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23-06-25 16:05:33朱佳文
传承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高校

[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较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岗位设置不够合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不够灵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未能有效衔接;工作组织“协同性”有待提高。因此,应创新工作思路与活动载体,用“三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确保“零缺位”,用“四位一心”确保教师队伍实现“零空白”,用“五显一隐”心理体系打造心理服务“零距离”,用“六级网络”实现学生群体“全覆盖”,真正做到聆听学生“零距离”,服务学生“零缺位”,关怀学生“零空白”,与学生沟通“零障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朱佳文(1994—),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1.012

当前,大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新媒体平台大多分享思想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给思想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得到丰富、视野得到开阔的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相比过去慢慢发生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措施,制定完备的工作体系,以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新时代发展特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同时还要与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同向同行,形成线上线下育人协同效应,努力开创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综述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1]。高校应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质量是学生培养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重大工程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储备。必须落实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立德树人”。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灌输式教育,教学内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不足,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创新教育;同时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只停留于课堂本身,难以深入内心,不能起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将数据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作为学生管理者的辅导员要抓住数据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提高辅导员运用数据的能力,健全监管机制保障数据安全,积极应对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3]。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传承和创新育人教育工作理念,彰显育人工作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改变思想认知的参考依据,它可以改变学生的内在意识,帮助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内外效果的有机统一,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4]。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离不开高校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同,要强化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兴趣与好奇心、自我决定、胜任感、工作参与等方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5]。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三全育人”准则,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需求,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遍性和个性化相协调,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陈出新、创新工作理念。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要求,又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

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为高校辅导员、专业思政课教师和哲学课教师,通过山东省各大高校进行调研发现,部分高校还保留着班主任的岗位,由其负责学生的班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高校中年轻辅导员占据大多数,年轻辅导员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由于自身的阅历和经验的短板,在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辅导员年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完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1∶200的足额配置过程中,招聘了大量輔导员,而在辅导员队伍中博士辅导员和年长的辅导员仅为少数,大多数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刚毕业的年轻辅导员中属于教育类相关专业的则相对较少,教育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够很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高校专业思政课教师和哲学课教师虽然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和实践教学案例,但有部分教师是根据学校教学大纲进行大班制授课,不能有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较好的效果。

例如,尽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心理动态。但这一工作交流方式则较为机械化,难以让学生与教师获得“面对面”的亲切感;面对毕业班学生、校外实习生以及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可能无法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网络还充斥着各种复杂的信息,部分学生对网络信息真伪的辨别存在一定困难,教师也很难一一顾及。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势所趋,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面临较多现实问题,如何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找到一条适合当下的教育工作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应找到问题“症结”,打破现有“瓶颈”,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不够灵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具有统筹协调的作用。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一般配备班主任、学生干部,部分高校还配备辅导员助理共同协助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但部分高校未能对教育管理队伍进行合理调配,未能达到“1+1>2”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招聘的年轻辅导员,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压力”。辅导员本身在工作中就是一名“新手”,在管理过程中经验不足,往往是出现了问题再解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被动。

由于大多数辅导员年纪较轻,面对陌生的学院和教师,还有配备的班主任,比较难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再加上辅导员需要统筹管理班级,在实际工作中的任务量较大。对于配备的班主任而言,专业从事班主任工作或者有多年从事经历的比例较低,大多是年轻的专业课教师,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也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6]。

部分高校还为辅导员配备了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助理作为辅导员身边的“得力干将”之一,他们大多数是学生干部或者具有很好学生工作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想,协助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给辅导员工作减轻了不少的工作负担。但辅导员助理还是学生身份,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还不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因此,辅导员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管理队伍,如何发挥管理队伍最大的效能,起到“1+1>2”作用,对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至关重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未能有效衔接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一步是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教育重心转移到人文关怀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辅导员九大职责之一,也是“十大”育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者除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之外,还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专兼职教师,由于队伍本身专业化程度相对不高,且术业有专攻,各专业教师之间未能形成合力[7]。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占比较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或多或少会出现吃力的情况,往往是出现了问题就直接将问题转接至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处理。作为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局限在心理问题疏导,未能有效融入思政队伍。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普测排查仅针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虽有一定反馈,但学生后续的状态追踪还存在一定短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及时跟进。而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多是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或者依托宿舍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或者辅导员反馈进行;同时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普测不够重视,对于普测的内容填写抱着应付的心态,给后续的心理健康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筛查不准确。种种问题相叠加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脱节,难以满足学生心理疏导需求或者是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四)工作组织“协同性”有待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如何细化学生工作,实现学生群体的全覆盖,需要一个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

学生会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自治组织,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势,能有效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如何轉化运用学生会干部力量发挥育人的功能至关重要。

班干部是架设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他们既承担着服务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教师的得力干将。但有些高校院系设置的班干部的职责分工相对“固化”,班干部的职责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够强,班干部之间存在配合不默契等问题,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更需要明确细致的学生干部职责体系,使学生干部 “动起来”,以有效协助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面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各高校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将线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切实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8]。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四位一心”的管理模式、“五显一隐”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及“六级网络”的工作组织,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一)“三位一体”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零缺位”

“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是指由负责学团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统筹领导,下设有“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以及思政课教师和哲学课教师共同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选配学院引进的青年博士或副教授(下面统称“博士班主任”),尽量缩小与学生的年龄障碍,方便二者的沟通交流;导师为学院资历声望较高的副教授或教授,他们教学和管理经验较为丰富,能够及时洞察学生思想状况;思政课教师和哲学课教师为学校授课教师担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在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之外,还要与班主任和导师以及思政课教师加强交流。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此路径可以有效做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零缺位”。

