梁,分秦晋,隘幽燕。(《金评本》)

(2)九曲风涛何处险?则除是此地偏。带梁斉,分秦晋,隘幽燕。(《风月锦囊》)

(1)大人家举止端详,全不见半点轻狂。(《金评本》)

1.5 同音替代

1.5.1 栊—龙

(1)投至到栊门前面,只有那一步远。(《金评本》)

(2)投至到龙门前面,刚那了一步远。(《风月锦囊》)

《说文》云:“栊,槛也。从木龙声。”[9]121龙,《说文》:“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9]245“栊”“龙”语义不同,“栊”以“龙”为声符,语音相同,皆为来母东韵字,所以两者属于同音替代。

1.5.2 芙—夫

(1)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金评本》)

(2)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夫蓉面。(《风月锦囊》)

《说文》说:“芙,芙蓉也。从艹夫声。”[9]21“艹”形为“芙”的意符,表明“芙”与植物相关;而“夫”《说文》解为:“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9]215“大”像站着的人形,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子,义为“成年男子”。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两字意义不同,但“芙”以“夫”为声符,语音相同。

石芳指出,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剖析《西厢记》的文法是用来满足知识分子的审美需求[13]202。与金圣叹坚守知识分子立场的文人倾向不同,《丛刊》中第一辑中的刊本及《风月锦囊》多为弋阳腔选本。弋阳腔经民间作家创作与改编而成,多是“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具有显著的民间色彩;而且演出剧本只要求达到戏班内部的人看懂即可,不需要为了更多人阅读而进行文字规范化处理。这些出自民间的剧本中充斥着大量的俗字。与更具文人色彩的《金评本》相比,《丛刊》更彰显了弋阳腔剧本的民间本色。

2 词语异文

“词语异文”指的是不同版本间选择使用不同的词语,用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语义。从不同的用词中,不仅能看到口语词与书面语词的异同,古语词与今语词的替换,更能体味出不同版本间语言风格与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别。

2.1 语体色彩的差异

2.1.1 只—则

(1)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只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氯得不分明。(《金评本》)

(2)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的氤氯不分明。(《大明春》)

(3)眼看着衾儿枕儿,只索要昏昏沉沉的睡。(《金评本》)

(4)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尧天乐》)

《汉语大词典》认为,表示“仅、仅仅”义的“只”,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举出的例证为《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14]16152表示“只、仅”义的“则”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荀子·劝学》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14]2439王学奇、王静竹认为“则”“只”语义相同,是因为两词为“一音之转”,语音相近[15]1356。与“只”相比,“则”出现时间更早,使用时间更长,书面色彩更浓厚;“只”多出现在白话文中,直到今天仍在口语中大量使用。

2.1.2 使—着

(1)(红云)小姐使我去。(《金评本》)

(2)小姐着我去。(《歌林拾翠》)

《汉语大词典》:“着。教、使。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只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14]12685“使。派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子黄愬二庆于楚,楚人召之。使庆乐往。杀之。’”[14]1325从两词的使用时间来看,“使”表达“派遣”义,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使用频率较高,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而义为“教、让”的“着”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一般不使用,只在书面语或仿古的口语中才使用。与“着”相比,义为“教、让”的“使”更具口语色彩。

2.2 古今词语的替换

2.2.1 尔—你

(1)他昨夜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来探尔。(《金评本》)

(2)俺小姐想着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来探你。(《乐府红珊》)

(3)他昨夜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来探尔。(《金评本》)

(4)想着那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来探你。(《玉谷新簧》)

“尔”在甲骨文中没有出现,潘允中认为最早在甲骨卜辞中出现的第二人称是“女(汝)”和“乃”,到了金文中“尔”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才出现,到了南北朝时期,作为第二人称的“你”已经等同“尔”。《玉篇》中就有:“你,乃里切。尔也。”[16]210“你”在敦煌文献中已经大量使用。唐五代之后“你”更加通用,“尔”只在古代文献中使用,保留了较为浓厚的书面语色彩。

2.2.2 将—把

(1)将回廊绕遍。(《金评本》)

(2)把回廊绕遍。(《歌林拾翠》)

根据蒋冀骋、吴福祥两位先生的研究,“将”作为处置介词,是受到“以”的影响。“以”“将”在引出工具语这一用法上是等价的。“以”由引出工具语的用法发展出引出受动者。受“以”这种功能转变的类化,“将”也发展出处置用法。在广义处置式里,“以”“将”之间的词汇兴替在隋唐时期已经开始,大约在晚唐五代前后完成,宋代文献里,用“以”字表示处置义已经很少见到。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处置义的句式,常使用“把”字句。“把”字进入广义处置式应当在进入唐朝以后,较早的例子出现在《寒山子诗集》中:“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榜檀。”[17]593表示处置义的介词“将”虽然出现时间更早,但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把”字使用频率高,只在书面语中保留,较具书面色彩。

