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宗白华先生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想象力、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而最能体现这种艺术精神的就是南朝石刻。如今这些遗落在各处的石兽依然伫立烟雨中,石身上的裂纹和斑驳诉说着六朝后的兴衰沉浮。随着时代的变迁,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难以直观、完整地呈现南朝石刻,而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了新的可能。传统插画制作步骤烦琐,消耗时间长,观赏条件严苛,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而数字插画赋予插画艺术更丰富的视听体验,借助新媒体技术达到传播目的。文章以数字技术为媒介、数字插画为表现形式,以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为例,思考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与传承,分析信息化时代数字插画的多元化发展,探索南朝石刻主题数字插画的创新应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插画;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03
1 南朝石刻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南朝陵墓石刻在整个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刻工精美,富有时代特色,集中体现了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是中国历代皇帝陵墓石刻中最优秀的一批,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堪称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结合了南朝石刻的精湛技艺,达到了近乎完美的视觉效果,其传神性、历史性、人文性等交汇融合,体现出南朝石刻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
2 南朝石刻与数字插画的融合
2.1 数字插画的多样风格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环境发生变化,插画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数字插画由此诞生,它不需要借助画板或纸张,脱离了传统插画绘制的材料限制,有丰富的笔刷与色彩库、多样的快捷方式、方便的多图层功能操作等,在画师的个性化表达下,借助各种数字技术、媒介来灵活表现。
由于数字插画基于画师的主观理念和情感态度,且通过不同的数字插画绘制软件(如PS、AI)、不同的数字模拟笔刷(如水彩、蜡笔)、不同的数字模拟纸张(如牛皮纸、宣纸)等进行创作,每一幅数字插画都有独特的内容及视觉效果,形成了不同的数字插画风格。
2.1.1 扁平风插画
扁平风插画主要运用矢量工具AI绘制,由简单的线条勾勒及色块堆积,对一些基础的形状进行技术加工,过程中去除了物体本身的内部结构、光影表现,只保留最表面的造型,配上明快的色彩,使画面趋于一种“平”的视觉感受。
体现扁平化风格需要画师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合理使用基础图形组合拼贴,概括提炼事物特点,同时在图形与图形组合的过程中形成秩序感和韵律感。扁平化的插画风格以其简洁大方、充满趣味性的特点传递出活泼、明亮的视觉感受,极具现代设计魅力。
2.1.2 2.5D风插画
2.5D插画主要运用PS、AI、AE设计软件绘制,是介于2D和3D之间,具有3D立体视觉效果的二维画面,主要运用视错觉的方法,用几何图形和颜色搭配来构建空间,完成2D与3D的空间转化。画师需要运用几何形体组合、造型空间构造、光影对比掌控的能力,结合平面设计与立体构造设计思维,完成一种“伪3D”的画面效果营造。2.5D插画视野广阔、视角独特,完美契合了复杂大场景绘制的要求。
2.1.3 卡通风插画
卡通风格主要是以动画人物为主体来表现画面,采用拟人化、夸张化、趣味叙事的方式,体现出独特的亲和力和创新力,这种集可爱、趣味、实用于一体的插画在各种传播媒介上广泛应用。卡通风插画具有一般插画没有的虚拟性,更使画面体现出一种情绪美,它能调动不同却相互联系的视觉元素,给人或神秘或温馨的感受。
2.2 视觉形象提取
萧景墓前原有石辟邪二,其中之一因无法修复而埋入土中。另有一处神道石柱,柱盖上有一只辟邪小石兽,造型精美,气势恢宏。
2.2.1 石兽造型
右辟邪为雄兽,昂首朝天、长舌垂胸,气势雄迈,身形微微向右倾斜。石刻辟邪头部左右隆起两鬓,左右各分出三根勾云纹发辫,从头顶延长至脖颈。面部雕刻栩栩如生,怒目圆睁,唇鼻特征清晰,口中左右本应有四齿,均已断裂,但缺损獠牙丝毫不影响其威势。吐口长舌垂至胸前,胸前饰有勾云纹,身侧有两翼,后尾及地,四肢前交错稳稳立地,右足前跨、左足内收,有断裂修补过的痕迹。值得一提的是辟邪石刻臀部的残缺,后臀部已缺失了一大半,连带着尾巴根部大块残缺,可以看出石刻从中部整体断裂的痕迹,后腿处还留存着锈迹斑斑的弹片。
柱盖小辟邪形态与右辟邪相似,昂首挺胸、仰天长啸,头部损坏但鼻子特征明显,舌头吐出垂至胸前。身体裂痕较多,腿后依稀有残存飞翼。
右辟邪与柱盖辟邪的尺寸如表1所示。
2.2.2 石兽纹样
萧景墓石刻中可提取勾云纹、羽翅纹、卷云纹、螭纹、瓜棱纹、绳纹和交龙纹。其中现存石辟邪膊部刻勾云纹,衬以羽翅纹[1]。
云纹的线条像云一样,正反交错,首尾线条卷曲。制造手法有两种:一种是阴线碾琢而成的小勾云纹;另一种是减地凸起的勾云纹,“勾云纹”正面与反面相连,排列密实。
羽翅纹原是各种龙纹躯体上的夸张装饰,后发展变形成一个简单的翅膀形状。粗的末端是一圈雷电,末端是锋利的。
2.3 质感表现
质感表现为使用材料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归结于材料的形态和肌理,传统插画的不同制作工艺可以呈现不同的画面肌理效果。在数字插画中,计算机可以模拟各种材质,并且效果与现实趋近高度重合,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可以結合具有独特属性的笔刷塑造画面,自由选择并添加适合插画创作表现的肌理图层[2]。如表现水彩质感可以使用具有水彩混色属性的笔刷,在此基础上添加水彩纸纹理的素材图层。
无论是纸本、布本还是木板材料,都具有材料的自然纹理,同时无论是水彩还是油画,都有自身的特点,只要精准把握其特点,结合笔刷与纹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画面的装饰性和视觉表现力。肌理质感语言的介入,能够提高插画的艺术价值,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南朝石刻以石头为原材料,质感的最大特点是造型的不确定性及肌理的不统一。在表现石刻时需要注意使用硬圆且不透明的笔刷,以表现石头的直线及棱角,注意配合有颗粒的薄染笔刷晕染过渡,可以塑造出石头的更多层次、凹凸的起伏,以此表现石刻的裂痕。
3 南朝石刻在数字插画领域的创新方式
3.1 上线数字藏品
