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中儒家孔子和法家商鞅的财税思想比较

2023-06-21 09:27张晓蔓
炎黄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商鞅富民财税

张晓蔓

公元前800至前200年间,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轴心时代诞生了,许多思想家带着他们的新思想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孔子和商鞅分别代表儒家和法家,提出了颇具代表性的两种财税思想。对孔子和商鞅的财税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财税思想史,还能让人们以史为鉴,从中借鉴优秀的财税思想及治国之策。

轴心时代中的财税思想

轴心时代是在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被首次提出的,其标志着古代文化的“终极关怀觉醒”。在这一时期,人类的文明程度有了质的飞跃,各个互不相通的大陆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摩尼,犹太教的先知们以及中国的诸子百家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包含哲学、宗教、道德等重要领域,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类至今仍然生活在轴心时代的精神基础之上。

在轴心时代,人们开始用道德的、公正的、仁爱的方式方法来对待周围的人和物,这一系列的转变意味着“仁爱”思想的产生,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仁爱的思想可以被具体为“爱国爱民”。从财税的角度来看,对一个国家而言,不论是兴办工业、发动战争还是保护本国不受他国侵略,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财政资金作为保障。而百姓缴纳的税款作为一个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可以为国家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爱国”可以看作是以百姓为主体,为拥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繁榮昌盛而积极缴纳税赋、履行纳税义务的活动。与之相对,“爱民”可以看作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对财政收支的合理安排,提供百姓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在必要时为其提供社会救助的活动。 “爱民”要求政府在征收税款时充分考虑百姓的纳税能力,合理调节税收负担,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为首要目的,同时要注意财政运行的效率,使取之于民的税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

但值得注意的是,思想家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和相异的人生经历,会作用于他们的思维特征和意识形态。因此,即使同处轴心时代,思想家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轴心时代中的伟大思想家们是百花齐放、求同存异的。我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儒家和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两大家,虽然两家思想主张各异,但都对人类历史进程和精神文明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儒家推“仁爱”、兴“礼、义”,这与轴心时代的核心思想相吻合,是对上文所说“求同”的体现;法家重“法”轻“礼”,认为仁爱不足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另一个角度为统治者治朝理政提供了新思路,这即是“存异”的表现。

儒家和法家各具特色的政策主张中所衍生出的财税思想为我们研究财税思想史提供了不同视角,对二者辩证地进行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当代财税体系。本文从产生背景、影响因素及其政策主张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儒家孔子和法家商鞅的财税思想,并总结了其对于完善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借鉴意义。

孔子与商鞅财税思想产生的背景比较

孔子财税思想产生背景

在诸侯混战的时代背景下,礼乐制度已然崩溃。孔子主张恢复礼法、宣扬仁爱,但这种思想未被鲁国统治者接受。孔子并未因此放弃,他抱着能得到别国君主赏识从而推行仁政的希望,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讲学。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见到了许多流离失所的难民,深切体会到了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深受触动的孔子开始进一步思考社会前景与当下民众生命的价值。

在孔子看来,位高权重的统治阶级应该主张仁道。国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都应充分体恤民情,将百姓的幸福度纳入考虑范围。过分压榨百姓,折射出国家治理的不合理性,这样的统治阶级是“短命”的,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应是施行仁政。“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这句话是孔子心怀仁义的体现,他认为只有心系天下百姓者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君子考取功名为的不应是银钱与房舍,而是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谋幸福。由立己推及立人,人人心怀仁爱,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发展。

商鞅财税思想产生背景

在战国时期接连不断的战乱中,发生了封建制接替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同时,土地所有制在农业技术发展的促进下朝着私有制转变,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开始不约而同地吹响变革的号角,要求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巩固和加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诸侯国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愈发凸显,经济实力差距随之拉大。各国为了避免落后挨打的局面,不约而同地大规模施行变法,助力本国政治经济高速发展。

当时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均处于落后地位,于是秦国不得不加快政治经济发展。但这种“拔苗助长”的发展方式引发了社会秩序的混乱,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阶级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秦国急需变法,于是秦孝公广招圣贤,以谋变法图强。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后随即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历史帷幕。

孔子与商鞅的强国思想比较

所有的政策、制度本质上都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领导地位而服务的,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强盛的国度。财税政策的制定更是如此,因此分析思想家们的强国思想,有助于进一步剖析他们的财税思想。

孔子的强国思想:富民

在孔子看来,爱民是实施仁政的核心,爱民的首要任务是富民,富民是强国基石、是治国之本。他十分清楚地看到安居乐业的百姓与和谐稳定的社会是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富民和富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富国是治国的根本,治国的关键在于富民。富民的富指的是提升百姓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水平。只有各方面知识储备都丰富的人,才能更有效地安排社会生产,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当人民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认知系统更加完善时,他们会利用知识更科学地安排生产活动,社会生产水平随之得到提高。这点从孔子所倡导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就能看出。当君子因“忧道”而奋发学习并不断检验自身的能力时,“贫”自然不会成为君子的忧虑,这一问题反而会随着知识、道行的增长迎刃而解。此外,富民也可以提高百姓的思想觉悟,让他们充分了解国家征收税款的目的与用途,才能鼓动百姓积极缴纳税款,使国家税收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孔子认为强国应先“富民”。安居乐业的百姓、河清海晏的社会是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这一点在乱世中更为重要,因为内忧外患造就不了强国。

