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娟 潘洁
导读
三十多年前,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联合在莱西市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和推广了山东省莱西市(原莱西县)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三配套”经验。“莱西经验”的实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新农村的步伐。作为一张时代名片,“莱西经验”三十年来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在发展中更加成熟。
作者:熊丽娟,青岛莱西市委党校; 潘洁,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
一、“莱西经验”和改革先锋周明金
20世纪80年代初,周明金在胶东半岛中部的青岛莱西组织部上班。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周明金是组织部的科员,负责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
土地分到了户,农民的干劲大涨,第一年就迎来大丰收。有一次开农村干部会,一位村支书说了句顺口溜:“地分了,单干了,党支部也就靠边站。”周明金听了心里不禁一紧。随后,他骑着自行车跑了几个村作调研,听到村干部的不少牢骚话。有的说,现在党支部说话不灵了,拍个巴掌都没人听。有人道,大包干前咱啥都管,现在咱不知再管啥,照这样下去村干部还能干啥?
周明金将问题反映给时任莱西县委书记张成堂后,张书记说:“‘包产到了户,要不要党支部?‘分田到了户,再也不用村干部。这话里有话呀!这样下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个问题!”随后,张书记统一部署在全县农村搞一次大摸底、大调研。
周明金是个务实的人,他走访了八百个村庄,花了几个月时间,跟近万人次谈话,白天做笔记,晚上进行分析。调研结束后,他向张书记做了详细的汇报。在莱西有的村,党支部作用发挥得好,有的村则一盘散沙。周明金一路调研下来,深有感触: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每一个有作为的班子里,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带头人。好的村庄,党支部发挥作用都很强,落后村庄,党支部的声音就很弱。党支部力量强的村庄,妇联、青年团、民兵也组织起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周明金对张书记说:“基层治理上,先进党支部往往有这些共同点,一是以党支部为核心,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得好;二是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民主政治建设配套措施好;三是党支部依托集体经济,牵头做好社会化服务配套,服务好村民。”县委书记听了,决定马上开会研究总结,在全县所有村庄推广这些经验。
“三配套”经验推广开后,莱西农村局面大为改观。村里道路差,有人管了;村里产品卖不出去,有人组织起来外出跑销售了;村里集体设施也有人牵头建设了。
莱西农村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全国农村也普遍存在。为了让“莱西经验”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1990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两次派人到莱西调研,民政部还成立“国家莱西村级组织建设经验考察组”,对莱西进行深入考察。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联合在莱西市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和推广了莱西市(原莱西县)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三配套”经验,即以党支部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整体功能;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村级民主政治配套建设,启动内部活力;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
2000年8月,青岛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研讨会在莱西市召开,在“三配套”的基础上又总结推广了“三结合”的工作经验,即把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支持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结合起来、把实行党支部集中统一领导与保障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结合起来、把提高干部素质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
2018年,作為农村基层党建“莱西经验”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周明金当选为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在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一百名改革先锋名单中,周明金是基层组织战线的唯一代表。
参与“莱西经验”探索的改革先锋周明金对记者说:“‘莱西经验的实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新农村的步伐。”
二、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问题
随着农业人口的流动迁徙,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城市吸纳了大量中青年人口,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构成了乡村的主体,通称“38、 61、 99”群体。能干人、强壮劳力、中青年大量流向城市,这带来基层的一些问题:比如,村级党员队伍老化,“三个党员五颗牙”;村级党员干部队伍能力偏弱,高素质专业化农村干部数量严重不足;一些村级党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制度、规定不彻底;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低迷,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地流于形式;一些村级党组织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把握方向的能力不强,在处理与村民自治组织、与村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关系上,不能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些村级党组织建设上的薄弱环节,不同程度掣肘着村级党组织治理的效果。
古稀之年的周明金退休后担任山东省莱西市党建研究会会长,他仍然热爱农村工作,关心基层组织建设,他还是保持着调研的老习惯,时不时出现在莱西各村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在与老乡们的闲聊中,周明金意识到:随着社会发展,农民整体富裕了,但烦心事、为难事仍然不少。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能力出现明显弱化,有的党支部甚至存在宗族、派系纷争等弊端。心系基层组织建设的周明金向市委领导建言:“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头羊,要抓就得从‘头抓!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暴露出的宗派问题,需要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
农民出身的周明金深知:人气旺,村子才能旺。
周明金从调研中得知,跟以前相比,农村人口占比降低了近三分之二,宅基地空置率高达40%:莱西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吸引力,把村民留下来?”老周抛出这个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创新的起点。村子空心了,那就要先从形式上把村民聚起来,适当扩大行政村规模。2019年3月份,莱西组织部门牵头开展村庄建制工作,在充分考虑村庄人文风俗、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村庄布局和社区规模,简单说就是“合村并居(社区)”。先试点,后铺开,短短几个月时间,861个行政村撤并到100多个,新设立社区村民委员会百余个,村均人口规模从500多人扩大到2000多人。
三、新时代的要求:五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
