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平
战争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总较量,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底,八路军总部进驻辽县(为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9月,辽县易名左权县)麻田镇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50余个党政军机关在此驻扎长达五年之久,成为华北敌后抗戰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植根于这里的一支文化劲旅——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也称前方鲁艺学校,下文简称“鲁艺学校”),与太行人民一起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洪流,传播精神文化,激发革命斗志,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代新风,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多种思想文化和政治思潮在敌后根据地存在。日军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侵略的同时,散布殖民思想、进行奴役教育,企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思想和抗日意志,为侵略战争铺路。国民党打着“正统”思想文化的旗号,进行政治欺骗。为了粉碎反动的专制的思想文化战,中共中央发出“广泛发展抗日的文化运动”的号召,强调“没有抗日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以与总的抗日斗争相配合,抗日也是不能胜利的”。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联合倡议下,1938年4月,以现代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
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后,面对农村封建、落后、愚昧的传统意识和日伪军等思想文化的宣传,开始领导人民大众加强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的发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组织群众,配合武装动员。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文艺宣传骨干、促进根据地抗战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倡导与支持下,一大批有较深造诣的文化工作者汇聚到了太行山上。1939年2月,经研究决定,以延安鲁艺文化工作团等为基础,在长治创办“晋东南民族革命艺术学校”,分设戏剧、美术和音乐三科。
1940年1月,在“晋东南民族革命艺术学校”的基础上,从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以及太行根据地的文艺工作部门抽调人员,在武乡县的下北漳村正式成立“鲁艺学校”,学员主要来源于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有工人、农民、学生、士兵、乡村小学教员等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积极分子,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学校属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双重领导,实行军事化管理;设立有校务委员会教务处、总务处和党支部等机构;根据学员文化、政治水平的不同,学校编制研究班、普通班等四个班开展教学;设置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课程主要有政治常识、抗战艺术、战时艺术、新旧形式研究、军事常识、音乐知识、写作基础、宣传美术、戏剧及杂耍、舞蹈等。为了培养前方部队需要的一专多能的文艺宣传骨干,各个系所学的专业则是各有侧重并交叉学习;学制最初为三个月,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学习时间随时变化。
“鲁艺学校”除自主培训学员外,还对前方有实践经验的文艺青年进行短期的训练,以壮大文艺队伍。校长李伯钊,副校长陈铁耕,教务主任牛犇,戏剧系主任伊琳,音乐系主任常苏民,美术系主任杨角,彦涵、洪荒、朱杰民、吕班等一大批著名文学艺术家担任教师。
学校成立后,为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组建了实验剧团、戏曲剧团,创办了《鲁艺校刊》(8个月后停刊),在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鲁艺木刻工场。实验剧团团长伊琳,指导员王鸣珂,音乐指挥朱杰民,戏剧指导龙韵;戏曲剧团团长洪荒;《鲁艺校刊》主编蒋弼、金隆芳;鲁艺木刻工场场长彦涵,指导员艾炎。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日军将打击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华北,对抗日根据地展开轮番大“扫荡”,利用铁路、公路、据点和封锁沟,加剧推行“囚笼政策”,妄图摧毁八路军的有生力量,以扩大其“点”“线”到“面”的占领。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40年8月,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日军进行报复性“扫荡”,在反“扫荡”作战中,11月7日,八路军总部由武乡转移至辽县麻田一带。“鲁艺学校”随八路军总部转移,在辽县高家井、三里庄等地短暂停留后,驻扎于麻田附近桐峪镇上武村。《彦涵传》记载:“在百团大战期间,艺校处于流动状态,我们从太行山西侧武乡县桥南转移到太行山东侧辽县高家井、三里庄,最后落脚在桐峪附近的上坞(武)村。”
“鲁艺学校”进驻辽县(今左权县)后,大批艺术家云集这里,主要有李伯钊、陈铁耕、牛犇、伊琳、常苏民、胡一川、罗工柳、彦涵、朱杰民、马骥、华山、张林簃、李季达、海啸等。
1941年开始,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日军开始在华北施行“治安强化运动”,强化军事进攻、政治诱降、经济封锁和文化欺骗的“总力战”。在整个运动期间,施行“三光政策”,发动了一次次疯狂的军事行动,杀人、烧房、毁农具、抢耕畜、烧粮食、损坏青苗。用兵之多、手段之残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同时,将“文化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间,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太行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异常艰苦阶段。