商鞅的强国思想:弱民

与主张富民的儒家不同,商鞅主张强国的基础应是实现彻底的弱民,《商君书·弱民》写道:“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2]商鞅认为,在人民的力量与国家的力量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国家实施不利于维护百姓权力的政策,那么人民的力量将被削弱,国家的力量会随之壮大;如果国家实施的政策有利于人民权力的增长,那么民众的力量将会强化,国家的力量会越来越弱。因此,商鞅主张弱民以强国。

在人民的思想文化发展方面,商鞅主张“愚农不知,不好学问”。他认为只要阻止百姓的思想进步,他们就会专心耕种,提升农业产量,这有利于充盈国库为发动战争提供财力保障。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方面,商鞅认为只有贫苦的环境才能激起人民对生活的斗志,促使他们奋发向上、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而富足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娇纵之风,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百姓的财富应受到控制,绝不能因贪图享乐而抑制了国家发展。

最终,商鞅的政策主张随着秦国的灭亡和商鞅本人惨遭车裂而告终。这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想要忽视甚至弱化民众力量的政策都是不可取的,最终必将遭到反噬。

孔子与商鞅的财税思想比较

孔子的财税思想:轻徭薄赋,平均财富

孔子主张统治者要轻徭薄赋、散财于民以富民,极力反对统治阶级滥征赋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论语·颜渊》记载:“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3]他认为富国应先富民,富裕的百姓阶级是国家税源充足的保障。百姓富裕程度越高,国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越容易。反之,若一国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该国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将难以得到提升,经济发展也将受阻。

孔子还主张要通过均平财富来缓解阶级间的矛盾。孔子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句话告诉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财富的均衡分配。财力差距过大,将加剧社会的阶级矛盾,最终势必会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这种主张与现如今倡导的共同富裕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说明贫富差距在各个时代都难以避免,但我们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缓解,如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的比重来缩小贫富差距。

商鞅的财税思想:重农抑商,实行农战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所谓农战,“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4],就是要把全国百姓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发展农业生产、为国而战、为国立功建业这个总方向上来。“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他认为兴国之要在于农战,否定商业对一国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了使百姓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农业,商鞅还规定“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5]。禁止官员四处高谈阔论,以防农民受到启发,农民没有追求就会专心耕地。此外,商鞅还出台了一系列惩罚措施来保障农战政策的顺利实施,《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随意将草木灰弃于道路上的人,将被处以刑罚。这是因为草木灰是一种天然肥料,若是被倒在路上就不能促进庄稼生长,前线的粮草供应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客观来看,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符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在生产技术落后、烽烟四起的战国时期,农业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充盈粮库、稳定地租收入还可以为前线军队提供财力和物力保障。但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对社会进步造成阻碍。

孔子和商鞅的性格特征对各自财税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是一个勤奋好学、心怀仁心、坚守如一的人。《论语·泰伯篇》中记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几乎用其一生证明了这句话。虽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孔子凭借其勤奋一路平步青云,主张活到老学到老。在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张仁礼、推行儒道。十四年周游列国的艰辛并未让孔子得到重用,但孔子仍然在所不辞,这正是因为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理想信念已被孔子写进了自己的人生格言里。

孔子心中的“仁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论语·泰伯篇》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6]此处“仁以为己任”中的“仁”指的也主要是仁爱,推行“仁爱”被孔子视作自己一生的责任,即使付出生命也不后悔。他认为设身处地为百姓考虑的君主才能称作明君,那些压榨百姓谋取私利的统治都是不应该的。这些性格特征决定了孔子提出“薄赋税”财税思想的必然性。

商鞅的性格特征

商鞅是一个言出必行、富有执行力的人,这一点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城门立木”中可以看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国政治治理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因为百姓总会从最利己的角度对各种政策作出回应,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想要政策的实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就要求执法者具有较强的恒心和毅力,只有执法者先做到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政策实施的最终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因此,商鞅一诺千金、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成为商鞅诸多政策主张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

孔子和商鞅的财税思想对现代财税制度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财税思想为我们更好地评价税收政策的优劣提供了评判标准。税收政策的制定只有做到以民为本,设身处地为人民考虑、为人民服务才能称得上是好政策。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应根据不同百姓的实际情况有差别地量能课税,以防过重的税收负担加大百姓的生活压力。在税款征收方面,应充分考虑百姓的税收奉行成本,以便利百姓为首要原则。在税款的使用方面,税收支出的安排应聚焦于保障民生,高效及时地满足百姓的公共需要。

商鞅的财税思想虽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其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与时代背景充分结合,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目前严峻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政策,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推动国家经济高效发展。具体可以通过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扩大内需作用于国内大循环,借助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同时,我们应充分借鉴法家思想中的法制观念,加强税收法制化建设以法律武器切实保障国家税收安全。在税收政策制定方面,坚持税收法定原则,严禁各地方政府擅自制定影响公平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税收立法方面,我们应加快完成全部税种的立法工作,建立成熟完备的税收法治体系。

任何思想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因素,辩证地看待各具特色的財税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成分,不断优化我国的财税制度。

参考文献

[1][3][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4][5]商鞅.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商鞅富民财税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
树敌太多商鞅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