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韵
摘 要:中国梦是非常适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主题,但通过调研和文献检索发现进行这方面探索的人比较少。在幻想文学作品中,有关中国梦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中国梦主题教学具备很高的可行性。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此项研究从构建不同场景下中国梦主题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文本体系,打造适合高职院校的生动活泼的中国梦主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等良好的教学育人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中国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67
2014年,上海拉开了教育界课程思政建设的帷幕。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作为国家教育战略举措推行。时至今日,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课程思政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突破了仅在思政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藩篱,将综合素养课、专业课囊括进来,要求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综合素养课中的一员,因其丰富的隐性思政资源和独特的人文特征,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构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是落实三全育人、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彰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重要渠道。中国梦就是大学语文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政元素。
1 中国梦主题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首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一时之间成为热词。
中国梦是非常适合大学语文进行课程思政的一个主题,但是相关研究和实践并不多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0篇,但只有6篇研究范畴是高校,其余皆为中小学。在这6篇文献中,4篇研究对象为高职院校,2篇为本科院校。《大学语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索——以中国梦主题教育为例》《中国梦语境下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探究》《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这3篇文章都是从宏观方面如专题教学模式引入、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内容设计、大学教材完善等方面介绍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路;《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融入中国梦》《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这2篇文章从公共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角度,分别从医学专业、经管专业去探讨中国梦如何融入语文和专业对接的课堂实践中。这5篇文章停留在思路探讨层面,缺乏教学实例,偶有实例论证使用的是《采薇》《李将军列传》等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目,和中国梦主题的联系并不直接。《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科幻文学史教学的路径探索》基于中国科幻发展史的高度,论述了将中国梦融入教学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认为可通过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这篇论文使用了较多实例,但是研究建立在本科院校开设科幻文学史课程的基础上,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的学情。
同时通过调研10所兄弟学校发现,将中国梦作为教学主题纳入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授课计划、线上资源开发的学校仅有1所,且处于探索之初。同时通过对本校1000名左右学生的调研发现,认为中国梦是思政课概念范畴的学生占比86%,不能将中国梦与语文课程产生勾连的学生占比84%,对中国梦来源不了解的学生占比92%,认为中国梦是21世纪以来新造词汇的学生占比79%。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可看出,中国梦这一主题较少被运用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也不了解中国梦的历史文化渊源,较少将中国梦这样一个带有强思政色彩的词汇和语文课堂勾连起来。本文将结合近2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中国梦主题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丰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内容和视角。
2 中国梦主题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梦作为一个被明确提出的词汇,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最早使用“中国梦”一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但他的诗句“一心中國梦,万古下泉诗”里的“中国”指的是南宋时期的中原地区。“中国梦”表达了诗人希望中原统一的拳拳爱国之情,和今天中国梦的含义有较大区别。
如果说今天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那么追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梦”历来有之,在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社会向往,到晚清康有为的《大同书》横空出世,传承《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精神;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恢复中华”到当代国人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情结,“中国梦”已经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那么是不是任何关于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甚至包括现实主义的作品都可以被解读为作家的“中国梦”呢?以往的研究者主要有两种思路:(一)一名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是A,如果作者对A持否定的态度,那么这位作家心目中理想的“中国形象”就和A相反(-A);-A就是这位作家的“中国梦”,这样的阐释貌似也说得通,但明显和中国梦主题隔了一层。也就是说,中国梦主题在此类文学作品中处于隐性状态。(二)部分研究者使用了作品如《采薇》《山鬼》《短歌行》等,往往先凝练出“爱国”“求贤若渴”等主题,再去和中国梦勾连;这样的阐述未免显得吃力,有将中国梦主题无限泛化的嫌疑。因此选择恰当的阐述对象非常重要,最适合的作品类型就是幻想文学。幻想文学天然就和“梦”相连。幻想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一般而言就是作家的中国梦,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梦,中国梦主题在幻想文学中属于显性存在。
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梦,起点当属晚清。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仁人志士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作家们用笔尽情描摹“未来中国”的美丽面貌和无限可能性,在当时的新兴体裁幻想文学中探寻各种各样的中国梦。此类作品的代表有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陆士鄂的《新中国》等;民国时期则有幻想文学作品如毕倚虹的《未来之上海》、老舍的《猫城记》等以中国梦反讽黑暗现实;新中国成立后,出现如田汉《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等展望新中国美好未来的幻想作品;改革开放后,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小说描绘了未来科技发达的中国梦;当代大批量的科幻作品如刘慈欣的《三体》、吴季的《月球旅店》等,不再直接描写想象中的未来中国形象,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世界意识,将中国作为地球中的一员去呈现,有强烈的“命运共同体”倾向;作品背景中的中国文化场域更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内核。
