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驰云
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在不断交流和融合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少数民族的基因之中。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建立在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的基础之上,目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受众较少,再加上存在缺少传承人、音乐人才断层等多方面问题,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正在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和有效传承。通过研究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意义,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音乐市场出现了大量外来音乐,很多人被流行音乐所吸引,民族音乐生存的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再加上少数民族音乐有着语言、地域等因素限制,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甚至有很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彻底消失,这无疑是我国音乐文化领域的一大损失。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传承困境与发展前景,试图研究、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与传承途径,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结合日常生活、群众性格、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所产生的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和社会风貌的代表。
增强民族凝聚力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传承,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既能振奋民族精神,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在民族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增加人民对其民族的认同,找到归属感,推动少数民族团结发展。每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充满了特有的民族情感。由此可见,了解民族音乐、体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都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塑造精神品质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除了包含着优美的旋律,还蕴含着各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精神品质正是现代社会急需的精神食粮。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歌中既展现了草原人民奋斗时勇敢无畏的精神,又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与发展这类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让人在音乐中了解其传达的民族精神,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品格素养。
丰富音乐文化层次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体裁丰富,品种繁多,其中包含民歌音乐、器乐音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等。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风格,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将这种文化融入中华民族辉煌的音乐文化艺术中,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内涵。
提高审美水平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虽然独特,却与其他的音乐具有一定的共性,从多方位欣赏其艺术形态,营造欣赏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通过了解、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音乐学识,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的审美水平。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
投入资金不足
虽然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立了专项资金,但却很难普及到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相对滞后,导致人们缺乏一定的传承概念,不了解音乐文化的发展价值;另一方面是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专项资金来源单一,只依靠政府投入,各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身也需要庞大而稳固的资金基础,缺少资金的支撑,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无法全面开展。
受众群体较少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但是其受众群体越来越少。一方面,少数民族音乐所呈现的背景与现代生活脱轨,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无法与受众群体产生共鸣。大部分听众无法对这种音乐文化产生认同感,造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缓慢。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音乐文化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首当其冲,其自身的局限性加上外来音乐的快速發展大大压缩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受以上种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对民族音乐保留着一定民族情怀的以老年人居多,他们会主动传播认同的民族音乐。在年轻的民众群体中,很少传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就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缓慢,有的甚至停滞不前,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
缺乏传承人机制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承机制。就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看,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完全没有建立音乐文化传承人体系,很多音乐只是在生活中传播,听一听就过去了,是否能延续传播取决于个人审美或有没有时间。忽视了必要的传承,对珍贵的音乐文化也没有系统性的记录,除了口口相传之外没有别的传播途径;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只是在形式上确立了民族音乐传承人,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设置传承人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这也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法深入发展的原因之一。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杂乱,在传承中就会出现文化遗失的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稳定发展。
音乐人才断层
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音乐人才断层的问题。也就是现有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新一代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没有衔接。这一方面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不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很多年轻群体没有系统地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从头开始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枯燥且漫长,年轻人大多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语言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可循,只能通过发音判断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就造成很多外来人员无法理解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造成音乐文化元素遗失。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资金支撑。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应当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战略价值,并成立针对性的资助项目。
一方面,成立艺术资金资助项目,寻找少数民族音乐人才,鼓励其加大创作力度,引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如在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下,龙国鸿先生创作了《高原》,《高原》是一首大型民族管弦乐。首先,在资金的扶持下,龙国鸿先生先后到黔北、黔东、侗族等地收集当地音乐文化。第一乐章《家·山·水》运用黔南布依族民歌、水族民歌、黔东仡佬族民歌等传统音乐来表达依山傍水的群众生活。其次,运用专项资金采购少数民族民间乐器并聘请专业的民间技术工人进行改良,演奏时采用改良后的乐器。该作品一经演出反响热烈,人们在音乐艺术的震撼中认识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器乐。这也是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既吸收运用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又能发展传播少数民族传统器乐,多方面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另一方面,在资金上,光靠政府单一的投入是不够的,民间资金注入也是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政府应当站出来积极举办相关文化活动,通过降低标准、减少规定、逐步开放相关市场等方式,促进民间资本家投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如云南相关部门组办了“文化节”“音乐节”等活动,用新鲜的民族元素吸引了很多资本家投资,从而形成规范的市场运营模式,促进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本来就很少会接触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入侵,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其文化元素流失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迫在眉睫。
首先,在经济全面发展的环境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需要进行再次定义。即在音乐文化中合理引入一定的商品属性,增加市场的需求,调动经济运行的自发性。通过利益引导使音乐文化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体系来引导挖掘其丰富的文化价值,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体系可以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这种发展方式有利于持续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其次,为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地区文化的发展情况,整合民俗节日、非遗文化等相关资源,组织大型音乐文化活动,积极鼓励民间艺术家参与其中。这些活动的举办传播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业化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其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完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机制
培养传承人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传承人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去建立。
1.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传承人
家庭传承是将自身对音乐文化的所有认知与技巧传授给子女、亲属或配偶。这种传承方式的好处在于便于交流,在耳濡目染中可以使传承人切实体会到音乐文化的内容与艺术表达方式。互相沟通心得以及对外来音乐的认知进行交流,合理地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相融合,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创造全新的成长环境,并在研究中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再将这份成果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领导性的作用。
2.通过师徒关系建立传承人
“拜师学艺”是一种传统且正规的传承方式,也是从古到今民间最常用的一种传承方式。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承人的选择不应该只局限在身边,应当以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与音乐天赋为主去选择传承人。例如,北路壮剧的第十代传承人闭克坚多年来致力于壮剧的发展与传播,后物色草根出身的黄景润为第十一代预备传承人。黄景润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对壮剧有着高枕的热情和极高的天赋,在师徒传承中尽得真传,目前已经开始独立创作,并且开办了少儿壮剧培训班,利用培训班传播壮剧并物色新的传承人,为北路壮剧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人才选择的基础。
3.政府选定民族代表传承人
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模式。通过音乐平台从创作能力、音乐表现等多方面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传承人,由这一部分人群负责集中收集和传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且创作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蕴含民族特色的作品,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在传承中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推动民族音乐与校园教育相结合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是校园教育。相关部门结合校园教育和科学研究,归纳总结出少数民族音音乐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从而构建完整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首先,在常规的文化课程中加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以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激发课程活力,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规范化、专业化与系统化的重要方式。例如,北路壮剧的艺术特色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剧目体现在服装、唱腔、扮相等方面,有效突出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通过培养更多的传承主体,避免了音乐人才断层,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可以在校园中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合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对少数民族音乐、语言、文化进行研究,实现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长期并有效的培养。例如某音乐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传统民谣创编与创新实训中心,该中心全面开发西南少数民族民谣艺术,对其开展采集、创作、表演、推广、调查等工作,针对性地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西南少数民族民谣艺术提供了传承人才,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表达了人民内心的情感。因其富含独特的地方特色而在民间不断发展,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谱写了浓重而光辉的篇章,为我国的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带动民族团结,增加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信心,对发展振兴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现有的发展与传承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史一丰.少数民族音乐及其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4):112-115.
[2]李金玲.新時代少数民族音乐的变革与对外传播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1):123-126.
[3]冯越.浅议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民族音乐,2018(02):17-19.
[4]辛霖.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20(09):166-167.
[5]黄忠.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对性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5):84.
[6]姚礼,李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1):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