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平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提质增效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运用策略,导致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深度融合策略展开初步分析,希望能为英语教学和素养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张丽平,武夷山市兴田中心小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提高学习质量,是小学英语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也是做好英语启蒙活动的基本任务。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认知理解的基本规律,导致理论灌输模式的大行其道,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将传统的被动接受思维转变成主动的发散思维。由此,将思维导图和英语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是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重要途径。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将思维过程以发射性的图示结构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各级主题之间层层递进的发展过程清晰明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示和文字相互配合,使得人类的左右大脑协调配合,顺利构建深层次的记忆连接,并促进思维的发散创新,提高整体的认知理解效果。科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中获得新知识,实现个性化的思维构建,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工具。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英语知识,需要一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参与主动性。图文并存的思维导图完全满足小学生直观感性的认知情感需求。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使得学生手脑全面参与其中,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其次,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交际表达的工具和符号,本身就是抽象的、概括的。阅读和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形式,其中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与知识点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也是教学突破的重点任务。思维导图的层次性体现和简洁性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思维集中起来,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进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快速构建。可见,思维导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重要作用。
二、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图标和整体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结合心理学、语义学和信息理论等各学科知识而研发的符合学生认知记忆特征的学习工具。由此,教师需要进行英语教学和思维导图的深度融合思考,从而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教育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巧用思维导图,指导词汇教学
掌握词汇知识,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的开端。同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对其比较陌生。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通常就是简单的朗读指导,和固定搭配的介绍。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和重复性接触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这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词汇知识。借助思维导图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词汇知识,是重要的深度融合方向。实际上,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工具,具有一定的构词规律,并运用在一定的语境中。由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优化记忆效果。
比如,在“School Things”单元的词汇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展开以下几个环节的思维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常用学习工具为主题的绘画,使得学生对书包、尺子、笔盒等学习文具产生初步的感性思维。同时,这也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认知理解的效果。之后,教师再开始对应的词汇教学,引导学生在绘画的旁边进行英语词汇标注,并通过具体的词汇拼读来激活学生的联想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拼读技巧,还要创设具体的语境。以书包为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展开短句的构建,如“我有一个书包。”“我有一个大大的书包。”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进一步融合,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进行简要介绍。同样以“书包”为例,学生呈现书包的拼读规律,并对词性、词义等相关内容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整个词汇教学活动充满互动性、趣味性和情境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记忆。总之,教师可以从语境创设关联、词性分析和固定搭配等角度,借助思维导图来指导教学活动。
(二)巧用思维导图,指导阅读教学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阅读也是学生难以攻克的学习难点。阅读文本通常是对一个事件的完整介绍,包含语言知识内容,也包含故事情节,还有构思技巧和情感表达等内容。一次性的阅读行为,学生很难将这些内容全部理解。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深厚的知识基础,也缺乏灵活的技巧方法。在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下,学生难以对文本产生深刻的、具体的认知体验。日积月累之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也就越来越不理想。可见,借助思维导图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学习阅读文本,是重要的深度融合方向。思维导图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构建的,其可以将繁多复杂的内容层次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优化阅读效果。
比如,在“Winter and Activities”的单元学习中,在阅读关于中国春节的文本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春节这一中心点出发,从而进行节日属性、节日时间和节日活动的梳理。虽然节日属性和节日时间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同层次的主题构建,并在节日活动中深入展开。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信息内容的全面搜集和整理,并逐步理解阅读文本的表达方法,形成独立性的阅读思维。又比如,在“精彩的体育活动”的课外文本阅读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体育活动这一中心点出发,边阅读边绘制思维导图。如此,学生也可以快速掌握阅读技巧,并获得具体的文本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要尽量尝试用英语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全面发展和快速提高。
(三)巧用思维导图,指导写作教学
