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
摘要: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具备钢琴演奏能力与技巧。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与优化的背景下,我国钢琴教学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教学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如何提高钢琴演奏教学质量与效率仍是高校钢琴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并改进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 钢琴演奏教学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7-0131-04
钢琴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钢琴这门乐器音色独特,广受大众青睐。近年来,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广受学生与教师的重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高校音乐教学的水平。在我国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持续优化与改进的背景下,有必要分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促进钢琴演奏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一、高校进行钢琴演奏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其一,重视激趣。通过对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不难发现,若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则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乐于接受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内容,相反则会产生抗拒心理,也不愿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因此,在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主观能动性。其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当前,对高校人才的考评标准不单纯局限于学生的成绩,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高校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三,培养综合素养。高校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承受能力差、动手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从而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钢琴曲。
二、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校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到钢琴演奏教学的发展方向,导致最终的教学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此外,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但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钢琴演奏课堂存在教学内容零散、混乱的状态,很多教学活动无法有序进行,学生在演奏弹奏方面的水平得不到有效培养与提升,久而久之,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逐渐迷失学习目标。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同一个班级中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钢琴演奏课堂十分感兴趣,且动手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对启蒙课程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最终取得的教学成效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长时间看不到自身的进步与提升,会失去对钢琴演奏课堂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差距也会由此产生。
(三)忽视音乐素养与情感培养
当前,有些高校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单纯重视钢琴演奏方式与技巧的培养,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专业性方面,没有意识到钢琴这门乐器具有传递思想与情感的价值。钢琴教学的本质是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在教学实现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与能力,容易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每堂课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指法训练,促进感觉、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内容,没有培养学生将音乐素养应用到钢琴弹奏中,最终使学生弹奏出的曲子寡淡无形、缺乏韵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能够掌握弹奏技巧,但无法理解不同曲目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虽然学生能够将曲目流畅地弹奏出来,但最终的呈现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理念与方式有待更新
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教学理念也在持续改进与优化,高校钢琴教学理念与思想要及时调整与更新。但从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方面依旧尊崇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愿在课堂中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想法讲授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吸收效果并不关注,没有意识到教师教学的根本是为学生提供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主导位置,会通过说教的方式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课堂氛围大多严肃沉闷,如此一来难以激发学生对钢琴演奏课堂的学习兴趣。加之高校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等均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对钢琴教学体制、学生基础学科建设等缺乏重视,在面对存在差异的学生时教师也是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这造成课堂中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认为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难度较低,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觉得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难度较大,从而不容易吸引学生认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五)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学历较高,具备较强的音乐专业知识,且钢琴演奏能力较强。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能明确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偏向选择一些演奏技巧较高、有一定难度的曲目让学生进行自行练习,认为学生弹奏的曲子难度越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就更高,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技术水平与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很多学生并不适合演奏难度较大的曲子,虽然每天认真练习,但最终弹奏出的旋律并不理想。还有的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存在肢体僵硬的现象,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更不用说在钢琴演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另外,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会选择国外知名的钢琴曲进行教学,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曲在教学中并不多见,也没有专门设立即兴伴奏课程,如此一來,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教师讲授的钢琴技巧,但在曲风方面却总是把握不到位,即兴编创与即兴弹奏能力相对较差。
(六)教学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应试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教学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通过期末测试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且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进行评判。还有的教师受社会舆论影响,认为学生参加比赛或考试通过便是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因此会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弹奏适合比赛或演出的曲子,这是一种错误的钢琴教学理念。无论是钢琴考级还是各种比赛都是对学生一段期间学习状况的考查,并不能将考试成绩、比赛结果作为评判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唯一参考,虽然这些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信心与胆量,但一旦学生参与其中,就会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在赛前精心准备,在赛后则会对钢琴演奏课程出现懈怠的心理,这是由于在考试或比赛前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学生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会盲目枯燥地进行练习,并没有从中感受到钢琴演奏的美好,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极大影响,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钢琴弹奏的目标。
三、改进并优化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方向
