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四大性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把握课程性质,优选案例材料,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其中,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文章基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四大性质,分析与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案例材料的选择和具体应用情境,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案例材料;课程性质
作者简介:陈晨( 1989—),女,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中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有效的案例材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虽然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案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若教师在选择资源时无法精准把握,无法在教学时较好地融入案例讲解,就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案例材料的选择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由虚到实,突出道法课程的实践性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生活实际作为课程建设与实践拓展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认识、体验与实践中实现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1]。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教材在案例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教师在整合案例材料时,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例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节“让友谊之树常青”时,笔者以迪士尼经典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善良的兔子和狡猾的狐狸是否注定无法成为朋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否注定只能成为天敌?笔者从影片中狐狸和兔子之间的矛盾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呵护友谊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通过合理运用案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友谊、学会交友、学会呵护友谊,这些都是初中生的必备能力。具体来说,教师从以下方面入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理运用案例。
1.选择合适的视频资源作为导入内容。视频资源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物、声音、场景等,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2.以问题调动学生的个人经验。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是否经历过类似小狐狸与小兔子的经历?能否与我们分享?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你采取了什么行动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分享交流、合作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讓课堂更生动、高效。
3.活用案例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身边人的趣事或是困扰,通过场景演绎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入学生熟悉的案例材料,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逐步养成亲社会行为。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重视将课程教学、案例材料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二、由负转正,突出道法课程的积极性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2]。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任务是把阳光送给学生。”在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学生面临着很多不良诱惑和错误的价值导向。对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材料的选择上更为严谨,突出材料的积极性和正面价值,挖掘材料的积极面,强调其思想引领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三节“国家行政机关”时,笔者将湖北黄冈卫健委主任唐志红一问三不知的视频材料作为案例,设置讨论问题“对卫健委主任唐志红的处罚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机关的性质及职能。
这则案例材料引发了学生的关注和讨论,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的热情。但是这则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对相关工作人员失职行为的抨击,使学生片面地看待这一事件,从而对行政机关产生负面认识。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意语言的引导,加入了另一个问题“在唐志红事件后,你知道国家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吗?你还有什么好对策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对材料的有效运用下,该案例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实现了积极的价值引领,同时又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案例材料时,不能完全避免负面的案例材料,而应思考如何在负面的案例材料中找到正面的切入点,发挥材料的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由浅入深,突出道法课程的思想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堂的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但是初中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探究的深度。因此,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案例引导,帮助学生深层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理运用案例材料,通过引发正反面的冲突来引导学生思辨、讨论、辩论,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思考的案例材料,从而延伸学生思想的深度。
例如,在九年级中考复习课中,笔者引用了以下材料:“2022年底,国家全面放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新冠感染者不再隔离,不再判定密接,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取消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检测调整为愿检、尽检。”
抗疫政策的调整属于较新的时政材料,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于这一则具有正反两面性的时政材料,学生容易受网络上部分不良评论的引导而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缺乏长远、深度的思考。因此,教师的引导应突出积极性、思想性、综合性,要引导学生从政策放开的背景环境、专家的专业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有序运行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和思考这则材料。
具体来说,教师在设置这一探究问题时,可以提前从不同的角度设置好问题的思考方向。例如:国家机关角度:行政机关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承担责任角度: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做到对自己负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文化信仰角度:专家对疫情走向的正确判断,对患者用药的指导,有助于稳定社会发展;国家利益角度: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关心国家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应该随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逐步递进,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紧密结合。教师在案例材料的选择上应突出其思想性,強调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多视角、深度、综合地分析问题。
四、由远及近,突出道法课程的生活性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基础和重要教学资源来源。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善于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活动[3]。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案例材料的选择上,应注重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教育即生活。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课程教学的社会化意义。
挖掘和引用生活事例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挖掘生活事例时,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筛选案例材料,让学生在道法课堂上实现共情;同时,要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性,遵循由远及近的原则,融入地方文化特点,引发学生共鸣。
例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时,笔者在导入环节引入了一则谜语:“桃李芬芳满天下,传道授业解惑人,他是—?”答案是老师。在课堂结束之时,笔者引导学生以合唱歌曲《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作为结尾。
通过猜谜语导入新课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导入环节充满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以歌曲合唱作为结尾,能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课堂情感。
“师生之间”这节课的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材料的首先要注重案例材料的情感性,通过真实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师生之情的共鸣。其次,教师要注重案例材料的独特性,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展开差异化的教学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和严厉都是教师关心学生的表现;也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独特性,以或煽情或诙谐的课堂呈现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还要注重案例材料的综合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巧妙结合文字、音乐、视频、演绎、辩论、比拼等不同形式的材料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成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选择贴近生活实际,来源于社会实践,能够服务于学生学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及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事例材料,结合教学内容由虚到实、由负转正,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梁世强.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5(98):128.
[2]贾喜爱.巧设活动,提高思品课堂实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26.
[3]黄伟.否定与重构:追寻课堂臻美之境:“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磨课反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