组建“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重点在于解决队伍少的难题。一方面,由博士班主任和导师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可以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日常专业学习、论文写作等,为学生解惑答疑;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助力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和哲学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符合新时代学生的教学计划,通过线上网络平台以及线下专题教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和持久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问题。此路径可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模式,做到“精准化”思政、“个性化”思政、“针对性”思政,能真正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全身心的服务,做到服务学生“零缺位”。

(二)“四位一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零空白”

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其核心为学生,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四位一心”线上线下管理路径是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助理、学生干部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学生,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困,达到关怀服务学生“零空白”。

一是选配博士班主任,学生遇到学业和生活的各种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进行处理,班主任也可以第一时间通知辅导员,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二是配备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助理以推免保送本校的硕士研究生为主,一方面他们对学校、学院以及专业课比较熟悉,年龄与学生相仿,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及时深入学生群体,知学生所想,及早发现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同时他们知学生所需,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业上的帮助,可以随问随答,继而实现解学生所困;三是发挥学生干部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线上可通过“两微一抖”观察学生的动态,将网络舆情控制在萌芽阶段,线下可以让他们将通知和文件及时传达,对学生进行直接服务;四是辅导员在提高自身工作技能的同时,将班主任、辅导员助理、学生干部有效融合,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例如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云”就业服务,坚持“就业服务不打烊、线上工作不停歇”的原则,为他们搭建“云”平台,邀请专家、师兄师姐进行线上传授分享,推出教师招聘经验、考研复试、创业之路等“云”分享会以及毕业班学生干部“云”座谈会助力毕业生“云”就业,做到点面结合,精准服务,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三)“五显一隐”打造心理服务“零距离”

“五显一隐”心理健康路径是将学校、院系、心理健康部、班级、宿舍进行有效融合,进行 “显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辅以“隐性”的心理督导员进行督导反馈。通过“五显一隐”来实现尊重和重视大学生、关心关怀大學生,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一条龙”,实现聆听服务“零距离”。

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直接由学校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聘请长期从事心理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心理辅导员,由学校统筹安排各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开展心理普查,24小时在线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二是学校直接与学院对接,学院设立专门的工作室或心理专责老师,院系要把握思政工作的精髓,结合学生实际做到“建议不决议”,实现解决问题到价值引导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大众教学引导和提供个别咨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辅导干预,必要时进行转诊;三是打造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将大学生的心理服务做到位。此路径借助了心理健康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等力量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实时关注和疏导,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充分发挥朋辈作用,将心理健康知识的“种子”播种于每一个学生心里;四是设有“隐性”心理督导员,督导员对心理委员未发现的问题或学生直接通过联系心理健康教师或者辅导员,将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聆听学生“零距离”,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

(四)“六级网络”实现学生群体“全覆盖”

“六级网络”中负责学团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总抓手”,在整个学团工作中承担宏观把控的责任;辅导员直接联系学生会主席和年级负责人或学生会主席联系年级负责人,将工作分配到年级负责人,年级负责人再联系6~9名班级干部(根据班级人数调整),各班班委再进行细化,每名班委负责联系本班同学,平均每一名班委负责本班内7~9名学生。实施分配工作制度,使学生工作有计划、有规定、有流程、有记录,既能增强学生干部间工作交流又可将问题落实到个人,实现本院学生的“全覆盖”。

例如,在学生每日健康状况、在线课堂、心理健康了解和上报的过程中,辅导员只能起到辅导督促作用,更多的时候是依靠学生自觉上报。为快速便捷地收集信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应建立快捷有效的组织结构网,为每名学生都设立第一责任人,实现信息快速有效传达处理。

由学生干部联系学生,一方面是让学生干部职责回归,通过各班学生干部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既能唤醒学生干部的职责意识和服务意识、锻炼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又能使全体学生体验到参与感和人性关怀;另一方面,学生干部联系学生制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提高整个学院的管理能力,促进学院未来发展,此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管理管控。例如,每天早晨,各班级联系人都会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进行询问关心,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学生的位置、学习、心理以及健康等基本情况,同时做好数据记录,高效便利地掌握学生的心理、身体健康等基本情况,进而更好地开展学院工作。

结语

“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将学生的思想教育抓实、抓细、抓落地,做到服务学生“零缺位”;“四位一心”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能切实做到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将烦琐的辅导员工作做到精细化,确保将思政教育工作做到有条不紊,稳扎稳打,做到关怀学生“零空白”;“五显一隐”心理健康服务路径打造出富有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一条龙”,真正做到尊重、重视、关怀大学生,做到聆听学生“零距离”;“六级网络”学生干部联系学生制度将所有工作组织成网,缜密有序进行,必将真正实现学生群体“全覆盖”,与学生沟通“零障碍”。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同时要顺势而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形成全新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2020-04-28)[2022-12-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2]张烁,王晔.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方洁.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21.

[4]张荣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观察,2022(19):32-34.

[5]饶志雄,高虹琳.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0):119-121.

[6]董铭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耦合效应分析[J].传承,2021(4):79-85.

[7]陈小艺.后疫情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路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2(5):76-78.

[8]蒋百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82-93.

[责任编辑:余静]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高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