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生产的逻辑框架与行动路向

2023-06-23 16:22汪安冉刘义兵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空间生产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汪安冉 刘义兵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切实解决差异性地理区域中空间生产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人类最初的教育形式发挥着乡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方效用,深层介入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历程中。为此,在实现脱贫所生发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与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寻求乡村社会结构、空间发展的有序演变,需明晰职业教育的应为性与可为性。在以自然性为元逻辑、以生产性为再生逻辑、以正义性为可续逻辑,促成五位一体的差异化空间表征、三生协调的结构化空间实践、三维共知的秩序化表征空间的达成的同时,发挥职业教育的多重属性价值,以对接区域性生产实践、提升主体性空间生产能力、实现差序性空间生产互动。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空间生产;空间正义

[作者简介]汪安冉(1995- ),女,安徽池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刘义兵(1963- ),男,云南昆明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2022年战略咨询研究项目“重庆市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CQ-YB-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2-0027-08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切实解决差异性地理区域中的社会问题,实现全体人民“普遍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富裕普及普惠”的社会状态。但当前这一目标实现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难点,便是城乡发展不均衡下衍生出的乡村发展滞后问题。因此,在本质上需基于秉承共同富裕对象的全体性、共同富裕结构的完整性理念重构乡村空间发展样态。空间生产作为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和空间本身的生产的集合体,既包括土地、建筑物、景观环境等外在表现形式发生的变化(即空间形成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冲破空间物质生产界限、实现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过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仅激发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乡村空间也很难再维持其固有形态,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并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鉴于此,本文强调乡村空间作为一个包含政治资本、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家族观念、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等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其形态变更不仅受乡村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深刻理解人类最初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作用于乡村发展演变的内在机理。在明晰職业教育道义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上,发挥其在促进乡村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效用,以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生产。

一、职业教育介入下乡村空间形态的演变

职业教育作为人类最初的教育形式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从历史视角探析职业教育与乡村空间格局、形态演变之间的规律,能进一步明晰新时代职业教育促进乡村空间发展的应然样态。

(一)农耕文明时代:职业教育介入下的村域空间生长

村域空间生长的问题,是基于“未成熟状态”这一基本条件,这种状态并非指向一无所有,而是表示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农耕文明时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入乡村教育和农民教育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强调通过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农民和体力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在农业畜牧业方面,“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教民以猎”“教民以渔”“教民以耕”的职业教育活动十分活跃;在手工业方面,“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包括原始石器、骨器、木器等工艺制作以及制陶、纺织、房屋建筑等专门手工艺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在实施中构建起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在讲求实践性和揣摩学习教育方式的主导下,师徒、父子等多层次传递知识的教育成为最普遍、受教育者最多的农民职业教育形式。此时的职业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农民的礼教礼制和职业意识,在职业教育方面比较偏重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而在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地从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施行钳制思想的“愚民”政策和以忠孝为本的道德教化。以农民为主、农业为主的职业教育作为维护统治阶层合法统治的政治基础,在利用职业教育开启民智实现“化民”,即开展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和开启民智的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强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通过教育促进农民“成俗”,用有形的道德文化约束与塑造地区、民族、国家中相对稳定的、约定俗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以个体为单元的生产生活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依托山水形势开展因地制宜的实践活动。在一体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中形成了相互适配融合的和谐互动关系,并在整体性乡村空间呈现出“单位个体—家庭生产—散居村落”的分散态势。

(二)工业文明时代:职业教育介入下的乡村空间分化

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深化了社会分工。在此背景下,传统农耕文明下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受到冲击,以机器使用为特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方式和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出现了生产效率的极大差异,引发了城乡空间格局的分离,城乡二元体制逐渐形成。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便开始了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探索,但本质上只是工业化前期的经济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发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基于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人民的需求与落后的经济文化之间的矛盾,服务于农民发展的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乡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生产能力和社会主义政治觉悟,面向乡村发展的职业教育遵循“为农”价值取向,侧重于实现“政治认同”的战略定位。在此背景下的乡村生产空间以农业供给、解决温饱问题和支持工业发展为主,生产技术较为简单、经济效益较低;生活空间方面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亲族制,呈现出明显的“熟人社会”特征;乡村生产生活空间都依靠自然规律组织生产活动,在生态空间自我修复作用及空间实践主体的保守性行为下所开展的生产生活实践往往在生态资源可承载范围内。

