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枝 王婷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首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提出“两个相结合”的重要论断。面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想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我国实践,更加适应本民族的需要,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及二者融通典范,符合二者继续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道路新实践的需要。
唯物论与重物质的契合与融通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契合
哲学自诞生起,就开始进行世界统一性的探索。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后,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也一直存在物质本体论。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管仲在《管子·水地》中提出“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管仲认为地和水这两种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在社会历史领域,管仲也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命题。管仲肯定物质决定精神,彰显着浓郁的唯物主义的意味。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天下万物产生于物质。儒家思想也是如此,《论语》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等言论,明确表明孔子重视现实世界的无神论世界观。正是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思想使中国没有陷入宗教狂热。到汉代,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主张“气本论”。可见,中国一直以来就有重物质的思想,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使二者得以融通发展。
融通典范—“实事求是”思想
“实事求是”最早出现在《汉书·河间献王传》里,其中记载:“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是指做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从事实依据中得出切实结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将“实事求是”哲学化。经过毛泽东的阐述,“实事求是”唯物辩证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事”一词承认了物质的第一性,将“是”解释为规律性,以此为前提去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进一步承认了世界的物质运动性、运动规律性和客观事物的可知性。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辩证法与“阴阳”转换的契合与融通
辩证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提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也包含着否定的理解,从本质上说,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纵观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是贯穿始终的。先秦时期,《易传·系辞》提出四个哲学命题。第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是不断化生万物的,揭示了事物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第二,“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揭示出阴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这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不谋而合,也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相通。第三,“化而裁之谓之变”,“化”到一定程度即到“变”。《系辞传下》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说明了《易经》中已有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的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高度契合。第四,“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不断更新称为崇高品德,变化不止称为易。唯物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也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完善一定要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环节,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中的辩证思想具有很强的契合性。
融通典范—“一分为二”思想
“一分为二”作为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或矛盾规律的中国化表达,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毛泽东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且融会贯通列宁唯物辩证法研究的积极成果,在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后,从多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完整地论述了矛盾学说。第一,指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的,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世界。第二,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第三,系统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毛泽东关于矛盾学说的论述和对对立统一规律内容的丰富,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实践论与知行合一的契合与融通
重视实践的契合
对实践的重视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契合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都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理解事物,而不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去理解事物。马克思是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进一步理解认识的真理性、理解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新哲学的使命等问题的,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实践的观点表现在人们对知行关系的理解上。先秦时期,荀子最早论述了知行关系,《荀子·劝学》中说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强调了获得知识只有行动,先行后知。《礼记·大学》中提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通过具体实践研究具体事物。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相一致。明代的王阳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了认识和实践二者不可分离。明末的王夫之也对知行问题进行了探索,他认为“知以行为功”,知与行相互作用,知是依靠行的。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对知行关系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对实践的重视也决定了其相互融合的可能性,都是随实踐的变化而发展的学说。
融通典范——毛泽东《实践论》
毛泽东一直以来就关注实践问题。他在大量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和对中华传统文化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创立了现代知行合一论,形成了中国化的实践观。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出了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明确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辩证法出发阐述了知和行的关系,构建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概括出现代科学的知行论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添加了中国色彩,在中华沃土上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群众史观与民本思想的契合与融通
人民主体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都是以人为本的学说。首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都是从社会关系出发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出发,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从家庭血缘关系出发,形成了父子、兄弟、姊妹的关系。从社会伦理出发,形成君臣、夫妻、老幼的关系。人从一出生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体现人之为人。其次,二者都肯定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把“人民至上”作为基本政治立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尚书》载“民为邦本,本固君宁”,高度重视了人民的地位。最后,二者都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回答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也都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荀子·哀公》篇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民本思想也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唐王李世民正因看到了人民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才创造了贞观盛世,达到了综合国力领先于世界水平的高度。
融通典范——“群众路线”思想
1943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有机统一,也批判继承了中国的民本思想。毛泽东把群众史观运用到党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影响颇深,“一切依靠群众”正是“重民”思想的体现,“一切为了群众”正是“惠民”思想的体现,“一切向人民负责”正是“为民作主”思想的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现代体现。
共产主义与大同世界的契合与融通
理想社会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上共产主义。马克思揭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阶级消失,国家消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自觉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所追求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相似之处。儒家学者所著的《禮记·礼运》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在儒家学者描绘的大同社会里,我们看到的也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自由和谐的幸福世界。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站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上展望未来社会,而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平等地位的渴望。
理想追求的当代中国探索
对于未来世界的预设,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毛泽东“中国要和平,凡是讲和平的我们就赞成”的和平为上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平理论。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就是小康。2005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雅加达亚洲峰会上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世界的预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思想。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时代需要和创新性实践为动力,孕育出丰富的理论内涵,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观。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发端、逻辑起点不一样。我们在探讨二者契合之处的同时,也要明确其存在的区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哲学的理解是直观的和经验的,没有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辩证的高度。但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法思想所具有的特别魅力和哲思,既要看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相通之处,也要深切感悟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辩证思想的独特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在中国大地上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我国迈向新征程的实践。
作者简介:李莉枝,女,山西晋中人,硕士,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婷,女,河南南阳人,硕士,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