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2023-06-20 03:37:34王勇李彦
南北桥 2023年9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王勇 李彦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伟大战略顺应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丽乡村建设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意义和内涵都将进一步得到丰富,从而为振兴乡村、实现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勇,男,河北魏县人,河北省魏县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党性教育。

李彦,女,河北魏县人,河北省魏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文教育。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结合经济、文化、环境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来开展。所以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让乡村的基础设施更加现代化,环境更加友好,同时也让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基于这样的乡村发展目标,探讨乡村建设策略,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响应,对于我国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1.1 满足城市供给的需求

乡村是农业发展的根基,能够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原材料及劳动力,可以说城市的发展不能缺少乡村的供给。尤其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乡村可以对城市的经济、环境建设给予有力的支持。

1.2 是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城市和农村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村村通”让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农村居民也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空间,这是新时期人民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3 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可以说一切建设都是基于农业而兴起的。所以我国的乡土文化,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道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除了需要注重经济振兴,也要注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振兴。乡村的民俗风情、历史遗址,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象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需要予以其更高的重视,这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新时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1 有利于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更加强调绿色、共享、开放和创新的发展原则,而乡村振兴战略性的乡村建设也以此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致力于弥补农业发展的短板。在新的发展理念之下,落实乡村振兴,也可以对农村的发展形成全面的推动,增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能效[1]。

2.2 促进我国农村供给结构的深化改革

新时期的农村供给结构改革,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优化农村供给结构,使供给效益、产品质量得以提升,进而保证结构的稳定。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其文化水平、强化其生产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打造新型的经营管理队伍,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2.3 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滞后,缺乏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手段的支撑,导致乡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不佳,而且基层组织也不够扎实。农村居民的生产、居住条件差异很大,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不平等。这些问题对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生产经营体系,健全农村生产机制,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内容

3.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所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必须不断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科学规划农村住房[2]。这样才能使美丽乡村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障。

3.2 乡村经济建设

经济是农村发展的中心,也是国家发展的中心。没有经济基础,乡村不可能完成振兴,所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推動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农村经济建设既要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又要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3.3 管理制度建设

乡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之上,没有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乡村的治理水平也无法得以有效的保证。当前,我国的乡村治理主要依靠村民自治,所以乡村治理不仅仅是村委干部的事情,所有的村民都有各自的责任[3]。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自治意识,村委干部也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村民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重视乡村凝聚力的打造,从而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工作。

3.4 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不仅仅要求乡村的外观足够亮丽,同时更要保证乡村具备足够的文化和精神底蕴。因此,在乡村建设中,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纳入其中。农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但由于农村的信息比较封闭,一些村民的思想往往也比较狭隘。进入网络时代,更有必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重视传承传统,突出农村的“乡土性”,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广到农村,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3.5 生态农村的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对物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有极其迫切的需求。所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既要从经济、精神文化等层面进行切入,又要重视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全方位保证村民的身心健康。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的策略

4.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进行资金预算时,要根据农村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以提高农村的资金利用率,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公共交通的建设,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网络信息时代,还要持续加强农村旅游网络建设,建立乡村旅游网络系统,为游客带来更大的便利。此外,农村医疗卫生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基础设施,只有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以提升,才能真正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4]。

4.2 多向发展经济,推动产业繁荣

乡村振兴下的乡村建设,不仅要保证农业兴旺,也需要在農业和畜牧业得以发展的同时,让农村的经济更加多元化,如手工业、旅游业和服务业,都需要进行重点建设。当然,这也需要乡村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特色,引进乡村特色农产品,打造乡村特色旅游体系,使乡村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适应。同时,发展农村经济不能把各个产业孤立起来,而是要把各行业结合起来,基于农业这个链条进行延伸和扩展,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比如,葡萄是农业种植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过除了直接售卖农副产品,也可以对葡萄进行加工,将其酿成葡萄酒,或者将自家的农舍改造成农家乐,让游客体验采摘葡萄、酿造葡萄酒的田园生活,以此来发展乡村旅游和服务业。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服务技术,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为乡村建设提供充分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基础。

4.3 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提升乡村自治水平

要想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就必须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村民知法守法,同时还要注意到乡村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并以此来进行思想上的感化,从而达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使村民自觉地遵守农村的各种行为准则,提升农村的管理水平。同时,要正确认识到村民的主体地位,让村民成为乡村的主人,让村民参与乡村的管理和决策中来,避免村民被边缘化,成为旁观者和被管理者。另外,要改善村委会的工作待遇,吸引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来到乡村,让他们为美丽乡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增强乡村治理的活力。

4.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保护

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进行切入,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必须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然生态。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实现农村的绿色发展,必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加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不乱扔垃圾,不乱排生活污水,不乱饲养家畜,防止牲畜粪便污染水源和土壤。

4.5 开展文化活动,满足精神需求

4.5.1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也需要从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入手,这是开展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从某种程度上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会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二者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因此,对于乡镇政府部门而言,也有必要在基础设施的规划过程中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建设的核心内容。政府主管部门也要秉承历史性的大局观,并且还要扎根于农村基层,在因地制宜的设计和统筹理念下,使当地的公共文化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进行初步的建设,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好扩建和改建工作。比如村文化室和乡文化站,都是需要重点进行建设的环节。同时,为了保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也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作为支持,进而对文化品位和建设水平形成方向性的指引,保证建设过程具有全局性的意识,发挥社会辐射功能[5]。

4.5.2 建立结构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公共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在人才的支持下才能得以进行,所以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需要从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极大,所以文化建设工作的内容也比较多,只有充分融合软、硬件设施,并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公共文化的建设提供足够的推动力。其中,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之中也要有能力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吸收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文化工作人员。然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很多人才的专业素质较差,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过多,甚至还存在返聘离退休干部的现象,这部分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能力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人才的支持,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第一,从人才的选拔环节入手,完善人才的录用机制。其中,可以通过提升薪酬和福利待遇的方式,对高素质人才形成更强的吸引,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仅可以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从而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性。第二,通过培训的方式,让人才的培养体系更加健康,更有层次感。尤其是基层部门,也要做好融资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只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才能让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建立多元的培训体系,既要重视短期培训,也要重视长期培养。此外,还可以建立考核和评价激励体系,设立人才培训的转型资金,对广大的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他们参与农村优秀文化基地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也可以从乡镇文化站和图书馆等场所切入,安排相关的人员进行实习,在实操的过程中积累文化工作经验,使其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强化。第三,强化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要从人员设置的层面着手,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固然重要,可以将他们分配到乡村文化工作的重要岗位上,但也不能忽视新员工的价值,新员工的创新意识更强,而且对于新时代社会特征的理解也要更加到位,他们只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因此,建立人才队伍需要保证人员配置的合理性,从专业构成和年龄段等方面进行梯次性的人才配置。通过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衔接,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结构一直处于健康的状态之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价值。

5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进行乡村建设极具必要性,一方面可以满足城市供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促进我国农村供给结构的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切入,乡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经济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农村的建设。因此,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多向发展经济,推动产业繁荣;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提升乡村自治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保护;还要开展文化活动,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启臻. 建设美丽乡村夯实乡村振兴之基[J]. 农民科技培训,2018(1):23-25.

[2]王生长,崔佳慧.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初探[J]. 行政科学论坛,2018(10):45-48.

[3]张月昕.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路径[J]. 中国行政管理,2018(7):156-158.

[4]魏三珊.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困境与转型[J]. 人民论坛,2018(2):64-65

[5]索晓霞.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 贵州社会科学,2018(1):4-10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52:25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美丽乡村之景观改造实践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新形势下闽北绿色发展实践模式探析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24:21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05:42