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应基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来开展物理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重心。在初中物理课程优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并提出有效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路径
作者简介:高春娟(1983—),女,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以至于课堂逐渐变成教师个人的“脱口秀”。长此以往,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案。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不但为教师的教学铺平了道路,同时也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将核心素养与物理课堂有机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是重中之重。笔者从学科知识、学习方法、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出发,研究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
一、夯实物理学科知识,把握物理现象和本质
教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想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的目的。教师若想达到这个目的,确保学生夯实物理学科知识是关键。教师在将核心素养引入物理课堂的过程中,要从物理学科基础知识的指导入手,确保学生可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1]。学生单纯地掌握物理学科知识还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透过物理现象看清其本质。
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为例,以往,笔者在课后通常要求学生自己回顾一遍所学知识,便算完成教学。笔者仔细思考,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有的学生难免会因为懈怠而放弃复习回顾,导致遗漏知识,未能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如此一来,学生日后再遇到相关的知识点时,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笔者优化教学,引导学生自觉梳理物理知识。笔者巧用翻转课堂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第一,梳理此章所有的知识点,并设计思维导图;第二,查找自己的认知短板,并详细标记。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述任务后,笔者再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口头陈述。此时,笔者的重点在于梳理学生的认知短板。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完成对此章知识的梳理,又能弥补学生认知上的空缺。
小王在课前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母亲正在煮饭,同时空中飘浮着白气。于是小王认为这是气态。小王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后,却被同学推翻了,对此小王很是不解。笔者针对小王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笔者告诉学生:“煮饭时升腾的白气看上去是飘浮在空气中,而且和气体的状态一模一样,但实际上,这并非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法用肉眼捕捉到的。水蒸气无处不在,但肉眼看不到它,而煮饭的白气却能被看到,说明其并非水蒸气,并不是气态。”
这时,小王和其他几个学生发问:“既然这些白气不是水蒸气,那又是什么呢?”对此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些白气,它们都是由一些很细小的水滴组成的,这说明它们是液态的。”又有的学生说:“生活中看到的浓烟和冬天哈气时看到的白气,也不属于气态吗?”
由此,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捕捉到了更多自身认知上的漏洞。当学生成功地解答这些问题时,说明他们对“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同时也说明他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夯实物理学科知识,把握物理现象和本质,但并非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引导学生灵活把握知识,科学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思维,并促使学生利用物理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优化物理学科学习方法,总结高效学习手段
教师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立足点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水平。简单来讲,教师要促使学生优化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并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手段。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长此以往,反而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事实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服务。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物理学习方法,无疑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2]。学生掌握与运用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对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为例,在教学这节课时,笔者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在课堂中板书重点与难点,而是预先给学生设计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再在课堂中对重点与难点展开进一步的梳理。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完成自学,而且能够提供学生更多的探究与思考空间,提高课堂的质量。导学案的探究任务如下。
1.新课提出了哪些知识,“光的折射”到底是什么样的现象,能否利用草图初步地将其展现出来?
2.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有哪些,是否可以列举出来?
3.“光的折射”原理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幫助,能否用案例进行说明?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此知识点,因此笔者不要求学生完美地解答问题。笔者设计导学案的用意,一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验自主学习新课知识的感觉,这样一来,学生下次再进行自学时,便可以精准地找到切入点;二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光的折射”的认知,并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这样他们在听课的时候就能够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考虑到部分学生能力比较弱以及专注力比较差的情况,笔者还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合作学习。笔者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人,其中包括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各1人),这样能力比较弱和专注力比较差的学生便可以在组员的帮助下学习。当学生遇到一些难题和障碍时,也能在组员的帮助下得到解决。
根据物理学科知识点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适当地在课堂中穿插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微课教学法等,借此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物理学习经验。此外,笔者适当地播放一些优秀学生分享物理学习经验的视频,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弥补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三、培养物理学科精神,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精神,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探究物理问题,并且要求学生做到不放弃、不气馁。部分学生由于能力比较薄弱,在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放弃、抄袭等不好的想法。如果教师不加以干预,无疑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并非学生不爱学习,而是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给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精神,而且有助于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师结合物理课程的特点,创设真实生动的课堂情境,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3]。
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路初探”为例,学生在学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后,对串联与并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的了解只是建立在概念的层面上,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精神,并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笔者在课堂中提问学生:“路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关闭路灯的开关后,所有的路灯会一起熄灭,但当其中一盏路灯坏掉时,其他路灯依然可以正常工作。那么,路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呢?”
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思考时间,学生既可以互动讨论,也可以尝试画路灯的工作电路图。为了确保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探究,笔者发动小组的力量,要求组长带着组员思考探究。5分钟后,笔者随机选择学生起身回答,此时其他小组可以对同学回答的内容做出合理补充。如此一来,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后,笔者将一些家用电器引入课堂,要求学生分析这些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画电路图。随着学生探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对串联和并联的理解也会越发深刻。
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诸多难题和障碍。此时,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的钥匙。
四、联系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在课堂引入生活元素,同时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提高实践能力。联系生活的物理教学,不但能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而且能改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看法和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4]。
个别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时,只是引入一则生活案例,然后再围绕物理知识分析某些现象。事实上,这种方法换汤不换药,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效。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为例,学生初步画了路灯或其他电器的电路图后,笔者利用电池、开关、导线等材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微型路灯和其他小电器。虽然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性问题。如有的学生在连接开关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摆放材料的位置或未牢固地连接材料,导致作品无法正常工作。这个时候,笔者便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为例,笔者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土电话”,并在完成作品之后在指定的地点检测“土电话”的性能是否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要复习之前所学知识,达到温故知新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效果。
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为例,笔者动员学生制作望远镜、简易投影仪等物品。由于这类活动开放性和自由度比较高,深受学生喜爱,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物理教学,创新物理课堂的教学路径,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引入物理课堂的教学路径并非盲目的、刻意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喜好等因素,落实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季必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8(5):38.
[2]沈志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0):60-61.
[3]汤军琳.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研究[J].物理教学,2020,42(6):51-56.
[4]陈松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优化初中物理教学[J].天津教育,2021(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