“鲁艺学校”约300人,当时仅有200余人的上武村几乎家家户户住有鲁艺师生,他们与群众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在炮火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吃野菜睡地铺、开荒种地、背粮砍柴,军民关系非常融洽。村里儿童团经常到木刻工场帮忙,有时会把有瑕疵的木刻画带回家,贴在自家墙上。
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学校一切器材、工具都是土制土造。比如美术系,没有印画设备,就找块木板刨平当作画板,用土坯、门板,搭起印画台子;没有课桌,就屈起双腿,弯着腰把膝盖当桌子刻画。最困难的是油墨和纸张短缺,没有颜料,就在地上挖个小坑,把柳树枝埋进去烧黑,用作画素描的木炭条;没有图画纸,就把粗麻纸反过来代替;没有木刻刀,就请村里的铁匠代劳打磨。
尽管条件艰苦,但“鲁艺学校”一直坚持办学。随着战事紧张,开办了短训班,学员边学习边工作。1941年春季学员毕业后,各系留下少数人成立了研究班。同时成立了文学研究班,蒋弼任文学研究班主任,教员有杨明等,学员有青年诗人李季、蒲火等10余人。由于种种原因,文学研究班存在时间很短。
鲁艺师生在极其困难时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文艺工作方向和任务,克服困难,纷纷投入现实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和传播了一大批以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为基本题材,反映新时代、新政权、新生活的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文艺作品。
戏剧系本着抗战需要和群众喜好的原则,创作了富有强烈政治性和战斗性的作品,联合实验剧团演出了许多热情、活泼的话剧和活报剧,其中包括李伯钊写作的话剧《母亲》《老三》《金花》和大型活报剧《庆祝百团大战胜利》等等。戏曲剧团排演了历史剧《岳飞》,在“皖南事变”后召开声援新四军大会时作了首次演出。
音乐系师生经常在综合性晚会上演出各种声乐和器乐节目,还联合戏剧系和实验剧团举行大型音乐会,演唱《黄河大合唱》,上演李伯钊创作的歌剧《农村曲》,常苏民、朱杰民等创作的《百团大战之歌》《麻雀战》《磨炒面》等歌颂战斗和生产的歌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
美术系利用木刻画、墙头画等多种形式,先后创作、印制了大量具有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的反映敌后抗日生活的宣传画。如反映地方游击队故事、宣传民兵杀敌英雄的一套连环画《刘二堂》,反映抗日民主政权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揭露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组画和宣传十大任务组画以及一些革命领袖画像等等。彦涵创作的木刻作品《彭德怀在抗日最前线》刻的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关家垴战斗中,彭德怀手拿望远镜观察地情和敌情的画面,深受彭德怀喜欢,“画刻出后,彭总夫人浦安修专程来到上坞(武)村参观我们的木刻工场,并说彭总很喜欢这幅画。彦涵高兴地签名送上一幅原作,请浦安修同志转赠彭总”。
鲁艺木刻工场在创作的同时,深入研习和推广木刻艺术,提升创作水平,培养壮大木刻人才队伍,协助《新华日报》(华北版)、129师机关报等敌后抗日报刊开展美术工作,刻写报头和插图等等。
文学方面,以报告文学、诗歌等体裁创作的作品脍炙人口,如在1942年5月太行区残酷的反“扫荡”中,左权将军及数十位文化战士壮烈殉国,为纪念死难烈士,被称为“根据地诗歌写作的一员‘主将”的冈夫写下了《五月的悼念》等诗篇,饱含深情,振奋人心。
学校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学习和创作积极性,每个星期举办一次作业观摩,每个月举办一次作品展览,还经常在大型活动期间助兴展演。1941年7月7日—8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临参会在辽县桐峪镇召开,其间,鲁艺剧团公演了《钦差大臣》《苏武牧羊》《模范妇女》等剧目,美术系展出了素描、水彩、木刻年画的美术作品,观众一饱眼福,深受教育。同年秋,129师举办全师运动大会。鲁艺师生在大会上开展了各种文艺活动。刘伯承、邓小平、陈赓、陈锡联等首长对戏剧系、音乐系演出的话剧和歌舞以及美术系展出的200多件美术作品赞不绝口。
由于日军的“三光政策”,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灾难和痛苦,群众情绪低落。学校经常组织宣慰团深入群众中开展慰问演出;编印单行本小册子,散发到部队、医院、农村等各个角落加大宣传,激发抗战信心和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配合前线作战,在炮火中采访战斗英雄,并即兴创作,宣传先进典型事迹,鼓舞军队士气。
“鲁艺学校”在做好文艺创作和宣传的同时,还开展了农村文化运动,团结民间艺人,改造地方文化,壮大根据地文艺宣传力量。其间,把30多个旧戏班改造成农村剧团,收集整理并改造民歌小调,演出更加适合抗战和进步需要的新内容。如左权民歌小花戏经过改造后,在旧曲调的基础上,填写反映新生活、歌唱新人新事的新内容,充分发挥了地方文化的优势。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以农民为主体的能更好地为抗战、生产和各项中心工作服务的民歌、戏曲在根据地轰轰烈烈地传播上演。
鲁艺师生作为太行山上的一支文艺轻骑兵,既是宣传队,又是战斗员。在历次反“扫荡”中,师生们勇敢坚定,经受了严峻考验,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早日结束中国战场,变华北地区为“大东亚兵站基地”,更加紧了对太行区的“扫荡”。为了适应艰苦的敌后斗争环境,1942年1月下旬,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鲁艺学校”缩编为160人建制。
