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瑛
1937年,忻口战役失败后,根据当时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安排,由傅作义负责守卫太原城。
1937年11月4日,阎锡山撤离了太原。11月6日,日军第五师团兵临太原城下,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日军猛攻太原城的东北角。11月7日,35军副军长兼太原城防戒严司令曾延毅率骑兵一部,以巡察阵地之名,出首义门逃走。董其武率部分别守卫东、南、北三个城门。11月8日,傅作义率残部从大南门和水西门退出太原。日军于当日炸开太原城东北角城墙,后从小东门和拱极门侵入太原。从此到1945年8月底,太原彻底沦陷。
1937年11月24日,日伪“太原市政府”机关——太原市公署组建成立,时任伪市长为叶灵原。到12月底,日伪各机关陆续成立。同时,躲避战乱的市民百姓也纷纷从其他地方返回到太原城内。
在环境卫生方面,1937年底,日伪政府在伪省警察厅设立了卫生科,成立了伪清乡公署。各区警察署设立了卫生股。
卫生科(股)主要职责有八项:一是清洁公共道路;二是检查及告诫住户卫生;三是管理水井、沟渠浚泻;四是扫除、搬运尘芥污物及填埋等事项;五是设置及管理公厕;六是管理检查饮食物品及制造场所、庖厨用具等;七是检查公立私立医院等;八是公众卫生及其他卫生事项。
伪太原市公署下辖五个卫生队,有队长、班长、清道夫、车夫、伙夫240人,主要服务于日伪各机关,其次承担主要街道的清扫和灰渣运除等工作。对马路上维护交通秩序的岗警,规定了几项任务:对在马路街道擅自便溺者、堆积污物者、贩卖生瓜或腐烂菜食者、摆置棚摊有碍市容者,均按“违警法”予以处理。
日伪市政府组织的伪清道队共40多人,负责打扫卫生。至1938年春,太原城内的垃圾仍比较多,墙根偏僻处到处充斥着粪便和尿液,路边水渠也常因垃圾而堵塞,畜粪随处可见,空气较为腥臭,环境卫生状况整体上混乱。
1939年4月17日,伪省会警察署公布了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将城内16个公厕逐一编号,规定了每个厕所的粪便掏运任务及农民掏运等相关事宜。同时,在城南门和北门外各设立了一处堆粪场,要求各商户和市民将各自产生的粪便自行清运至粪场进行倾倒。每个公共厕所雇佣1人打扫,月薪10元,另加工具费1元。各街道公厕管理单位每月向居民收取一定的清理费,具体由卫生队代收和进行管理、维护。
1940年底至1941年初,由于气候变化异常,省城太原经常发现感染赤痢、伤寒、猩红热等的传染病人。为保护民众的健康,1941年3月上旬,伪省会警察署组织开展了“清洁周”活动,明确规定了四方面的清洁内容:一是凡市内开设的饭店、理发馆、澡堂、客栈、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均应开展相应的清洁活动,并予以严厉检查;二是对于街巷摊贩,亦应当经过检验;三是对公共厕所和各处水井,须进行消杀和消毒处理;四是对所有的商户和民众,也要进行卫生检查。
通过举办“清洁周”活动,增强了市民百姓的卫生防护意识,为治理传染疾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41年8月,为改善环境卫生,伪省会警察署下令废止了粪车随意进出城门及随意沿街停留的规定,明确规定每天只能在早6时至晚6时进出城门,违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法办。同年9月,伪省会警察署公布了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共4章12条。
1943年,太原市公署改称市政府,增设了负责管理城市建设和经济的两个科。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1942年10月开工,1943年7月建成的汾河公路桥(俗称洋灰桥),桥长700米,宽6米。当年四季度,铺成了首义门至洋灰桥的石子路,全长3040米。在施工方面,采用以工代赈招标发包,每掏一立方淤泥付面粉2.7斤,其他工程给小工面粉3斤,石工4.5斤。
日伪统治太原八年,除伪山西省署有部分下水道外,其余各街道基本没有下水道,各工厂和机关的污水排泄问题较为突出,城内灰渣和垃圾清运仍是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日伪卫生队主要负责各个机关及署院的灰渣清运,而市民百姓产生的灰渣,基本靠市民自行处理。普通百姓乱倒垃圾现象较为普遍,城内灰渣山随处可见。
据1943年统计,仅北肖墙、上肖墙、西肖墙、柳巷、桥头街和海子边以东地区,就有5000多马车灰渣。直至危害到日伪政权的利益,伪市政府才逐步加大了对灰渣和垃圾的清运力度。
据郭中英1986年所撰《太原市政府机构沿革》载,1944年,日伪太原市政府下设各科改为秘书室、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社会局,还设有水道管理局、市立医院、屠宰场、房屋管理委员会等机构。
据《太原市市容环卫志》载,1945年,太原环境卫生服务队每日清扫的街道仅十余条,清扫面积四万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