2.2.3 慢慢—迍迍

(1)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金评本》)

(2)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尧天乐》)

“迍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行动迟缓貌。”最早用例为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王季思校注:“迍迍,状行动之迟缓。”[14]14696这种用法已经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了,但还保留在方言中,温州方言尚以行动缓慢为“迍迍”。现代汉语中表示“行动迟缓”义,多用“慢慢”来表达。“慢慢”在唐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词,王建《江馆》诗曰:“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这里的“慢慢”义为“舒缓悠长”。表示“缓慢”义的“慢慢”最早出现在《水浒传》中,第五八回:“呼延灼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14]10311与“迍迍”相比,“慢慢”使用频率更高,多在口语中使用。

据孙若琪研究,明代前期的曲学家们主要着眼于《西厢记》语言的文采性,忽视了其中的朴素本色之美,甚至对语言的朴素性进行批判。如槃薖硕人在《刻西厢定本凡例》中就称赞他自己所刻的版本具有“求其义通而词雅”的特点,却诋毁原本的民间俗语白话为“词陋味短,且待秽俗之气”,所以他要“易以新卓之词,整雅之调”。从中能够感受到他完全否定了自然质朴的语言在整个《西厢记》语言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种只强调辞藻华丽之美的论说到了明代后期逐渐被否定,对本色美的肯定则逐渐浮起,如明代晚期的王骥德、凌蒙初,明末清初的李渔、黄图泌、焦循等人都对这种美学风格作了阐释,这种雅俗共赏的审美倾向得到了曲学家更深更普遍的认同[18]。

《丛刊》中《西厢记》集中在《风月锦囊》《歌林拾翠》《大明春》等本中,这些本子多以明中后期万历、清代的版本为底本,处于对语言“本色”的关注阶段。大量使用“本色”民间口语词的《丛刊》,更符合当时审美倾向,也更贴近弋阳腔戏曲的民间特色;《金评本》中词语的使用再次印证了金圣叹的文人本色与知识分子特点。

2.3 词语与情感表达

2.3.1 一个—一个价

(1)一个糊涂了胸中锦绣,一个淹渍了脸上胭脂。(《金评本》)

(2)一个价糊涂突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流湿了脸上胭脂。(《大明春》)

“价”,《汉语大词典》释为:“语气助词。用于句首、句中和句末。”所举的例子为宋代柳永的《凤衔杯》:“追悔当年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14]1690董秀芳指出,上例中的“价”为后置词。她认为,宋代以后在时间词后面出现的“价”很可能是“间”的变体;“价”“间”语音上属于阴阳对转,“间”变成时间后置词之后,语音发生弱化,从而脱落了鼻音尾;由于后置词的意义比较空灵,后人不了解其来源,就用一个更贴近其弱化语音的字来代替它,于是出现了“价”代替“间”成了一个后置词[19]38。句(2)中的“价”应该是用来表达语气的词,用其表达说话人在说话时的主观态度,行使话语者的评价功能,更能体现出剧中说话人对张生、崔莺莺的评价态度。

2.3.2 女孩儿—婆娘

(1)我虽是女孩儿有志气。你只合道: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我还有个寻思。(《金评本》)

(2)我虽是穷婆娘有些儿志气,可怜见小子们只身独自,恁的呵颠倒有个寻思。(《玉谷新簧》)

“女孩儿”指年轻女子。《红楼梦》第四二回有:“好个不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是什么!”“婆娘”为对妇人卑贱的称呼。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有:“谓妇人之卑贱者,曰‘某娘’,曰‘几娘’。鄙之,曰‘婆娘’。”[14]5444

句(1)(2)中的“虽”表示让步关系,是让步从句中的关联词。让步从句中偏句所说的情况能够使听者产生某种料想,而这种料想与正句陈述的情况正好相反,从而使正句叙述的情况变成意外和令人惊讶。所以,让步从句中偏句的作用相当于设立了先决条件的前提。按照中国人的概念结构,前提先于结论或结果,所以让步偏句在前。“女孩儿”“穷婆娘”在偏句,“有志气”在正句,“女孩儿”“穷婆娘”与“有志气”之间形成了相反的关系,而“穷婆娘”与“女孩儿”相比,则更能与“有志气”之间形成对比,凸显出“有志气”的力量与决心,进而彰示出红娘的泼辣个性。

与《金评本》相比,《丛刊》中的语言使用更契合剧中人物的个性,也更符合民间剧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准确理解。

