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梦薇 李雪娇[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的构建、发展以及建立语篇连贯的各个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对句子进行主述位划分有助于认清语篇内部句子及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信息流动规律。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将主位推进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例如分析新闻语篇、科技语篇、演讲语篇的主位推进等,从而探寻各种类型语篇的翻译策略。但是,利用主位推进模式理论研究文学翻译,尤其是小说翻译还比较少见。本文对《麦琪的礼物》英文原文的主位类型及主位推进模式特点进行了分析,接着从主位推进角度对其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尝试总结小说翻译中还原原文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连贯效果的翻译策略,为未来小说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
主位可以被当作句子或小句中位于第一位置的元素,它是话语信息的起点。在从句的层面上,说话者通过主位来宣布他或她要传达的信息的主题——把它放在最初的位置。述位是说话者对主位的看法,它代表了新的信息,也就是说话者想要传达的信息。韩礼德将主位划分为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三种。但是,胡壮麟、朱永生等学者对于主位划分的观点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句项主位只包含概念成分,所以本质上也属于单项主位,这里只把主位分成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两种。①另外,根据主位是否带有标记性这一特点,还能把主位分成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两种。
单项主位指仅包含概念成分而不包括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名词短语、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等,另一种是小句。如例1所示:
例1:Slowly(主位)she pushed the door open.(述位)
If you don’t like this dress(主位),give it away.(述位)
复项主位指含多种语义成分的主位,语义成分即概念成分、语篇成分与人际成分。如例2所示:
例2:Well(语篇成分),kids(人际成分),the film(概念成分)is about to begin(述位).
做主位与做主语的成分一致则为无标记主位,不一致则为有标记主位。如例3所示:
例3:He(无标记主位)is going to Beijing(述位).
What(有标记主位)does she mean(述位)?
例3的第一个例句中,其主位是He,主语也是He,做主位与做主语的成分一致,所以是无标记主位。第二个例句中,其主位是What,主语为She,做主位和做主语的成分不一致,所以是有标记主位。
对语篇中各个句子的主述位分析能够发现,语篇中各句子间存在某些联系和变化,而这些联系和变化正是影响语篇信息传递和推进语篇发展的动力所在,这就是主位推进模式。该文使用韩礼德提出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对《麦琪的礼物》的原文和汉译本加以分析,下面是对韩礼德四种主位推进模式的具体说明。
放射型模式指几个句子的主位相同,述位不同,如下所示:
T1——R1
T2(=T1)——R2
T3(=T1)——R3
例4:I(T1)am Cindy(R1).I(T2)am a student(R2).I(T3)like play the guitar very much(R3).
例4中的信息都通过同一个主位“I”发散开来,因此其主位推进模式属于放射型,放射型模式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位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有利于对话题进行详细深入的介绍和解释分析。
聚合型模式指几个句子的主位各不相同,但述位一致,如图1所示:
图1
例5:I(T1)like basketball(R1).My mom(T2)likes basketball(R2).My dad(T3)likes basketball(R3).Every one(T4)in my family likes basketball(R4).
例5述位均相同,而主位却各不相同,语篇整体信息呈现聚合状,因此属于聚合型模式,聚合型模式经常被用于总结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
阶梯型模式指后一个句子的主位是前一个句子的述位,如图2所示:
图2
例6:I(T1)love my hometown(R1).It(T2)is in Henan(R2).Henan(T3)is very beautiful in winter(R3).
例6中,hometown是句一的述位,又是句二的主位;“河南”是句二的述位,又是句三的主位,整体信息传递呈阶梯状,因此属于阶梯型主位推进模式。阶梯型模式中,每一句主位均是将上一句的述位作为信息出发点,信息环环相扣,从而达到对新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
交叉型模式指后一个句子的主位和述位与前一个句子的主位和述位相互交叉或部分交叉,如图3所示:
图3
例7:I(T1)had a big supper(R1).It(T2)was very delicious(R2).My mum(T3)cooked it for me(R3).
