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步行体验感知的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2023-06-21 01:45党彩虹李伊晗刘诗佳吴彩莲
炎黄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学步行界面

党彩虹?李伊晗?刘诗佳?吴彩莲

近年来,“步行友好”理念多次在政府文件中被提及,多数学者将其应用于街道的更新设计中,但极少有学者将该理念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中。现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以“步行友好”理念为指导,基于问卷调查得到行人对街区的步行体验满意度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得到每个影响行人感知的评价因子的重要性,通过I-S评分法确定街区最需改进的因子和提升重点,并以此为导向,提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更新策略,为建立“步行友好”型历史街区提供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座城市最丰富、完整的历史记忆,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特色等内容[1]。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由于城市空间布局发生变化,导致街区的整体结构受到影响或者破坏;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变化,街区内部的传统生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新兴产业代替,从而失去相应的文化特色。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进行保护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使其既符合当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能保留其自身的文化特色。

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展开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文化基因、城市更新以及形态学等大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如刘惠等人基于文化基因保护的视角,通过提取福建省连城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显性文脉特征要素,得到能够延续街区文脉的空间保护策略[2]。张硕以长春市新民大街为例,从道路空间、开敞空间、附属设施三方面入手,基于“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3]。李向北等基于形态学,以慈云老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确立空间肌理、划定保护范围、活化历史建筑和保护古树名木的四条空间更新保护策略[4]。但极少有学者以行人的步行体验为切入点,对街区进行空间更新研究。故本研究从空间使用者感知的微观角度出发,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有序Probit模型和I-S评分法,提出三学街的空间更新策略,以期为建立“步行友好”型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研究设计

通过相关文献,笔者从舒适性、安全性、连通性、包容性和历史人文特色与美观性六个维度总结了27个影响人们步行体验的指标因子,并根据问卷调查进一步得到适合三学街步行体验的评价指标。据此设计李克特量表并进行线下发放,共发放问卷330份,有效样本291份。Alpha值为0.839,KMO值为0.875,可信度较高。

通过量表得到行人对三学街步行体验的满意度数据。为得到单个指标因子对街区整体步行体验的相对重要性,将各个指标因子的满意度设定为自变量,街区整体满意度设定为因变量。因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程度不同,为避免忽视变量的内在顺序,研究采用了有序Probit模型,计算公式为:

式中,xn为第n个因子的满意度得分;βn为相关系数;ε为残差。

在得到单个因子的重要性后,进一步采用I-S评分法分析各个指标的优先提升顺序。评分越高说明指标越需要进行提升,计算公式为:

式中,Ii为指标i在模型方程中的系数;Di是指标i的不满意得分;Si 为平均满意度得分除以5。

分析结果

使用StataMP-64软件进行有序Probit模型操作,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为第一次运行的结果,模型2为删去对整体满意度影响较小的因子之后的运行结果,两个模型的伪R2均为0.4,大于0.2,拟合较好。模型1显示,有6个指标因子的满意度对街区整体步行体验的满意度影响不太显著(系数<0.1),模型2对指标进行修正后显示色彩对视觉的舒适程度的系数最大,表明该指标因子对整体满意度的评分影响最大。其次是照明设施和界面协调性与美感度,每个指标因子的估计系数均为正,表明各项指标因子与街区整体满意度呈正相关。

根据指标因子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计算I-S指数(见表2),从而得到各指标因子的提升顺序。排名靠前的指标应优先提升。

通過重要性—满意度矩阵,可直观地对显著性高的15个指标因子进行评估。如图显示了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得分,里面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分别为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和满意度均值。第一象限为优势区域,指标无需改进,继续保持即可。第二象限为重点关注区,即未来优化街区需要着力改进的方面,包括照明设施、商贩位置干扰度、历史建筑形式与符号在道路设施上的应用和界面协调性与美感度四项指标。第三象限内的指标重要性和满意度都较低,可渐进式提高。第四象限内的指标重要性较低,满意度较高,说明指标已经很好地满足了行人的需求。所以,应结合实际情况,将改善重心偏向第二象限。

