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洛阳都城城址变迁研究

2023-06-21 03:59李晓寒刘丰军朱徐迪
炎黄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洛阳城洛河都城

李晓寒?刘丰军?朱徐迪

洛阳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夏商至隋唐,洛阳地区共出现了五座较为著名的都城,这五座都城的选址无一不是临沂洛河,背靠邙山,虽然这五座城市的选址并不在一处,但总体上呈现出沿洛河东西向依次分布的规律。通过一定的考古以及地理数据,从地理环境的宏观角度和人为选择的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古代洛阳五座都城城址变迁的原因。

回顾我国历史,从有明确记载的夏朝到宋朝国家重心转移前,历朝历代的都城建设都与洛阳相关,在洛阳地区分布着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与成周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座最负盛名的都城,共同构成了“五都荟洛”的景象[1]。这五座都城虽然没有建在同一个地方,但总体都依托洛阳的地理格局,呈现出沿洛河东西向移动的态势(如图1)。城市选址是研究城市兴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地理学和古都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是,有关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研究却很少,往往是从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军事优势、政治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这些研究虽然全面,但无法从中得出明确的答案。鉴于此,试图从地理环境的宏观角度和人为选择的微观角度探讨古代洛阳五座都城变迁的原因。

洛阳自然环境概况

洛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四方门户、四水并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宜居住。洛阳北背靠邙山,向南与龙门伊阙遥遥相望,向西连接秦岭山脉,这些地形共同構成一个三面山川环抱,西高东低的地理格局,为此地的城市营建提供了基础。

洛阳山川形势之概述

洛阳地区的山脉属于秦岭东部的余脉,秦岭从陕西进入河南后,分为几支,呈扇形分布,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和邙山构成了洛阳地区的山地脉络。邙山西侧海拔较高,峰顶海拔一般在400~450米之间。熊耳山脉雄伟壮观,尤以伊河与洛河分水岭熊耳山脉的主脊最为陡峭。嵩山西起洛阳龙门,逐渐延伸至新密以北的黄河沿岸地区,全长约90公里,山体平均海拔700~1200米。伊阙由熊耳山东北端的龙门山和伊河对岸的象山组成,雄伟险峻,是洛阳以南最重要的方位坐标之一。

洛阳水系布局之概述

洛阳地区有伊、洛、瀍、涧四条河流,共同构成了洛阳盆地的自然水系。《河南府志·山川志》载:“经诸山其水之大者,曰河曰洛曰伊曰谷,北则河与谷洛夹北邙,次南则谷与洛夹周山,次新安则洛与伊宜阳山,而东南则伊洛带嵩岳之北。颍水出嵩岳之阳,汝水又出三涂之西南,凡河南郡水皆入河洛伊谷四水,唯汝、颖别流,故表四水而出之”[2]。洛河是潼关以下黄河最大支流,其发源于华山南麓,东跨熊耳山,流经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后进入洛阳境内。伊河,古称“鸾水”,是洛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栾川县闷顿岭,途经栾川、嵩县、宜川、洛阳、偃师等县市,至偃师杨村汇入洛河。伊河与洛河所形成的夹河滩,土地肥沃易灌,是最宜耕作之地。瀍河全长35公里,发源于洛阳市孟津县的会瀍沟,向南流入洛河[3]。谷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在《山海经·中次六经》中已有此称,古谷水与今涧水融为一体。谷水历经汉、魏、晋、隋、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水系是自然环境中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要素,与城市发展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洛阳的河流为洛阳的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河流在护卫城市的同时,还支持着城市用水。洛河东接黄河,可以联络全国的漕运系统,隋唐时期,漕船可沿洛河直达洛阳城内,即使到了民国时期,洛河仍进行着水上运输。洛阳地处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这些主要河流的河谷地带成为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古代洛阳都城城址变迁之探讨

影响古代洛阳都城城址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这些变革一起到来的是统治阶级政治机构的日益庞大。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必然会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所承载的功能日益增多,这也是古今城市发展的一大规律。虽然古代洛阳的五座都城并未建在同一个地方,但总体是在四条河流、二条山脉之间移动,基本都处在同一风水格局之下,其位置均北枕邙山,南迎洛水,始终环绕在其所依托的自然地理形势格局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古代洛阳都城城址迁移的现象,应和洛阳区域地理环境和以“人”为本思想所引导的人为选择有密切关系。

宏观因素之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区位上来看,洛阳处在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的豫西地区,其中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呈爪状分布。洛阳地区三面丘陵环抱,形成一个簸箕状的开阔盆地,整体坡度呈西北、东南向。伊河与洛河交汇处以东,两边山脉与伊洛河两岸距离很近,导致沿河低平地段较少且过于破碎,不适合建造大城市。只有伊、洛交汇处的西部地势低平且开阔,是城市营建较为理想的位置。

黄河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摇篮,洛阳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洛阳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在我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中,一个良好的山水形势应背靠龙脉深远的主山,面迎三面绕城的河流,河流之外还应有形势稳定的朝山、案山为对,左右应有青龙山、白虎山、护山相互拱卫。凡是有此形势的地形,都被古人认为是建城的上乘之选。洛阳位于三大干之中的中干末端,位于崤山的余脉之上。因此洛阳在风水学中的主山——邙山可以追溯至昆仑山。伊阙与嵩山共同组成洛阳盆地的案山,盆地之中有伊、洛、瀍、涧四支河流,是风水理论中的最佳风水宝地,被认为拥有帝王将相的格局。

