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静脉通路管理中的应用

2023-06-27 13:46冯红彩程风丽王向阳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预警通路心脏

冯红彩,程风丽,王向阳

(许昌市中心医院 河南许昌 461000)

心脏介入手术可通过体表穿刺后在影像学手段监测下将导丝放置目标心脏导管进行治疗[1]。基于其微创、高效的诊疗特点,心脏介入手术已代替传统外科心脏手术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常需留置静脉针用于补液及抢救用药,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和疼痛。静脉针留置过程中可出现留置针管堵塞等不良事件,长期留置还可引发静脉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不利于患者预后[3]。故需给予静脉通路管理以防止不良事件及并发症,但常规静脉通路管理依赖护士的护理经验及知识储备,缺乏规范性及预见性,护理效果不佳。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可通过分析静脉穿刺及管道留置过程中的风险,予以安全预警并采取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骨外科等科室,证实其效果良好[4-5]。本研究将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应用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静脉通路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9月30日我院64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我院行心脏介入手术;②围术期行静脉留置穿刺者;③患者与医护人员可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术前诊断为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术前6周内服用过抗凝药物者;③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预警管理组和普通组各32例。预警管理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2~83(60.37±15.46)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17例,高中以上15例;心脏基础疾病: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6例,房颤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心肌梗死5例,冠状动脉造影9例;其中11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高血脂,4例合并高血糖。普通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1~79(59.88±14.62)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0例,高中以上12例;心脏基础疾病:室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5例,房颤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例,心肌梗死6例,冠状动脉造影8例;其中12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高血脂,5例合并高血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心脏基础疾病、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普通组 给予患者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常规静脉通路管理。常规进行静脉穿刺并放置静脉留置针,将气体排空观察回血情况后固定留置针,每次输液结束后常规封管,告知患者静脉留置管注意事项及体位。

1.2.2 预警管理组 实施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

1.2.2.1 风险分析 以“心脏介入术”“DVT”“静脉通路管理”等作为关键词,以“万方医学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作为文献来源,查阅文献,结合既往病例及护理经验。分析并总结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静脉通路护理质量、并发症、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结论开展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

1.2.2.2 制订并实施护理措施 ①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护理。a.制订静脉通路管理培训制度:由于护士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掌握程度存在差异,重复穿刺,损伤局部血管,导致患者质疑医疗水平,不利于患者遵医行为及医患关系,对此统一对参与我院心脏介入手术静脉通路管理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严格考核,通过考核后方可参与临床护理。b.烟草中的有效成分尼古丁可促进末梢血管缩紧,不利于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对此于病房安装烟雾报警器,严格实行禁烟制度。c.重视术后早期运动,制订完整、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如足背屈伸运动、脚踝旋转运动、膝关节屈伸。d.调整静脉留置针拔除后按压时间,根据文献结果设定最佳按压时间(10 min)。e.穿刺避开关节及软骨处静脉,根据翻阅文献结果选择适宜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等),隔1 h观察1次输液情况(是否通畅、穿刺部位)。②健康教育。不局限于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提前录制视频、设计PPT及宣传手册(内容包括心脏介入手术具体流程示范、介入术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如PPT配合人工讲解、播放视频+播放完毕后统一解答疑惑等方式。③心理护理。对于担心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患者,通过统计数据及病例向其科普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的特点;患者可能因为焦虑、孤独、不适应陌生环境等产生心理应激,嘱家属多陪护,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于床边放置患者熟悉的物品,增加巡房次数,消除陌生感。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DVT认知评分。采用DVT认知基本知识调查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DVT危险因素(8项)、DVT临床表现(7项)、DVT后遗症(5项)3个方面,评分与患者的认知水平呈正相关[6]。②比较两组满意度评分。采用手术患者对静脉通路管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估,该问卷从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穿刺技术、心理护理、静脉通路管理质量5个方面全面评估患者满意度,每个方面从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分为5个等级,分别计1~5分[7]。③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具体包括留置针管堵塞、重复穿刺、药物外渗、穿刺点出血。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DVT、静脉炎、局部血肿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DVT认知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DVT认知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静脉穿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静脉穿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静脉通路为临床手术、抢救、慢性疾病治疗等,需反复穿刺、输液患者的常用辅助治疗手段[8]。静脉输液通路包含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周静脉导管(PICC)等,其中外周静脉留置针为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静脉通路,静脉导管置入和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事件及并发症,临床需给予干预措施加以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其血管弹性低、脆性大,血管易受损淤血,皮下组织松弛可导致针头移位,且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需长期注射抗凝药物,可出现全身肝素化表现,穿刺点易出血,故受上述多种因素影响,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静脉穿刺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大[9]。老年患者代谢、循环功能下降,血液循环缓慢,DVT发生风险较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预警管理组干预后DVT认知评分高于普通组(P<0.01),静脉穿刺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表明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可显著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DVT认知水平,降低静脉穿刺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风险。分析原因:①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静脉通路管理过程中静脉炎、DVT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因素,基于此制订安全预警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证据可靠的预见性护理,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1-12]。②既往研究证实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度不足是导致静脉穿刺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重要原因[13]。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通过对护理人员统一培训、考核,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及导管维护知识。③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通过制订早期运动计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避免因术后完全卧床等导致的下肢循环不畅,降低DVT发生风险。④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理解、掌握静脉导管及护理相关知识,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护行为,使患者早期警惕不良情况并告知护理人员,及时进行相应干预。⑤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通过加强沟通、准备熟悉物品等方式减轻患者由于陌生环境产生的紧张、孤独感;通过展示以往恢复良好的病例等方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

常规护理干预下护患沟通不足、部分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局限于口头健康教育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表现为不配合护理措施、不遵医嘱等,影响患者预后[14]。本研究结果显示,预警管理组满意度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表明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干预可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①相较于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更专业且贴合患者需求,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②技能培训考核制度可使医护人员更专业、权威性更高,加强护患沟通可拉近护患距离,使患者感觉到被尊重,建立护患信任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安全预警管理的护理风险可提升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DVT认知水平,降低静脉穿刺及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预警通路心脏
心脏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预警个啥
Hippo/YAP和Wnt/β-catenin通路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