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戏剧影视表演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而表演者的呈现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传统的表演训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多样化的表演需求,因此在表演训练中融合与创新多种训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的融合与创新,包括身体语言训练、心理实验训练、剧本分析训练、角色扮演训练等。
关键词:戏剧影视表演 训练方法 多元化 融合与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7-0173-0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开展,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逐步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戏剧影视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课程改革方面也更注重多元化教学。为了有效地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过程中就要融入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都更加频繁,我国社会对戏剧影视表演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戏剧影视教学工作的经验,对戏剧影视表演中多元化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戏剧影视表演概述
戏剧影视表演是指一种以表演者通过声音、动作和情感的表现来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表演方式,它以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演两种呈现形式为主。其中,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语言、动作、姿态、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心理和思想。演员需要有扎实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才能将观众带入戏剧的虚拟世界中,其主要的艺术特点有:虚拟性、多元性、叙事性、合作性等。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演员需要通过镜头的视角来展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同时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包括妆容、服装、道具等方面。
二、戏剧影视表演的训练方法
(一)形体训练
戏剧影视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修养,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形体基础。所以,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过程中,加强形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强形体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进行戏剧影视表演创作的过程中,有效改善自身的形体状况,实现形体训练目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戏剧影视表演过程中有效地改善自身的面部表情状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等。因此,加强形体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对于提高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等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演员训练自己的肢体运动能力,增强表演的表现力,其主要的训练方法如下:
尝试放松肌肉。当演员在表演时,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此时身体中的各个器官都可以为角色服务,为角色带来活力。在形体训练时,首先应通过呼吸调整、全身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来达到放松身体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雷雨》形体训练时,要让周冲躺在床上,双手伸直平放于身体两侧,然后进行深呼吸。这样便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下来,并让身体中的各个器官都参与进来。在放松肌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吸气要缓慢、柔和;二是呼气时要慢慢地、均匀地呼出来;三是呼气的同时全身肌肉也应随之放松下来;四是用手轻轻地为全身按摩。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的压力,也可以减轻情绪压力,有助于演员保持情绪的稳定,让演员表现出更好的表演效果。其次,演员可以进行模仿训练,演员在表演前先进行模仿训练,以此来帮助演员熟悉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需求、动作行为等。例如:演员在《雷雨》中扮演周萍时,要将自己带入剧中,感受周萍的内心活动,从而找到周萍的内心视像。因此演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训练来掌握表演技巧与方法。模仿训练中的情绪主要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在戏剧影视表演中,情感是表演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演员应该多与生活中的人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只有当演员掌握了更多表演技巧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将这些技巧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后,对于训练的动作要反复练习,在表演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往往都是经过反复练习后才能呈现出来的,所以在戏剧影视表演过程中,演员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练习简单动作。
(二)舞台感训练
戏剧影视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主要是指演员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对角色所进行的思考、体验与感受等。戏剧影视表演过程中情感体验主要包括角色情感体验与人物情感体验两个方面。角色情感体验主要是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内在情感理解,而人物情感体验主要是指演员能够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充分体会到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点与气质特征。此外,演员还可以通过适当进行表演练习来使自身对人物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为真正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1.创建舞台情景
舞台情景就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利用自己的表演来充分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这种心理变化需要建立在舞台情景之上。而如何创建舞台情景却是重中之重。首先,注重舞台的基本准备:要熟悉舞台的位置、音响、灯光等,了解舞台的特点,虚实结合,利用好舞台的资源,使表演更加生动。其次,重视表演场景:要根据表演剧目的不同,结合剧本内容,把不同的场景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变化,从而达到表演的目的。最后,加强情感表达:表演者要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把情感表达出来,让观众深入了解角色,从而有效地传递剧情。
2.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主要分为學习观察力、培养沟通能力、重视表现力。其具体表现如下:学习观察力,即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以便使角色更加真实,更加活灵活现;培养沟通能力,把角色和剧本内容传达给观众,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重视表现力,即要把表演中需要表现的部分突出,从而使观众更加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深入了解剧情。
(三)生活体验训练
在进行戏剧影视表演的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就无法更好地进行表演。但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能够通过短期培训就可以提升的,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进行长期的生活训练。在进行戏剧影视表演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是要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多体验各种场景,多聆听各种声音,以便更好地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剧本内容。二是需要多看多听多练习,比如多看一些影视剧,听一些演讲,学习他人的经验,更好地表达角色和剧本内容等。多练习,多排练,熟悉角色,把角色和剧本内容熟练掌握,使表演更显丰满。
三、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的表现
戏剧影视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了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又包含了导演、舞台美术等实践知识。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表演艺术,它主要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和各种表情、体态来展现剧本的情节内容,同时对演员进行教育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言、形体和情感等要素进行表现。戏剧影视表演艺术不像其他表演艺术一样通过“看”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而是通过“演”来表达人物情感。因此戏剧影视表演的训练就更加需要多元化。那么,在进行戏剧影视表演训练时,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多元化训练?