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数字藏品能够为特定的作品或艺术品提供独一无二的数字凭证,同时保护它们的数字版权,使它们能够被真实可靠地进行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3]。并不局限于画作,摄影作品乃至门票、潮玩均可成为数字藏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文创产品数字化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曾推出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等国宝级文物数字藏品,中国青年报推出“中华民族读书典故”系列数字藏品,受到广泛喜爱。数字藏品将成为元宇宙世界里的艺术品和潮流玩具。
将南朝石刻定位为数字盲盒的发售方式,南朝石刻IP形象与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场景结合,可以上线石刻的IP盲盒,并联合元宇宙AR手办,甚至可以为之建立专属的季节手办展厅,从季节的循环往复中感受南朝石刻的悠久历史、古色古香。同时增加限量款、联名款的藏品,如以抽签形式发售某一具体节气的插画。
以数字藏品这一年轻的方式传递南朝石刻背后的传统文化,使南朝石刻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中,数字插画更是其上线的新载体和新路径。
3.2 动态插画
动态插画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以时间轴为基点,将静态插画中的细节元素进行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处理,并能够在数字化屏幕上展示的新型插画形式。动图插画通常以系列形式组合展现,因此在敘事方面更出色、更灵动,相较于静态插画,其具有时间跨度小的特点,同时其表现形式更具互动性、趣味性。动态插画被广泛应用到商业广告、游戏APP、影视包装等领域,动态化的形式使宣传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互动性。
将表情类动图插画与角色叙事结构结合,是重新定义南朝石刻“活”起来的新方式。表情包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交互手段广受喜爱,通过第三方形象的喜怒哀乐来代替文本传达发送者的心情,动态插画所要做的便是以数字技术绘制此第三方形象,并以运动变换的方式让其更生动形象。
角色叙事是绘制第三方形象中尤为关键的结构概念,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需要赋予角色鲜明的个性特征,有时甚至是赋予其缺陷特征,使角色更有血有肉、更立体化,一个有层次、有灵魂的角色往往能够建立更完整的世界观,使观者获得沉浸式体验。
在南朝石刻的动态插画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三方形象也就是石兽的形象作为主体,以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为例,可以提取一大一小的两个石辟邪形象。作为一个明显损坏的石刻,其辟邪形象最大的缺陷特征是缺失的獠牙、大截后臀部,以此为基础便可以塑造一个因自身有缺陷而委屈巴巴的石兽形象,动态化表现石兽因过于在意自身缺陷而采取遮挡行为,让辟邪的威猛与害羞形成反差,抓住石辟邪本身的行为规律。
在石兽不同形态变换的基础上,绘制场景的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小动态,一是环境的变化,如南朝老街、博物馆展厅等;二是时间的变化,如清晨日出或傍晚夕阳的光线强弱、色调变迁等。
目前短视频兴起,视觉类游戏增多,动态插画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有无限可能。南朝石刻数字插画动态表现,将视觉形象更深入地代入观者脑海中,应用到新媒体中,引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3.3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性是数码插画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它运用数字技术,在虚拟空间再现相关画面,完成艺术的再创造。新媒体时代,VR技术呈现则是通过计算机数字运算创造出一种模拟现实的虚拟环境,通过视、听、味、嗅等感官模拟,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实现观者与数字环境的直接交互。VR技术和元宇宙盛行的时代,插画师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大胆前卫的实践,完成现实场景、人物的虚拟创作,甚至建立不存在的魔幻世界,赋予它独特的世界观。由人类智慧创造的数字技术演化而来的平行世界,正在逐步融入现实世界。
将南朝石刻数字插画与虚拟现实结合,构建出多维空间,可以使观者获得更深刻的多感官体验。采用计算机视觉影像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可以建造出另一个世界,也可以称为平行时空的交互式体验。例如,设计工匠雕刻石刻时的状态插画,通过3D影像技术投射到墙壁、白布上或结合VR技术与装置艺术,可以瞬间将观者拉回南朝,代入石刻雕刻工匠,或者打造战火纷飞的场景,代入破损的石辟邪,让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此外,AR技术可实现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结合。例如,通过AR技术,打开移动端APP扫描所见石刻,可以弹出石刻的介绍、多角度细节投影。动态化的视觉体验更能加深观者印象,虚拟现实技术与各种风格的插画结合能够产生令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数字插画艺术具有所见即所得之感,使插画创作突破限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创作。
4 结语
南朝石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而如今对其的保护措施难以实施,因此要想南朝石刻融入现代社会,必须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插画艺术作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插画师的艺术观念和思维也有所深化。将南朝石刻与数字插画结合,使数字插画不仅是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还能传达深层次的观念与意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召锋.金陵南朝石刻遗存艺术特征分析:以萧景墓神道石刻为例[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41-43.
[2] 王优华.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插画艺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7):207-209.
[3] 车智斌.“元宇宙”视角下数字藏品发展的思考[J].客家文博,2022(3):17-22.
作者简介:张漪旻(2000—),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