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永平(1974~),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自贡市育才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 要:基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课改理念,更新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文章着重阐述了新课改基本理念导向,介绍了新课改功能结构的目标,提出基于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发展策略。希望一线小学教师由此得到启示,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教育教学;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8-0015-04
一、 引言
当前是新课改理念落实发展的初始环节,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均陆续出现变换,在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也更加复杂。为了保证教学教育工作在新课改理念中具有良好适用性,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应该从根本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新课改基本要求,科学制订实施办法,有效促进教学教育质量。
二、 新课改基本理念
(一)重视学生发展
基于新课改理念,教学评价应该积极遵循改革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发展主要体现于教学目标方面,不仅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展开有序教学,保证技能、知识以及其他基础性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性目标设计加以重视。另外,体现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对教学策略认真研究,将学生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将学生主体体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保证目标可以充分实现。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对自身角色进行合理定位,采用正确做法,创新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将学生能动性全面发挥出来。
(二)促进教师成长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应该对学生成长加以重视,重点内容并非对教师教学结果进行鉴定,主要是对教学活动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诊断,科学制订教师发展目标,保证其自身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三)以学定教
基于新课改理念,应该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因而需要改革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将学生“学”作为教师“教”的评价依据,基于学生具体学习状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积极落实以学论教观念,主要从学生思维、交往、参与、注意、情绪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 新课改理念的目标
(一)有效转变课程功能
现阶段,所有国家开展课程改革工作时的首要目标均会选择转变课程功能,保证新一代国民可以具有新时代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所需素质。通过深刻反思我国义务教育现状,并针对比较国际课改趋势,认真分析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课改工作核心目标就是转变课程功能。有效轉变以往教学活动中对知识讲解过于重视的现象,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促使其进行基础知识学习活动时,可以形成健康价值观。此种转变,确保新课改目标的实现,保证素质教育有效落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健全人格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二)将课程结构的选择性、综合性以及均衡性体现出来
基于新课改背景,课程结构已经出现调整,降低课程门类,重新调整不同课程的比例,在传统学科保留下来的基础上,增设实用技能、学科素质养成类课程,提升综合实践、科学实践等课程比例。针对小学学校,应该引入综合实践类课程,并且需要引入探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内容,此类课程能够充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发展与实践能力发展,并且保证学校日常工作和社会发展之间产生紧密关联,进而充分贴合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办学开放性。针对义务教育教学活动,设置一以贯之的课程内容,并科学设置课时,同时开设综合课程,保证各地区与学生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对各个课程领域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尤为重视,将不同学科之间界限淡化,主张不同学科的关联。课程结构出现此种转变,呼应了课程功能转变,反映我国义务教育课改思想与学生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富有个性、均衡、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核和生活实际紧密关联
充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旧、偏、难、繁”等现状,积极促进课程内容和生活实际之间关联,对学生学习经验与学习兴趣予以关注,合理确定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同时,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将学科作为中心组织,并非仅仅对学科体系逻辑性、完整性与严密性进行整合,而是更加注重和经验有机结合,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构建新概念与新知识。课程内容可以将生活经验充分反映出来,将时代特点体现出来,能够对学习生活和实际生活之间脱节现象进行有效改变,充分促进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优化学习方式
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机械训练、接受学习等现状,提倡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以及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与分析能力等。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缺乏自信、处于被动状态,进而无法发展自身创造性。优化学习方式主要是基于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行为,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与学习方式优化对课程改革工作具有一定影响,也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要想根本性转变学习方式,有效落实探索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新课改借助调整课程结构,充分增加儿童活动空间与实践,同时新课标积极鼓励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进行改变,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其可以自主学习。另外,倡导学习过程向探索过程转变(提出、解决问题),同时可以结合各种学习内容,采用体验、模仿与探索等自身学习方法。
四、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教育教学工作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基于新课改背景,需要树立以下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虽然存在幼稚、不足现象,然而生命力旺盛,可能实现多方面发展的个体。主观能动性良好,在教育活动中可能具有良好积极性。将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中重要主体,并且学生观还需要涵盖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等方面的尊重。
实施新课改理念时,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历程中关键构成内容就是“教”和“学”,也是个体生命之间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此过程中共同发展,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具有良好能动性,并且在教育教学规划方面集中体现此种能动性。比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交际水平以及其他素质培养加以重视,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够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鼓励其积极探究,让学生对知识价值和知识功能进行全面了解,培养主动学习态度。科学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为其设置合理的实践,进而引导学生对自身主体性进行全面了解以及把握,进而促使学生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可以自主、独立学习。并且对学生经验予以尊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对学生开放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培养予以重视。比如,在学生基于生活实际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进行情境创设,指导学生逆向思维以及正向思维,充分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教师主导效能主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实施新课改理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接触、了解学生,构建民主、平等情感纽带,进而构建正确师生观与学生观,其可以充分促进师生关系,保证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教师通过教科研活动充分提升自身创造能力与决策能力
