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措施研究

2023-06-28 12:14董媛媛赵慧颖刘天森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双一流培养模式

董媛媛 赵慧颖 刘天森

摘 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深化改革。部分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缺少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从而制约了本科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提升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从跨学科交叉培养、深化协同育人、建立个性化培养三个方面构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应提升人才培养意识、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从而保证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中圖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48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双一流”高校的重要建设任务是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打造一流教育高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双一流”建设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必须加强对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视,为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拔尖人才与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之间紧密相连,此类人才具有知识层次高和独立解决高水平难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部分高校仍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人才,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来培养年龄相同但个性迥异、能力水平不一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此外,部分高校采用以应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定式和成长过程中的短期激励,从而压制了拔尖人才的兴趣和突破既有框架的勇气。然而,拔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培养出一流科学人才,而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仍缺少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拔尖人才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内在潜力。因此,我国高校应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人才更好施展专业技能,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面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例如《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重要面向拔尖人才培养的指导政策。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我国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对“钱学森之问”的有效回应。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持续推动科技进步。在培养模式上,部分高校采用建立实验班、创新基地、创新团队等方式开展改革,且部分高校已成立了独立学院来支持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例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等。虽然我国多所高校正在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但也有部分高校尚未系统地树立拔尖人才培养观念,且缺少全面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部分高校人才选拔机制欠科学,导致学生参与遴选的积极性不足。其次,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设计不健全,部分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最后,当前课程体系较陈旧,难以针对拔尖人才提供“异质性”课程,缺少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学平台及个性化培养方案。

2 “双一流”学科引导下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依据“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内在要求,各高校应构建并发挥一流学科的平台作用,从开发数字化资源、发展协同育人机制、注重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着手构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数字化技术精简教师较为复杂的工作,从而促进融通互动、紧密协同、合作共赢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同时,在培养内容上,应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特点,增加通识类和自选类课程,以加快促进学生人格塑造和素质养成。

2.1 探索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跨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多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技能,塑造具有跨领域学习能力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要求,鼓励人才基于社会责任开展学术创新与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式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应将高校自身特色与前沿的教育理念结合,打造一支多专业协同共建的师资队伍,激发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升级改造。根据学科发展需求,高校通过遴选、吸收、转型和培训等方式全面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实现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全面优化,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跨学科培养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还需要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提升教学质量。数字化平台打通了讲授、学习和管理的三个环节,实现了不同专业的教学平台联通,推进了优势课程共享,完善了交叉学科教学体系,创新了教学模式。数字化平台具备以下功能:(1)远程交互功能。数字化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课堂讲授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师生交流合作,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调整学习任务与进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2)数据资源库功能。平台为教师和同学提供交叉学科知识库(包括图书资源数据库、试题库、案例库等),师生不仅可以自主查询所需资料,还可以上传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完善数据资源库。依托丰富的知识库,学生根据教学进度随时进行自测考试进行个性化学习。

2.2 深化协同育人,实现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科教协同的育人机制对拔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整合科研资源,发挥科研引领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政府、社会组织、大学和企业要敢于打破边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强化知识传递和融合,深刻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无缝对接,推动拔尖人才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针对拔尖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学科特色化实践环节,是全面提升拔尖人才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同时,高校教师要积极与企业共同合作承担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和共建校企实验室,实现“政产学研”人才协同培养共同体,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及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能有效对接产业、行业、企业需求,打造良性循环的“政产学研”协同新生态。

2.3 建立个性化培养体系,强化自主学习模式

高校不仅要为拔尖人才制定培养方案,培养人才在高校学习更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要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和开发拔尖人才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实现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

2.3.1 设置个性化培养内容

目前,部分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严重不足,开设高质量的通识课程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通識教育应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在自选课程中的比例,并且建立弹性的、灵活的选课制度。在课程类别上,面向国家发展需求,打破专业限制,设置计算机类、艺术类、文学类、科学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等多元化课程。另外,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创新课程,从深层次实现理论、项目、实践等多环节知识的优化组合。针对拔尖人才性格、能力和兴趣的差异性,制定符合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强化科学思维意识,突出能力和技巧的增强,提升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效果。

2.3.2 设计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对拔尖人才的需求,对拔尖人才胜任力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拔尖人才及其所需提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其独有的学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学业生涯采取定向性帮助,按照学业发展路径,量身定制学业规划体系,做到“一人一规划”,助力拔尖人才在每个阶段都有针对性的培养,提升拔尖人才的能力,且需要对人才进行阶段性考核,以保证其达到预期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本科拔尖人才。

