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数学世界,快乐地探究数学奥秘,使学生在发现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探究数学的无限乐趣。
一、绘本融入——已有经验生动激活
现在的儿童在学龄前就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数,并能进行简单运算,有的不但能数到千甚至能数到万,可是他们并没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真实情境中数出物体的个数,并真正理解事物的顺序。
因此,在执教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组成”后,引导学生共读数学绘本《十个人快乐大搬家》,这本无字绘本叙述的是左边三角形的房子住着10个小孩,他们正逐一地搬到右边正方形的房子里。于是,左边的房子人数正逐一减少,相反,右边房子的人数正逐一增加。看左边旧房子的时候,看不到右边新房子的情况,只要数一下旧房子里的人就知道新房子里有几个人,因为总共有10个孩子,只要知道左边房子的人数,就可知道右边房子的人数,比如左边房子人数为3,右边房子人数就是7,即10分成3和7,3和7合成10,10减3等于7。出彩的是房子的窗户一直开着,如果新房子住进7个孩子,从窗户看进去只能看到2个人,那剩下看不到的孩子肯定有5人。透过每页中的窗户,又将2—10中每个数的分解与组成很好地渗透在快乐的搬家故事中。通过这样的绘本,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便自然地投入到积极地自主探究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把2到10的分解与合成巧妙地渗透到生动的绘本故事中,也凸显了低年级数学启蒙的关键——培养孩子对数和量的感觉。孩子不停留在枯燥的数数、背诵和被动学习中,而是真正从内心萌发一种求知的欲望,探究的动机,从而通过积极思考,理解数的构造,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二、“做”中积累——个性化特征经验突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并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二年级上册“表内的初步认识”,从课前调查实际来看,对于乘法学生听说多,真正理解少,没有达到真正建构。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更要注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动手操作,直观感悟,对比体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教学中,首先展示了一个学生用小棒拼图案的情景图,“你能用小棒摆出一个美丽的图案吗?”展示学生摆的图案,并说说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接下来比一比,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摆出这样的图案最多。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实现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之间相互转化,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乘法就是在加法中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中引出的一种新的运算,真正感悟到乘法意义的由来,为后面学习2—9的乘法口诀积累活动经验。同时,教学时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引、帮、扶、点拨下轻松自如地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知识学习起来不枯燥,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既有兴趣又有张力,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巩固,对于知识的掌握就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亲身经历这个数学活动过程,个性化特征经验就更加凸显出来。
三、创设共享——间接经验的学习相得益彰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创造共享,自主参与,自发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经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被教师、同伴激活,他们互帮互补,不断丰富已有的活动经验,为今后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活动中,给学生设计一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课前任务清单。
(1)事先让学生准备几组纸条。
(2)动手将每组纸条试着围成三角形,在动手的过程中想一想这些纸条的长度与能或不能围成三角形有关系吗?如4cm、5cm、9cm的三角形纸条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引导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当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时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在课堂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检查清单中“动手操作活动”的情况,共同讨论:①围成一个三角形最关键的是什么?②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课前自主探究任务清单,课上教师引导同学间互相交流,共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去粗取精,猜想、验证、概括,不仅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而且要学会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以致用,如:一根长12分米的木条,工人师傅想用它做一个三角形木架,让它正好用完又不浪费,这个三角形木架的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分米?学生在活动中互帮、互助、互学、互相进步,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活动经验。
再如: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教学中,如果纯粹上应用课学生不免感到枯燥乏味,可让一桌学生带一把长尺或标尺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并鼓励同桌把它作为数字线,互相提供简单的加减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同桌用指尖或橡皮沿着数字“走”到所需的答案。大课间时鼓励学生到大操场上用粉笔画出一条大的数字线,而后互相提供简单的数学加减问题,让学生沿着数字线走一走、跳一跳,找到所需的答案,學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数学。
四、回归生活——实践性体验融会贯通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是国际数学发展的主流,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学生学习数学应通过真实情境,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数学问题依附于生活情境中,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例如:三年级下册活动的主题是“我们的校园”,这个主题包括两个板块,一个是铺设草皮问题,让学生能综合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搭配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等知识和经验,探究合理的铺草皮方案。第二个是赛程安排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安排也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探究空间,强化实践性要求。两个板块都是用以前所学旧知综合解决校园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一些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敢于质疑,乐于参与到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因此,解决铺草问题可大胆放手,设计课前预习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开展小组合作收集信息,课堂中再相互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课中展示交流赢得时间。在设计赛程安排的问题上,学生可能会对理清“赛程安排”的信息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理清信息,明确设计好赛程的前提是要弄清共有几场比赛,每场比赛是哪队和哪队比,开始及结束时间是什么时候,比赛地点在哪里等。学生通过这样的深度思考,就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赛程安排,比如:板块、画图、表格等,从而达到了活动的效果。在多种形式赛程安排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优化赛程安排形式,从中发现表格形式设计清晰简练,并对自己的赛程安排进行修改、完善,学生在反思、修改、完善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每一个类型的综合与实践课的设计都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学习伙伴之间相互合作,学生综合实践水平、创新水平得以提升,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立足学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同时设计各种生动有效的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生活中感受、领悟数学,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