改革开放后,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变迁的主旋律,乡村发展迎来了市场化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强调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文件都非常关注职业教育助推区域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强调在实践中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乡村职业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并发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形式适应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此背景下,乡村空间中非农产业快速聚集。生产空间由“居住—农业”的单一模式演变为“居住—农业—工业”一体化趋势;生活空间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乡村空间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明显提升,个体之间的共生性和同质性程度开始弱化;随着个体实践能力、科学技术、工具使用等因素的变化,乡村生态空间中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此时,由于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流动性要素增强,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农业空间的新型乡村空间格局,形成了两类空间并行发展的局面。

(三)后工业文明时代:职业教育介入下的乡村空间重构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先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开启了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新征程。2015年起,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2020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化,预计在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意味着,在党的十九大前后我国不同地区已逐渐先后迈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在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出台,突出了分级分类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开展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强调促进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建设问题。随着乡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张,在以农业生产和简单的物的生产为主要实践表征的传统乡村社会空间中逐渐演化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工业生产”复合生产功能,极大促进了乡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同时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也面临着新挑战。在生产空间方面,农业生产告别过去“靠天收”的劳作方式,乡村生产空间大幅扩张与原生生活空间无序交织导致生产空间破碎化,降低了乡村生产空间价值。在生活空间方面,村民居住、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教育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新发展,同时在区域流动性增强与网络经济模式助推下,村民的生活空间得以多元化,对宗族网络与村庄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稀释了乡村内部明显具有邻近性与亲缘关系的生活空间。在生态空间方面,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蔓延以及由人类消费能力、消费需求的提升带来的以生态资源为资本获利的基本范式,致使乡村生态空间外化出刚性不强、保护不足、补偿不足、建设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环境容量拓展、乡村能级提升。

二、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生产的理性审视

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中,“物质空间”的自适应自调节能力决定了其没有天然的自我利益,是人的“空间谋利”思想驱动了空间的生产,进一步带来人们由空间下的生存轉向空间中的发展、生活、享受、占有、投入产出等趋利行为。当前,乡村空间生产不能回避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究竟该通过何种方式利用资本来改变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实现转变简单农业生产和物的生产这一实践样态的同时,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空间发展格局,成为促进乡村发展必须要澄清的基本问题。

(一)生态文明诉求下乡村空间生产的理论逻辑

当前乡村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虽然可通过人为划分实现问题的表征与外显化,但不可否认,现实中问题的解决具有综合性、辐射性等特征,理清发展的元逻辑、再生逻辑、可续逻辑往往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元逻辑:以自然性为基础。生产任一物品(产品或作品)都永远会涉及对原材料(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的加工改造,这是通过运用适当知识、技术程序,以及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不断重复的姿势(劳动)才能实现的。这决定了乡村居民的行为特征,即在依赖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需用适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然而,当前乡村社会仍保留着资源依赖、自给自足等传统社会特性,在土地资源、土地能力、自然条件、产业竞争的限制下,乡村经济发展面临困境。迫于问题解决的急迫性,在乡村发展实践中出现了乡村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利益为行为驱动而忽略生态价值以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等系列行为,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根底。同时,在乡村发展不足、城市空间极具拓展性的背景下,乡村的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生产污染叠加,工业与城市等外源性污染不断向乡村地区转移。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遵循以自然性为基础的逻辑,并非强调开展将复杂与混沌的状态进行简单还原重置处理的一种粗暴程序,让乡村放弃自我现代化发展的机会,始终如一地保持传统乡村社会的生产活动空间,进行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往复实践活动;而是强调在当前社会节奏与自然结构之间谋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要求在乡村空间构建过程中不能忽略物质资料的生产,并必须要基于区域的自然性特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关注乡村的自然生态价值。此外,乡村呈现出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高度耦合特征,决定了要以人生存发展的规律进行空间生产,要符合人作为主体内在的审美情趣与内心充盈的需求。

