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验教学 提升初中学生的创造能力

2023-06-21 22:09:45夏志兵
教育界·A 2023年1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提升物理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同时也要优化实验教学,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当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提出相应的问题,自己制作实验的器具等,他们在实验中就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进而提升创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創造能力

作者简介:夏志兵(1974—),男,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理解了教师的讲解之后再去开展实验。这样的实验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只要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他们就能较为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在这样的实验模式中,学生未能基于实验形成自己的想法,只是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因而这种实验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不利,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优化实验过程, 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处被动的状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得出什么结果,基本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操作[1]。这种被动参与实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也容易让他们失去做实验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优化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实验的具体细节中,为他们创造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多可能。

(一)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做实验首先要设计方案。一般来说,实验方案都有固定的格式,这些格式是教师预设好的,学生只要填上相应的文字即可。这样的方案设计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相应的方案。学生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思考:首先思考与谁一起做实验;其次思考需要准备哪些实验器材,这些器材哪些是现成的,哪些需要用别的物品来代替;再次猜想所做的实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猜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这样的思维路径不仅逻辑性强,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实验题:利用“曹冲称象”的原理,测量出一个小玻璃珠的密度。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案。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锻炼创造力的机会。他们首先要能回忆出小学里学过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接着从这个故事中抽象出一般原理,再基于原理思考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比如量筒、碗、透明水槽和足量的水等。然后,学生需要试着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比如先把碗放入盛有水的透明水槽中,接着再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碗中,最后用油性笔在水槽外壁标记水面位置。这是实验的第一步,接下来学生还要写出第二步、第三步等,最后再写出对实验的猜想。由此可见,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就是让他们展现创造力。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让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更大的发展。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习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方案中进行操作,这其实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从设计方案开始就给学生创造的空间,这能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当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设计方案中知晓学生的思维特点,以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以让他们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发现了问题,他们才会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学生创造的过程。当前,部分初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大多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提出问题,他们只需要回答即可。这样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问答容易使学生渐渐失去提问的能力。其实喜欢提问、善于提问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年龄的增长,以及教师评价方式的改变,学生的提问欲望渐渐降低。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让学生将提问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同时通过评价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仍以“浮力”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任务:仔细观看教师做实验的步骤,并基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首先教师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这时有学生提问:“鸡蛋在水中下沉,是不是说明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教师将鸡蛋放入注有浓盐水的容器中,学生看到鸡蛋没有沉入底部而是悬浮在盐水中。有个学生提问:“鸡蛋在盐水中悬浮,这说明鸡蛋的密度等于此时盐水的密度吗?”可见,教师要借助实验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以开启他们的创造思维。当学生拥有自主提问的权利,他们会愈发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进而更愿意展示自己,在开放式教学中迸发更多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实验情境, 启发学生创造的思路

学生学习物理时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尤其是在理解物理的概念与原理的时候。尽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的思维火花汩汩而来[2]。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

学生喜欢游戏,将游戏与实验结合起来,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他们创造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心情愉悦时,他们创造的潜能更容易被激发。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观看实验,还能积极地参与实验,他们对游戏的热情体现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创设游戏情境,学生就能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物理方面的体验,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以“浮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橡皮泥,然后让他们将其捏成不同形状的船。学生将做成的“船”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水槽里,观察自己的“船”在水中移动的样子。为了让“船”行得更远一些,学生会用嘴吹,使其往前行驶。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一下子回到童年,他们兴高采烈,玩得不亦乐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更大的船,并在“船”内放置“货物”,看看谁的“船”能装下更多的“货物”。在游戏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装的“货物”不同,是不是说明“船”所受的浮力不同?但这些“船”的重力相同,是不是说明浮力与体积有关?游戏推动着学生思考,也推动着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

初中物理知识大多跟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开展实验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有了生活的体验,学生更容易深入地思考,更容易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再基于这些生活情境开展实验;当然,教师也可帶领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感知实验,进而引发思考。

以“浮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展示有关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海底的鱼吐气泡,并且这些气泡在不断上升的画面,接着引导学生对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学生对眼前的情境很熟悉,因此他们愿意深入地思考。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当气泡上升时,气泡的体积在变大,进而说明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学生将生活情境与浮力知识结合起来,由F浮=ρ水gv排可知,水的密度是不变的,当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时,气泡受到的浮力就也会大。接着,学生将眼前的情境与压强知识连接起来,同样地,他们观察到:气泡上升时,h变小了,根据p=ρgh可知,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将实验中观察到的数据与课本中的公式对接起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与迁移创造的

能力。

三、创新传统实验, 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尽可能地创新传统实验,给学生大胆创造的机会。为此,教师要凸显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增加他们做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多锻炼自己的思维。

(一)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做实验,在实验中彼此督促,彼此帮助,彼此评价,再彼此提升。一个小组的学生在一起做实验,尤其在做一些有难度的实验时,他们会在讨论中汇总每个人的观点,再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最终的解决方法。显然,合作能将实验推向纵深,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获得发展。本来需要教师讲解的问题,在学生的群策群力中得以解决。可见,通过合作,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六人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首先,学生需要回想摩擦力的概念,再思考生活中的摩擦力。接着,学生需要对这个实验做出自己的猜想,如有的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有的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有的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教师可以再将六人小组分成三个两人的小组,让每个小组去验证一个猜想。这样的分组合作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也能提升他们思维的深度。在学生验证完自己小组的猜想后,他们也可以去完成另外两个猜想的验证。这样,学生可以亲历不同猜想的验证过程,从别人的实验中取长补短,从而优化自己的实验方法。比如,一小组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们先是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地拉动木块,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该小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别的小组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将木块换成铁块,这样弹簧秤的示数显现会更明显;二是要强调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在实验中要规范操作。可见借助小组的力量,学生能提出独特的观点,进而充分展示创造能力。

(二)开展家庭实验,发挥“双减”的优势

教师在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家庭环境。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落实下,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体验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开展家庭实验等。这样的实验形式不受时间的限制。在家庭实验中,学生提升创造能力的可能性往往更大。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实验。首先,学生需要将底面积为S0的盛有水的圆柱形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计算出其底面积。接着,学生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含有一石块的冰块放在盛有水的饮料瓶中,再将整个饮料瓶放进冰箱,形成实验需要的冰块。学生可以用家里的天平称出冰块的质量为m0,用量筒测出它的体积为V0。学生需要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如含有石块的冰块在放入有水的塑料瓶后沉入底部;当冰块全部融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给出相应的数据,让学生求出冰块的质量、石块的密度。这样的家庭实验,需要学生细致的观察、精确的记录,同时也需要他们将习得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

为了方便做实验,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家里的一个专属角落创设“实验角”,再添置一些测量的仪器,比如天平、量筒、弹簧秤等。除了一些必备的器材,学生可用日常的工具来代替大多的实验器具。学生做家庭实验的过程就是他们展示创造能力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器材的准备、实验的操作、结果的猜想与相关数据的计算等方面。

结语

实验是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验与创造联系起来,借助实验给学生更多创造的机会。一方面,要给学生设置创造性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创造给予积极的评价。当学生在实验中将创造当成习惯,他们就能从创造中获得自信,并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实验。一言以蔽之,实验与创造美美与共,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全劲,熊建文,罗林毅,等.课堂教学策略对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1(2):43-49,55.

[2]郑建新.基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J].中学物理,2021,39(22):29-31.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