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化史的诗性书写范例

2023-06-25 15:06罗茂林
中国故事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史家族历史

导读

《楚尾拾遗》是一部文史专著,作者用诗人作家灵动的笔墨,诗意纵横的文字,对黄石地域文化、儒释传统文化、矿冶文化、移民文化等进行相互穿插、交叉书写,给人一种真实感、生动感、丰富感,同时给人带来全新的独特的诗性阅读体验。

作者:罗茂林,黄冈市作协。

《楚尾拾遗》是知名文史学者刘远芳先生出版的一部文史专著,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近80篇文史研究类文章,近50万字,分为“人物风流”“家族秘史”“往事沧桑”“胜迹寻幽”“时代风云”以及“附录”等六辑。

全书除“附录”中的七篇序跋外,其余篇章,或是重在写人或是重在记事,或既写人又叙事。写人的篇章居多,多是鄂东尤其是黄石市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传说中的东方朔、由人而神的甘宁、兴国知军周紫芝、阳新籍探花焦抑、大冶八景首创者赵鼐、天国状元刘继盛、尖山大王与陈九仙、“首席诗人”周弃子、“三栖名家”夏道平诸篇;记事的篇章,既有个体的也有家族性的,还有行业系统性的大事件,如:千年唐户罗桥江氏秘史、大冶向氏列传、东方山下一片“陆”、科举名家大冶胡氏、“大冶第一人家”余氏的兴衰、大冶第一贤万止斋、磁湖的拓荒者张氏、大冶儒学简史、黄荆山风物志诸篇。

《楚尾拾遗》是一部文史著作,不同于文学作品,不能靠想象塑造人物和事件,也不能过多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写出趣味性、可读性和审美性,是有很大难度的。好在作者是一位诗人作家,将大量的诗词引入到历史文本研究中,避免了叙述上的单调和枯燥乏味。全书在文字表达上,有散文的洗练精致、古典文言的雅致;在意蕴上既有随笔个性化的历史拷问,亦有对地域文化、民间传说、风物人情、宗教文化等探索;既有宏大的历史主干,又有浓密的细枝末节,文字丰满,有精雕细刻之感。文本中还有很多处还原历史真实、厘清错谬讹传的颠覆性发现。作品视野开阔,抽丝剥茧,纵横上下几千年,珠连玉缀,如数家珍;探究断壁残垣、古碑颓寺,穷搜官方史志、家族谱牒,审察名人传记、诗词遗章,考据翔实精微。多年来,作者利用周末假日,奔波于阳新、大冶、鄂城及周边地区的山川河谷、田间地头,几乎将所有的工余时间耗费在文史调研和写作上,终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形成累累硕果。

《楚尾拾遗》给予了千年古县大冶较多笔墨。作为江南名城、全国百强县市的大冶,通江达海,又处于富矿地质带,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三千年的矿冶文明,雨润江南的农耕文明,共同孕育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钢城—— 黄石市。今天的黄石市区是原大冶版图上的一个区域,从70年前建市之初的6万余人,到如今市区人囗达80万人,从两个沿江小镇到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历经沧桑巨变。从这一维度审察,《楚尾拾遗》是一部黄石本土不可多得的家族史、文化发展史。不忘来时路,就必须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本书引领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近距离凝望那些沧桑岁月。阅读本书需要静心和耐力,必须细品慢嚼,不可像阅读小说那样匆匆浏览,否则,你会在时间线、代际线、人物线、事件线的纵横交错中晕头转向,理不清头绪。静读,眼前会浮现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以及真实场景:晨钟暮鼓、书声琅琅、鸡犬相闻、牛车辘辘、马蹄嘚嘚、刀光剑影、鼓角铮鸣……