从晚清到当下产生过无数典型、带有深刻时代烙印的作品,折射着不同时期国人的中国梦。幻想文学的发生就伴随着国人对国家强盛的强烈渴求,“在中西科幻神怪传统中,摸索一新的小说路线,其‘补天之志,未尝稍移”,这种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对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美好企盼一脉传承至今。这些作品以浓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民族精神、开放的世界性眼光,为高职大学语文中国梦主题的教学和思政建设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3 中国梦主题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3.1 构建不同场景下中国梦主题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文本体系
首先要从教材编选、授课主题、在线开放课程的微课开发等维度,考量多元、多层次中国梦主题文本,构建多场景、巧匹配的中国梦主题文本体系。
第一,教材选编。教材需考虑选文的经典性和主题的适配性,可选择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这类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作品。因其思想之丰富性,给实际授课留下百花争鸣的空间,除探讨中国梦外,可勾连科幻美学、人性观照、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等话题,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兴趣。
第二,授课主题。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形成包括教材选文在内的多文本的授课主题。笔者在进行幻想小说中的“中国梦”这样一个主题教学时,选择晚清的幻想小说作为辅助文本。以陆士鄂的《新中国》为例,学生读过后产生了较大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不由自主生发出“哇,原来一百年前就有人这么想了”的感叹,这种文学上的“审美惊奇”效果,助益实际授课。因此要有技巧性地选择2到4篇具有时代特色的文本,营造丰富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文学中溯源中国梦。
第三,中国梦主题的在线开放课程。大学语文学时不多,可借助在线开放课程深化中国梦教学主题。笔者目前已经开发7个在线课视频,每个视频都达到7000多的观看量,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因中国梦主题幻想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可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的选修课程,从而达成更好的思政育人成效。
3.2 打造适合高职院校的生动活泼的中国梦主题教学模式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融入中国梦这一思政元素,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学情。以课内外联动、教学手段、评价标准等为抓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达成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中国梦主题教学有效课堂。
第一,借助云端平台、社团活动、主题实践等,打通第一、二、三、四课堂。通过智能云课堂等教学平台,提前发布课前任务,除了作品阅读、问题引导、调查问卷外,让学生同步学习相关慕课,做好前置知识储备。课后通过教师指导的社团,发布主题征文绘画比赛(如“五十年后之中国”主题写作、绘画)、vlog比赛、主题演讲和朗诵(如你我他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朗诵)、实地参观等活动形式,打通课堂内外。
第二,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活力。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积累少、学习主动性不足等情况,尽量减少教师长篇大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笔者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有主题演讲、小组展示、辩论赛、头脑风暴等。如在进行晚清幻想小说中的中国梦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从科技、教育、外交等角度对比小说中的‘中国梦、晚清现实、当下中国现状”小组展示,既完成了对小说基本内容的梳理,又在对比中加深对小说中国梦背后作者强国焦虑和爱国情怀的体认。在进行《流浪地球》教学时,围绕“为什么要带地球流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学生从科技、人性等各个角度出发,互相补充答案,相互启发,最终升华到“带着地球走”背后独属于中国人的故土重迁意识和“世界命运共同体”大的家国情怀。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在竞争和合作中充分释放学生潜能。中国梦主题授课采用小组积分制和个人积分制并行的形式。在小组展示、头脑风暴、辩论等合作环节采用小组积分制,在主题演讲、问题回答、个人作业等个体环节采用个人积分制,按照比例计入学生成绩。小组活动后有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给予学生打分权利,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3.3 中国梦语文教学主题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在教学中需认真分析,仔细挖掘各个时代幻想文学中不同的中国梦思政元素和价值意蕴。如晚清的幻想小说从艺术层面看,显得幼稚粗糙甚至千篇一律,但这种千篇一律性恰恰反映晚清知识分子的同一个中国梦,反映时代最重要的议题——救国救民。对于这类作品,需引导学生挖掘中国梦奇幻想象背后作家们希望中国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的强国焦虑。民国时期的幻想作品以毕倚虹的《未来之上海》、老舍的《猫城记》为例。在这些作品中,科技依然发达,但并未带来国家的富强进步,反而成为权势者享乐的工具;解读此类作品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种反讽情绪背后的反抗精神,理解这种否定性的中國形象其内在的意蕴仍然是对理想中国的想象和企盼。幻想文学从晚清起步,直至今天生发出截然不同的气质,中国梦元素也变得更加隐蔽。解读当代科幻作品时,应当以更开阔的视野,立足命运共同体的基点,去审视作品“中国形象”背后的中国梦。“新中国的科幻文学作品描写‘未来中国时已经不再局限于具象的直接描述,而是转变为在故事背景中设置中华文化的文化场域”,这种中国文化元素有时候甚至构成小说内在的精神意蕴。如刘慈欣《诗云》中拥有毁天灭地力量的外星文明却在地球的诗歌面前遇到了困难,他们为写出超越李白的诗歌穷尽了太阳系的大部分能量,到头来却无法识别诗歌的好坏。再如《流浪地球》中“中国式”故土重迁——带着地球一起走,这种源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以和西方诺亚方舟的文化形成对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基因融入科幻领域,生发出新的中国梦,描摹着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和世界的种种可能性。
4 结语
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中国梦主题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将幻想文学中丰富的中国梦资源纳入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对中国梦寻根溯源,体悟中国梦的历史缘起和文化积淀,认知历代先辈的中国梦想,理解今天“命运共同体”大背景下的中国梦。在新时代的科幻作品中感受中国文化智慧,传承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阵地和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谦干.“中国梦”一词的由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6):110116.
[2]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1.
[3]刘学民.“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科幻文学史教学的路径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1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