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兵
费孝通(1910—2005)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也是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众所周知,“到实地去”“从实求知”,认识中国社会,是费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要旨,由此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体现中国学派的社会研究方法。这在他的《社会调查自白——怎样做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我们从中既能窥探出其“志在富民”的学术实践和知识创造,也能学习到有关社会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论内容。
《社会调查自白》一共由“社会调查自白”“社会研究的意义”“社会研究的方法”“社会研究个案的书前书后”四个部分构成,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费孝通先生对实地调查、社区分析、类型比较法、历史的考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关系、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者合作、回到实践中去等调查议题的解释和讨论。在此,我仅以书中“农村调查”为例略加阐发,即可看出费先生言辞间蕴含的真知灼见及其启发性。
费孝通先生指出,“要认识中国社会,认知中国人,不认识农民生活,不认识农村经济是不行的;农村调查是达到我们认识中国社会、解放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但是,只是明白认识农民和农村调查的重要性还不够,要能够真切地开展具体问题调查与研究才可能真正地达到认识中国社会的目的。所以,“我们的农村调查不能只是停留在农民收入提高多少这些方面,还应当深入到精神生活里面去,进行触及灵魂的变化。这一点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也就是说,要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他们所身处的农村社会,单凭几个数字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因为“要了解他们脑子里的思想活動比获取统计数据更难”。实际上,这就对调查研究者提出了比较高的专业要求和水准,否则就像费先生所认为的,如果“你不懂得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不懂得农民的过去,不懂得传统怎样支配他们的行为”,那么,“就不会懂得农民,更不会懂得正在变化中的农民”。
这也是费孝通在书中强调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进行调查时,必须在调查理念上充分地把握“生产力变化背后是人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冲击着人的社会关系”,只有抓住了“人的变化”,才能抓住“农民的特点”,也才能把“乡下人”迈向现代化的“一步步脚印”通过研究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