3 语句异文

3.1 把字句与被动句的差异

(1)将棘围呵守暖,铁砚呵磨穿。(《金评本》)

(2)将棘围守煖,把铁砚磨穿。(《歌林拾翠》)

句(1)为意念被动句,句(2)为“把”字句。关于“把”字句与被动句在语用上的不同,康健曾做过详细论证。他认为,如果说话人想要关注某人或某物在经受了一个事件后的变化,同时他也想提到引起这个事件发生或造成谓语所示的结果的人或物时,他会选择使用“把”字句;如果说话人仅仅注重宾语或受事的变化,认为施事是听者所知的,或是说话人认为没有必要提及施事,或认为施事不重要,他会选择使用“被”字句和无“被”字句[20]303。句(1)是意念被动句,将关注点放到“铁砚”的变化结果——“磨穿”;句(2)为“把”字句,既关注到了施事者——“张生”,又关注到了“铁砚”的变化结果——“磨穿”,把张生与变化结果都放在了话语焦点的位置上。据张伯江等人的研究,“把”字句比被动句更具主观性[21]208。句(2)通过“把”字句的使用,凸显了张生对“苦学”这件事的坚定信念,与《西厢记》对张生当时人物身份与性格的设定更切合。

3.2 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差异

(1)你与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这般并头莲,不强如状元及第?(《金评本》)

(2)你与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且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似状元及第。(《尧天乐》)

句(1)为疑问句,句(2)为陈述句。《金评本》用疑问句实施“建议”,使说话人的语气显得不那么生硬,有利于听话人接受。这是崔莺莺在为张生送别时说的话,表达出强烈的不舍之情。在莺莺眼中,张生能不能“挣扎”一个状元,能不能让她“封拜”都不重要,只要他们能相守,张生作为崔相国女婿比“状元及第”更好,张生依附自己“妻荣夫贵”也没什么关系。透过这句话能够看到崔莺莺与老夫人想法的不同,凸显了她的“爱情至上”观。这种“至情观”与金圣叹本人对《西厢记》的看法相关。他认为《西厢记》为“天地妙文”,其作者“善体人情”,借崔、张二人之事“而愿天下皆然”,可谓“极人情之至”。至于不能体察“至情”的“三家村老冬烘”将之斥为“淫”,乃因其心存鄙秽之事,故只见事而不见文[22]267。金圣叹这种“至情观”与汤显祖“至情观”一脉相承,皆受到泰州学派的影响[23],是明中叶以后要求肯定自然、肯定人情物欲,张扬世俗享乐主义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24]。

《丛刊》用的是陈述句。陈述句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叙述或说明,它本身属于“断言类”言语行为。该类言语行为要求说话人要保证话语所表达命题内容的真实性。换句话说,此类言语行为涉及的命题均为真命题。说话人使用真命题进行“通知”,一方面保证了通知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通知的可信度。

陈振宇对比了陈述句与疑问句的语用差异。他指出在陈述时存在正信息差,说话者发出信息,听话者接收,所以信息是听话者的,称为“听者价值”;但在疑问时存在负信息差,说话者要求听话者发出信息,自己接收,所以信息是说话者的,称为“言者价值”。陈述与疑问又存在着信息流向上的不对称。陈述时,信息是从说话者流向听话者,而几乎没有伴随着相反的流向,即陈述之中一般不会蕴含着疑问;但疑问的时候说话者需要先告诉听话者一些信息,用来构建对疑问域的指向,不然听话者不知道他要问什么。所以在信息从听话者流向说话者之前,先得有相反的流向,即疑问之中一定蕴含着陈述。因此,陈述一般是单向的,疑问则是双向的[25]598。句(1)用疑问句将焦点集中在张生的反应上面,说话人莺莺期待听话人张生能够给她正向反馈,将决定权交到了张生的手上。这个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莺莺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柔顺的性格特征。句(2)用陈述句将焦点集中在莺莺身上,站在莺莺的视角,采用强烈的语气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莺莺这时并不期望张生能够做出反馈,显示了莺莺强势的个性。不同句式的使用,显示出莺莺两种迥异的个性特点:句(1)凸显柔顺,句(2)凸显强势。

4 结语

本文对比了《丛刊》中辑录的《西厢记》与《金评本》的差异,从文字、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归纳了异文情况,进而得出不同版本出于不同的辑录目的,在剧本语言的雅正与通俗方面存在着语体、语言使用风格上的不同。在人物塑造方面,由于用词、句式选择的不同,不同版本彰显了红娘、莺莺等人物在情感表达与人物性格方面的迥然不同。

猜你喜欢
丛刊异文张生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