基于新课改理念,教师需要面临诸多新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发现新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养成探索习惯,对自身工作积极进行反思,进而建立理性认识。同时需要教师持续提高自身科研意识,对科研知识进行补充,不断强化科研能力。教师与学校需要积极将“教科研”设定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由“教书型”发展为“专家型”以及“研究型”。
新课改理念在学校逐步扩大,主要目的是让部分人对新教材与新课标进行深入学习,有步骤、有创新地开展教改实验活动,在整体改革方面制订建设性意见。保证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对新课改中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制订问题处理方案,积极开展经验总结,最终进行全面推广。
借助试教实验可以让教师充分体会到,通过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创造能力与决策能力等是强化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主要是重在参与,在此过程中学习新理念与新方法,重视过程、反思与总结。
要求教师在研究设计课题、实施探究时,将自身潜能以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教育教学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同时通过有意义的快、平、短课题展开研究,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直接应用研究成果,快速产生效果。通过实践活动充分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即“做中学”。
对追求过程较为重视,但是并非不要结果,主要是对结果不要过于计较。教师在研究、设计课程过程中,尽量将自身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即可,教师科研水平是逐步提升的,通过各个研究环节逐步实现。
在教师自我发展中,过程与反思是关键方法,同时也是确保实验和课题研究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应该对过程中反思予以足够重视。教师积极开展总结活动,对他人与自身经验进行自省,同时积极进行学习与交流,才可以充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课题不断完善提供保障。
(三)引入问题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功能以及新课程实施要求,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应该积极成为教学参與者、指导者以及组织者,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借助情境创设与问题引导等,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学习态度,使其乐于探究。通过探究、合作与自主等学习活动不断发展问题以及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处理的途径,获得良好学习技能,形成健康价值观,进而促进教师和学生互动,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在实施新课改理念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使问题教学法可以充分满足其要求,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基于问题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培养较为重视。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让教师快速学习以及推广。
该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应用知识、反思总结等环节掌握学习技巧。教师需要对指导学生自学要求与教学安排、教学设计等进行有机融合,设计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力量,并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中可以理解的内容,合理设置学习条件、空间与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与自学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另外,应该指导学生基于自学,与教师积极配合,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执行,教师和学生积极合作,保持良好交流,促使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积极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对学习计划进行科学制订,保证在各个环节中的各内容学习均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时间进行合理利用,科学安排时间开展学习,保证可以合理调节时间。不仅需要对课堂时间予以重视,还应该对课余时间进行全面利用。对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进行合理利用,不断强化记忆效能。其次,应该积极根据各个学科特点、学科要求开展统筹学习,通过朗读、记忆、实践、练习等,对学科特点进行充分掌握,建立高效学习方法。最后,应该指导学生对专心听课、认真预习等学习方法与步骤进行全面掌握。广泛阅读,积极积累,对实际生活和教材知识之间联系予以关注,对创新意识、提高素质、掌握知识等加以重视。
应该采用合理方法激励学生,将其学习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爱好、兴趣培养予以重视,保证学生可以刻苦学习,发展个性、健全身心,实现综合发展。
(四)优化教育评价方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等方面要求,学校应该积极进行考试制度、教育评价等改革工作。对教育评价,应该构建可以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校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评价进行有效落实。构建学生成长档案,主要在表现和审美、健康和运动、合作和交流能力、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以及公民素养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展开合理评价。基于教师专业学习、师德修养、教研工作以及教学业务等方面对教师工作展开全面评价。基于学校校本教研、办学思想、学校管理以及师资力量发展等方面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评价。
对考核改革工作,应该将考试活动导向、优化、激励与诊断等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基于新课改理念,考试活动应该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考试内容应该基于课程教材设计,提升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之间关联。注重以价值观和态度、方法和过程、技能和知识维度开展综合考察工作。对小学学校来讲,可以通过等级制呈现学生成绩,保证新课改理念可以有效实施。对成绩等级,可以划分四个等级,并且考试结果不公布、不排名,通过合理方式告诉家长与学生自己即可,禁止在班级与家长群中公布考试结果。禁止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贴标签”、排座位处理。教师应该通过考试结果对教情与学情进行精准分析,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辅导,对教育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进行科学研判,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优化,充分强化教学质量。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效果整体分析工作,合理判断教学质量,有效提高教师培训力度。
另外,应该对学习过程评价进行优化。各个地区应该构建全面发展质量观以及科学教育评价观,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应该对考核结果与学习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加大过程评价力度,并且积极采用实践性评价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课堂观测以及随堂演练等方式对学生学情展开即时性评价活动,借助主题演讲、学生述评、成果展示以及随堂练习等进行阶段性评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还应该对评价工具进行创新,积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其他信息技术,對各年级学生学情的过程评价。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新课改理念可以全面落实,相关学校需要借助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教师通过教科研活动充分提升自身创造能力与决策能力、引入问题教学法、优化教育评价方式等策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海山,李树宏.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1):97-99.
[2]汪佳祺.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C]∥2022年第五届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22:227-228.
[3]齐瑜.新课改下音乐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5):3.
[4]刘克诚.新课改理念下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对农村高中艺术特长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J].中华辞赋,2019(3):70-71.
[5]周小芳.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130-131.
[6]向梦洁,陈艳琪,陈佳丽,等.师范生对新课改的认知程度的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7):159-160.
[7]王太生.新课改理念下对薄弱学校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秦安五中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06.
[8]周春燕,吴小涛.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以人教版新旧三版教材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9):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