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丽
早期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视觉刺激方法,图文兼具、声情并茂的早期阅读能为幼儿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幼儿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幼儿通过早期阅读可以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生活技能,推动幼儿社会化发展进程,切实促进认知能力的显著提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早期阅读对幼儿思维的积极影响,提高早期阅读的质与量,深入挖掘与分析当前早期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予以解决。
一、当前早期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理念落后,方法单一
当前,早期阅读得到了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的重视,但是实践效果依然不理想。究其根本是教师在早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依然秉承着落后片面的指导理念,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使得早期阅读的教学效果流于表面。部分教师在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中过于追求阅读的“量”,认为只要幼儿早期阅读量达到了要求,阅读效果就一定会趋于理想。然而,这种指导模式既没有关注到幼儿早期阅读特征与行为意识的特殊性,又没有从全面的角度观察并分析幼儿的阅读需求与阅读进展情况。还有一些教师将早期阅读简单地理解为“识字教學”,以至于在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只是一味地带领幼儿认读生字生词,而没有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文内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这两种教学模式,不仅都不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还有可能导致幼儿丧失对阅读的自主性,打击幼儿的阅读热情。长此以往,甚至会让幼儿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早期阅读的效果优化。
(二)早期阅读的文本选择单一化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幼儿的性格不同,思维水平与家庭环境都各不相同,因此在阅读中也各有各的喜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在选择早期的阅读文本时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为幼儿挑选一些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益智类故事等绘本。想要让早期阅读真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就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积极且愉快的阅读过程。当教师所选择的阅读文本与幼儿的兴趣相悖时,早期阅读就从一项使幼儿兴致勃勃的活动变成了一种压力。幼儿在被动的阅读过程中难以感受到快乐,阅读文本便无法激发幼儿的联想与想象,也无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切实提高。
(三)早期阅读趋于任务化
当阅读是一项活动时,幼儿往往会兴致勃勃,乐于参与;但当阅读成为一项任务后,幼儿却会对此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将早期阅读完全变成了一项教学任务。在幼儿园,幼儿有阅读任务,他们要阅读规定的书目、读完教师所规定的内容,部分教师还会为幼儿布置早期阅读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幼儿在放学后进行阅读。阅读活动可以有任务设置,但是不应当作为一项强迫性任务,否则不仅容易导致幼儿丧失阅读热情,还会制约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
二、运用早期阅读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整体把握阅读,避免孤立识字
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词是在所难免的情况,部分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扫清阅读障碍,会在教学之前,进行系统化的认字教学。然而,这种教学策略不仅破坏了早期阅读的整体性,还在无意中将阅读活动与生字学习紧紧相连,幼儿很可能会因为对生字学习的抵触而对早期阅读产生排斥心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整体性是早期阅读中一个重要的特征,给予幼儿一个不受打扰的完整阅读过程,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与作用,能让幼儿的思维与阅读文本的情节发展紧密相连。通过让幼儿自主探究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以及背后的逻辑链条,能够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教师不应该打断幼儿的阅读节奏,而应该立足文本,结合具体情节展开教学活动。
以《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为例,部分幼儿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会被“爬”“躺”“得意”等字词绊住。当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时,教师的回答不能够脱离具体文本孤立存在,而应当将教学解释寓于文本阅读中,结合文本的具体情节帮助幼儿阅读。例如,教师在教幼儿认读“爬”与“躺”这两个字时,可以作出相应的动作,表现出乌龟慢悠悠地前进与兔子骄傲松懈地在大树下休息的情境,加深幼儿对这两个字的认识与记忆。在教育幼儿认读“得意”这个词时,教师可以亲自扮演骄傲的兔子,用昂头挺胸、叉腰站立等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这个生词背后的情感含义。经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对生字词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认知,故事的后续情节,又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运用趣味方法,激发幼儿想象
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活动常常是以兴趣为主导的,因此照本宣科的阅读教学策略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阅读设计过程中,就应当从幼儿的具体情况出发,运用趣味性较强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只有当幼儿喜欢阅读、想要阅读时,思维能力才有培育与发展的空间。同时,在早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让幼儿仅仅是被动的阅读者,还应当引导幼儿成为故事的创造者,以此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读前引导”与“巧妙设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给幼儿的想象力以充足的空间。例如,在教师讲述《三只小猪》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愿,给故事留一个悬念。教师对幼儿说:“后来,大灰狼依次来到了三只小猪的房子前。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后面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提问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的幼儿说:“大灰狼把小猪吃掉了!”有的幼儿说:“大灰狼发了善心,没有吃三只小猪!”还有的幼儿说:“三只小猪团结起来把大灰狼打跑了!”众说纷纭的场景让故事越发“扑朔迷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阅读中寻找答案。有了教师的提问,幼儿对故事的情节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寻找答案,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及思想。
(三)家园齐心协力,共创亲子阅读
想要切实推进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幼儿园就应当与家庭联手,“双管齐下”,齐心协力,促进早期阅读成果的显著提高。亲子共读是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早期阅读的质量与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与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幼儿园应当定期向家长传递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让家长重视早期阅读并积极与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家长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家长明白如何进行亲子阅读能保障早期阅读的效果。
首先,亲子共读时,家长可以对幼儿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幼儿认为阅读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对于阅读的热爱。其次,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对幼儿的提问,当家长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幼儿可能难以理解的情节时,应当向幼儿询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部分是什么意思?”家长与幼儿一起对难以理解的情节做进一步的讨论。此外,在完成阅读活动后,家长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探讨阅读感受,这有助于让幼儿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同时能够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亲子共读活动应当有计划、有目标、有规律,只有规律持久的亲子共读活动,才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未来的成长中能阅读、善阅读、爱阅读,将阅读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积极的影响。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确保早期阅读教学不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让早期阅读真正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整体阅读、趣味引导以及亲子共读等方式,真正助力幼儿思维发展。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幼儿园早期阅读对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590)”的阶段性成果。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