从国土的视角看,洛阳是中原地区的中心,自古以来就为政治家和军事家所重视。古代洛阳五座都城均位于洛阳盆地,背山面水,交通便利,气候湿润,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址选择的规律。在国土视野下,洛阳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夏文化在此发源,商周文化在此发展壮大,周代在洛阳称霸天下,秦汉时期更是全国的交通中心和商业中心。洛阳始终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因此为洛阳城市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并且带来了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洛阳地区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频繁的人类活动。包括早期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还有原始聚落到城市的演变。这些早期的探索,让先民对洛阳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为之后的城市活动提供了技术积累。洛阳古代都城城址迁移现象主要表现为随时代的发展由东向西逐渐迁移,早期城市选址仅限于洛河北岸沿岸,到了后来才开始跨河建造城市。

微观因素之人为选择的影响

诚然,如地理环境等宏观因素对城市选址虽有很大的影响,但其实只是限定了城市的选址(如图2),城市的具体位置最终还是由人来选择的[4]。事实上,洛阳都城虽然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但是一直伴随城市用水等问题,可见优越的环境并不能直接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是由人来建造的,也是为方便人们生活而建造的。因此,作者认为传统思想观念中以“人”为本思想所引导的人为选择也是城市选址及迁移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1.城市初生期平衡水需求的选择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居地大多位于临河的一级、二级台地,其原因是兼顾了取水的便利性和防洪的需求,有天然的河谷地段可以利用,交通上也比较方便。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就位于地势较高的中部偏南地区,这样可以避免伊、洛河泛滥对宫殿造成破坏。而铸铜作坊区因水需求量大,故铸铜作坊区位于场地东南侧,紧邻伊河、洛河。可见夏都二里头的总体布局和选址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

夏朝末年,洛阳盆地干旱越来越严重,伊水、洛水干涸断流,恶劣的环境给夏朝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并由此引发了朝代的更迭。夏末的大旱一直持续到商代初期,因此商代统治者在建都时重新考虑了周边的环境,最终并没有选择在夏都二里頭继续建都,而是迁往了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偃师商城的北侧和南侧有自然河流,东南部有大型水池,水环境要优于夏都二里头。夏商都城选址前后的变化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气候影响下,人们对城市选址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所谓“合理”的城市选址思路也会发生改变。

东周的两个都城,无论是周王城还是成周城,由于社会发展、人口、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其规模都比夏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大。涧河入洛河处的东侧平地比伊、洛河交汇之处更为宽阔,因此,东周两座都城选择在涧河入洛河处建城,这也是在水资源有效利用与防洪之间找到的平衡。但以涧水、洛水为水源引水来解决城市用水并非易事,周朝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其控制两条河流,因此也发生过城市被大水冲毁的悲剧。另外,据考古文献推测,当时洛河以北的阶地上,已经出现了农业经营活动,可能是考虑到农业发展以及取水方便,周王城最初尝试将宫殿和粮仓布置在离涧、洛二河最近的西南隅[5]。可见,东周两座城市的营建,皆对所处的环境做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造。

2.里坊制极盛期改造环境的需求

如果说夏商周三朝由于科技水平和文化发展,在城市选址时最注重地理环境,那么汉魏洛阳城与隋唐洛阳城则为我们展示了当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我国先民运用技术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改造的能力,标志着“人”对城市选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汉魏洛阳城建成之后,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导致城市的用水量剧增,这使得城市供水问题变得非常突出。此外,当时的洛阳城不仅是帝都所在地,还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成为各种奇货、特产的集散地。面对这种情况,洛阳城交通运输能力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汉魏统治者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是建设大型引水工程——千金渠。千金渠的引水方式虽然在海拔高度上很容易将洛河的水引向汉魏洛阳城,但会造成洛河与谷水争夺水道,造成引水渠不堪重负[6]。由此不难看出,汉魏洛阳城在建设时虽然有意改造河流,但由于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未能完全实现,不过这也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河流的认识和掌握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隋唐时期,洛阳城是我国封建社会盛世阶段的陪都。营建洛阳城时,隋炀帝登北邙,观伊阙,感叹道:“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7],于是决定将都城城址定于此处。从地形上看,与都城选址前身相比,隋唐洛阳城的选址并不是一个真正合理的位置,洛河以北地区地形十分复杂,且相对狭窄。为了获得足够的城市建设用地,不得不横跨洛河建城,这也造成了隋唐洛阳城南北难以贯通。但由于选址的巧妙,解决了困扰洛阳多年的水源问题。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隋唐时期的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控制和改造能力已经十分发达,这也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正因如此,隋唐时期的人才敢于突破洛河,修建一座横跨洛河两岸的大型城市。

洛阳都城的选址过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相同地理环境的不同判断,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同一地理环境的不同需求,这说明了以“人”为本的人地关系认知对城市的选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通过前文的探讨可以看出,从夏商到隋唐,洛阳都城城址的选择都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沿着洛河自东向西迁移的,这完全是出于人民的需要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历代都城的选址,既要考虑地理位置和山水形胜,还要满足当时统治者和城市居民的需求。一个比较理想的都城选址应该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合适的地理形势,二是以“人”为本诉求下的人为选择,二者缺一不可,并共同成为古代洛阳都城频繁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久昌.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2]施诚.河南府志[M].刻本.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1779(乾隆四十四年).

[3]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M].洛阳: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4]唐由海,邱建.多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04):97-105.

[5]张诗阳.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6]周勋.人口、水源视角下洛阳城城址迁移的原因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1):31-33.

[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猜你喜欢
洛阳城洛河都城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
洛 河
看尽古今兴废事的洛阳城
洛河
别诗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彬长矿区白垩系洛河组不同层段水力联系的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