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与案例研究

2023-06-27 22:33陈斯逸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1期
关键词:基建跟踪审计全过程

陈斯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形势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需求。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事前和事中审计,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控制工程造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发展现状,梳理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流程,并以一实际案例进行应用分析,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基建项目中的实际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基建   全过程   跟踪审计   案例应用

一、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发展现状

随着教育扩招,高校基建项目大规模展开,但由于管理相对薄弱,出现了很多建设资金浪费和贪腐现象。为了实现对高校基建的有效监督,各地高校越来越注重基建项目的内部审计。

跟踪审计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区别于传统的竣工后结算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将审计工作前移,在事后竣工结算审计的基础上,注重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工作。这种审计方式对于风险防范、控制工程造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007年,兰国海在其文章中指出,高校内部审计应该积极深入基建工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监督,从而避免在审计工作开始前浪费、损失已经发生的情况。2009年,刘家义提出要用科学的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他指出,审计工作应从查错防弊向风险防范、效益增值转变。这种审计理念的转变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新思路。2009年,曹慧明指出,要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分阶段化,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人员不再是传统审计工作中的事后审计,而是需要随着项目的实施全过程开展审计核算,在審计期间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反馈,纠正施工方存在的不足之处,防止出现“秋后算账”的情况。赵永新在2009年的文章中指出,可按照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类型,将审计工作分为点式或线式全过程审计,并对这两种审计模式的操作程序进行了初步探讨,他认为,对高校基建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能有效节约造价成本并能防范风险。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了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控制造价,提出“过程控制,全程跟踪”的审计要求,并制定出一套适应本校基建项目情况的跟踪审计办法。2015年,徐清照、张弛分别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进行了高校基建项目的案例应用研究。徐清照的研究认为,一方面,该项目未进行事前审计;另一方面,审计工作均委托第三方进行,由于审计报酬低导致第三方审计效果不理想。张弛的研究中,该项目事前审计阶段仅根据业主方需求进行了相关设计变更,施工阶段仅重点审查了工程量、签证变更等,审计工作不够全面,专业性不强。2018年,刘心怡的论文对高校基建项目各阶段的审计流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但案例分析仅体现了事前审计应用过程,事中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缺乏实际应用数据。

从2007年左右,跟踪审计理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很多学者对其相关理论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审阅近20年来的文献发现,进行实际案例应用(尤其是高校基建项目)的研究非常少见。一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价值还未得到真正重视;另一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专业要求较高,高校人员编制少,日常审计工作繁重,因此,大部分高校基建项目仍采用竣工结算审计模式。一些重大高校基建项目的跟踪审计也只能委托第三方进行,但第三方的跟踪审计一般从项目施工阶段开始,缺乏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事前审计。

如何利用高校内部有限的审计资源,有重点、有针对的对高校基建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某高校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全过程跟踪审计在该项目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校基建项目审计提供参考。

二、以某高校某新建教师周转房项目为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某高校新建教师周转房项目总建筑面积28350平方米,结构布局为两栋相同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建筑,地上18层,地下1层。1号楼占地96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320平方米,建筑高度56米,2号楼与1号楼相同。该项目资金估算约1亿元,资金来源为申请的中央级专项资金支持。

(二)重点环节审计成效

1.项目决策阶段审计。决策论证是工程项目开展的首要阶段,在该项目中,审计主要从管理、技术、经济3个层面对项目投资决策进行审计。

管理层面主要是对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编制与审批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技术层面主要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合理性进行审查;经济层面主要是对项目的投资估算编制进行审查。

经审计组审查分析,该项目立项阶段没有明显问题。首先,项目立项的审批程序合法合规,经费来源已落实到位;其次,建设单位对方案开展的可行性,经济与财务管理的可行性有进行充分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较为充分;最后,项目决策较为科学、合理,不存在决策失误。

2.项目设计阶段审计。设计与项目成本的高低密不可分,设计方案的选定将直接影响项目造价。因此,在教师周转房项目设计阶段,审计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设计方案优化和造价控制上面。审计小组通过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层层分解,分析该项目能够优化的具体部分,力求在确保建筑安全和必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控制造价。该项目包含地上部分的11个分部工程、2个地下单位工程、1个室外单位工程。经层层分解审计,发现4项可进行优化的分项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隔热保温工程、墙柱面工程、门窗工程)。审计前后设计概算资金见图1。

通过分别对以上4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共节约成本约194万元。

3.项目招投标阶段审计。在招投标阶段,由内审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推断,招标代理公司依照国家招投标法以及行业规章制度操作,一般不会出现原则性失误。因此,可重点关注该项目招标条件、招标程序、招标文件和招标控制价等是否合规;投标阶段重点关注投标程序是否公平公正;开标评标阶段重点关注该项目开标和评标过程是否规范;定标阶段重点关注合同签订的内容和合同履行的程序是否合理。具体审计策略如图2所示。

按照图2审计策略,审计小组共发现9处不合规(如表1所示),并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建议。这些建议均得到建设部门和招标代理机构的认可,从而为招标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使得招标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保障了学校的利益。