所谓多元,即指训练手段的多元化、训练内容的多元化和训练目标的多元化。训练手段的多元化主要是指训练手段应该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训练手段可以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例如:在进行形体练习时可以选择做一些形体练习操等。训练内容的多元化是指在进行台词练习时,可以采取角色代入法、对白代换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在进行舞台形象塑造时,可以采取多角度塑造法。
(一)训练手段的多元化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种类繁多,主要有形体训练、表演训练等,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系统地进行过专业的训练,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容易出现学习跟不上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们应当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对学生们进行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诵以及小组表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竞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形体练习时可以采取舞蹈、体操等多种方法,使形体练习更加多元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形体的训练效果。
(二)训练内容的多元化
戏剧影视表演不同于其他的表演艺术,它需要演员在舞台上真实地表现角色的情感,因此要对演员进行多元化训练,使演员能够通过舞台形象的塑造来展现角色的情感。那么如何达到训练内容的多元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需要对演员进行情景化训练,情景化训练主要是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景来进行角色的塑造,使演员在表演时能够更好地融入角色,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情感。例如:在进行台词练习时,可以通过呈现一些小故事或者小剧本来锻炼演员台词表达能力。二是在进行形体训练时,可以通过形体动作和舞蹈动作来锻炼演员的形体表现力,以此提高训练内容的多元化。
(三)训练目标的多元化
传统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需求,因此,探索多元化训练方法是当前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训练来说,传统训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需求,当前高校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化训练方法。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采用多元化训练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实际教学中要将传统与现代训练方法相融合。同时,还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例如:在实际表演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体验两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进行戏剧影视表演训练时,除了要对演员进行基本的台词、形体和表情训练之外,还要对演员进行多元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演员的综合素养。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球类运动来帮助演员锻炼身体,这样就能够为演员未来更好地演绎角色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进行表情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演员管理表情。
通过以上的这些训练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提升戏剧影视表演训练的效果,从而实现训练目标的多元化。
四、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融合与创新的途径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在规定情境中表现人物的一种表演艺术,其本质是演员对人物和表演规律的把握。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偏重于對演员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这样会导致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了文学理论教学、剧本分析、即兴表演等训练方法。这种多元化训练方法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观察能力训练和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和丰富。所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要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就必须将教学与多元化训练方法相融合,并进行创新。
(一)加强训练法的基础教学
在戏剧影视表演中,不管是角色的需要还是演员的塑造,都要从基本的形体、台词和表演等方面入手,而在其中,形体训练与台词训练尤为重要。所以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形体、台词和表演的基础训练,夯实基础。然而,目前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基础训练不够重视的现象,致使学生在舞台上经常会出现“走形”“走调”等问题,不能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形体训练,包括形体姿态、腿法、臂法等。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台词训练,即让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内心世界的台词表达形式,提高他们对台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要加强学生的表演训练,即通过对角色进行舞台模拟来增强学生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训练方法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体验法,即在表演时将自身融入角色中,对角色进行深入剖析;二是创作法,即通过想象、联想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塑造角色;三是练习法,即利用专业技能进行练习。例如:在进行形体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重现等方式来理解剧本的内涵,从而将自己融入角色中。
(二)提高戏剧表演教学中的艺术性和训练量
戏剧影视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融合多种训练方法,而这些训练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训练演员形体时会结合呼吸法来进行练习;训练演员表演时会采用体验法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训练演员台词时会采用朗读法、默写法和声韵法等。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教学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戏剧表演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个技巧训练,而应该在提高艺术综合性的同时加强日常训练量,使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充分展示角色。为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来培养出优秀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
其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还要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能够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学会将心比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戏剧影视表演需要演员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以及较高的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三)培养高文学素养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
文学与戏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戏剧从文学中汲取养分,文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戏剧表演的提升有着助力作用,这也体现出高文学素养的戏剧表演人才的重要性。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综合性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戏剧影视表演需要在舞台上进行展现,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但是目前来说,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将重点放在了表演技巧上,往往会忽视文学素养的积累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朗诵比赛、话剧比赛、读剧比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其文学素养,培养高文学素养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使其发挥潜在价值。
五、结语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表演技巧与水准,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锻造学生的文化修养。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质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从而为戏剧影视表演行业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李可玲.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的融合与创新[J].山东传媒艺术,2010(05):48-50.
[2]苏维基.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与表现技巧创新[J].电影评论,2008(03):67-70.
[3]吴晓芳,梁志伟.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的创新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8(04):149-152.
[4]杨静,白瑜,章洁.戏剧影视表演的多元化训练方法与创新研究[J].电影研究,2009(03):81-84.
[5]胡文翔.戏剧影视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外文化,2007(04):62-65.
[6]张琳琳.戏剧表演多元化的训练方法研究[J].青年演员,2019(02):69-73.
[7]杨智.多元化的戏剧表演训练方法探究[J].艺术潮流,2016(06):89-91.
[8]王明霞.戏剧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初探[J].艺术纵横,2015(06):61-63.
[9]宋亚平.戏剧表演训练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01):81-83.
[10]孙永平.戏剧表演多元化训练方法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7(1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