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摘要:当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得到高度宣扬和提升,在积极倡导动画电影自主创新、提高文化元素转化能力日益繁荣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满足观众,获得良好的视觉和精神体验,以此扩大文化影响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中国动画的主要探讨议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表达,以及如何在影片中进行独特的东方美学构建两个方面对《新神榜:杨戬》和《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两部影片进行分析,尝试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文化底蕴,了解其核心和精神,传递中国价值。
关键词:中国动画 美学构建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5-0121-04
《新神榜:杨戬》和《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两部动画于2022年8月先后上映,两者在市场的表现差别很大。观众对于追光动画《新神榜》系列的期待之高使《新神榜:杨戬》这部影片未经播出就已经在市场上掀起了一片巨浪,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仍然给追光动画带来了较高收益,截至2022年9月3日,票房已经达到了3.54亿。相反,并没有太高名气的导演黄健明执导的《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却只获得了3748.1万的票房,和《杨戬》相差将近10倍。但是,从评分来看,《山海经之再见怪兽》豆瓣6.6分,《新神榜:杨戬》豆瓣7.0分,两者相差并不大。相比一直以来观众都抱有极高期待的《杨戬》来说,一直默默无闻的《再见怪兽》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算是成功。两部动画除了在技术层面上让观众惊艳之外,也试图从其他方面对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进行探索,但是《杨戬》和《山海经》无论是从美学风格还是从思想表达上都展现出不同的探索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
中国动画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中国动画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是在20世纪的50—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创作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等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经典作品,获得了400多项国内外大奖,“中国动画学派”享誉国际。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享誉世界的优秀动画,无一不承载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中国独特的东方美感。中国动画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代表。如今中国动画逐步走向了复苏之路,从《西游记: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如今的追光《新神榜》系列,新时代优秀动画的成功不仅在于中国日益精进的动画技术,同样更因为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与传承。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无论是《新神榜:杨戬》还是《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在美术设计方面都下了不小的功夫,影片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加上先进的动画特效让观众眼花缭乱,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于特效的高标准要求。而利用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美学符号,来构建整个影片的视觉审美这一方式,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仿佛已经轻车熟路,但两者在这一方式的运用上却有着较大不同。
影片《杨戬》中所呈现出的文化符號大多在人物造型及场景道具中,比如杨戬服装上面所呈现的云气纹,其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以及服装上面都经常运用到的装饰图案;而杨戬用来遮蔽第三只眼的扎染布,其工艺也是出自中国;其身上所佩戴的腰牌上面是中国篆体的“赏”字。另外影片中赌场所用到的骰子设计出自一枚叫做“独孤信”的印章;在监狱里所运用到的青铜打印机,其造型直接摘自商代晚期的青铜器虎食人卣;女主婉罗空中表演的《洛神赋》更是将“敦煌飞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头上所戴的头饰则是出自魏晋时期的贵族女性头饰“花树状金步摇”。四大天王的人物设计就更不用多说了,无论是造型,还是武器、服装等,都是借鉴了“四大天王”千年发展的演变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利用杨戬等人被困于太极图中的剧情设计,展现了一段三维水墨图大战,水墨动画和CG技术完美融合,在CG动画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传统美术留白和抽象的传统美表达,令人耳目一新。
