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借助直观,感受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哈皮父子》片段,让学生说出短片中的主人翁哈爸爸(大哈)和皮儿子(小皮)。
师:大哈和小皮是什么关系?
生:父子。
师:能不能说“小皮是儿子(大哈是爸爸)”?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没有说明是谁的儿子(或是谁的爸爸)。
师:对。其实爸爸和儿子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可以说谁是爸爸,而应该说谁是谁的爸爸,也不能说谁是儿子,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儿子。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那在数学上有没有这种关系呢?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数与数之间有时候也存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同学们想了解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问什么呢?
预设:(生: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呢?)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因数是什么?”“什么是倍数?”
同学们想知道因数、倍数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想)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有趣的动画片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借助动画片的趣味性,由具体到抽象引出概念,切入主题。
二、建立数学模型,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页例1中的算式:
12÷2 9÷5 30÷6
19÷7 21÷21 26÷6
20÷10 8÷3 63÷9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除法算式,而且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整数除法。那它们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把屏幕上各算式的结果补充完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一个标准给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处理呢?我们把这些算式分别标上序号(教师在多媒体算式中分别标上序号),谁来分?让学生自主发言分类。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吗?
生:我是按照算式的得数有余数和没有余数来分的。
师:大家同意他的这种分法吗?(生:同意)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分类结果:
整数除法
第一类 第二类
12÷2=6 8÷3=2......2
30÷6=5 9÷5=1......4
20÷10=2 19÷7=2......5
21÷21=1 26÷8=3......2
63÷9=7
教師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类,它们的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但第二类呢?它们的结果虽然都是整数,但是都有余数(线上的内容由学生补充回答);现在我们把目光都集中到第一类算式上,这些算式它们都是整数除法,而且它们的商都是整数,没有余数。那么,在这样的算式里,除数和被除数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那究竟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呢?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并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开始吧。
师:谁能结合“12÷2=6”具体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让举手的学生表述后再集体订正)
师:如果我们把算式“12÷2=6”变成“12÷6=2”,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吗?试试看。
师:下面还有一些算式,请同学们任选一个,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在这些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巡视,对表述不清的学生做适当指导)
师:大家说得不错!谁来说一说算式“30÷5=6”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说出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出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最后一题21÷21=1我们一起说:“21是21的倍数,21是21的因数。”
在因数和倍数之间,我们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那么倍数和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谁来说一说?
让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小结:因数和倍数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就像我们课前播放的《哈皮父子》中的哈爸爸和皮儿子一样,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板书“因数和倍数”的项下面注明“相互依存”)
我们知道了谁是谁的因数,反过来我们也就知道了谁是谁的倍数。除了上面这些算式以外,还有其他算式也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吗?谁来举例子说一说?(学生举例,师生评判)像这样的算式多不多?(生:多)那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它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c)追问:在a÷b=c这个式子中,a、b、c必须是什么数?(整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过,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用多媒体展示划线的部分)
也就是说,在“a÷b=c”这个式子中,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有谁能说出这个式子中它们的关系吗?
生: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因数和倍数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快速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说你的理由。
(1)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 )
(2)7.5是5的倍数。( )
(3)32是倍数,8是因数。(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理解分类标准,明确因数与倍数概念的条件(前提):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概念的依存性:因数、倍数都不能单独存在。
三、集体交流,独立思考,感悟思考的方法和价值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因数和倍数有了更新的认识,那如果给你两个数,你能不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呢?(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任意几组两个成倍数关系的非0自然数让学生表述。如,72和8、2和18……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除法算式的计算结果“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来判断两个数之间是否成因数和倍数关系)
追问:2是18的因数,18是2的倍数,请问同学们,18的因数除了2,还有其他的吗?如果有,你知道它们是谁呢?(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们找出来,要求不遗漏、不重复。(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做适当引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让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是怎样找18的因数,如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生:通过18÷1=18,18÷2=9,18÷3=6,18÷6=3,
18÷9=2,18÷18=1等算式找18的因數。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到大说出18的因数,然后板书记录:18的因数有1,2,3,6,9,18。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用18÷5,18÷7呢?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因数和倍数要余数为0的重要条件。
师:表示一个数的因数,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记录外,还可以用集合圈的方式表示,同学们只要把18的因数写在集合圈里面就可以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用集合圈表示18的因数)
同学们会找18的因数了,如果老师给
你两个数,你能找出它们的所有因数吗?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30的因数
36的因数
我们现在分工完成,男同学负责找出30的因数,女同学负责找出36的因数,咱们来个比赛,看看哪些同学找得最快、最全。
现在我们由男同学先来汇报一下30的因数,谁来?(男生答)
女同学谁愿意来汇报一下36的因数?(女生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依次分别出示30和36的因数。
刚才我们分工分别找出了30和36的因数,现在我们一同找出其他数的因数。多媒体出示:5的因数 。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集体交流,独立思考,依据概念依次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感悟思考,抽象、概括出一般的结论。
四、课堂练习,师生小结,巩固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1.教学练习二第1题
刚才我们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很多规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第7页认真观察第1题,先把中间符合条件的数填在相应的热气球里,再把两个热气球里都有的数涂上你喜欢的同一种颜色。(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教学练习二第3题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告诉老师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交流,说出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打开课本,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的第3题,教师巡视)
落实完成情况:谁来告诉大家你把哪些星星涂上了黄色?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练习二第2、4题
我们已经会找很多数的因数和倍数了,现在请同学们把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4题认真地做在练习本上,并想想为什么在写倍数时只要求“各写5个”?(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集体订正,自己批改)
4.教学练习二第5题
教师用多媒体依次呈现教材第5题的内容,让学生对其说法进行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5.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谁来告诉老师。(让学生充分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围绕因数、倍数的概念,从基本到综合的练习,总结掌握“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都是这个数的本身”“1是任何非0自然数的因数”以及“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而倍数是无限的”等重要知识。通过“把两个热气球里都有的数涂上你喜欢的同一种颜色”的回答,为后面学习公因数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