传统社会是乡土的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传统乡村的主要社会形态,儒家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一直是乡土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人们从贫穷走向富贵的必由之路。《楚尾拾遗》呈现给读者最辉煌的部分,就是黄石地区有史以來的三百多位进士和举人。他们绝处求生、挑灯夜读、闻鸡起舞的奋斗精神和生命韧性,以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一直是后代学人效仿的榜样。他们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族的命运,还带动了家族周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书写大冶文史的篇章中,《华衮与<荞麦馍赶寿>》堪称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出生于黄荆山南麓圣水泉古寺旁华家湾的华衮,家境贫寒,自小发愤读书,成年后娶吴亨湾大地主吴百万之第三女翠花为妻,在老丈人六十大寿时无以为礼,便自制荞麦馍让翠花去赶寿,岳丈吴百万爱富嫌贫,扔掉寿礼并驱赶女儿和外孙,断绝父女亲情。因妻受辱,华衮更加发愤读书,终于在三十一岁时中举。其时岳丈家惨遭火灾以致一贫如洗,岳父贫病而死,岳母沦为乞丐。某日岳母乞讨至某村发现一户人家张灯结彩,那正是女婿在庆贺中举,女儿翠花知道后,不计前嫌收留老母。“中举后的华衮初授昌平州知州,后升陕西平凉知府,其长子侯选州同,次子保举升江西萍乡县知县。华衮贵而不忘本,清廉自律,赈孤济贫,所至皆有口碑。”此真人真事被改编为楚剧《荞麦馍赶寿》,至今传唱不衰。

大冶市还地桥镇的胡氏一族,自一世祖胡受二在元至正年间落业于斯,至清末,开枝散叶,瓜瓞绵绵近五百年,读书进学者(秀才以上)多达数百人,仅举人和进士就多达13人,堪称大冶诗书大族、科举名家。胡氏一族“穷则耕田种地,发迹后进学读书,崇儒重学,诗礼传家”,成为家族优良传统,其成功之道,值得今天心怀理想的奋斗者参考。

书中所写大冶茗山乡鯚魚地的余氏一族,一荣一衰的家族史,读后掩卷长思,令人不胜唏嘘。余氏始祖余思敏在元至顺年间入驻茗山,第三代余召三入住鯚魚地。余家的文官多出在余荣十一支,余荣十的七世孙余玉节首中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其后代子孙多有出息,为官作宰、红极一时。“余氏一族,出进士三人,举人十余人,贡生、秀才逾百人,文至拜相,武至封侯。”但是,历经癸未之乱,余氏各庄被明末义军张献忠部焚灭三十余处,族人被杀数百余人,遭此大劫,损失惨重。癸未之年才17岁的余国柱,亲历家族惨景发愤读书,21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27岁中进士,62岁授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63岁被革职勒令回乡。“《清史稿》称‘明珠用事,国柱附之,二人相互勾结,卖官敛财,余被称‘余秦桧”。水满则溢,盛极必衰,乐极生悲,哲理万千,几人能守?癸未之乱也有因由,“余家怙势作威,开罪于邑中豪族,且大户与穷民天然对立,积怨已深,形成死结,似乎只有激烈的暴力冲突才能做个了断”。这是一个旺族走向颓势的根本原因,当时代的狂澜滚滚而来时,个人和家族应如何作为?张献忠部对余氏一族的烧杀掠夺,表面看是利益(政治、经济)纷争,实际上明朝历经二百七十余个春秋,已到日暮西山之时,而余氏却对此无动于衷,因此厄运难逃。

在书写阳新县的历史名人和重大事件中,作者侧重于历史考证,不囿于成见,创新思维模式,还历史本来面目。阳新建县二千余年来,文武进士一百五十人,既有状元探花等科举成功人士,又有参知政事等高官,多直臣、廉吏、谏官。历史由人书写,难免会有错谬夸张乃至讹传。比如三国大将甘宁为何在死后700年才封侯封王?那些神乎其神的传奇故事可信吗?连中三元的北宋副宰相冯京的墓为何在阳新?太平天国状元刘继盛生年卒月是否真实?唯一的阳新籍探花焦抑为何没有走马上任……这些问题,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史志谱牒、遗佚诗词、野史传说、断壁残碑中去研究考证,还原真实的历史,读来就像探秘探案,悬念迭起,引人入胜,难以释卷。

作者用诗人作家灵动的笔墨,诗意纵横的文字,对黄石地域文化、儒释传统文化、矿冶文化、移民文化等进行交叉书写,给人带来了独特的诗性阅读体验。

全书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族,还是一个朝代,都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命运,万事万物都在经历变化,这也是历史规律。把握当下,顺势而为,无愧人生,无愧时代,这是阅读这部沉甸甸的历史专著而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感悟。

参考文献

[1] 刘远芳. 楚尾拾遗[M]. 武汉:长江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文史家族历史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新历史
文史春秋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