例7中,语篇中的信息流动不像前三种模式一样有规律有条理,而是信息流动存在交叉,因此属于交叉型主位推进模式。
笔者通过人工标记得出以下数据,《麦琪的礼物》原文共有45段,共有171个小句,也就是存在171个主位结构。通过分析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类型,发现共存在单项主位125个,复项主位46个。又通过分析各句主位有无标记性,发现有标记主位一共是49个,无标记主位一共是122个。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中使用了大量的单项主位,其所占比重为73.09%;然而使用复项主位的次数相对较少,其所占比重仅为26.91%。欧·亨利在选择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方面,选择使用无标记主位的频率更高,所占比重为71.34%;有标记主位所占比重仅仅为28.66%。
表1 单复项主位在《麦琪的礼物》中的分布
表2 有无标记主位在《麦琪的礼物》中的分布
以上数据证明,欧·亨利更倾向于将单项主位与无标记主位当作话语的起点。单项主位只包含一种概念成分,比较简单,大量使用单项主位,易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无标记主位与主语为同一成分,因此能够清晰地阐明故事脉络以及故事内容,也易于读者紧跟信息流动,读懂文章内容。
通过对《麦琪的礼物》英文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发现,四种主位推进模式都有所体现。小说在叙述过程中不会单独使用其中某一种模式,四种模式的混合使用才能使得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更加自然流畅。《麦琪的礼物》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多是放射型、聚合型和阶梯型。具体实例如下:
例8:The magi(T1),as you know,were wise men——wonderfully wise men(R1)——who(T2)brought gifts to the Babe in the manger(R2).They(T3)invented the art of giving Christmas presents(R3).
译文:正如诸位所知,麦琪(T1)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R1),他们(T2)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R2)。他们(T3)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R3)。
原文和译文均采用放射型模式,围绕同一主位“麦琪”展开话题介绍,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描写。译文重现原文的连贯方式,达到了与原文类似的交际效果。
例9:There was clearly nothing to do(T1)but flop down on the shabby little couch and howl(R1).So Della(T2)did it(R2).
译文: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T1),显然别无他途(R1)。德拉(T2)这样做了(R2)。
原文中的“it”替代“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的一系列动作,R1=R2,为聚合型模式。而译文中第一句的主位发生了改变,原文中第一句的主位在译文中是充当述位,第一句的述位在译文中充当主位。译文中第一句的主位与第二句的述位一致,因此译文采用的主位推进模式为交叉型。在这里,译者翻译时并未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而是将原文的聚合型转变为译文中的交叉型。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英语习惯把总结性的话语放在句首说,而汉语习惯将总结性的话语放在句尾说。因此,在翻译英文小说时,有时候也不能直接按照再现原文主位推进模式来翻译,而要重构译文的主位推进模式,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照顾目标读者的感受。
例10:She(T1)found it at last(R1).It surely(T2)had been made for Jim and no one else(R2).
译文:她(T1)终于找到了(R1),那(T2)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绝非为别人(R2)。
句一的述位与句二的主位相同,都是“it”,属于阶梯型。译文中同样采用阶梯型模式,还原了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营造出了与原文相似的语篇效果。在阶梯型模式下,每一句的主位都是以上一句的述位为信息的出发点,信息环环相扣,从而达到对新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这里的译文再现了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又一次表明了重现原文主位推进模式和连贯模式的重要性。
在《麦琪的礼物》中,欧·亨利使用了大量的单项主位和无标记主位作为话语的开始,对单项主位和无标记主位的使用最为频繁,主要采用的主位推进模式是放射型、聚合型以及阶梯型。本文通过对部分英文原文和译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英文小说汉译过程中要多保留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这样有利于重现原文的连贯模式,从而营造出与原作类似的语篇效果,更符合翻译的本质。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性,在翻译英文小说时,有时也不能直接再现原文主位推进模式来翻译,而要重构译文的主位推进模式,从而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照顾目标读者的感受。因此,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①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71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