2.再生逻辑:以生产性为关键。纵观国内外研究与实证,生产和居住始终是支持乡村发展的两个基点,并形成多样化、演进性的空间结构特征。此前由政府开展的主导型帮扶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外源性救助,本质上并未改变乡村发展滞后的现状。一方面,乡村发展过程中不能单向度依赖城市或无节制地吸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转移。再生逻辑下的乡村空间发展强调的是从传统关注生产形式到关注生产内容与本质,这就意味着改变“生产转移—接纳—外部性服务生产”所形成的、与区域内资源断层或与乡村内部生产隔离的生活形态,从关注外部物态生产形态转向强调基于乡村空间特征生产具有可持续性的、内生性的生产内容。另一方面,乡村发展过程中不能以单纯的谋求生态功能回归或以乡村关键要素的持续性流出作为乡村发展的根本之策。乡村空间具有与城市空间同等的地位和发展机会,具有不可互替的空间价值。从本质而言,依托完整系统的生产结构形成的乡村生产功能才能生成乡村发展的持久动力,形成“内部资源识别—有效开发—产售一体”生产模式与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赋能经济发展的格局,从而帮助农户获得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与对一体化的“生存—生产—生活”空间的认同感。

3.可续逻辑:以正义性为追寻。乡村社会最大的特殊性莫过于费孝通先生所指明的“乡土性”特征。传统乡村是以地缘、血缘为基础构成的一个自组织化的熟人社会,不仅贮藏着繁复交错的情理网络和亲密熟识的人际情谊,也保存着代代传承的文化伦理与互惠共识的道德秩序。然而,随着资本扩张成为常态,资本空间扩张的过程也成为一种抽象价值扩张的过程。这种抽象价值,不仅消解了文化差异性与意义,产生了深刻的精神与意义危机;同时也带来了资本逻辑对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操控,引起了空间正义的衰落。空间正义的回归是以人的存在正义为根本指向,既要消解城乡空间在资本、权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悬殊,打造一个城乡平等、共同的正义秩序空间;也要以“人本逻辑”为根本遵循,让个体在这个发达的工业社会获得安身立命的场所,构建寄托着生命意义的永恒性要素,实现精神世界的安宁和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尊重。只有当个体不再将超实用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自我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自我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才不会将自我欲望满足与功利性目标的达成作为唯一的法则,人类当前所面临的表层物质繁荣和深层贫困之间的悖论也将不复存在。也唯有个体在物质利益追求过程中,极大限度地保存生存的本体性价值与精神性依托,才能真正改变“物”成为支配人的工具,改变人性遭受奴役的状态。

(二)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生产的应然指向

如何在延续乡村特有文化元素与生命周期、保留其内在生命根基与生态价值的同时进一步融合现代文明与现代生产,改变乡村落后发展面貌,唤醒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生产的旨归所在。

1.空间表征的差异化:五位一体的空间样态。乡村空间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被历史阶段、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所规定,是一个在长短不定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含物质、社会、文化等空间要素的聚合体。乡村自然空间的先在性与客观性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必须以此为物质前提,并在劳动主体与对象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中实现“改造自然、开发生产”,这种具体可描述的物质因素决定了乡村空间也再生产着物质空间。另外,正如涂尔干(?mile Durkheim)所言,空间不只是物理环境中的空间,而是一个注入社会情感的空间和一个特定社会组织形式的投射。我国传统社会形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乡村空间形态,形成了修身成仁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群己和谐的社会观、苦中作乐的人生观。乡村空间是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交织共通作用下的组织完整、独立的社会生态系统单元,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必须要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乡村空间发展格局。

当前理性诉求下所期望构建的乡村空间形态具有稳定的结构、多样性的功能、复合性的价值,要求在政府、市场、社会群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协作下,重构物质空间结构功能、重组空间组织关系和重塑空间价值分配以实现对乡村空间的综合治理。职业教育作为跨界的教育类型具有明显的道义性和区域性(地方性)属性,能以乡村区域资源为基础、以乡村区域推进为手段、以乡村区域特色为依托、以服务乡村区域为己任,精准对接乡村空间生产需求。

2.空间实践的结构化:三生协调的空间转型。结构是自身循环反复地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构是行动的再生产,空间生产就是人的社会生产实践不断消解旧的空间结构、创造新的空间结构的过程。当前我国所期望构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乡村空间格局,从空间结构层面来看,即力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平衡共生。然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空间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未随之优化,反而出现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衰退、乡村功能弱化等一系列“乡村病”,出现了生活空间缺失温度、生产空间面临挤压、乡村生态空间遭到破坏等系列问题。

