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任务驱动方向理清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方向

2023-06-21 04:51郭信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素养培养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

郭信

【摘要】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有意识渗透任务驱动教学法,其适合性更高,学生回馈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在任务研究、任务操作、任务评价中完成学科认知构建。任务驱动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也需要团队力量的辅助,教师在任务驱动内容整合、任务方案设计、任务情境创设、任务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对接设计,为学生提供学习契机,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素养培养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的形式组织的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任务研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促进生本学科认知的内化。在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任务为调度手段,组织一些任务活动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探索行动,能够创造更多研学机会,也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设计一些适合的活动任务,学生回馈主动,其训练价值更高。教师在任务内容整合、任务方案设计、任务情境创设、任务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展开教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索诉求,强化学生感官体验。

一、任务内容整合,激发生本学科思维

在进行生物学学科教学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深潜教材做深入研究,找到更多探索起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特别是生物学实验内容,是任务驱动设计的重要选项,教师要对实验方案内容做整合处理,推出更多实验操作方案,让学生组建合作团队,对任务内容做梳理,对任务执行方案进行设计,对任务进行整合设计,能够创造更多学习起点,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核心,在实践体验中成长学科综合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时,在教学导学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种群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主动进行对话讨论,课堂学习研究氛围逐渐形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推出学习任务:自行组建学习团队,结合生活观察,选择一个典型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做研究对象,集体搜集相关信息,组织集体讨论,对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做具体分析,归结出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索种群基本特征,随后尝试运用数学模型的形式做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学生接受任务后,自发行动起来,成立专题研究团队,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群展开研究。教师对学生学习研究情况做观察,从宏观角度进行控制,确保学习研究任务的顺利推进。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成立合作团队,选择适合的种群做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素材,借助集体力量展开学习探究,获得丰富学习成效。

二、任务方案设计,归化生本学习路线

教师在设计探索类任务时,要对教材做内容深度挖掘,结合学生生物学学力基础做对应设计,以提升任务方案设计的适合性。如果有需要,教师采纳学生意见,对任务做优化处理,以提升任务驱动的实施效果,为学生具体行动规划清晰路线。高中生大多能够正确看待教师设计的任务,教师要从任务内容要求、任务达成目标、任务执行程序、任务改进策略等角度进行思考和规划,以顺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针对性设计任务,推出适合的活动方案,学生会主动接受,往往能够获得预想效果。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群落的结构”这节内容时,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教材内容,对各种种群结构特点做细致分析,对种群结构特征有了一些认识的基础上,最终选择研究任务:群落的空间结构包含哪些类型?不妨以森林中植物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做具体研究,同桌两个人合作进行讨论,归结出群落不同结构的不同特点。学生领受任务后,开始搜集相关信息,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做对应观察,并适时做出提示: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群里垂直结构有什么意义?动物分布与植物分层分布相似吗?学生进入学习研究环节,对森林植物的分层情况做具体研究,从群落资源特点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很快就获得一些研究成果。教师组织学生从图片观察、生活认知、教材阅读等角度展开任务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创意学习,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获得不错学习效果。

三、任务情境创设,强化生本感官体验

学生对灵动性、直观性学习情境有一定敏感性,教师科学利用媒体、实验、问题、实物等辅助手段进行情境设计,将学习任务融入到情境创设之中,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的机会,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特别是生物学实验、实物观察等学习任务,学生感觉更好,其激发效果更为理想,教师做好整合处理,对教材内容做科学解析,找到设计角度,设计更多学习任务,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學习,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将学习情境作为启动学生探究任务的手段,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容易。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相关内容时,教师对相关概念做梳理,引导学生解读这些概念,形成知识储备。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播放一些视频片段,让学生结合教材阅读并进行具体判断和分析。如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等,都属于基础知识范畴,教师组织学生做知识梳理,为学生提供研究任务:结合自身生活经历,选择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与同伴一起做观察研究,对这个生态系统进行成分分析,对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做梳理,对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科学解析,写出观察调查报告,准备参与班级集体展示活动。学生对生活中的生态系统有一定认知,对这样的研究任务有更多参与兴趣。在任务执行阶段,教师利用信息交互平台做调度,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学习交流,及时做出技术指导。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主动发言,学生都能够将研究情况做具体介绍。教师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将任务融入情境设计之中,推出生活化研究任务,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学生由此产生的响应更为积极,其研究主动性更高,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学生对情境比较敏感,教师抓住学生关注点进行情境投放,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研学环节。

四、任务活动组织,促进生本认知内化

教师对学习任务做整合处理,推出任务性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主动参加多种活动小组,自觉展开实践探索性学习。教师针对性做辅助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主动进行任务解读和操作,在实践探索中成长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有主动探索的要求,教师需要有学情应用的意识,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径。生物学实践设计体现创新意识,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任务性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行动,都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学生对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学习任务的感受往往更直观,教师针对性做出设计,组织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开展创造性学习和探索,能够快速启动其相应的学科思维,形成崭新学习成长点。如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设计实践性学习任务:人口增加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剧烈的,针对人口增加问题,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从不同角度做具体分析,说说人口增长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学生进入学习核心,对相关信息做具体处理,在具体归结环节,都能够从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森林资源压力、环境污染严重等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在学生进入研究核心之后,教师利用多种监控手段做信息调度,对学生研究情况做分析判断,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确保研究性顺利展开。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推出社会化调查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将学习推向深入。学生对网络应用比较熟悉,自然能够积极响应教师布置的任务,其学习程序顺利打开。

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借助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学生展开任务探索,参与活动实践,其学习经验积累更为丰富,让学生在任务的研究、分析、讨论、操作和评价等学习活动中建立学科认知。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设计任务,组织活动,学生回馈积极,训练程序顺利打开。任务驱动带有探究属性,教师要做科学组织,以提升任务执行效率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庆玲,张娜娜.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7(08).

[2]高超,贺竹欣.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01).

[3]郭雪峰.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9(04).

猜你喜欢
素养培养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
注重情境直观探寻规律本质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浅谈幼儿期语言素养的培养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