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2023-06-28 05:03曹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精准教学

曹婷

摘 要:精准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多聚焦于微观的课堂教学,但应用于特定的宏观教育政策背景下的中观层面的人才培养过程还较少。在扩招背景下,多元化的生源带来不同的入学需求,对于精准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灵活的办学模式带来教学主体多元化。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扩招背景下,针对不同生源学生实施精准教学,本研究选取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作为调研主体,发放问卷,调研当前精准教学模式实施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职扩招;精准教学;精准评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45

1 问题提出

2019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明确提出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高职院校扩招重点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过程中,社会成员生源比例上升,资源供给压力增大加大教学实施与管理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新群体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采用更为精准的教学模式,向不同的生源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精准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作为支撑,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精准测量学习效果,并据此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体系,并达到“分类施策、精准育人”。因此,本研究拟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在充分考量不同生源教育背景的情況下,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适应生源多样化的精准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践,是高职扩招背景下教学模式变革的有益尝试。

2 国内外精准教学研究现状

精准教学强调在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支撑,有效地分析课程标准是否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精准设计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精准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效果可衡量、可调控,最终达到“分类施策、精准育人”。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教学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理论,据此形成的精准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通过对教学的各方面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形成以数据诊断决策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有学者从教学决策视角入手,认为精准教学是教师依据信息化手段获得教学数据而做出教育决策。另有研究从差异化教学的角度切入,强调要精准掌握课程标准和学生基本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科学观测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实现差异化教学。“精准”来源于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并且数据的收集应该是在发生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分析结果用于精准改进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国内研究者在精准教学理论本土化应用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主要分布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逐步延伸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研究。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基于数据诊断对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诊断和决策,对精准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任务、组织教学过程和诊断评价四个环节进行改革。

3 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设计

3.1 精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精准教学目标

精准教学目标设定是指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现状和偏好,为不同学生精确设定不同的结果预期。充分考虑扩招专业录取的生源情况,分析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等生源不同的学业基础、职业经历等差异;同时,考虑不同教学建立机制灵活、模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3.2 精准设计教学内容,满足不同生源学习需求

精准教学内容制定是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设计所需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引领,细致分析个体的起点、需求、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拟达到的目标,需要提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内容。围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首先,精准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次,精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授课方式,开发活页式教材,建设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生源的学习需要。

3.3 精准制定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精准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与特色化服务。尊重学生在学习基础、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依托教学团队,“线上+线下”同步实施精准教学:精准分析学情,运用资源库,开设针对性的在线课程,并依据反馈的行为数据,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策略;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线下送教上门,开展个性化辅导。

3.4 开展精准考核评价,拓宽毕业途径

针对不同生源特征、不同相关主体、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方式,采集不同的教学数据,实施课程精准考核评价。制定学习成果与学分转换的标准与方法,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学分之间的转换与认定。同时,将扩招生源已有工作经历、技术技能水平及相关领域获得的奖项或荣誉称号折算相应学分或免修相应课程,拓宽学生毕业途径。

3.5 精准决策与干预,修正优化教学过程

精准决策与干预环节中根据各维度的教学数据,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以完善、优化后续的教学过程。借助数据分析,能够明晰教学各要素之间的真实联系,精准化识别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学习状态、存在问题等,形成更精准高效的教学决策和干预。

4 精准教学实施现状的实践研究

研究面向多个省双高专业群的专业教师、学生和企业进行调研,共收集学生问卷155份,面向10名教师,8家合作企业进行深度访谈,从而了解当前精准教学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为后续实践提出可行建议。

4.1 充分调研扩招生源学情和需求

数据显示,影响扩招学生选择专业的因素前三位分别是社会需求量大(49.7%)、自己喜欢(49.1%)和国家重视(27.3%)。其他如招生介绍、所学专业薪酬待遇好、校友推荐、专业调剂等也占一定比例。可以发现,对于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扩招学生来说,参加高职扩招继续学习主要是为了“充电”,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学业基础及认知特点,扩招生对学习方式有不同诉求。从调研情况看,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诉求占38.73%,集中面授学习占到34.31%,线上学习占26.47%。此外,超过50%的受访学生渴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31.5%的学生明确表明周末、节假日定期授课更为方便,还有20%学生希望能够“送教上门”节省学习成本和时间。

4.2 制定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发生变化,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专业设置匹配区域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紧贴行业变化及需求。教育部明确提出对扩招后生源的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按照全日制普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分类制定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方案。

调研显示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制定一般采取3步走的方式。

一是明确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式上,采取以“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和“由学校牵头,以行业企业为主制定”两种方式共同制定。

二是分析扩招生源的差异性,分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脱产学习的学生单独编班并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占调研总数的50%,“将脱产学习的学生编入原有班级并制定了补课方案”和“为非脱产学习的学生单独编班并制定了工学交替培养方案”各占25%。

三是突出“立德树人、德技双修”的育人理念,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根据不同生源的学习规律和职业需求,基于课程包的思路构建了从“基础课程-岗位核心课程-综合实战课程模块”的分层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多数学校采取校企共同参与,并分类编订人才培养方案,但83.33%参与调研的教师认为针对扩招生源的培养方案还不成熟。扩招生源半工半读,上课时间与全日制学生不一致为后续实施精准教学带来了挑战。