资本逻辑对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操控,致使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出现了系列问题。这在本质上要求我們破除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取向,满足主体空间实践的价值诉求。职业教育的生产属性具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与社会生产、社会服务直接相关的性质,这不仅能促进职业教育助推区域社会经济、产业体系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同时还能实现科技服务与产出最大可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生态空间功能,从而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

3.表征空间的秩序化:三维共知的空间联动。空间是包含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关系空间且兼具历史性与具体性的存在,人生存其中,应切身获得物质性与精神性、感知与想象的合一。但不可否认,当前存在系列空间失序问题。其中,文化空间失序本质上是在现代性语境下,因全球与地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鸿沟而致使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遭受“西方式现代化”的冲击,带来文化与价值失落的问题。物质空间失序是在中西与城乡空间对比的惯常思维中以向城性空间模式为发展目标,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呈现出“重建轻营”的特征与“形式—功能”相分离的结果。关系空间失序则多是在市场经济下,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形成的委托与代理关系的异化,具体表现为在乡村建设政策执行过程中,以物质发展为乡村发展的运行逻辑基础,将乡村发展指向于项目实施运作的结果而未在区域性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构建可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空间,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失序。

严格来说,空间总体的生产是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与某种特殊的合理性相一致的。因此,问题便不再是孤立地引进形式、功能与结构,而是通过将形式、功能与结构按照某种一体化概念融为一体,以掌握整个空间。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是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保障系统之一,发挥着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功能。这不仅能促进受教育者成为兼具人文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的人,基于“主体性”觉醒获得空间感知能力的提高;同时,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的同时,可通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促进文化下乡、通过协同治理拓宽乡村活动空间等,发挥其文化传播、文化传承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巩固空间秩序。

三、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生产的发展路向

如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所言,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它自己的空间。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必然要求我们这个时代不断缓解乡村空间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内部创生不足与外部空间的非合理性汲取的双重问题。而职业教育的多重属性决定了其对乡村空间生产主体能力的提升与具体生产实践的开展具有独特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接乡村空间生产需求。

(一)定向式嵌入:对接区域性空间生产实践

资本逻辑的时空性不仅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空间化转向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非发达国家,实现了空间资本化;同时对于一个国家内部而言,也逐渐从已经实现空间资本的城市向乡镇地区扩张,我国也无法回避这一资本逻辑及其运行规律。当前,我国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乡村,乡村发展相对落后的境地决定了必须要在承认资本逻辑及其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资本改进劳动方式、变革社会关系。其一,通过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转型。在空间整合、空间协调、空间优化的基础上,深化落实空间转型。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助推乡村空间规模经营能力的提高,通过职业院校跨界性合作促进乡村内部要素进一步融合,对乡村空间发展趋势进行识别,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结构、不同优势产业的乡村量身定做特惠性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空间经济增长能力的提升。在“农业+”产业格局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对接具体区域,根据其场域内的资源优势,依托“农业种植+深加工+采摘服务+制作体验”“乡村+食宿+娱乐+农业旅游观光+乡村康养”等范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场域内农民等其他已就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适当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强一、优二、兴三”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二,通过职业教育专業结构与乡村空间发展趋势互嵌的方式赋能乡村空间再生。通过催生“数字化信息化+农业产业”新业态,重视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借助乡村电商服务增加潜在市场消费空间,实现生产、流通与消费一体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本体性增能:提升主体性空间生产力

哈维(David Harvey)在其研究中揭示出,我们似乎卷入了一个资本主义城市化或者不平衡时空发展的全球过程,开展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对我国而言,这为将资本逻辑引入市场经济获得获取物质利益的新手段提供了契机。但也警醒我们必须要注意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因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物质对现代人对的和社会的好处的影响,避免财富的积累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闲暇和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社会,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私和贪婪加剧的问题。我国必须时刻在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资本,并最终实现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其一,发挥职业教育“人人性”多维培育人,助力基层乡村空间建设。缓解包括农民在内的乡村建设主体因素质不高而在乡村空间生产过程中不得不让渡一定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与选择权的问题。其二,坚守职业教育“全人性”的育人“元理念”,以全面发展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狭隘的某一特定单向技能的培养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以全面提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空间设计、规划、组织和改造的能力,从而避免因资本无序扩张导致的“人为物驭”“无序增值”“价值失落”以及去人性化生成等一系列问题。其三,通过职业教育激发乡村建设主体获得精神性发展。从强调技术、工具使用能力的发展到关注个体奋进向上、沟通合作、集体主义、科学培育、开拓创新、自我实现等现代精神的唤醒,使个体获得寄托于生命意义的永恒性精神要素,进而在整体性乡村空间内的社会伦理秩序、情感认同与价值归属的基础上开展行为活动。

