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长群 贾正云
关村地处山西省闻喜县的西北边陲,又名晋原庄,据传为晋献公所赐。关村始建于西周,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迄今已有3400余年的历史。这里民风淳朴,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
关村西门外三官庙院内曾经生长着一棵参天古柏。其枝干苍劲,枝繁叶茂,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柏叶芳香馥郁。树体高6丈余,需4人合抱才能围住,树主干高1丈5尺余。一根直立的主枝两揽之粗、4丈多高,直插云霄。冠幅庞大,东西有6丈多,南北10丈有余。一根独特的侧枝,遒劲有力地盖着南房,伸出庙外3丈远,树冠占地1亩5分之多。在25公里之外的稷王山上,人们仍可观关村古柏树之貌。此柏树不仅点缀了庙院的景观,而且形成了一座威严有生命的活影壁,村民称之为“镇村之宝树”。
1953年,柏树被卖给了邻村村民。后柏树被砍伐,人们从树的断面年轮测得该树树龄有3450余年。可与洪洞兴唐寺已有3400年树龄的“周柏”媲美。然而,这棵“周柏”过早地被剜掘了,实在令人惋惜。
此前,关村出土过一些文物。如,1969年初冬,第一生产队社员在西坡平田整地时发现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石斧。1972年,村民在北头巷发现一处陶窑址,有一间房之大,内出土有很多碎陶片,其中有一件可复原的陶尖底瓶。同年,人们在关村水库挖溢洪道时挖出一根粗壮的骨化石和36根骨化石针。这些发现均证明了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在关村这片沃土上生产生活的场景。
关村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有29座古庙宇,2座古戏台,9座贾、雷、董三姓祠堂,26座古四合院。如,村中心有一座巍峨的建筑“文武阁”(又名春秋阁),再如,大庙、关帝庙、三官庙、水祖庙、观音庙(圆通刹)等,星罗棋布于村中各巷。以上建筑大都被毁,现仅存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一座古戏台和一座四合院。
关村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全村广集资金建立公学,聘请有知识的人任教,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任学董。在科举取士的年代里,有清举人、闻喜香山书院院长贾玉凤,以及多位终身从教的秀才。1949年成立关村小学,1968年改为七年制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恢复高考后,年年都有学子走入大学之门,20世纪90年代,关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就突破100人。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从高校、科研单位到企业,涌现出了一批从关村走出去的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始于明、盛于清的关村花车,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的太岳寺古会上独领风骚,在峨嵋岭独树一帜,享誉河东。花车高6米,由三层阁楼组成,用百余面镜子挂满亭阁,在镜子的反射下,可清晰地看到亭阁内的人物——嫦娥奔月等。民国初年,由于战乱和老艺人的谢世,花车制作工艺失传。
每年的元宵节,各巷都搭彩门楼,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扭秧歌、踩高跷、打花鼓、绞抬阁。最为突出的是烟火“百鸟朝凤”“孙悟空大闹天宫”“黑夜明灯满天星”等。
村办业余剧团在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城乡舞台上,自编、自导、自演,创作了一些小戏剧,丰富和活跃了村民文化生活。1950年,村民们编导了眉户剧《我要当志愿军》,演出结束后,多名村民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其中董子俊血洒抗美援朝战场,英勇牺牲,时年26岁。1950年4月,国家公布了第一部《婚姻法》,剧团又编导了蒲剧《童养媳和小女婿》等。
如今,村里面还有多名书法、绘画和剪纸爱好者,他们的作品参加全国、省市书法(剪纸)展并获奖,誉满河东,名扬三晋。
面塑艺术在关村流传很久,每逢过节和红白喜事,人们用发酵好的白面捏出盘旋飞舞的龙,舞姿翩翩的凤凰,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花鸟,如,娶亲时的龙凤糕、喜鹊登梅等。
剪纸在关村世代相传,作品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厚,在丧葬、嫁娶、祭礼等不同场合中,展示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女儿远嫁时,母亲剪一个花盆月廓,一剪一剪剪出娘的一番爱思。