2.3.3 打造合作型学习小组

合作型学习小组是高校为了增强其内部的创新力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所打造出的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组织。创建合作型学习小组,可以激发拔尖人才团队合作,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加强集体思考和决策,避免个人的决策的缺陷,全面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合作型学习小组能够调动拔尖人才学习积极性,促使不断创新,提升应变能力。

3 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内部所有教职工积极参与和相互配合,为确保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重点需要从增强拔尖人才培养意识、建立拔尖人才选拔机制、完善拔尖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拔尖人才培养氛围等4个方面构建保障措施。

3.1 增强拔尖人才培养意识

高校教师对拔尖人才的态度影响着拔尖人才的发展质量。思想层面,高校教师应认识到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摆正自身位置,树立公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行动层面,高校教师不仅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同时也应积极担任班主任、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等,为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共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面对拔尖人才的需求,高校要汇聚支持合力,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本科拔尖人才提供生活和学习保障,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拔尖人才选拔机制

高校拔尖人才选拔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在识别和选拔人才过程中,高校实施了不同的选拔机制,如复旦大学对于拔尖人才的遴选采取自愿选择、自主申请、动态进出的原则,打破了各个院系学科之间的壁垒,允许学生跨院系进行申请。再如清华大学人才选拔的综合评价机制,采用多种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策略,全方位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学术兴趣、创新思维、专业禀赋等综合素质及对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对于不同路径进入综合考核的学生,学校也会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综上分析,拔尖人才培养应该重点关注拔尖人才的选拔机制,因为选拔机制的成功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制度与观念正在逐渐被更加科学的方案所取代,优秀的拔尖人才选拔机制应遵循自愿报名、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动态进出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测评手段重点考察学生科研潜力、学术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3.3 完善拔尖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就无法真正有效实施拔尖人才的培养。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应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入融合,拓展实训深度,促进智慧化、视觉化、语音化的应用,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课程场景展现,语境可视化,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交互问题和主动探索实操的能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即使是不存在的事物和环境,也能令人身临其境地亲自操作。通过与虚拟环境自然地进行交互,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包括多媒体教室,数据信息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为人才培养配备良好的硬件设施。

3.4 营造良好的拔尖人才培养氛围

高校软环境是大学特有的文化底蕴,是增强拔尖人才创造力的外部环境,是引领校园发展的价值导向。高校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科拔尖人才的特征,并建立发现人才的制度体系。对于潜在的拔尖人才,应对其充满信任、宽容失败并鼓励其具有自由探索精神。同时,高校应挖掘本科拔尖人才的潜能,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让拔尖人才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信任。对于高校教师,要和学生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了解拔尖人才的成长需求,主动帮助其解决学业中面临的困难,营造相互信任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教师要做好榜样,自身也要努力进步,打造良好模范作用。

高校不仅要对本科拔尖人才进行物质上的激励,还要对其进行精神激励。首先,对于有突出成绩与贡献的,每年对其授予荣誉奖项。其次,保证人才的身心健康,安排专门的心理医生提供咨询服务,使学生能够有强健的身体,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再次,丰富人才的业余生活,开展一些文化活动,组织运动比赛,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节,让人才在学习之余也能够放松身心。最后,对一些家庭有困难的人才进行资金救助,成立志愿基金协会,定期拨款,帮助人才解决难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4 结论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时代,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其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跨学科交叉培养、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使得“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变得科学有效;其二,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其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从培养意识、选拔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氛围方面进行阐释,以保证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性。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高校必须紧跟国家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明确既适合拔尖人才发展又能够推动“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谭玉敏.深刻认识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意义——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领悟[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3):4752+107.

[2]安黎哲.始終抓好本科人才培养工作 促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展开[J].中国大学教学,2017,(7):3033+92.

[3]郑泉水,徐芦平,白峰杉,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式探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5):580588.

[4]叶俊飞.从“少年班”“基地班”到“拔尖计划”的实施——35年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回溯与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14,(4):1319.

[5]李大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三维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9095.

[6]陈婧,刘洋阳.图书馆虚拟学习空间的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8):2329.

[7]薛光辉.新工科背景下煤炭类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0):1418.

[8]王雪,何海燕,栗苹,等.“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新兴交叉领域跨学科培养人才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QCA)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2128.

[9]贾文涛,李怡君.高校新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Z1):5557.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双一流培养模式
恩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