结合优先提升等级和矩阵的分析结果可知,目前三学街最需改进的四项指标为照明设施、商贩位置干扰度、历史建筑形式与符号在道路设施上的应用和界面协调性与美感度。笔者以此为导向,提出以下街区空间更新策略。

细化附属设施,重塑街区文化环境

附属设施是行人步行感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街区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得出,三学街的照明设施为主要短板,且部分附属设施设计细节不足,不能很好地体现街区的文化特色。据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按照街区全覆盖的标准,适当完善设施布点。为保证道路照明的均匀性,需按照标准在街区各个街道布置照明设施,并合理把控路灯开放时间。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低照度的要求。

二是善于运用历史建筑符号,细化附属设施。可提取街区特色历史符号和元素,将其运用到座椅、花坛、井盖和垃圾桶等附属设施的设计上,在微观层面上体现街区的特色风貌。如座椅可采用枫木红的配色,加上建筑的门扇纹样做装饰;花坛和井盖可采用与地面铺装相同的材料和颜色,上面可以根据不同的街道刻上不同的建筑或相关名人书画;垃圾桶颜色宜选用耐脏的木色或者灰黑色,加入碑林特色书画元素进行改良,增加文化特性和地域元素特性,营造历史氛围感。

政府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公共空间

分析得出,商贩位置干扰度是影响行人步行体验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政府应统一规划管理,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制止路边摆摊,如提出相关罚款制度并形成专人负责的监管机制,考虑拆除书院门步行街北侧围墙,统一规划管理围墙后的店铺,合理选择商业业态,使其能够被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起来。

二是利用街巷剩余空间,塑造节点空间。政府可以对街区内的空置空间进行规划,将其改造为商业空间,提升街道的活力。如政府可统一设计摆摊小车租给商家,允许其在道路两侧的空置空间定时定点摆摊,这样既为商家提供了赚钱的场所,又在不影响行人体验的情况下间接地展示了街区的文化特色。

关注空间界面,保证街区整体风貌协调

界面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内在要素之一,体现着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是人们游览历史街区的主要感知要素[5]。所以在对街区空间的更新上,应重点关注界面层面的设计。

一是对建筑立面上的商业牌匾进行整治。可以从牌匾的数量、尺寸和色彩方面入手。在数量上,应按照一处一匾的原则进行设置;在尺寸上,一楼牌匾尺寸不宜过大,避免过多遮挡建筑外立面;在色彩上,建议使用传统色。需要根据街道不同的性质和文化,使用不同的元素进行设计,避免出现千街一面的现象。

二是对建筑界面上的电线进行整治。调研发现,不论是商业区还是居住区,都存在电线乱敷乱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界面的美观性。建议相关部门统一规划电线通行路线,或架空电线或入地敷设,保证街道风貌的统一性和美观。

三是对建筑立面进行细部设计。根据三学街实际情况,其建筑外墙宜采用青砖和木质材料,门窗宜选用玻璃材料和木质条纹相结合,避免使用卷簾门,提升界面品质。颜色是建筑语言和形象的体现,对人的视觉冲击最大,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肌理是设计师对建筑整体形象的深化设计,不同的肌理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建议在门窗和墙体的设计上采用不同的纹理进行装饰,增加界面肌理的多样性,丰富行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研究从行人的步行体验感知入手,基于三学街步行体验感知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评价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I-S评分法,得出三学街目前需优先提升的因子和提升重点,以此为导向提出三学街的空间更新策略。本研究并没有直接以优先提升等级得出的结果为导向提出相应策略,而是运用重要性—满意度矩阵进行验证,这有助于高效地利用资源,增加了优化决策的目标导向性。但本研究的受访人群多为中青年,可能对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傅红昊.浅议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J].建筑与文化,2019(06):204-205.

[2]刘惠,张鹰,吴军和,等.基于显性文脉特征要素提取分析法的传统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连城水南、吴家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08):70-72.

[3]张硕.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城市住宅,2021,28(04):42-44.

[4]李向北,杨星莹.“慈云老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一个基于城市形态类型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04):12-16+21.

[5]夏小江,罗晓玲.历史街区景观界面保护与更新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4,40(28):23-25.

猜你喜欢
三学步行界面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从步行到奔跑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Responses of Irrigated Winter Wheat Yield in North China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