为了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五位一体”格局,其中组织振兴具有先导性、决定性作用。没有组织振兴,其他四个方面的振兴将会因缺乏组织领导、组织载体、组织推动等而难以落地。村级党组织能否让留在乡村的农民群体,特别是“38、 61、 99”群体,过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生活,是否在基本民生事务上有所作为,将事关村级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领导效能。组织建设,就是村级党组织的振兴。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组织的力量,是站在莱西会议三十年的历史节点上,人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乡村组织振兴,说到底就是“两个千千万万”,即“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可见,乡村组织振兴的关键就是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城乡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乡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客观上要求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功能、组织功能、整合功能、治理功能等均应作出适应性调整,完成功能性变革。
为了改变农村基层党建力量不足的问题,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
要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一支“三农”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扎实、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三农”干部队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莱西组织部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农民的素质素养;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返回家乡工作,回报乡梓;倡导“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解决其后顾之忧,创造良好创业环境,让人才留得下来,并能发挥带头作用。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关键是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重新组织,加强村级组织服务力是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包含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
四、深化拓展“莱西经验”,三十年后仍放光彩
改革创新总是与改革精神同频共振。莱西市借鉴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经验,省、市、县、镇、村的“五级联动”,探索村级组织服务村庄机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为村集体经济预留发展空间,在财政支持、人员支持、政策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提升村级组织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进入新时代,莱西市从深刻变动的农村经济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出发,打破就村庄抓村庄的惯性思维,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由单纯抓村级组织建设向全面调整统领区域内各类组织转变。2019年年初,莱西市探索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打破村庄区域和产业壁垒,建立起一套“镇党委—— 村党组织—— 网格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 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因地制宜设置功能型、网格型党组织,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
莱西改革创新党组织设置,把861个自然村的党组织调整为111个新村党组织、37个“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并首创“存量挂账、过渡优先、股权量化”等模式,大力推进新村“三资”融合。同时,出台整建制土地规模流转意见,成立市、镇两级国有平台公司,作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连接点,推行农业公司+村合作社一体化发展。
农村大部分公共资源呈现零散分布状态,产生不了规模效益。针对现状,莱西市积极探索由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组建了78家乡村共富公司,把新村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写入公司章程,通过“红色基因+集体权属”方式,全域构建“村党组织+村集体+村民”的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承接镇村绿化工程、基建工程、物业服务、人力资源、收储零散土地、红色旅游等职能,把就业岗位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村集体和村民。
广大农村各地条件不同、禀赋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农村公共资源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价值,需要借助市场渠道盘活资源。莱西市推进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强化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促进共同富裕,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
数据显示,近年来莱西市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运营模式,大力推进整镇、整村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超过71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8%,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2.53亿元。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村庄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
有的农业产业村注重为集体经济发展“造血”,鼓励村集体采取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集约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促进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对接合作,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有的被城市融并的城中村探索“集体+物业”模式,发展物业经济,鼓励村集体在城区、县城、集镇繁华地段购置店面、廠房等固定资产,通过租赁经营获取稳定收益。
各村各乡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联建等方式,挖掘农村土地潜能,重构镇、村、农户和投资企业新的分配机制,实现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一切的发展,关键在人。针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组织部门将眼光放到了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特定群体上,通过开展遴选、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给予待遇报酬、事业激励等倾斜性政策支持,吸引更多高素质干部主动扎根农村建设。
为了破解县域城市高学历人才引进难的问题,莱西市启动“博汇莱”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选聘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奔赴基层部门,推动高层次人才为己所用,搭建校地人才合作新平台,建立人才产业基金,开展“莘莘学子归莱行”活动。
相比城市,农村的“熟人社会”特点更加明显,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在发展网格员过程中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部分网格员成了“关系户”。莱西市委组织部加快基层重塑,通过考录聘任等方式重建城乡专职网格员队伍,在“两代表一委员”、各类组织负责人、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进入网格员队伍,通过实施创业惠民政策,吸引城市青年返乡创业,并择优吸收到网格员队伍中去。
结语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莱西已经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作为一张时代名片,“莱西经验”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在发展中更加成熟。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实践始终证明,只有把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把群众参与主动性调动起来,积极发展产业,深度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去,才能真正让乡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