4.项目施工阶段审计。施工阶段是实现项目价值的最主要阶段,其特点是涉及内容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在施工阶段,审计小组经常需要进驻现场,以便及时获取工程实际情况,为做好跟踪审计提供第一手材料。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审计小组梳理出在结算审核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而将这些问题反推到施工过程中,并以此作为本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核心。主要包括隐蔽工程工程量审核、主要材料核验、变更签证审查、工程进度款审核、工程索赔审核五方面(如表2所示)。该阶段,共节约建设成本约257万元。

5.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审计。在该阶段,审计策略重点关注结算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取费标准、定额套用是否合理,报审的变更签证是否真实,报审的工程量有无错算,合同外新增的材料报价是否合理等方面(如表3所示)。

三、项目实施成效

(一)经济效益可观

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全过程重点跟踪审计,该项目节省建设投资约848万元,以投资估算10,112万元为基数,审减率达到8.4%,经济效益可观。各阶段的审减率如图3所示,施工阶段审减金额所占比重最多,达到总审减金额的30.30%,其次为竣工结算阶段,为26.18%。而事前审计中,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所占总审减金额分别为22.88%、20.64%。

(二)社会效益显著

在社会效益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全程监督作用,为项目建设构筑严密的“腐败免疫防线”,将过往总结式的“秋后算帐”转化为“防微杜渐”,有利于形成源头防腐的模式。另外,跟踪审计的运用,为建筑市场引入一股全新的监督力量,这种监督全面参与到基建各个环节之中,迫使项目建设各相关方不得不改弦易辙接受新秩序、新規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建筑环境。

(三)管理效益提升

在管理效益方面,一是把控了项目的施工质量。跟踪审计在各个环节敦促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施工,并且从主材采购和关键节点的验收上让审计介入把关,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二是把控了项目的进度和工期。跟踪审计需通过施工组织进度对工程进度款进行审核,一旦发现实际进度慢于计划进度,不仅会审减当月进度款,也会要求施工单位后续调整施工进度。另外,跟踪审计贴近现场、反应及时,快速配合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解决施工难题,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效。总之,跟踪审计对项目总工期的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加强了现场管理。改变了此前现场管理中出现的签证混乱和资料缺失现象,为工程结算审计打下基础。四是促推建设项目管理方式创新。在施工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及时为地下隐蔽工程、材料设备、变更签证等活动提供咨询、鉴证和监督,促进了合同双方提升对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的管理手段。同时,也增强了监理单位责任意识和与参建各方的联系。

(四)审计环境改善

在改善审计环境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满足了高校工程建设项目问题较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需要。教师周转房项目案例表明,推行跟踪审计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地位,有利于在实践中逐渐摸索进而形成成熟的操作体系,为营造稳定和谐的审计环境创造了条件。

四、总结和启示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基建项目中的应用有其特殊难点。其一,基建项目内容多、规模大、周期长,建设过程较为专业、复杂;其二,基建项目管理注重程序性、严谨性,管理部门较为复杂;其三,高校由于自身人员编制限制等因素,审计力量薄弱,通常无法承担大项目、周期长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面对以上问题,如何整合高校现有资源,在高校基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免疫防线”作用,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21世纪以来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国内高校基建项目中的发展现状,并梳理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详细流程,结合高校基建项目特点,合理整合高校自身审计力量,对某高校教师周转房项目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运用全过程跟踪审计,该项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审计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从该项目的案例分析中有如下启示。

(一)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审计力量

高校基建项目审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在于事前审计,受限于审计人员专业水平,项目前期的跟踪审计成效仍较为薄弱。决策阶段,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其合理性的论证(如选址、房屋户型的审查等)较为欠缺,也缺乏多方案比较;设计阶段,对于主体结构、地下部分能否进行优化及如何优化,仍有待深入研究。在高校内部,应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通过专业培训、互联网平台学习、搭建校企审计实践平台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需求。高校基建项目具有时效性,而高校审计单位受限于人员编制,审计人员力量薄弱,可通过在工程项目启动之初,临时聘请第三方审计单位人员加入校内审计小组的方式来保障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二)巧抓重点,突破瓶颈

高校基建项目一般周期较长,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承担多个项目的审计任务。在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要想行之有效的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方面,需要从业人员理论基础过硬,能够详细了解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详细流程以及各个阶段的审查重点;另一方面,需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硬,在项目各个阶段实施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本文的案例分析中,审计人员具备多年高校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在项目各个阶段都能梳理出重点审计内容,利用高校内部有限的审计资源,有重点、有针对地对高校基建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实际应用,使高校审计资源效益得以最大化,满足了高校内部审计需求。另外,通过对项目的动态化监督,使得项目造价得以有效控制,发挥出审计的监督、评价与咨询作用,最大程度提升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内审部门有效开展全过程审计的困难提出了解决思路,让今后的内审工作更加优化。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邮政编码:362021,电子邮箱:447050024@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 2009(5):45-50

[2]兰国海.高校基建项目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9):94-96

[3]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J].中国审计, 2009(11): 3-4

[4]徐清照.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 2015

[5]张祖飞.高校基建修缮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6]赵永新.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内部审计方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111-112

猜你喜欢
基建跟踪审计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基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因素探析
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探析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精细化管理研究
工程跟踪审计中的问题分析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研究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业务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