为了有效落实钢琴演奏教学策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优化与改进,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钢琴演奏学习的价值与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钢琴演奏课堂中,掌握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演奏《我爱家乡》这一作品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弹奏能力培养,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但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相关信息,还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弹奏的各项技巧,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感知能力,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稳健发展,清晰明确的目标是实现钢琴弹奏教学目的的重要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大学钢琴演奏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为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成果展示提供机会,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也能意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尝试调整学习计划与方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水平与技能。例如:在高校组织开展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相关类型的钢琴曲进行演奏练习,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轮流上台进行演奏表演,相互之间可以指出彼此的不足之处并做出调整,确保最终能够演绎出最佳的钢琴演奏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借助世界杯主题,选择与体育、足球相关的主题乐曲进行弹奏练习,在主题活动中强调体育的拼搏精神与顽强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在时代进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其成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演奏的曲目做出评判、分出胜负,并予以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不同的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将自身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化为实践,让学生认识到钢琴演奏练习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另外,也可以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指出对方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总结出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彼此之间互动交流。也可以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展现出自身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如此一来便能够发挥出钢琴演奏教学的功能作用与优势,同时更好地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魅力。通过对学生钢琴演奏的引导与培养,让学生在日后生活与工作中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并以此为途径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重视音乐素养与情感的培养
由于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演奏能力,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情感的重要意义,使得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缺乏情感,最终呈现的作品苍白无力,无法达到展现音乐魅力与深度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在各方面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感受作品情感的能力,如:视听练耳、音乐欣赏、作品创作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钢琴演奏教学。另外,教师要将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经过科学的分类归纳总结出不同作品的时期特点,让学生从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内涵与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置曲目时,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准备一些曲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发挥,提高学生对不同作品的欣赏能力。另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相应的音乐制作环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理解能力,确保学生最终弹奏的曲子具有丰富的情感。
(四)更新教学理念与模式
音乐教师是钢琴演奏课堂中的设计者,具有引领整个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尝试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对其进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创新性与新颖性。高校钢琴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落实到实践课堂中,在重视学生弹奏能力与水平的同时,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并且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小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组织学生在欣赏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内容,在弹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学生进行分组分层,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另外,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考虑到高校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固定的曲目内容,在完成固定的教学曲目内容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水平为其选择难易程度不同、曲风不同的钢琴曲,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不同类型的钢琴曲,学生自己选择的曲目也会使其更加认真努力地进行练习。此外,高校还要进行伴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新环境下,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也就是说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能力存在差异,这会导致最终的教学成效也会有所不同,对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中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而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且基础不牢的学生来说,课堂势必会使他们存在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好地缓解学生的压力,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教师要遵循发展的视角,让学生取得进步与成长。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能力,并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将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第一层,将其他学生分为第二层。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与进步。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重视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培养其掌握舞台演奏的能力与心理素质;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但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基礎知识内容,还要促进其成长进步,使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得以提升,使其能够在钢琴演奏课堂中身心放松地参与到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中。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构建高效的钢琴演奏课堂,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钢琴演奏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在带领学生对某个钢琴演奏作品进行欣赏时,教师要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的方式进行互帮互助,或者相互讨论交流,相互之间探讨在钢琴演奏学习中正确的指法与知识,通过对钢琴演奏作品的欣赏,对不同演奏技巧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与控制能力。另外,让学生在逐渐深入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进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关注,从而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钢琴演奏课堂,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不能单纯以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对于在日常课堂中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努力、认真的学生,不论其最终成绩如何,教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与肯定,并综合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与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整体的教学评价。此外,单纯凭借一次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并不具备科學性与合理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开展日常成绩考核,以此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且要在对学生考核时融入即兴伴奏、不同曲风变换弹奏等内容,以此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客观公平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同时有利于鼓励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对当前钢琴演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调整方案,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钢琴演奏课堂。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钢琴演奏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让班级中不同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音乐素养的培养。另外,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体差异等方面因素,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其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万红.浅析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J].文化产业,2021(14):137-138.
[2]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A].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20:1170-1172.
[3]方岚.探究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革新及转变[J].艺术教育,2018(17):62-63.
[4]赵珺兰.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J].学园,2017(13):62.
[5]邵静.浅析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J].魅力中国,2021(49):179-180.
[6]王卉.高校钢琴教学多元化训练策略探讨[J].山西青年,2018(17):243.
[7]张盾.浅析如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J].艺术科技,2017(12):388.
[8]石芦岩.基于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J].颂雅风,2020(19):117.
[9]陈慧.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互动软件,2021(07):4416-4417.
[10]马晓波.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问题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61-162.
[11]邓永业.钢琴演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基于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20(08):100-102.
[12]廖瑞洁.高校钢琴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音乐,2019(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