再来看《再见怪兽》里的传统文化符号呈现,《再见怪兽》中同样出现了很多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设计而来的美术呈现以及道具运用,比如主角白泽的脸谱化形象、极具中国古典美的建筑群、九尾狐狸酒馆门锁的八卦元素等。另外,《再见怪兽》除了这些视觉上的文化元素呈现外,在听觉文化以及生活特色与影片情节的融入方面也做了极大努力。比如四大长老的方言设计,白泽在喝醉酒时独自吟诗,望子成龙的妖怪妈妈给孩子报过多的才艺班,以及中国传统“五仁月饼”。《再见怪兽》将这些属于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融入影片情节中,真正让观众注意到这些中国文化特色的存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视觉上对于文化元素的展现。同时,创作团队将这些元素融入时采用了较为风趣幽默的方式,一个是可以更好地契合该影片与“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相关主题,另一个也是可以利用这种诙谐的方式勾起海内外观众对于这些元素的兴趣,可以带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以及更多的思考。
(二)神话人物的解构与重塑
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动画作品90%都是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在中国动画长久的发展道路中,也一直都与中国神话故事紧密相连。自2015年《西游记:大圣归来》成功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和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后,中国动画开始走向复苏之路,紧随其后的几部优秀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姜子牙》等都受到了观众较高认可。这几部市场上较为典型的中国影片同样均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可见中国动画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文化核心,而中国神话故事中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也同样需要中国动画的承载与传播。正因如此,中国动画创作者近几年对中国神话故事重新解构的创作热情达到了空前高度。《新神榜:杨戬》和《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当然也不例外,两者都在坚持使用新技术、新手段讲述新的中国神话故事的道路,将重点放在神话人物,以及神话故事的重新解构与表达方面。
《新神榜:杨戬》取材于“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在传统神话中,沉香为救母亲要劈开华山,身为舅舅的杨戬因身负天职,要阻止沉香,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亲情与权威的对抗和矛盾,这是此神话故事中所蕴涵的第一层精神内核。除此之外,神话中少年杨戬也曾遭遇过和沉香一样的经历,也曾不顾众神阻拦,劈开桃山营救母亲,而长大成人的杨戬却因身居神职不得不阻止沉香,“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是神话中蕴含着的另一层精神内核。而《新神榜:杨戬》将影片背景设定于商周之战一千五百年后,天界日渐衰弱,神仙靠“科技”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而杨戬也落魄成为一位赏银捕手。在杨戬做赏银捕手的过程中与侄子沉香相认,最终寻得真相,并帮助沉香劈开华山。
经过追光动画的重新塑造,杨戬已经不再是那个身居神职背负责任的二郎神君,而成为自由身的独立个体,这样的设定使得杨戬最终成为帮助沉香劈山的人。在将杨戬塑造成“好人”角色的同时却也使故事丢掉了原本神话故事中存在的精神内涵。没有了亲情与权威的对立,也没有“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的哲学思考。这种对于原本神话故事进行较大改编的成功先例并不少,《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大圣归来》还有追光之前的作品《白蛇:缘起》,这些都称得上是人物解构的成功作品。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更通过人物的重新塑造,传达出更加深刻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内涵。很明显,和这些作品相比,杨戬的重新塑造是失败的。除了人物的精神支撑不够之外,单从讲故事方面来说,《杨戬》同样是失败的,人物的塑造除了外形上被观众认为是史上最帅杨戬之外,再无其他任何优点,故事逻辑混乱,人物行为对故事进展没有丝毫推动与支撑。影片中的配角也过于扁平化,众多角色都是一笔带过,无论是沉香、申公豹、婉罗,还是影片里最大的反派——杨戬的师傅玉鼎真人。观众不明白申公豹为何会舍命帮助沉香,不理解女主婉罗的迷惑行为,更无法接受影片最后竟是如此草率的结局,很多观众表示无法看明白故事的基本逻辑。人物成功塑造的背后不仅需要蕴涵更加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同时对于中国动画美学的构建探索也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讲故事一直都是追光动画的短板,相比国内一流的其他动画,追光动画讲故事的能力明显还需要更多磨炼。《新神榜:杨戬》的失败也意味着追光动画想要追赶“中国动画学派”时期的优秀作品,仍然任重道远。