(三)正义性维护:实现差序性空间生产互动

空间作为一种互动性的或者追溯性的产物,通过各种互动关系,世界市场在地球表面,在被冲突与矛盾主宰的空间中,创造了各种形态,雕刻着变化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空间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作用于乡村系统内部的变革性力量与方式,还必须要纳入相关的互动关系。当前城乡空间发展不平衡、乡际空间发展不平衡是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发展的重大阻碍。在矛盾解决过程中,横向上出现了城乡发展态势同质化、纵向上出现了发展短期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遵循简单线性的城乡“物质—生产”层面同质化发展的逻辑。生产是效率问题,正义是价值判断。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综观职业教育发展史,兼顾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一直伴随其中,这不仅能促进普遍性空间正义的达成,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区内区际差序性的空间生产互动。其一,从宏观正义角度来看,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功能,开展自上而下的设计以促进区际空间生产的差序互动。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聚集效应,有效整合资源、人力、技术等优势来拓展城市空间,把握乡村空间生产过程中所迎来的需求规模大、需求种类多、新兴需求明显、需求持续性增强的机遇,实现城市空间反哺乡村空间发展。其二,从微观正义角度来看,需进一步发挥紧密贴合乡村社会发展实际的乡村职业教育,促进区内空间生产的差序性互动。区内空间生产的差序互动本质上是对“发展”与“生活”空间问题的探讨,强调的是在考虑乡村空间内传统、伦理、文化、价值、生态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明晰乡村空间生产的边界、特质、模式和方向。通过乡村职业教育直接对接乡村空间生产,开展微观运作,最终落脚于普通大众的个体生存境遇并回归于日常生活,切实关照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莫兰琼.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及经验[J].上海经济研究,2022(9):87-99.

[3]潘晔.城乡关系研究的演变逻辑与评析[J].经济问题,2020(4):77-85.

[4]陆益龙.百年中国农村发展的社会学回眸[J].中国社会科学,2021(7):44-62+205.

[5]程莉,文传浩.乡村“三生”绿色发展困局与优化策略[J].改革与战略,2021,37(1):82-89.

[6]杨洁莹,张京祥,张逸群.市场资本驱动下的乡村空间生产与治理重构——对婺源县Y村的实证观察[J].人文地理,2020,35(3):86-92+114.

[7](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王世盛,罗慧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8]许晓,季乃礼.党的群众路线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乡村治理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7):187-194.

[9]任政.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10]张青兰,李育林.空间正义的主体性阐释——基于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22(6):65-74.

[11]熊小果.空间正义的存在论阐释——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视角[J].思想战线,2019,45(6):151-160.

[12]张扬金,邓观鹏.城乡空间融合的意蕴及其正义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21(2):72-80+157.

[13]戈大专,陆玉麒,孙攀.论乡村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22,77(4):777-794.

[1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5]孙全胜.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6]李繁荣.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功能优化转型[J].地理科学,2021,41(12):2158-2167.

[17]宋才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J].青海民族研究,2020,31(4):36-43.

[18]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7.

[19]张三元,孙虹玉.论资本逻辑的伦理调控[J].江汉论坛,2017(7):31-38.

[20](美)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M].林季红,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21]张荣军.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正义[J].学术探索,2015(8):81-86.

[22]李兴洲.论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和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9-66.

[23]蒋在峰,周向军.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空间正义的价值意蕴[J].理论视野,2021(11):30-35.

[24]赵艳梅.职业教育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逻辑指向、价值耦合及实践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3(8):47-53.

[25]潘军.农业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基于耦合协调视角[J].教育与职业,2023(2):73-80.

猜你喜欢
空间生产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