日军在继春季2月的一次大“扫荡”后,5月,又调集重兵,对太行区进行了最疯狂的“铁壁合围”和“篦梳式”反复“扫荡”。其间,鲁艺师生分成七八个小组,奔赴各战时指挥部协助抗日工作,以笔当枪,辗转于左权县寺坪、高峪、杨家庄、上口、熟峪、麻田、柴城等村和县境周围地区,配合民兵打游击并间隙创作。战斗中,无论是儒雅的学者,还是敦厚平实的工人;无论是稚嫩的少女,还是身怀六甲的母亲,面对日军的重重围困,用瘦弱的血肉之躯进行着顽强的抵抗,有的在搏斗中壮烈牺牲,有的被俘后从容就义,十多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2月反“扫荡”中,严熹、李思中在芹泉镇高峪村带领民兵指挥群众转移过程中英勇牺牲,后来被当地村民安葬在杨家庄,严熹牺牲时年仅25岁;朱杰民被派遣到辽县麻田镇上口村工作,与日军遭遇后,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展开肉搏战,身上被刺十余处,壮烈牺牲,年仅24岁。5月反“扫荡”中,青年木刻家赵在青和年仅十四五岁的木刻工场印刷工人乔云在十字岭突围时不幸牺牲;年仅17岁的女文工团员培蕊身陷重围,毅然决然纵身跳崖,壮烈殉国;小说家蒋弼、文学家陈默君和青年戏剧家裴玉屏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于太原;诗人蒲火被俘后,被押送至东北矿山服劳役,后在矿山领导起义时英勇献身。
为悼念英烈,1942年7月6日,延安鲁艺召开“抗战五年来殉难校友追悼大会”,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挽联:“从军杀敌,以笔当枪,正义宣传,参与政治战;为国牺牲,血花齐洒,英雄楷模,是为艺术光”。7日,八路军总部在驻地麻田镇召开追悼左权将军及诸死难烈士大会,鲁艺师生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了大会。
刘伯承在其回忆录中记述:“在太行、太岳山区,敌人的‘蚕食和‘扫荡相结合,……而每次‘扫荡必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企图歼灭我军,摧毁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加之,1942年、1943年连年灾荒,根据地的斗争愈来愈艰苦、愈困难了。”5月反“扫荡”后,根据地疟疾、痢疾、回归热等多种疾病流行,许多师生染上瘟疫,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天灾人祸,“鲁艺学校”遭受了重大损失。野战政治部决定,撤销“鲁艺学校”。9月,除实验剧团、戏曲剧团分配到八路军总部、129师外,其余的师生一部分去了晋西北晋绥鲁艺分校,一部分回了延安鲁艺。
鲁艺师生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战,发动群众,打击敌人,传播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根据地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进驻辽县后的1941年、1942年,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作用发挥尤为突出。
打击日伪的反动文化宣传,提振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民族精神。在1941年、1942年的“治安强化运动”中,日伪军采取“虚妄夸大”“造谣诬蔑”“挑拨离间”“软硬兼施”等手段大肆宣传“共同防共”“剿共灭党”“和平救国”“建设东亚新秩序”,灌输奴化思想,麻醉、消灭人民的抗日意志和民族意识。鲁艺师生在创作及宣传上紧跟形势发展,利用各种形式,向华北民众以及伪军、伪职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和对中国人民、东亚各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戳穿其欺骗宣传。《庆祝百团大战胜利》《百团大战之歌》《打红都炮台》《纷纷建立根据地》等文艺作品,成为鼓舞斗志的锋利武器,充分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觉悟,有力回击了日军的反动宣传和奴化教育,提振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民族精神。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抗战时期鲁艺美术活动主要是木刻、墙头宣传画的宣传,这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抗日应急宣传品,在动员民众参加抗战、宣传抗日战绩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实验剧团创作的《模范夫妻》,歌颂太行山人民母亲送儿、妻子送郎上战场的英雄事迹,演出多次,广为流传;《兄妹开荒》等剧脍炙人口,激发了民众发展生产、争取抗战胜利的积极性。群众通过这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不仅丰富了精神生活,还了解了党的各项主张,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使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配合反顽斗争,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不断与共产党进行摩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鲁艺师生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及时地配合了反顽斗争。李伯钊创作的两幕剧《母亲》刻画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代表——慈祥善良的老母亲形象,其爱憎分明、支持儿子参加抗日活动、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的事迹,以及木刻工场创作的“皖南事变”组画和相关文学、音乐作品的宣传,为粉碎国民党的反动行径,更好地团结各基层、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造封建腐朽落后文化,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人们深受传统封建思想束缚。为了改造传统封建的文化,适应抗战需要,鲁艺师生主动团结与吸引农村艺人,开展文化运动,壮大抗战文艺队伍,改造农村封建落后文化。出版与编印了有关推进农村文化的通俗刊物和各种关于抗战与民主、抗战与民生等反封建反迷信的通俗小册子,提高了根据地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也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堅实的文化基础。
太行山上,“鲁艺学校”从创建到撤销将近三年,其中在左权县生活战斗近两年时间。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中,创作了一批鼓舞民族斗志、记录烽火岁月的文艺作品,培养了大量文艺人才,凝聚了民族力量,塑造了不朽的精神丰碑。80多年过去了,历史渐行渐远,精神光照千秋,“鲁艺”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如清漳水一样常年滋润着一方水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左权人不断奋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