关村沟中潺潺长流的溪水荡起绵亘千年的历史长卷,连绵丘陵挺起亘古不变的关村脊梁。其地理位置独特,处在峨嵋岭的前沿台地、北垣的断裂带上,三面是沟,峭崖叠嶂,丘陵连绵起伏、多姿多态、雄伟壮丽,绵延十几里,其间多生怪柏杂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有阅不尽的风光,看不够的景致。沟中杂草丛生,树木苍郁,曾经栖息着豹、豺、狼、狐狸、野猪、野鸡、野鸭、老鹰、刺猬与稀有珍禽褐鸛等。溪渠水流交冲,凌波颓迭,清澈见底,俯视游鱼,若空悬浮。每至春初寒霜,百鸟相鸣,嘤嘤成韵,蝉歌千转不穷,余音缭绕无绝,奇崖异水,闻喜独绝。
关村境内全为梯田,面积广阔,气势磅礴,构成独特美丽的农业景观,也是天人合一的一幅斑斓的立体画卷。梯田里苹果、桃、杏、梨、李、石榴、核桃、山楂、柿树与庄稼并茂。春天之时,满田的果花与红、黄、蓝的野花,把村庄点缀成五彩缤纷的花园,花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关村水库一汪碧水呈现在闻喜县北垣之上,真是高原出平湖了,犹似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峨嵋岭上。其主流来自稷王山脚的泉水,其下游水一直向西流入汾河。关村水库为解决农业灌溉、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村是个农耕发达、年谷丰熟之地,也是商贾云集、经济发达之区域。现定期举办集市活动,繁荣农村经济,满足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自古以来,关村人以务农为主,农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兼有高粱、玉米、谷子、豆类、棉花、红薯、瓜果、蔬菜,属典型的“半年辛苦半年闲”的农耕生活。近年来,关村苹果、莲菜、药材远近闻名,畅销多省,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关村的苹果个大汁多、酸甜适口,驰名于晋、豫及广州,并走出国门。关村的莲菜,脆、甜、香,被人们誉为“到口酥”,成为逢年过节喜庆之宴上的佳品。
关村素有“编织之村”的美称,峨嵋岭一带流传着“要买篓篓篮篮,就到关村去”的顺口溜。关村村民充分利用当地生长的茂密的荆条、柳条、芦苇等,编织出各种图案的生产生活工具,形成了发达的编织业,如编织的田字席、方塊席等,深受人们的喜爱。相传,明朝年间编织的“嫦娥奔月”芦席成为朝廷的贡品。
1970年,第一生产队社员在关村拉垫圈土时发现了一座砖墓,内有6具尸骨,其中男尸骨1具,其余5具皆为女尸,无棺椁,衣服腐化无踪。墓门口东边有瓦狮一个,西边有瓦虎一个,中间有墓志铭一方,上书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只识大意。时为北魏景明元年(500年),此地设盐官府衙,驻人马80骑,管理维护潞盐北运收税关卡的秩序。关村中心地带,一直到今天还叫“盐门下”。这个墓志铭折射出此地是个极为显要的盐运重镇、咽喉要道;也说明古之关村地理位置独特——晋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关村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国民革命军第14军凭借关村有利的地势打退了日军十多次进攻,日军横尸遍野,落荒而逃。1939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山西新军212旅54、55团也凭借关村有利地势,击退了进攻稷王山抗日根据地的日本侵略军,保卫了稷王山抗日根据地和关村人民的安全。
为人刚直、思想进步的村民贾步升参加牺盟会后,组织起当地红枪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极大地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因此,他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3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军邀他去参加全县红枪会会长会议,对他毕恭毕敬,准备封他为伪保长,要他为“中日亲善”支持“大东亚共荣圈”。他严词反驳道:“你们日军侵我中华,占我领土,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这叫什么大东亚共荣圈。我决不助纣为虐,决不当你们的走狗。”日军见利诱不成,就逼他交出牺盟会在闻喜的特派员名单,他严厉地告诉日军不知道,日军恼羞成怒,把他打翻在地,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用刺刀顶着他的胸膛,逼他交待。他冷不防拨开日军刺刀,向日军扑去,吓得日军倒退了数步,抡起刺刀砍断了他的右胳膊,但他不屈服,又向日军扑去。日军用刺刀刺穿了他的胸膛,壮烈牺牲,时年43岁。
1941年农历三月,日军在关村建立了据点,从此关村陷入日军铁蹄之下并深受其害,但关村人不甘受日军的侵害,奋起反抗,英勇作战。
1943年农历腊月初九,爱乡团在闻喜县畖底镇小马泽里进行了抗击日军的反包围战斗。关村有10名战士参加,其一团二营六连二排长贾长昭率领二排战士,利用有利地势英勇奋战,撕破包围圈,夺得日军一挺机枪,血洒疆场,英勇牺牲,时年23岁。一班班长贾志昭在突围时中弹牺牲,年仅19岁。另有多名战士中弹受伤,他们身负重伤也不下火线,顽强战斗、突出重围,退至稷王山抗日根据地。
关村距晋国古都闻喜古城25公里,传承黄河文化,因此成为河东农耕、潞盐、军事、宗教、祭祀等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