当然,追光是有机会将重塑后的杨戬讲好的,重新解构下的杨戬虽然没有原本神话中的两层精神,但新的故事中仍然不乏可取之处。比如玉鼎真人的恶行暴露代表着杨戬信仰的崩塌,杨戬家族历代女子生来就要背负镇山的命运,而历代男子都会选择劈山救母,这又代表着对命运的抵抗。神话故事的重新解构可以给听惯了千年不变神话的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让观众重新认识一个人物,通过重新解构,赋予人物新的血肉、新的文化内涵、新的精神传承。
反观《再见怪兽》,其故事人物同样出自中国神话《山海经》,同样经过了新的解构与塑造,却玩出了不同以往的新意。《再见怪兽》不再将角色和故事背景局限于已有的神话故事传说,而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中国神兽形象,重新创作了新的故事,开创出独属于中国的“中国怪兽电影”。
影片主角白泽创作原型来源于有着“万妖之首”之称的上古神兽白泽。据记载,白泽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既通过去,也晓未来,是可使人趋吉避凶的祥瑞之兽。影片在保留其神兽名字及“龙首绿发戴角”人物造型的基础上,将其重新设定为一名昆仑医馆的医师。在影片中,白泽为治愈“黑灵”救赎众生,经历了种种磨难,这一设定和神话中白泽可以为人间带来祥瑞的背景相互呼应。影片中的白泽心地善良、热情冲动,又坚韧不拔,他在与小羿彼此救赎的过程中领悟到黑灵“由心而生,也由心而止”,最终找到了自己心里的光,也帮助昆仑居民点亮了他们心里的光,拯救了整个昆仑之墟。除了主角白泽之外,影片中的一众配角:性格各异的四大神兽、心思深沉的烛龙、鹤头独臂的毕方、人面三首的苦山神、赤皮貌美的九尾狐等,影片为他们所设定的新故事也均是围绕着其在《山海经》中原本的形象为核心。《山海经之再见怪兽》通过这种旧人物新故事的方式为中国神话中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神兽赋予新的生命,并将他们与现代社会议题相结合,成功向观众传递出“心底有光,无人能挡”的精神治愈内涵。随着中国动画的崛起,观众对于影片质量的期待和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中国神话故事改编创作稍显疲态的时期里,为原本没有故事或者故事较少的神话人物赋予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不失为中国动画今后创作的一大方向。
二、中国动画美学探索之路
(一)《新神榜:杨戬》——“中国朋克”探索之路
《新神榜:杨戬》在将神话故事改编重构的同时,在影片风格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传统的古典美学当中融入了大量蒸汽朋克元素,比如空中的飞船造型,以及混元气变成飞行的能量源。走上了一条中国传统古典风和西方蒸汽朋克混搭的“中国朋克”风道路,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有效结合。导演赵霁曾说,追光所做的并不是简单的中国传统美与朋克混搭,而是强调东西方审美所引发出的碰撞,在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下,开辟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朋克,一种符合中国当下审美的朋克。在中国传统神话元素中增加蒸汽朋克风格的魔幻色彩,激发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志怪审美情趣,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倾向,同时展现了东方文化历史底蕴、人文传承的价值和内涵。东方古典美学的复古、优雅之美与西方蒸汽朋克所代表的反抗、反乌托邦精神的融合,使得复古中既有新颖,优雅中又显叛逆,两种极具差异的风格彼此包容,散发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另外,朋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故事之间也具有精神内涵的契合。“‘朋克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但并不代表中国没有朋克,朋克是一种反抗、叛逆、追求自由的精神,中国从古至今从来不缺这种精神,我觉得哪吒、孙悟空就是特别朋克的英雄。”这也是导演赵霁在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在《新神榜:楊戬》中,主角杨戬代表着的就是朋克精神。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杨戬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他“劈山救母”“担山赶日”。相传玉帝妹妹瑶姬私自下凡嫁给凡人书生杨天佑,生下杨戬三兄妹,玉帝命金乌天将杀害其父,并将其母镇压于桃山下,小杨戬与妹妹得玉鼎真人相救,幸免于难。长大后的杨戬修为有成,带着师傅送的开山斧一斧劈开桃山,救出母亲。玉帝震怒,派出十大金乌将其母生生烤死,杨戬悲愤交加,用一根扁担挑起石头,追赶金乌将其一一镇压。故事中杨戬的行为是非常具有朋克精神的,玉帝身为天庭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又是杨戬的舅舅,杨戬为了母亲依然不畏强权,挑战权威,勇于奋起反抗。这一神话故事流传广泛,也代表着古往今来民间百姓对当权者的无声反抗。杨戬的故事在他们口中不断流传,便成了如今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朋克英雄。