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写作也是学生难以攻破的学习难点。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明确重点的叙事内容,掌握对应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得整个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这些标准对于初步接触英语学科的小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很多情况下,学生都是一句话一句话地往外输出,语句之间缺乏系统的关联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词汇的运用方面也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題。可见,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写作文本,是重要的深度融合方向。同时,写作和阅读是输出和输入的对应关系。通过逆向思维的引导,学生进行逐层深入的写作构思,也可以使得整个写作过程清晰明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比如,同样在“Winter and activities”的单元学习中,可以围绕春节的文本阅读,展开对中秋节介绍的相关仿写活动。学生就可以借助逆向思维,进行思维导图的快速构建。如此,学生就能明确具体的写作方向,并对相关的词汇语法运用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对于不熟悉的词汇表达知识,学生可以借助查询或者求助的方式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另外,这种“手脚架”支撑模式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写作引导。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摆脱简单的固定化模仿,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努力创设多元化的写作角度,扩展关于中秋节的神话背景故事,延伸中秋节的美食内容,介绍独特的节日经历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内容才会更加充实,更加体现个性化风格。又如,在“我的假期”的主题写作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从中心点延伸出具体的写作分支,并从具体的写作分支明确对应的语言知识。如此,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清晰明了,在日积月累的训练参与中,学生就会形成先思考后下笔的良好写作习惯。
(四)巧用思维导图,指导复习教学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将学习过的词汇、语法等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认知,为综合运用和创新应用知识创造条件。确保复习活动的有效性是教师重要的教研任务。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复习步骤太过简单,只进行重点和难点知识的高度提炼和简单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参与性,也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种枯燥冗长的复习模式,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借助思维导图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复习活动,是重要的深度融合方向。小学阶段的复习活动,通常以单元为节点,是从整体的语言背景下展开的一系列认知活动。由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School things”的单元复习中,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直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复习内容的主动输出,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记忆潜能,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深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考虑到小学生英语学习经验有限,教师需要提前对复习材料进行分析和设计,指导学生明确中心点,借助“学习用品”这个主题顺利将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呈现出来,并进行词汇和语句内容的详细化构建。如此,复习课摆脱了简单的机械组合模式,学生通过逐层的回忆、复习,实现温故知新的复习效果。另外,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整体的复习内容更加复杂冗长,教师的引导策略也就需要更加全面。比如在“Winter and activities”的单元复习中,教师需要在明确中心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体育活动、节日活动、服装穿着等几个方面去一一突破,从而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三、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再思考
(一)进行思维导图工具的深入学习,提升专业化教学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工具,其教学价值的发挥效果关键在教师。实际上,部分教师对思维导图并没有深入理解,也缺乏具体的、深入的应用策略。比如,在单元复习活动中,有的教师依然采取重点提炼、重点灌输的模式。所谓的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只是让学生借助树形结构,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摘抄和复述,学生仍旧是被动参与。又如,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直接将写作提纲和思维导图混为一谈。可见,思维导图运用的形式化和表面化是必须要突破的教学问题。由此,教师需要展开深入学习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借助思维导图指导教学活动的专业化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去研究和探索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科学细致的教学设计,并在实践运用中不断优化创新,从而实现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其次,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专项培训活动中,不断学习借鉴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经验。
(二)进行思维导图工具的具体运用指导,提升实践性运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和经验,特别是在深度融合和全面运用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生对绘制思维导图充满恐惧感。实际上,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是学生知识、情感、技能的综合呈现。可见,这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然而,很多教师忽视了这方面的引导,导致了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不仅没有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需要具体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使其成为便捷的学习工具。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步骤,从纸张中心处开始,周围留白;用画面或者文字来表示中心主题;进行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的规划;根据学习体验添加关键词。这对于初次接触英语学科和思维导图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其次,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感受和个性爱好,进行具体内容的调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进而为思维导图的绘制奠定丰富的素材资源。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教师要认真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探索活动,并在实践运用中不断优化调整,进而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实现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波.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引思”的有效策略[J].家长,2022(15):93-95.
[2]黄小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英语广场,2020(28):134-136.
[3]周婷婷.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J].教育界,2021(36):14-15.
[4]李加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校园英语,2020(3):127.
[5]姚小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学周刊,20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