4.3 分层分类制定教学设计

扩招教学设计聚焦学生的原有认识、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专业领域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改进教学内容。

从调研结果看,扩招后,当前多数职业院校能够根据不同生源的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教学设计的制定,75%的受访教师表示在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已经根据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难度分层,超过半数教师根据生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和项目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但只有25%的教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设计中,同时,近45%的学生也认为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紧跟行业职业需求。可见,教学内容紧贴产业行业变化方面有待提升。

4.4 设计灵活多样教学实施方法

基于前期学情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进行价值评估,分析学生遇到的问题和潜在需求,全程掌握学习动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从而对教学实施策略进行精准调整和干预,保证教学效果最大化。

在针对教学方法的调研中发现,47.9%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近45%的学生认为需要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实践实习环节,27.9%的学生认为增加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17%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人文类课程。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在学生参与度、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做进一步调整,保证精准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施中,适合的授课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授课效率。从调研来看,扩招学生实际喜欢的授课方法和老师喜欢采用的方法优先顺序略有所不同。其中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受到超半数扩招学生的欢迎,说明教师采用的这两种授课方法有效。对比鲜明的是,教师鲜有使用的讨论法和传统讲授法却高居学生喜欢的第二位和第四位。由学生的反馈可见,教师可以适当提升讨论法采用频率,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适度增加讲授法的比例。

4.5 制定多元多维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扩招后多样化生源现状,简单的量化考核标准已不能满足,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价学生效果的唯一手段,需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技能的掌握要求,精准进行教学评价。调研反馈来看,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核心知识和职业素质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调研显示,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内容包括日常表现(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5个方面。企业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职业素养满足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28.57%的企业采用专业测评工具,如MSA;71.4%的企业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测评如岗位技能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实际工作推进进度与工作完成质量相结合等。

尽管问卷调研显示,针对高职扩招后的教学采取了校企共同進行评价的方式,但结合教师、专家和企业深度访谈中发现,企业参与评价的方式还相对被动,主要由学校设计问卷面向企业发放调研,评价形式还相对单一,主要以工作成果为导向,可见评价形式需要持续多样化,如技能操作比赛等。

5 精准教学现存挑战及建议

5.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师资是高质量完成精准教学,精准育人的重要保障。扩招背景下实施精准教学给师资带来了较大挑战,调研显示:首先,现有教师工作量增加;二是教师资源出现短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受访的83.33%教师认为扩招后师资比较紧迫,27.9%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列。

多渠道充实师资队伍。一,面向社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对于能工巧匠或技能人才可适当降低学历标准要求;二,以校企合作为切入口,柔性引进合作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三,校内教师通过培训,转岗上岗;四,招募已退休专业教师继续发挥余热,根据专业特长开展“银龄讲学”。

校企共培共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满足教师数量上的要求后,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挂职锻炼,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专业对接核心岗位工作流程、工作能力等,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精准教学培训。通过提升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多样化教学方法使用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网络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过程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满足扩招后教学手段、平台多样化的需求,以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5.2 加强教学资源精准配置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视频、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具、教学场地,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高职扩招生源多样化、人才培养差异化背景下,开展精准教学,教学资源也应该与之精确匹配。调研发现,扩招对学校教学资源带来一定压力。66.67%的教师认为迫切需要改进实训条件,半数被调研教师认为教学资源建设需要改进。

加强教材和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开发适用于不同生源类型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对立体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线上教学需要;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不同生源精准匹配、定制个性化教学资源,提升使用体验和教学效果,回应精准教学的需求。

加强教学场所建设和使用。教学场所通常需要满足理论和实践双重教学需求。面对扩招后生源多样化的现状,加强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增加实践教学场地规模、容量、使用率等的提升,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

5.3 加强大数据精准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环境下,精准教学受制于技术条件和人力成本,难以突破大范围实际操作的困境,无法实时记录并监测教学过程。而在教育信息化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教学行为数据、环境数据等多源数据的收集为精准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多样化的生源需求各异,基础不同。其考核评价应各有侧重,多样灵活,对教学评价提出了一定挑战。而推进、加强大数据精准教学评价,对不同生源学生学习数据和教学数据进行动态化、常态化采集,对不同生源类型进行动态画像,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分析评价,实现针对不同生源精准评价。

5.4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精准保障

多样化生源学习基础不同,如何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保障学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挑战。

组建院级扩招工作小组。制定院级扩招工作方案,部署扩招招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术管理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充分发挥高职辅导员队伍的作用,聘任有学生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从在线选课到日常课程学习,从思想教育到知识技能学习,进行全面指导。

健全针对扩招后教育教学“精细化”制度。一,推行弹性学制和柔性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银行建设为基础,建立不同生源各类学习成果的转换机制,畅通学分互认通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路径;二,改革学生管理制度,细化服务,以保障扩招后不同生源差异化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三,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服务体系,为扩招后大量生源的就业和创业需求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缓解扩招后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焦建利.赶个时髦,说说“精准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9):2323.

[2]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6):47.

[3]万力勇,黄志芳,黄焕,等.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操作框架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3137.

[4]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1825.

[5]陳熔,袁橙.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0(17):108112.

[6]朱轩,崔晓慧.智慧教学环境下精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江苏高职教育,2019,19(1):3237.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精准教学
刍议扩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扩招背景下在职与职后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与质量改革路径研究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