同样,“朋克”精神与追光动画勇于打破、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追光作品中人物敢于反叛的精神无疑是完美契合的。追光动画在这一方向持续不断的作品产出,代表着中国动画的类型风格发展道路正在拓宽,追光为中国动画找到了“中国朋克”这一可能的出口。然而,尽管追光在此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精神,《新神榜:杨戬》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朋克风格的融合仍然局限于视觉元素上的交叉碰撞,无法为“中国朋克”这一新的概念提供有效的内在体系支撑,无法真正打造所谓的“中国朋克”风格。另外,追光作品一直以来存在的剧情问题仍未解决,松散的剧情难以匹配出色的特效技术,朋克精神与传统神话之间也并未进一步挖掘出更有深度的精神结合与传承拓展。
“中国朋克”作为中国动画在创作风格上做出的新思考,从创作指向的角度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中国朋克”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明显的功利因素。至少从《新神榜:杨戬》来看,“中国朋克”的运用和发展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追光动画想要创建新神话、新宇宙、新的美学风格,还要继续从视觉呈现、叙事逻辑、精神内核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创新这种艺术风格。
(二)《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东方美学精神思辨
东方美学包含了两个层面:美与思辨。美是形式,思辨是内容,这两者在《再见怪兽》中皆有体现。在形式方面,《再见怪兽》中融入了非常多中国独有的“意境”美符号元素。影片中运用了较多的山水画、八卦图、竹林、符咒等这些意象特征非常明显的中国审美元素,同时海报以及影片中多处都有较为浓烈的水墨画审美特征。这些审美符号的融入对影片中的东方审美表达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镜头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古典与雅致,为观众重构了一个极具东方神韵的山海经宇宙。
而在思辨内容方面,《再见怪兽》则将故事的核心立意与现代社会议题——“心理健康”结合在一起。影片中主角白泽一直对抗的“黑灵”其实是潜藏于人心底的负面情绪。“由心而生,也由心而止”,影片中所涉及的职场竞争、容貌焦虑、亲人逝世等现实问题,也都与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群的心灵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在动画中反映现实社会的重大议题,这与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创作理念不谋而合。在宫崎骏的世界里,《龙猫》《天空之城》《悬崖上的金鱼姬》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每一个故事都将人文情怀融合得淋漓尽致,饱含着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宫崎骏的作品在包含宏大主题的同时又极具孩子的童趣性,在世界都享有极高盛誉。而《再见怪兽》中所蕴含的社会议题以及风趣幽默的动画风格,显然是向着宫崎骏老先生相似的道路发展。相比追光动画的作品越来越成人化,《再见怪兽》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孩子可以从中看到童真乐趣,达到美育目的;成人也可以通过动画的映射引发现实思考。《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将传统架构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探索了一条独特的“新国风”之路。
三、结语
近些年我国对动画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中国动画也不负众望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仍然存在着理论单薄、情节陈旧、类型单一等问题。如何让传统东方故事讲述不再落入俗套,如何构建符合观众审美趣味的东方美学,如何拓宽中国传统文化与影片的融合方式等,都是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要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國动画要做的不是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陈列堆积,而是创作既带有东方符号又传达东方精神,既被东方所熟知又激发西方认同感的全球性作品。
参考文献:
[1]陈亦水.奇幻类型电影的美学政治与“自我东方化”的历史书写轨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1):42-51.
[2]杨明.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审美意蕴[J].电影文学,2018(05):117-119.
[3]王斯宇.中国动画中朋克文化的书写与精神对照——以《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为例[J].声屏世界,2022(05):37-40.
[4]李俊华.国产动画电影的“中国风”表达[J].数字传媒研究,2019(11):51-53.
[5]朱善智.东方美学与中国电影的形式——基于中国电影创作实例的形式美学和符号化研究[J].思想与文化,2019(01):342-354.
[6]王永,韩飒.《新神榜:哪吒重生》:科幻朋克与东方神话的美学碰撞[J].大舞台,2022(02):93-97.
[7]魏晨捷.东方朋克:神话动画电影的风格创新[J].长江文艺评论,2022(0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